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4章 |

方法决定效果,思维决定成败

n3RPvh79rPoWrwFjN7uj1nGLaD55JI3o/ZjQMoZ9aZTQVQGAovXUChGwpg4I6gse

联想思维法

思路导航:

联想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具有流畅性、多端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细性等特点。掌握联想思维的方法的人,处理问题时点子新、办法多、心眼活、效果好。

人们知识的获得、经验的积累、对事物理解的生成都是联想的形成。普通心理学认为,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现象,许多新的创造都来自于人们的联想。

我国春秋时期的能工巧匠鲁班,有一次上山伐木时,手被路旁的一棵野草划破,鲜血直流。

为什么野草能划破皮肉呢?他仔细观察了野草之后,发现其叶片的两边长有许多小细齿。鲁班想,如果用铁条做成带小齿的工具,是否也可将树划破呢?

他依着这个思路往下走,锯子被发明了。

1941年,工程师乔治·达·米路在森林中打猎时,他的衣服被芒刺的种子粘满。同时,他的猎犬也因粘了一身同样的芒刺种子而叫个不停。

乔治深感好奇,为什么这微小的芒刺竟可以粘在衣服和动物的毛皮上而难以甩掉呢?这个问题困扰了他一路。回到家,他着手用显微镜来观察这种现象。

在显微镜下,他发现这些种子的壳上有很多细小的钩,这些细小的钩能够紧扣衣服纤维,产生很强的粘贴力。根据这种原理,他发明了魔术贴。魔术贴避免了衣服拉链坏掉的狼狈现象。

联想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具有流畅性、多端性、灵活性、新颖性等特点。加强联想思维的训练,有助于我们培养主动灵活地转换问题思考角度的能力,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摆脱惯性思维的约束。

你是不是经常在看到一件东西时,就会想到另一件东西?例如,由“速度”这个概念,人们头脑中会闪现出呼啸而过的飞机、奔驰的列车、自由下落的重物等,随之还会产生“战争”、“爆炸”、“粉碎”等一系列其他形象。

再比如,当你看到叶子,你可能会想到美丽的山川、河流、小溪和相爱的情人结伴出游等信息。

不错,这就是联想。鲁班和乔治两个人的思考方式都是属于联想思维。它是若干对象之间一种微妙的关系,是一种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思维活动,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

一成不变的常规性指导思想,是一种扼杀天才的思维。它虽然可以保证多数没有天分的人能够不把事情做错,但也同样造成了一大弊端:所有人照着这样的常规做法行动,都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当常规主义的思维扼杀了天才,我们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创造力,更不要说把普通的事情做得精彩,把平凡的事情做得非凡了。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和重视运用由此及彼的联想式思维,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

要培养联想思维,最重要的,不是想着如何去与众不同,而是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最细微之处培养自己打破常规的能力。比如,你发现熟悉的道路有不同的走法,熟悉的菜肴有不同的做法,每天都看的晚报有新的信息……你就会慢慢发现,你的眼光变得与众不同,能够发现别人的眼光看不到的潜在可能性,能够走一条不同于常人的路。

思路突破:扩大思维的视角

扩大思维的视角,也就意味着思维在数量上的增加,像增加可供思考的对象,或者得出一个问题的多种答案等等。从实际的思维结果上看,数量上的“多”能够引出质量上的“好”,因为数量越大,可供挑选的余地也就越大,其中产生好创意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所想出的第一个点子,肯定是最好的点子。

从思维对象方面来看,由于它具有无穷多种属性,因而使得我们的思维广度可以无穷地扩展,而永远不能达到“尽头”。扩展一种事物的用途,常常会导致一项新创意的出现。比如,小小的拉链,最早的发明者仅仅用它来代替鞋带,后来有家服装店的老板把拉链用在钱包和衣服上,从此,拉链的用途逐渐扩大。

扩大思维的视角,也可以将不同的视角相加,就比如:

饼干+钙片=补钙食品

日历+唐诗=唐诗日历

剪刀+开瓶装置=多用剪刀

这就是加法视角。

加法是最重要的组合方式。加法视角就是将双眼射向各种事物,努力思考哪几种可以组合在一起,从而产生新的功能。环顾办公室的用品、住宅里的用具,纯粹单要素的物件很少,大部分是复合物。社会的进步,永远离不开加法视角。

