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公元前214年
人物:秦始皇 蒙恬
长城的修筑并不是从秦才开始的,它大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诸侯国拓展国土、发动兼并战争的产物。为了防御别国的进攻,当时的诸侯国在具有军事意义的边界地区修筑过长城。燕、赵、秦三国因为地处边陲,比别国更受到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的侵扰,所以相继在北部边境修筑了长城。秦统一后,把内地的大部分长城拆除,保留了边境的并予以增修,后来的秦长城就是在这三国原有基础上修建起来的。
战国中后期,匈奴开始强盛,秦、赵、燕三国北部的长城边境成为战略防御的主要战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秦统一六国后都没有变。当时秦正从事巩固统一大业和国内各项改革,北方匈奴贵族觊觎中原,时时南下侵掠,并趁着北方的燕国赵国衰落,夺去了黄河河套地区的大片土地。匈奴入侵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也威胁到了新生的统一王权,秦王政不得不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万里长城是有史以来最长的建筑,然而最终它却没能抵挡住侵略者。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兵30万讨伐匈奴,将匈奴赶到阴山以北,收回了河套失地,并且在这里设置了34个县,重设九原郡,修筑了几十座城堡作为防御工事,并从内地移民3万到此戍守垦荒。为了巩固北方边境,蒙恬和另外一位大将领兵渡过黄河,占据阴山。在据守阴山一带时,蒙恬就率军民首先对新收复的沿黄河一线的赵长城进行了修补。为防备匈奴人的再次进攻,秦始皇决定修筑一条新长城。
陕西府谷县境内秦长城烽火台遗址
万里长城秦
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劳苦大众血汗的凝聚。
公元前214年,即始皇三十三年,声势浩大的长城修筑工程全面展开。为了修长城,秦政府几乎动员了整个国家的人力物力,大批役夫被迫征赴边疆,粮草也源源不断从内地输往北境。在东西长达万里的长城沿线,到处是开山凿石、肩挑畜拉、打夯砌筑的场景。长城沿线地势十分险峻,施工非常困难,他们充分利用山河自然之势,据地形筑城,连缀了原有的旧长城,并对之进行修葺增补,同时也建造了不少新的城墙。这项工程十分浩大艰巨,当时生产力水平还十分有限,劳动人民必须克服很多困难才能完成。不少人葬身于此,累累白骨成为长城的奠基,经过几年的烈日严寒,万里长城终于竣工。
新的万里长城全长约5000千米,西起临洮,东至辽东,沿依阴山山脉,行经内蒙古草原,一直奔向苍茫的大海。长城的建筑,绝大多数地段是以山脉为基础,随着山势而建,有的甚至建在1300米的高山之上。长城本身的高度从5~10米不等,墙外都用砖和石头砌成,里面则用黄土夯实。作为建筑工程体系,它是由关隘、城墙、城台、隧峰四部分组成的。关隘就是关城,通常建在高山峡谷等险要处,扼守要冲,镇守于此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城墙就是长城的主体。城台可用来瞭望城外,每隔130米就有一个。烽隧,又叫烽火台,大多建在高山顶上或险要处,专门为了传递军情而设,白天点燃掺有狼粪的柴草,便浓烟直上云霄,夜晚则燃烧加有硫磺硝石的干柴,使火光通明,用以报警。另外,秦始皇还派大军在长城沿线驻守,并设了10多个郡,进行管辖开发。
万里长城的修筑,尽管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但是对于保护北疆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巩固发展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起到了积极作用。长城体现了中华民族集体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