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女人就是要美丽

生命如花,女人就是要美丽

有网友发帖:“身边很多朋友,只要是长相漂亮的都很快找到了工作,我不知道现在的招聘究竟是选美还是选能力。看到那些几科补考的美女都找到很好的工作了,长相平平的我越来越郁闷。听说,现在有很多人为了工作去整容,大家说有这个必要吗?”

当然,帖子不足以说明什么问题,但从适合女性的职业看,样貌好、气质佳的女性还是占优势的,比如最适合女性的8大金领职业:公关、人力资源、传播媒介、外企白领、注册会计师、保险经纪人、职业经理人、金融业的职员,哪一个不需要跟别人打交道?只要是需要跟人打交道的职业,就一定会对应聘者的样貌气质有要求,因为样貌气质好的肯定讨人喜欢,毕竟良好的第一印象是不容易改变的。

难怪女人都希望自己是花容月貌,不惜把大把的金钱和时间用在大衫小衫、瓶瓶罐罐上面。

也有女人说,我才不是为了别人而打扮自己,我是为了我自己,我打扮漂亮了,心情就会格外得好。

其实,就女人幸福而言,工作、事业和爱情这三者中,爱情还是最重要的。

女人要为自己而美丽。

如果女人再有机会做选择题,不要选择“美貌”,因为“美貌”如花,终有一天会凋谢的。女人要选择的应该是“美丽”,从美丽的女孩到美丽的少妇,再到美丽的母亲,最后到美丽的老太太。

林肯说,40岁,人就应该对自己的相貌负责了。还有人说,人的样貌,30岁以前由父母的基因决定,30岁以后就由自己决定。不管是哪种说法,都讲明了一个道理,人的相貌是可变的。“心善则貌美,心恶则貌丑”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那些心地阴暗、冰冷、狭隘的女人,越长越刻板、僵冷,少有生气,何来美感?而那些心地善良、心胸宽广的女人,懂得不断提升自己,则会越长越开朗、热情、自信、讨人喜欢,美感自生。

任何女人都有美丽的权利和机会,美丽的内涵不应仅停留在容貌姣好的层面上,在女人身上,美丽更多时候指的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和魅力。这是所有女人都能修炼得来的。

不论命运是以悲剧还是喜剧开始,女人的自我塑造才是自己幸福的根源,用爱去塑造,用情去塑造,用一切美好的东西去塑造,就会让自己美丽,让生命美丽。

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没有不凋零的花,也没有不老的红颜。女人如花,从含苞待放到鲜艳夺目,再到凋零花谢,这是女人的一生,但这并不意味女人的美丽就是那短暂的一瞬。如果女人总能想着在生命中留下善良、自信、坚忍、独立、修养、个性等方面的明显痕迹,那么她的生命就会一直美丽着。

女人生命如花,更要常葆美丽。

美丽是生产力,要舍得为它投资

1974年,心理学家兰德和赛格尔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一些男人看几篇有关电视对社会生活影响的论文,要求他们看完后对论文作出“好”或“差”的评价。心理学家同时还告诉他们,这些论文都是某些女人写的(其实并非如此),每篇论文上都相应的贴着女性“作者”的照片,照片既有漂亮的也有不漂亮的。结果发现,无论文章在客观上的质量如何,漂亮、有魅力的女人所“写”的文章往往被认为是一篇好文章。

心理学家E.阿伦森组织大学生们进行关于教育改革问题的讨论,他把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分为两组,请两组被试者听取一个女大学生的发言。这个女大学生在对一个组发言时刻意打扮了一番,显得很漂亮;而对另一组发言时却换下了时髦的服装,改变了发式,不再具有在第一组发言时的吸引力。实验结果是,尽管发言内容相同,但她在第一组的发言让更多的人接受了她的观点。

“美丽的面孔是一半的好运”、“美貌是一封无声的推荐信”。已经有统计显示,那些长相漂亮的人,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他们在社会上成功的概率更高。他们往往更能得到别人的好感和接纳。

难怪在论及人为什么爱美这个问题时,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会那么毫不客气地说:“只要不是瞎子,谁都不会问这样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把大哲学家的话篡改一下:只要不是傻子,女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美丽投点资。

1.健康的女人最美丽

美好的形象和高雅的气质都是以健康为基石的。伊丽莎白·泰勒曾经这样忠告女人:要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做好打算,而且越早越好。在年轻时就注意健康,拥有健康的身体,确实是一项比其他投资更重要的投资,对健康的投资不但不会亏本,而且回报率很高。

