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赧王五十年(公元前265年),秦国派兵攻打赵国,很快就占领了赵国的3座城池。这时,赵国的惠文王刚刚去世,继承王位的孝成王年纪又小,不懂事,所以一切政务都由交给了他的母亲赵太后处理。
当时的形势对赵国非常不利,于是赵太后就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国回复说:“齐国很愿意帮助赵国,不过赵国必须要让孝成王的弟弟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只有这样齐国才敢相信赵国的诚意,发兵救援赵国。”
触龙像
可是,这个长安君是太后的小儿子,平日里最受太后的宠爱。如今,齐国想让他做人质,赵太后哪里肯答应啊!就这样齐国迟迟不肯发兵。
赵国的王公大臣一个个都沉不住气了,纷纷劝说赵太后以国家利益为重,忍痛割爱,答应了齐国的要求。赵太后听后非常生气,明确地说:“我说过的话是算数的,说不行就是不行!谁要是再来劝我,看我这老婆子不吐他一脸口水。”大臣们一看太后真的发火了,一个个都不敢说话了。
这时,赵国的老臣左师公触龙请求面见太后。赵太后知道他也是来做说客的,憋了一肚子火,打算让他下不了台,以堵住众人之口。触龙进门见太后满脸不高兴,心里明白了许多,暗暗告诉自己:“先不着急,看准了机会再说正事。”
于是,触龙一路小跑着走近太后,寒暄着说道:“太后恕罪,老朽腿脚不行了,活动起来很不方便,因此才这么长时间没来看望太后,希望太后能够体谅。最近是因为听说太后的身体也不是很好,所以特地探望一下。”
太后心想:“这触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于是就随口说道:“我比你强不了多少,平时都是坐车进出,身体还算过得去。”
触龙接着:“那太后的饮食怎么样呢?”
太后回答说:“吃不进什么东西,每天只是喝点粥而已。”说到这里,赵太后的神情稍微舒缓了一些。
触龙见状,把话锋一转,说:“老朽膝下有一个小儿子,名字叫舒祺,不成什么气候,可我却过分地疼爱他。如今,我想让他在宫里当一名卫士,不知道这件事太后能不能答应?”
赵太后听后,点了点头说:“这不是什么难事!你的孩子多大了?”
●触龙
●赵太后
●长安君
触龙回答说:“今年已经15岁了,年岁是小了一点。其实,我主要是想在有生之年把他托付给太后您,这样我死也瞑目了。”
赵太后顿了一下,说:“真看不出来,男子汉大丈夫也偏爱小儿子吗?”
触龙回答说:“瞧太后说的,我不止偏爱,而且比妇女偏爱得还厉害呢。”
赵太后笑了,说:“又在这里胡说八道,你怎么能比得上妇女偏爱小儿子呢?”
触龙见时机成熟,马上说道:“不是吧,老臣觉得太后对燕后就要比长安君爱得更深。”
太后听了,摇摇头说:“这你就错了,我疼爱长安君可要远远胜过燕后呀!”
触龙却说:“父母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为他们的将来打算。当年燕后出嫁的时候,太后您送她,依依不舍,一直把她送上车,还抱着她的脚流泪不已。她嫁得太远了,您舍不得她呀!她走了之后,您还常常念叨她。可是,您每次在做祈祷的时候,却在暗中祷告说:希望她永远不要回来(按照当时的风俗,嫁出去的姑娘只有在被休、丈夫去世或国破家亡时才回娘家),不要被人家赶回来。您之所以要这样,是为她的将来考虑呀,是希望她的子孙后代能当上燕国的君主呀。”
触龙一番话说到了赵太后的心坎上,不断地点头,说:“还是你了解我啊!是呀,做父母的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有个好的前程呀!”
见赵太后已经落入了自己设计好的“圈套”,触龙把话头引入正题:“就拿赵国的国君来说吧,除去最近三代不提,以前赵王的子孙后代中有谁把爵禄继承到今天?”
太后思考了一下,说:“这……好像还没有。”
古代臣子向帝后谏言图
触龙接着又说:“为什么呢?赵王的这些后代一旦遇到大的变故,近不能保全自身,远不能佑护子孙后代,难道是他们都不肖吗?显然不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从前辈那里继承了很高的爵位,而自己没有一点功劳;得到的俸禄很丰厚,自己却对国家没有什么贡献。这还不算,他们还要身居要职,掌握国家大权。如今,太后您让长安君身居高位,把他封在富饶肥美的土地上,让他掌握重要的权力,却不让他趁着年轻为国家建功立业。将来有一天,他失去了靠山,如何能在赵国立足呢?”
听完触龙这番话,赵太后如梦方醒,说道:“对呀,您说的太对了。那我就把长安君交给你,让他听从您的安排。”
触龙欣然领命,告别赵太后,着手布置长安君到齐国的事宜。他为长安君准备了100多辆装饰豪华的车子,派人护送他入齐国为质。齐国国君见赵国已送长安君前来,出兵援助赵国。秦国闻讯,主动撤走了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