在我们所举的例子中,大部分是实物相加,奶瓶上加温度计,手表上加指南针……都是一件实物加上另一件实物。加法手段多种多样,请看:

在香港市场上,中国、泰国、澳大利亚的大米声誉都不错。中国大米香,泰国大米嫩,澳大利亚大米软。三者各有特色,各具优势。但奇怪的是,三者都销路平平,不见红火。或许是特色太突出而难以吊人胃口吧。米商很发愁,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一天,米商突发奇想,将三种米混合起来如何?他在自家试着煮着吃,味道好极了。他如法炮制,自己“加工”出“三合米”,谁知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赢得了一片好评。人们说,这种米去掉3种大米过量的特色,又兼有3种大米共同的优点。

三米合一,十分简单,却耐人寻味。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共生共存,取长补短——三优相加长更长,三短相接短变长;三者杂处,长处互见,短处互补。

由此推衍开去,我们可以想到鸡尾酒,想到酱醋辣的三味合一的调味品,想到农业上的复合肥,想到医药上的复方药……

阿基米得看到水溢出澡盆,而找到鉴定王冠的方法。那是因为他一直在思索“怎样鉴定王冠”这个难题。这个难题就形成了他头脑中的一个视角,并把这个单一的视角加以“泛化”,使他在感知任何外界事物和现象时,都纳入这个视角之下,或者说,都与“鉴定王冠”联系起来。阿基米得从而能够用与普通人不同的视角,来观察“澡盆溢水”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

让思维的视角不断地扩大,让联想思维在你脑中自由地“驰骋”,你的思路自然就会发生变化。

智慧语珠:

联想思维具有惊人的力量,许多人成功的事实表明,他们往往能抓住生活中的偶发事件,产生丰富的联想,构筑艺术作品或进行科学技术发明等。因此,积极训练联想思维能力,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n3RPvh79rPoWrwFjN7uj1nGLaD55JI3o/ZjQMoZ9aZTQVQGAovXUChGwpg4I6gse



想象思维法

思路导航:

如果将人生比做一条长河,那么想象就是长河中的朵朵浪花。荒诞不经的想法,大胆的猜测,标新立异的假说,这些形象思维的利剑,往往能劈开传统观念的枷锁,帮助你创新,并成就非凡的事业。

想象是人的一种思维活动,是形象思维的一种,人们经常会由一个事物的形象引出新的形象来。所谓想象就是由保存在记忆中的表象出发,把这些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使其产生新思想、新方案、新办法,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许多天才人物对自己的命运往往抱有这样的想法,他们相信有比现在更重要、更美好、更有前途的事业,并相信自己是“带着使命到世上”以完成这些事情的人。并且他们能够展开想象力的翅膀,充分发挥想象以完成自己的想法与“使命”。

古生物学家根据一具古生物化石,就能凭借想象去推测出古生物的原有形态;建筑工程师看到设计图纸,就能想象出它是一座什么样的建筑;侦察人员听到犯罪现场目击者提供的某些情况,便能想象出罪犯的身高、体重和模样等等。

19世纪,物理学家们都知道,在一个原子里,既存在着带正电的粒子,也有带负电的粒子。而这两种粒子在原子内部究竟保持着什么样的关系,人们却始终弄不清楚。因为这靠逻辑推理是演绎不出来的,而在当时的条件下,也不可能通过实验来证明。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物理学家曾做过各种各样的想象,并将这些想象物化为直观的“模型”。经过比较,大家一致认为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提出的“葡萄干面包模型”和出生于新西兰的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的“太阳系模型”较为合理。

汤姆森是这样想象并设计模型的:带负电的粒子,像葡萄干一样,镶嵌在由带正电的粒子所构成的像面包一样的没有空隙的球状实体里。

卢瑟福想象的则是:带负电的电子像太阳系的行星那样,围绕着占原子质量绝大部分的带正电的原子核旋转。

这两个模型的重要区别就是原子内部有无空隙。卢瑟福的模型标出原子内部有空隙,后来的实验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实际上,这两位物理学家和别人一样,对于带正电的粒子和带负电的粒子到底是以一种什么关系构成原子的,也弄不清楚,只是根据自己有关的知识、经验和形象积累,做出了关于它们之间关系的具体情景的想象,以填补和充实对原子内部结构认识上的不足和缺陷。