如今的女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越来越大的压力,工作、婚姻、孩子、家务……紧张的一天下来,很多女人往往感到精疲力竭,长此以往,各种疾病也会不请自来。西班牙有句俗话:“不是负担,而是过重的负担杀死了熊。”作为女人,一定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并学会舒解压力,多运动,只有这样,女人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轻松起来,并且越来越幸福。

2.三分长相,七分打扮

经常有人说,年轻本身就是最大的美丽资本,所以,年轻时就不用考虑为美丽投资了。是的,年轻是美,青春的美丽是无可比拟的,也是任何化妆品都难以代替的。但如果因此就认为年轻人不必打扮,那就大错特错了。俗话说得好:“三分长相,七分打扮。”适当的打扮可以提升人的魅力。外貌再漂亮的女人,不打扮,也只不过是一块没有雕琢的玉,终究无法光彩照人。

漂亮的女人应该使自己更夺目,不漂亮的女人更应该通过打扮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3.不妨多读些书

女人的美丽不仅美在漂亮的脸蛋和着装上,更多的还是体现在高雅的气质上。“腹有诗书气自华”,女人不妨多读些书,多增加点知识,以免跟不上潮流。不要觉得读书无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女人来说也不是谎言。

诚如励志大师史蒂夫·钱德勒所说:对于所有的人,都有一本书可以改变他的命运。在茫茫书海中,总有一本书似乎是为你量身定做的,看到它就像遇到一位知心的老师,心中的疑惑就会释然而解,面前的路就会豁然宽广。既然读书有这么大的作用,那女人何乐而不为呢?

比聪明的漂亮,比漂亮的聪明

什么样的女人容易从女人堆里脱颖而出?当然是漂亮的,漂亮的女人就是有更具吸引力的特权。那要是大家都很漂亮呢?那就比谁更聪明。是不是女人只有又聪明又漂亮才会有吸引力?倒也不是,你只要比漂亮的聪明,比聪明的漂亮就行了。

其实,容貌本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目前的科技水平看,再丑的女人通过精心的打扮也可以让自己漂亮起来的:把自己所具备的美女条件适度放大;通过化妆让五官更加精致;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型弥补脸型的不足;用衣服的颜色、款式弥补身材的缺陷;穿上高跟鞋,让娇小的身材显得高挑。

生动的女人拥有独立的自我。她爱自己的男人但并不依赖他,她有很强的自信心,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圈子,社交能力强,眼光从不局限于家庭琐事。她拥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接人待物表现出的豁达与镇定,在不经意间向别人传递了更多的信息,让人心动。

生动的女人拥有良好的品质和心态。一个摄影记者曾这样描述全智贤:“见过太多的美女,但没见过这么美的。气质温婉,宠辱不惊,与人谈话时态度非常诚恳。”记者的话道出了女人受欢迎的实质。

生动女人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充实的。高尔基说:“学问改变气质。”如果一个女人一天到晚除了装扮外表,就是做家务或打牌搓麻将、闲聊,她是永远不可能气质高雅、充满魅力的。

看看林徽因的一生我们就应该知道,女人一定不能让自己淹没在琐屑的家务中,而是要锻炼自己的说话、为人处世的能力,加强自身的修养,让自己充满活力、生动起来,成为一个仪态万方的“万人迷”。

20世纪30年代,北京东城北总布胡同有个“太太的客厅”,是“京派”文学和贵族文化的殿堂。“太太的客厅”就设在林徽因的家里。当时林徽因已经身染严重的肺病,但她仍保持着与生俱来的开朗和明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费正清的夫人回忆说:“梁太太总是聚会的中心人物。当她侃侃而谈的时候,她的那些爱慕者们总是为她那天马行空般的灵感中所迸发出来的精辟警语而倾倒。”萧乾回忆说:“那绝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种闲言碎语,而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

单看林徽因的照片,谁都会有些疑惑:她确实美丽,但并不是那种摄人心魄的美。何以风流倜傥的诗人徐志摩、哲学家金岳霖、建筑家梁思成都为她倾倒呢?很简单,她的美丽不仅在于容貌,更在于她的智慧、才华和活力。聪明的女人才有魅力,才会让人感觉永久美丽。

邋遢的女人没人看得上

猜猜看,一个邋遢男和一个邋遢女同时出现在街上,人们会怎么想?

