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少谈多做、行胜于言

“行胜于言”。这是清华人的传统,是清华人的精神,是清华人的做事准则。在近一个世纪的奋斗与发展中,清华人实践着这项准则,在他们的眼里,多做一件事,我在现实社会中实践,用所学到的知识,要比空空讲上一大堆话更实际得我。清华人重实际,重行动,为世人所共认。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梅贻琦的“行胜于言”的一个准则,更是一种勇于实践的清华精神。

■ 少谈多做、行胜于言

■ 人生范本:梅贻琦——少谈多做

梅贻琦是我国近代著名教学家。

梅贻琦先生是一位很值得纪念的人物。他生前通过办教育。确切些说是通过办清华大学,对振兴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但是解放以后,公开谈他的事迹者却极少见,原因之一是对他缺乏了解。梅先生生前,人称“寡言君子”,外国人称他“Gentleman of few words”。他的格言之一是“为政不在言多,顾力行何如耳”,除非十分必要,他不多讲话,因而可供系统研究的资料不多。近年来,笔者,对他的言行和其他零散材料作了比较广泛的搜集和整理。觉得很有必要向读者作些介绍,不只可以提供某些有价值的史料,而更重要的是,做为一位爱国教育家,他的许多事迹都还值得我们今天参考和借鉴。

校长的来历

梅贻琦解放前连任清华校长十七年。解放后,有一段时间他侨居海外,专门从事清华基金的保管和使用,在大陆以外的不少人的心目中,他仍是清华校长。一九五五年以后,他去台湾办新处竹清华大学,提任校长直到逝世。所以,有人说他是一位“终身大学校长”。

稍知清华历史的人都知道,旧清华的校长可不是那样容易当的。问题小的,可以勉强维持几年,待到问题成堆,终得一走了事;而问题大的,就一天也混不下去,甚至连大门也进不来。在梅贻琦以前,“校长风潮”时有发生。一九二○年前后,因校长压制民主而惹起公愤,不到一年,就有三位校长接连被赶走。一九三○年前后,又是三位校长在短时间内连续被赶。罗家伦、吴南轩是其中之二,中间一位乔万迈(阎锡山派来的),加校门也没让进,在他来“上任”时被学生拒之于校门之外。阎锡山一看形热不妙,只得将乔召回山西。吴南轩的表演更为拙劣,他被逼得无路可走,带着不校的大印逃到城内使馆区去“避难”,并挂起“国立清华大学临时办公处”的招牌,师生对这种“托庇于帝国主义这卵翼下,有辱教育界清白及国家尊严”的行径,愈加愤慨,召开紧急大会,组成“护校委员会”,表示“倘苦吴借武力到校,决武力护校,准备流血”。这回是蒋介石知趣,将吴召回南京了事。吴走后,教育部委托地学系教授翁文灏暂代校务,翁因问题棘手,又以“经常因事晋京”为由转请理学院长叶企转代,叶也不想卷入旋涡,就屡电教育部请辞,他在一份辞电里说“校务万端,非企孙所能胜任……企从十月起,决不再负兼代校长职务。”在连续十一个月无校长期间,学生会一再发表“清华校长人选标准,其中一个月无校长期间,不生会一再发表“清华校长人选标准,其中一次的五条是:1.无党派色彩;2.学识渊博;3.人格高尚;4.确能发展清华;5.声望素著。这期间,各方面推荐的人选达十几位这多(鲁迅也曾是其中之一),结果不是上面不批准,就是下面不接受,就这样反反复复,一再物选,终于找到了一个合格的人选——这就是梅贻琦。梅贻琦的当,为清华打开了一种局面。从此清华师生可以不受外国势力、党派势力的影响,安心地研究不问,并为祖国寻找出路。所以学生们颇为自豪地说:“最后我们全体同学迎来了的梅贻琦校长。”(一九三三级学生利家和语),教授们则说:“最后我们选择了梅贻琦校长。”(社会系教授陈达语)曾和梅贻琦共事多年的陈岱孙教授分析说:“梅一直是清华的教授,从感情上对教育的基本观点上说,他和广大教师是一致的。他平易近人,作风民主,学校大事率多征求教师意见,这也和他的谦逊的性格有关,他似和政治无缘,在他就任校长后头几年,连个挂句的国民党员也不是。在南京他没有政治资本,没有人事渊源,他只有和全校教师一起才能发挥作用。……同时他也知道,力图控制高校阵地是C.C.集团既定的派系策略,吴南轩的拙劣表演虽告失败,但他们是不会就些罢手的有,一有机会还会卷上重来。保留清华这场净士,这是他和全校教师的共同愿望。(陈岱孙《三四十年代清华大学校务领导体制和前校长梅贻琦》,载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选编》第十八辑)

梅贻琦平时少言寡语,却默默地做着多事。党派势力、军阀势力,连外国势力,都想利用清华为其做事,梅先生默默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努力保持着清华的纯洁。

成功的关键在于行动

不管是作什么事,离开了行动就注定了不能做成。我们必须要勤于行动,只有这样,成功才会青睐于你。

在清华的沧桑史上,我们可以发现,清华人人同的人生哲学:务实。

梅贻琦校长在任期间,从当时中国对人才的需要出发,十分注重教育的实效,讲究培养人才能济实用。他认为:“求学与做人是两相关联的的,凡能真诚努力做学问的,他们做人也必不敢巧,不偷懒,不作伪,故共不问事业终有成就。”当学生运动蓬勃兴起的时候,他坚持认为,纾难报国,不必专惟开会宣传为已尽其责,“我们做教师做学生的,最好最实的报国方法是致力学术造就有用人才,将来为国家服务。”当日本侵略者的炮声炸醒了正在香山度假沉浸在夏令营活动中的清华学生时,梅校长也并没有号召学生去参军出征,他仍认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因为战后国家肯是急需大批科技人才重建家园的,在造就人才的目的问题上,他的看法是:“学校造就人才是为实用,假若学生没有用途,学校的教育全归枉费,是极大的损失。学生受过相当训练,而不能展用他们的才能,生活上受影响,精神上受损失,是一件悲惨的事。”

