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哀悼基督

入选理由

画家:乔托·迪·邦多内

佛罗伦萨画派奠基者乔托的经典之作

摆脱中世纪绘画传统,进行艺术革新的成功典范之作

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透视表现形式的尝试和运用

■画家简介

乔托·迪·邦多内(约1267~1337),14世纪意大利最著名的画家。达·芬奇推崇他是“凌驾过去几个世纪的众多画家中最杰出的人物”。他幼年曾放过羊,后来跟随契马布埃学画。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博采众长,最终成为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领域的开山祖师。他是第一个以自然的笔调和戏剧性的人物造型,来描绘装饰性宗教画的画家。代表作有《哀悼基督》、《犹大之吻》、《金门相会》等。

figure_0011_0001

乔托·迪·邦多内像

∷名画欣赏

绘画知识

佛罗伦萨画派

佛罗伦萨画派是13〜16世纪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活动的艺术家所形成的绘画流派,是文艺复兴的主力军,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画派。其特点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旗帜,突破了中世纪绘画平面化的特点,开始大胆运用透视法则、明暗对比等多种手法进行创作。前期以乔托、马萨乔等为代表,盛期出现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大师。

《哀悼基督》是画家为意大利帕多瓦的斯克罗维克礼拜堂所作的大型装饰壁画之一。斯克罗维克礼拜堂,位于意大利北部,是一位商人为其放高利贷的父亲赎罪而建的。这幅画的内容表现了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遗体从上面被放下时的情景。画面以左下角的基督与圣母为中心展开,基督四肢僵硬、苍白,圣母悲痛地把他搂在怀里,母亲痛苦欲绝的表情和基督冰冷僵硬的尸体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位于构图中心的圣约翰,在绝望和愤怒中向后伸展着双臂,动作夸张而极富张力。两个神情哀伤的女圣徒用手轻轻地握着基督带着钉痕的手和脚,巨大的悲痛在静默中永恒。周边的圣徒都神情凝重地注视着基督,有的掩面哭泣,有的举手致哀,有的默默无语……愈加衬托出了整个场面气氛的悲凄。画的上面,阴暗的天空中,回旋着赶来哀悼的天使,他们形态各异的造型和撕心裂肺的哭喊神态,把一种悲天悯人的痛苦表达得无以复加,任何人都会被这种场面打动。画家以高超的画技和写实主义手法,给我们一种无比的真实感。仿佛不自觉中,我们也经历了基督受难的场景,我们也成了其中悲愤和痛苦的一员。艺术强大的感染力,在这幅上体现得极为明显。

figure_0012_0002

名画档案

名称:《哀悼基督》

画家:乔托·迪·邦多内

创作时间:1303~1305年

尺寸:183×198cm

类别:湿壁画

收藏:意大利,帕多瓦,斯克罗维克礼拜堂

这是斯克罗维克礼拜堂最著名、情感最澎湃的壁画。描绘了圣母玛利亚及众人围绕着从十字架下解下的基督遗体,哀悼基督死亡的场景。画家采用自然而又强烈的效果让圣母的脸靠近基督,并借由灰色岩石上的斜线以及众人同方向的视线、肢体表情,引导观者视线落在死亡基督及日夜哀伤母亲的头部。

在这幅画上,中世纪绘画带给人的那种平面抽象化的感觉消失了,人物也不再是程序化的一排,而是高低有别、错落有致。从精神层面看,乔托在画中把一个复杂而凝重的事件,用极为单纯自然的笔法表达了出来,他用“痛苦和悲愤”作为该画的灵魂,把画中的人物,包括天使都世俗化后统领在这一主题下。从而使人物亲切而自然,多了一种浓厚的人情味,更接近了自然的人性。可以说他基本上颠覆了中世纪绘画中人物程序化的神圣面孔,把他们请下了神坛,赋予了他们更多人性的因素。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乔托自然的人文主义情怀的流露。

figure_0013_0003

犹大之吻乔托

这幅画取材于《圣经·新约》中的一个故事情节:耶稣的门徒犹大为了得到30块银币,与官兵约定,他上去吻谁,谁就是耶稣。随后罗马士兵和法利赛人逮捕了耶稣。

从表现手法看,画家开始在平面中探索透视手法的运用,以及它的表达形式和空间效果,从而使画中人物显得浑厚、凝重而富有力量。这种具有实体感和雕塑感的造型方式,使画面达到了某种深度错觉的视觉效果。人物与人物之间疏密相宜,过渡得自然柔和。画中的天使造型独特、表情各异,无序而不杂乱,整体而又单一。画中运用了多种色彩,使人物形象鲜明,特别是基督单调的苍白与周围各种色彩的强烈反差,突出了主题,也深化了人物形象。从总体看,画中线条流畅、洒脱,人物造型生动、形象,画面紧凑而不拖沓,画家对画中局部和整体的把握都极为到位。

“借用宗教题材来表现世俗化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现实场景,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深远的立体空间见长”是这一佛罗伦萨画派的艺术特点,被乔托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摆脱中世纪绘画传统、首开意大利文艺复兴先河的大师,乔托对后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lLZ1aYDcT2j9NCCYrhOuF+s37gFCX+FtbaZOn336CR078OcHwd4qqcXQ0NpJKc1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