这男人肯定没女人管,要不他怎么邋遢成这样?一个女人邋遢成这样,怎么过日子?

就是这样。男人邋遢,人们会怪罪女人;人们十分不喜欢邋遢女人。这不是公平不公平的问题,而是长期形成的一种认识——整洁干净应该是做女人的底线。

在别的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一个着装得体、整洁利落的女孩总会比邋遢女孩容易得到别人的喜爱;如果让她们去办同一件事情,邋遢女孩一准儿会遭到拒绝无功而返;不论是职场还是情场,整洁利落的女孩总能比邋遢女孩获得更多的机会。这和人的第一印象有关。第一印象的建立就像在一张白纸上画画,美也好,丑也罢,画上了就难以抹去,甚至还会左右人的行为和判断力——人们往往会无缘由地将好感和支持给予第一印象好的人,可能是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吧。

英国形象大师罗伯特·庞德说:“这是一个两分钟的世界,你只有一分钟展示给人们你是谁,另一分钟让他们喜欢你。”看来为了这可怜的两分钟,女人再不能为了追求舒适而懈怠穿着打扮了。

懂得爱自己的女人,一定不是个邋遢的女人,即使是平常布衣,也会被她穿得干净整洁,别有韵味。即使是在家里,她也会穿着漂亮整洁的家居装,而不是一件旧的或者过时的衣裳。懂得爱自己的女人,是讲究生活品位的人,她是在认真地“过日子”,而不是“混日子”。

女人应该学会爱自己,会爱自己的人才有能力过上好日子。她会给自己留出专门的属于自己的钱和时间:学外语,定期体检,参加一个兴趣班,适当地做头发、购买衣服、化妆品,看时尚的杂志书籍,听音乐,约朋友一起去跳个舞或吃个烧烤……不管她是已婚女人或是单身贵族,她都活得充实、快乐。

她的居室也充满女人的气息:墙上挂几幅色彩美丽的画或是几张家人的照片;阳台或居室里放几盆花;藤篮里装满时令水果或几本闲书……总之,她不会因为还没有成家或别的原因就把自己的居室弄得又脏又乱,像个学生宿舍,她总是让自己的居室充满温馨。

几乎所有的男人都喜欢穿着讲究、打扮得体的女人,而无数的妻子却越来越让他们失望。结婚之后,尤其是生完小孩,逐渐进入中年以后,有很多女人都邋遢起来:穿着睡裙、拖鞋去买柴米油盐;像个工作狂,8小时以外也穿着工作服;不修边幅,艳俗邋遢,破了洞的丝袜也会穿;不讲卫生,不追求健康,开口说话不是带着怪味儿就是带着脏字……男人给她提建议,她还指责男人管得太多。这些女人或许在想:革命已经成功,幸福已经在手,还讲究什么啊?还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吧。

虽然女人是否爱整洁、爱打扮自己跟个人的性格有关,跟父母从小的教诲和训练有关,但后天的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则是女孩邋遢或整洁的关键原因。那些连脏衣服都能穿上身,家里不整洁的女孩,她们的自我管理和自控能力一定很差,而这样的女孩90%命运不会好到哪儿去。因为这样的女孩一般没有什么判断力和意志力,她们不但不愿意为人生成功付出辛苦努力,还会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

不要拿没有时间、没有钱当借口。同样的工作,同样的生活环境,为什么有的人能把自己打理得像模像样,而有的人却丝毫不把自己放在心上?要知道,干净利落的外表和生活作风是不会花费很多钱和时间的。这不仅仅是家庭教育问题,这更是观念问题,生活态度问题。这样的女人要想改变命运,必须先从生活态度、生活习惯改起。

女人的美丽是一道风景,能让世界因之变得不再单调沉闷,也能让女人自身因之变得更加快乐和自信。作为女人,一定要将美丽进行到底,不给邋遢任何理由和机会。

没有品位就不会有地位

在英语中,“class”表示阶层、等级,也有格调、品位的意思。在欧美国家,人们在谈及“class”时,关注的往往不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而是他有没有品位,有品位的人自然就有地位。