这种想象过程的进行和所起的作用,就是将人们认识事物的“认识链条”上所存在的“缺环”进行了充填和补充,使之完整地连为一体。

充填想象离不开模型。模型作为原型的替代物,只有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运用想象对其残缺的部分进行扎实填补,才能完整、形象和逼真。

思路突破:不要忽视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想更好地培养并训练你的想象力与形象思维能力,千万不要忽视自己头脑中的“想法”。这些“想法”很可能就是你想象的源泉。

1879年,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结束了人类“黑暗”的历史。人们在欢呼、庆祝这一伟大发明的时候,富有远见的科学家已经看到了白炽灯明显的不足之处:它只利用电能的10%~20%,其余的80%~90%的电能以热损耗的形式被浪费掉了。

“白炽灯靠电流加热,使热能转换为光能,这种电能利用形式太浪费电能了,能不能开辟一条电能利用的新途径呢?”有的科学家提出了新的想法。

美国的黑维特就是持这种想法的科学家之一。在实验里,他将耐热玻璃制成灯管,抽出灯管内的空气。然后往灯管内充入各种金属和气体,反复进行比较。

1902年,黑维特发明了水银灯。

但是,水银灯会放射出大量紫外线,而大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且水银灯光线太亮、太刺眼,因此它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早在1852年,英国物理学家斯托克斯发现了一种碰到光就能产生另一种光的荧光物质,并且经过这种荧光物质转换后的光的波长远比外来光的波长要长。

科学家马上联想到水银灯的弊端,这可是个极有价值的推测。它意味着大量有害的紫外线将变成可见光。

然而,科学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屡屡失败。

经过认真分析与探讨,科学家认定原来的推测没有错,关键问题是技术上没有过关,也就是说,水银灯的启动装置不理想。

1910年,法国科学家克劳特注意到莫尔在1895年做的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莫尔在抽掉空气的玻璃灯管中,充入少量的二氧化碳,然后给以高压,使它放电,结果灯管发出白光。克劳特根据莫尔的实验,在抽掉空气的玻璃灯管中,分别充入氖、氩、氦等惰性气体。他发现,充入氖气,灯管会发出红橙色的光;充入氖和氩的混合气,灯管会发出蓝色的光;充入氖和水银的混合气,灯管会发出绿色的光;充入氦气,灯管会发出金黄色的光。如果在管内壁涂不同荧光物质,灯光的色彩将更丰富。

“这是多么奇妙的现象啊!”克劳特惊喜万分。

克劳特根据这种灯光的特殊性能,制作了一幅宣传广告:红色的花朵,绿色的叶子,黄色的文字。他把这个广告挂在法国巴黎的闹市区。在夜晚,这个广告发出五彩缤纷的灯光,显得格外醒目。

克劳特获得了霓虹灯的发明专利,并成立了“克劳特霓虹灯公司”,结果发了大财。直到1932年,克劳特专利权到期,世界各地才开始广泛生产霓虹灯。

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是人类照明史上划时代的发明。白炽灯的光芒也吸引了无数发明者的目光,大家围绕着白炽灯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想法。黑维特看到了白炽灯“浪费电能”的缺点,发明了水银灯;莫尔看到了水银灯的缺陷,产生了新想法;克劳特根据新想法发明了霓虹灯。我们注意到:上述灯具的发明都是靠发明家某种“想法”推动的。“想法”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来源于发明家和科学家审慎的思考。“想法”是向导,引领着发明确定方向。一种“想法”,一种选择,一种结局。围绕着白炽灯的改进性发明,有“想法”的人不只上面提到的3人,也不仅仅就这3种“想法”,只因这些想法切合了他们每人发明的实际,导向正确,所以,他们取得了各自的成就。

智慧语珠:

想象,是人类大脑中孕育智慧潜能的超级宝藏。想象力,能使思维充满创造活力。在诗人眼里:“人类所有才能中,与神最接近的就是想象力。” n3RPvh79rPoWrwFjN7uj1nGLaD55JI3o/ZjQMoZ9aZTQVQGAovXUChGwpg4I6gs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