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李白是胡人还是汉人?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大诗人。历史上说他的长相特异,对月氏语十分精通,并且据说他的先世曾经流落到西域。那么他的家世如何?这是后人非常感兴趣的研究话题。一直有人在问:李白究竟是胡人还是汉人?

根据李白自述及其好友的述说,李白是唐玄宗的族祖,出身显赫。在李白自己的作品中,他曾经自述说:“家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攻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以及“白本陇西布衣,流落楚汉”、“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梁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少长江汉”等。李白的叔父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神龙之始,逃归于蜀”。

李白像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碎叶(属于唐安西都护府,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唐代著名诗人。

据此,有人推断,李白应该是太宗李世民的曾侄孙。进而再推断,李白的曾祖父有可能是李世民的哥哥或弟弟中的某一个。

《李太白文集》书影

但是根据史料记载,唐玄宗在天宝年间曾经下过诏书,准许李暠的子孙“隶入宗正寺,编入属籍”,也就是说登记上皇族的户口。为什么李白一家没有去登记呢?李白后来进入了翰林院,有很多与皇帝接近的机会,为什么也从没有提起过?晚年的李白,处境很是艰难,求人推荐的心情也很是迫切,但是他仍然没有提起过自己的皇族身份。身为皇族后代是十分荣耀的事情,足以使他光耀门户,青年时代的李白纵然豪放飘逸认为这不值得一提,可是晚年困境中的他为什么仍旧死守?这难道不是有点奇怪吗?有人推测,这大概是因为既然李白的祖上是李世民兄弟中的一个,便可能牵涉到玄武门事变这样一场宫廷恩怨。此外,前文还提到,李白可能是李陵的后裔,因为李陵曾因罪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是很好的名声,故而李白生前只承认远祖李广,却否认李陵。因此,李白生前不愿意将自己的家世公诸于众。

江油李白故里
李白(701~762)幼时从中亚的安西都护府回到内地的故乡四川江油。

后世对李白父子的了解则更显得模糊。前文提到,“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神龙之始,逃归于蜀”,李白的一个好朋友也曾经写过:“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以来,漏于属籍。神龙初,(其父)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之林,不求禄仕。”通过这两段已有的关于李白之父经历和处境的材料,人们会提出疑问:李客为什么要“逃归于蜀”?为什么要“潜还广汉”?是国破家亡、流落异域,还是因为触犯刑律、流放边疆?无论是哪一种理由,在时隔百余年后,都构不成“逃归于蜀”和“潜还广汉”的可以讲得通的原因。那么,促使李客“逃归”、“潜还”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还会有什么更为严峻的理由使李客跑到偏僻的山中?李白父亲的“逃归”之谜,使人们对李白身世的了解更为迷离。

清朝人王琦分析认为,李客的逃很可能与任侠、避仇有关。他推测说李客或许是一位行侠仗义的侠客,由于其行为触犯了当权者,所以只能是避到穷乡僻壤,隐姓埋名,终其一生。

如果上述推断得以成立,那么李白家世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就可以略见端倪了。李白父亲特殊的经历和处境,使李白能在诗文中对身边所有的亲戚朋友都饱含深情,却唯独对自己的家世闪烁其词。他的亲友在提及李白的家世籍贯时也出自“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目的,不得不使用一些托词和曲笔。这样分析,李白这个皇族的后裔,他不敢将自己的家世形诸文字,更不能登记上皇族的户口,等等疑问,似乎也就有了答案。

琉璃堂人物图 五代周文矩
图中表现的内容是诗人王昌龄在江宁县丞任所的琉璃堂聚会吟唱的故事,与僧人相对着黑衣者为王昌龄,后部倚松的是诗人李白。王昌龄(694~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诗作负盛名,有“诗家天子”、“七绝圣手”之称。

又有人根据李白的长相及其对外语和外族礼节的精通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认为李白的出身并非如他自己所言,而是西域的胡人。持这种说法的人考证说,其一,碎叶、条支等地,在隋朝末年并不在中央政权的势力范围内。怎么可能成为窜谪罪人之地?这样推断,李白不是汉人而是胡人。其二,从李白之父的名字看,他们认为,其名字是在潜还蜀中后改的,其名为客,是因为西域人的名字与中原不一样,西域人往往被称为“胡客”,因此以“客”为名。其三,隋末,蜀中地区正是与西域胡人贸易往来的区域,李客也许以经商致富,入蜀后因富有渐成贵族。其四,从李白的相貌看,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饿虎”,相貌具有胡人的特征,又精通月氏语,对少数民族的礼节也十分精通。总之,所有证据都指向这一结论:李白根本就是一个胡人。

同时也有许多人对此予以驳斥。他们指出,“窜谪”一词的含义不应如此被限制。古时凡是由汉族居住区域移往外域,即是“窜谪”。何况,李白的先世移居西域并非因罪窜谪,并且谁说这一事件发生在隋末呢?再有,不仅仅西域人入中原被称为“客”,外地汉人入蜀不也可以被称为“客”吗?说李白精通月氏语和懂得夷礼,这也不足以说明李白就是胡人。在唐朝这样一个地域博大、民族融合广泛的帝国里,一个汉族人,如果他的家世与西域有关联,是完全可能精通夷礼夷语的。至于说李白貌似胡人,汉族人中不是也有具有胡人特征的人吗?进而指出,倘若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李客不姓李,是胡人,那么也就不能肯定李白的先人是胡人。这些人的驳斥使用了一系列诘问,可以说给认为李白是胡人的人以足够的挑战。

上阳台帖 唐 李白
宋代《宣和书谱》曰:“李白字太白,长于巴蜀,弥月之初母梦长庚,故因以取名。……至其名章俊语,郁郁芊芊之气见于毫端者,固已逼人,是岂可与泥笔墨蹊径争工拙哉!尝作行书,有‘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画尤飘逸,乃知白不特以诗名也。”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在《东坡题跋》中道:“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天若不爱酒帖》是李白书自已所作的诗,字迹回环曲折,灵动放逸;《上阳台》帖格调天纵,点画行走如云烟,释文曰:“山高水长,物象万千,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太白醉酒图 清 改琦
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初至长安,分咏当时八位著名酒徒的个人性情和艺术成就。其中有这样的诗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李白作为“诗仙”的恣狂和放逸不拘。此图是清代著名画家改琦为这一诗句所作的人物画,再现了李白的洒脱和轻狂。

还有人认为,李白并不是李广的后代。他的先世应该是久居西域的汉人,“潜归蜀中”,后来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所以才更改了姓名,假冒是李暠的后代。

另外有一种看法较为折中,认为李白先世既非胡人也非汉人,而是汉胡两族的混血儿。他们查证古籍后,认为李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嫡孙李陵的后代。当年汉武帝时,李陵兵败投降,汉武帝盛怒之下将李陵在中原的妻儿老小全部杀死。李陵后来娶胡女为妻,他的后代也就随胡人俗。隋朝末年,其后裔又蒙难被流放到西域。李白的先世就属于这一支。这样,李白带有胡人的血统,那就不足为奇了。这种分析,可以说折中了所有的观点,似乎也言之有理。

然而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因为关于李白家世的文字记载之隐约其词而有漏洞,李白自己的记述也使自己的身世扑朔迷离。这位号为“诗仙”的传奇大诗人李白,其身世之谜何时能够解开? hbAsFsnb466GCnuNUnAH30G6Wvtd9KgRKawv2n/j9cfQ2a10Wi4xoBAXWOk6g53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