用衣食住行上的规矩和条条框框来判定一个人的教养是不是太有失偏颇了?当然不是。因为这是了解一个人最简单便捷的方式——一个人日常的生活喜好会在不知不觉中透露出隐藏其后的这个人的品位和格调。服饰的款式和色彩,言谈的方式和做派,家装的格局和搭配,以及喜欢阅读什么书刊,甚至吃什么喝什么,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教育背景、财务状况以及个人情趣。

拥有几十亿美元身家的化妆品王国的王后艾斯蒂·劳达当以推销叔叔制作的护肤膏起家,为了销售她不得不走街串巷,但是效果却不怎么样,因为她没有营销资历,没有任何护肤和美容方面的技术特长。为了改变局面,她决定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于高端,但仍然销得不好。

有一次,她终于鼓起勇气,问一个拒绝购买产品的客户:“请问,您为什么拒绝购买我的产品呢?是我的推销技巧有什么问题吗?”那位女士回答:“不是技巧的问题,是你这个人不行。你根本不够档次,怎么能让我相信你的产品是高档次的呢?”

艾斯蒂·劳达并没有为这位女士言语中的轻视和侮辱生气,相反,她非常高兴,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失败的原因。她开始对自己的形象进行精心包装,让自己从容貌、举止、行为等一切方面都看起来像一位上流社会的淑女。之后,她的产品成为吸引“上等顾客”市场的精美品,她也赢得“化妆品王后”的美称。

这位曾经一度沿街叫卖推销面霜的劳达,现在已生活在童话故事的真实场景中:她是曼哈顿府邸的主人,圣基恩·凯珀·法莱特别墅的宅主,在伦敦有寓所,在棕榈海滩有海边修养地。

可见,一个人的形象对于人生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女人尤其如此。如果你是一个注重自身管理,穿着得体、让人觉得很有品位的女人,别人自然不敢怠慢你。

女人的品位并非来自富有或豪门,也不是来自显赫的地位。女人的品位最主要是来自内心的高贵品质——这种内在精神可以让女人变成突出的、特立独行的又风度翩翩的,并且别人无法模仿。

品位与容貌的漂亮也没有必然联系。相貌平庸的女子只要拥有高级品位,就会在举手投足之间都流露着一种让人着迷的力量。

对于女人的品位——那种内在的高贵品质,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宁静的心态、淡然的情怀、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仪态万方,以及富有品位的服饰物品,都能显出女人的品位。

或者,女人的品位就是一种生活态度。有一个朋友,不管前天有多累,晚上睡得多么晚,第二天早上6点都会准时起床,把自己打扮得精精神神再出门。出现在同事面前的她,永远是一个干净、清爽的女孩。在人们的印象中,她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对自己、对朋友都很负责,毫不含糊的人。像她这样的女孩,自然要比平庸的女人拥有更多的机会。

不要把艳俗当成惊艳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李延年就是靠这首《佳人歌》,让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对自己的妹妹李夫人生出一见伊人的向往之情的。李夫人也确实没让汉武帝失望,楚楚动人,巧笑妩媚,美目顾盼……汉武帝一见之下何止是怦然心动、心驰神往,简直就是惊为天人,从此难以释怀。

常想,古时女子是不是有什么特异功能或有什么秘笈,所以才会有那许多人常常因美貌让人在惊鸿一瞥后就失了魂魄,像沉鱼的西施、落雁的昭君、闭月的貂蝉、羞花的杨贵妃……从进化论角度讲,人对美的追求能力应该是越来越胜及前人的,可是,不知为什么,当下盛世之中,却有无数女子不知道如何让自己“绝世而独立”了。

骨子里透着艳俗的女人,即使全身珠光宝气,也会因为搔首弄姿让别人怀疑她身上穿戴的都是地摊上的廉价货;即使将她包装成一个文化女人,也会全身上下往外透着不和谐。看来,想靠艳俗让男人惊艳的算盘是一定要落空的。

或许,心存如此幻想的女人真的不知道什么叫惊艳?

惊艳是最能形容女人风情的一个词汇。让人惊艳的女人是月光下的游园惊梦,是黑夜里乍放的焰火,她的不同凡俗的美丽让观者惊羡,一生不能忘怀,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就是个绝对能让人惊艳的女人。当她以毛毯裹身出现在恺撒面前时,恺撒立刻臣服在了她的石榴裙下。当恺撒被刺身亡后,她的迷人风姿、优雅谈吐又让安东尼神魂颠倒,不知所措……她凭借自己倾国倾城的姿色和智慧,让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君王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劳卖命,赢得了22年的和平。

世间让人惊艳的女子,哪一个没有点手段?埃及艳后如此,李渔笔下的女子也如此。只不过有的人是主动用万种风情、万般心思打动人,有的人是让自己生命的颜色自动自发地感染人罢了。

李渔写春游遇雨,避一亭中,见无数女子妍媸皆慌忙奔至亭内。其中一三十岁贫女子独立檐下,并不往亭内无隙地再挤。人皆抖湿衣,她则听其自然,因檐下雨侵,抖之无益。一会儿,雨将止,人匆散,她仍立于亭中。不一时,雨复作,众人奔回,那些女子衣衫之湿,数倍于前,姿态百出,其状甚狼狈。而那女子仍平和而立,自有从容之态。

李渔为此感慨,此女子之态缘自平素之养,虽贫并年三十,“然使二八人与颈珠顶翠者皆出其下”。女人生命中的颜色来自“态”。李渔笔下的女子无华中有态,故佩珠翠者不及之“惊艳”。

想来,女人之让人惊艳,不是绝世美貌,不是出奇的扮相,而是那一种“态”,如埃及艳后深藏于美丽之后的智慧和心机,如李渔笔下布衣女子的自在从容,不惊处自有一番惊心……女人之让人惊艳,是一种心性,一种态度,一种对真美的深刻理解后的本真表达。

别把性感误解成裸露

退回到20年前,如果哪个男人对女人说“你很性感”,估计女人非给那男人一记耳光不可。现在不同了,如果哪个女人再听到男人的“你很性感”的恭维,她多半会心花怒放,稍后再轻启朱唇微笑着说上一声“谢谢”。

这种现象说明现如今的社会风气已经大不一样。人们在谈论的时候还大大方方地融入了欣赏的意味——时髦、含蓄、神秘,还有那么一丝暧昧。性感成了美丽动人、风情万种的代名词。

于是,很多女性开始大胆追求性感——漂亮的脸蛋,丰满的胸部,修长的大腿,她们不愿意再把自己曼妙的身材包裹在密不透风的衣装中,她们要毫无顾忌地把身体上的一切美好都展示出来。

她们的确打造出了一种性感——刻意的、最大限度的暴露。这种表达虽说有点原始,有点庸俗,也的确招惹来了许多放肆的目光和非分之想。

男人的确喜欢性感女人,对于身材火辣、衣着豪放的女人,要不是碍于身旁女人的“家教”,他们从来不会主动收回火热的目光。但如果让他们把那种豪放女娶回家,他们却是万万不敢的,因为他们没勇气生活在提心吊胆中。

有男人曾毫不留情地说,抛去那一层诱惑的含义,太暴露的穿着其实是没有什么美感可言的,就更别说性感了。男人更看重的是女人在不经意间以自然的表情、举止或服饰流露出来的迷人气质。这种气质能激起男人欣赏、接近她的愿望,但那愿望中却绝不含有亵玩的欲望。

“性感”岂能等同于暴露?露不在多,一点点足矣。半遮半掩,欲露还羞,时隐时现,才能营造出巫山神女般的迷幻意境,才能让男人看过一眼后生出无限爱怜。在男人的心目中,骨子里散发着性感的女人,不庸俗、不造作、不轻浮、不放荡、不妖媚,她们的性感是自然的、健康的、感性的、优雅的、柔情的。当然,风尘女子的妖冶和暴露也一定能对男人构成诱惑,但那只是短暂的感官刺激而已,而一个自信、优雅、正派的女人所具有的性感则是来自精神并可以穿透精神的。

女人的可以穿透精神的性别感染力来自于不同侧面,外表、内涵、肢体语言、言语、自信等都能分别或综合地显现出女性区别于异性的独有魅力,并且这种魅力还是呈多样化的,概括起来可以分为3个层次:内在气质,举手投足引起的感觉,迷人的身材和外表。

浅薄之人常会把3个层次倒过来去追求,所以才会陷入求而不得的苦恼之中。

性感不只是美貌者的权利,姿色平庸的女人也可以很性感。玛丽莲·梦露的性感是性感,陈文茜的性感也是性感。媚俗的性感,优雅的性感,引起人性冲动的性感,诱人遐想的性感,放诸于不同的女性身上自会散发出不同的味道或产生不同的效果。任何女人都可以凭着自己的好恶去努力造就出一种自己喜欢的性感。

你就是你,莫把自己弄丢了

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样一个笑话:有个人长得很丑,却被一个导演看中,要选他去演电影。他别提多高兴了,蹦跳着回家做准备,还不怕疼地把那两颗醒目的门牙拔了去。可是,当导演再看见他时,却不住地摇头叹息,然后对他说:“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那人不解,刨根问底。导演不耐烦地说:“除了那门牙你还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吗?”

他为什么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把门牙拔掉了?因为在他的印象中,演员都是光鲜漂亮的,他的两颗门牙实在有碍观瞻,他要想办法模仿明星的样子。

好莱坞著名导演山姆·伍德曾经说过:“现在年轻女士太没有自我了,在好莱坞,青年女演员模仿他人的现象是相当严重的。她们都想成为一个二流的拉娜·特勒斯,却并不想成为一个一流的自己。实际上,这种做法让观众不好受,也让那些姑娘们自己痛苦。”

能找到很多实例证明山姆·伍德没在歪曲事实。

玛丽·马克布莱德第一次到电台播音时,她试图模仿一位爱尔兰明星,但不成功。直到她以本来口音示人——一位由密苏里州来的乡村姑娘——才成为纽约市最红的播音明星。吉瑞·奥特利一直想改掉自己的得州口音,他打扮得也像个城市人,还对外宣称自己是纽约人,结果只是招致别人背后的讪笑。后来他开始重拾三弦琴,演唱乡村歌曲,才奠定他最受欢迎的牛仔的地位。

还有,一度为自己的大嘴巴和龅牙而苦恼的歌星凯丝·达莱,当她勇敢地面对真实的自我时,她发现相貌并不会成为明星的最大障碍。

凯丝·达莱第一次到纽约一家夜总会唱歌时,她为自己的龅牙感到羞耻,几次想要用上嘴唇遮住它。她想努力地让自己显得高贵些,但适得其反,她快把自己弄成四不像了。如果照这样下去,她肯定会失败的。

不过上帝给了凯丝·达莱一次机会:一位男士非常欣赏她的歌,有天晚上,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凯丝·达莱的缺点。这位男士说:“我非常欣赏你的表演,但我知道你一直想要掩饰什么东西。我不妨直说,你一定认为你的牙非常难看。”凯丝·达莱听到这儿已经非常尴尬了,但那个人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是继续说:“龅牙怎么样?你不应该去掩饰它,或者你根本就不应该去想它。你越是不在乎它,观众就越爱你。另外,这让你认为是羞耻的龅牙说不定哪一天会变成你的财富。”凯丝·达莱接受了他的意见,真的不再去考虑自己的龅牙了,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观众的身上,并开怀尽情地演唱,结果,她还真的获得了成功,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别的歌星倒想来模仿她了。

不止是演员,女人好像都有这个通病,希望能够跟上潮流,或是让自己散发出明星般的魅力。为什么不愿意保持最真实的自我呢?是出于对成功和快乐的渴望?要知道,模仿是不会给女人带来成功和快乐的,它只会让女人陷入焦虑、痛苦乃至失败当中。

就说因肥胖而苦不堪言的女人,如果她们能真心地接纳自己,而不是羡慕别人、模仿别人,也就不至于那么苦自己了。减肥、塑身、忌口,别人能享受到的平和、自然、和谐,在她那儿都扭曲成了焦虑、苦恼和自轻自贱。用前面男士的话问一句,胖怎么了?首先它并没给任何人造成任何伤害,也没成为社会的负担。其次,它不影响美观,杨贵妃胖不胖?再次,它构不成对生活质量的威胁,它不影响你交朋友,不影响你做事业,不影响你把婚姻和爱情经营得有声有色。只要你心态正常、生活积极,生活会格外施惠于你的。别忘了,女人只有做她自己她才会最快乐,也才是最好的。

爱默生在他的短文《自我信赖》中说过:一个人总有一天会明白,嫉妒是无用的,而模仿他人无异于自杀。因为不论好坏,人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只有耕种自己的田地,才能收获自家的玉米。上天赋予你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当你自己努力尝试和运用时,才知道这份能力到底是什么。

你就是你,无须按照别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甚至约束自己,保持自我的本色,做一个真正的自我,这才是最重要的。 rLfuvAuKdr9FIC//J3nixzG/aJc9KnJ0BgLJoqi9c1EZD0hVIKnK1kZV15RKm/Z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