梅贻琦校长逆造了清华人注重实用的价值以观和踏实的性格。

成功的目标一旦确定,成功的寄托便在行动。再好的目标了也难以实现;行动与目标相反,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因此,确定了正确的成功目标,只是成功的第一步,最后的成功关键在行动。

早在30年代,朱自清先生就说“清华的精神是实干”。直到现在,在校园的中心位置还竖立着一块碑,上书“行胜于言”,如果再加上韩愈的话:“行成于思”,便可以很好地概括清华“实干”的特点。西方近代大学精神与此相反:强调大学精神在“思”,不在“行”,但进入20世纪,西方的大学也在变,变得更加重视“实用”。全国解放后,清华被改造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实干”的传统进一步充实了工科的操作型特点。每一重大决定作出,必有工程性的操作型特点。每一重大决定作出,必有工程性的操作程序和系统,保证决定能够获得实现。从培养计划,科研战略到校园管理都是如此。清华有多人进入中央、省部担任领导,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实现。从培养计划、科研战略到校园管理都是如此。清华有多人进入中央、省部提任领导,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实干作风。清华每年招生高居龙首,无可匹敌,也是因为它给学生家长与学生本人一个扎实可靠、稳定有序的信任感。从根本上说,“实干”后“后现代时期”相契合,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大学教育从“思”向“行”转变的趋势。

实干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扬的,个人的成功,公司的发展,国家的壮大,都离不开我们的实干精神。如果原有什么计划,想法,那就赶紧行动吧!只有付诸行动,成功才不会遥远。

行动的力量

任何事情,只有你去做了,才算开始。如果没有行动,任何事情都只能成为虚幻的东西,只能像肥皂泡一样瞬间破灭,行动,正是一件事情成功的力量源泉。只有立足于实践让行动发挥它的作用,做事才会成功。

桥梁专家茅以升说过:“我看,业余教育是这样,8并不如2+6,如果每天有两上小时学习,来改变不懂科学、生产效率低的状况,企业领导者就会很快发现,这正是一种投资,决不是浪费。”在这个问题,茅以升是有发言权的。1916年,他考上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一年后获得硕士不位。然后他到匹兹堡桥梁公司做工人,工作了一年半,但同时天天晚上去加利基理工学院上夜校。1919年,他从夜校毕业,成为这个学校历史上第一个工学博士。茅老关于“8并不如2+6”的公式告诉我们运筹时间的这样一个哲理:学习不能离开工作实践,工作实践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风帆;工作实践中不能离开学习,学习又是提高工作效率的翅膀。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提出:“能力是每个人特有的混合物,它把通过技术和职业培训获得的严格意义上的资格、社会行为、协作能力、首创能力和冒险精神结合在一起”,“交往能力、与他人共同的能力、管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越来越重要”。可见,学会解决问题是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方面。怎样才能学会解决问题呢?这就需要行动,这种能力只能在实际行动中锻炼。

遗憾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的能力”几乎是我国现代年轻一代的普遍“弱项”第28届国际物理和奥林匹克赛金牌得主、被保送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连乔指出:

中国的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上拿过理论总分最佳奖和总成绩最佳奖,但从未拿过实验成绩最奖。看过一些关于中小学生科技制作之类的报道,其作品这简陋,除去创造性一点都没有之外,模仿的也都不是很好。这也许和我们的教材有关系,据说中国很多科学家科的教程难度在世界上算很大的,但距离现实也算是较远的。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我们的经济条件支持不起这些东西。中国的技术方面曾经在历史上达到很高的水平,但现在却逊色得多了。以我之见,脱离于实践的理论将来可能有用,可是在目前不是约上谈兵,要实现对这些理论的运用是在目前还是纸上谈兵,要实现对这些理论的运用可能需要另一种思想方法,从小培养一些动手的能力对此也许是有益的。还有,对自然的解释是人们研究科学的初衷,也许某门学科的研究会抽象于自然进行,但什么时候都不应跑得太远,立足于事实的科学才有价值。

注重动手能力

牛顿的童年时人最好不过地展示了童年劳动对个人人生的影响。尽管对一个孩子来说比较沉闷,他仍然孜孜不倦地用锯子、锤子和斧子“在他的卧室里敲敲打打”,做出各种各样的风车、马车、机器模型。而长大成人后,他依旧乐此不疲,为朋友们造了许多小桌子和小柜子。斯密顿·瓦特和史蒂文森少年时都是工具不离手。要是没有这种自我修炼方式,他们成年后是否还能取得如此的累累项果就要打个问号了。

仔细观察

1967年,为了利用行星闪烁现象来研究宇中的射电源,著名的英国剑桥大学的天文学家们建造了一架射电望远镜。它从1967年7月开始工作,每天要给出七八米长的记录纸带,由一位名叫乔斯琳·贝尔的研究生进行人工分析。这位研究生是个细心的姑娘,对纸带上的每一点点变化都看得十分认真。几个星期过去了,仪器在正常地工作着。一天,乔斯琳在纸带上发现了一小段莫名其妙的记录。这记录一不像星际闪烁,二不像人为的干扰。虽然它十分短暂,在上百米的纪录纸带上只有一两厘米,可是却没有逃过知斯琳的眼睛。她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老师休伊什,休伊会对此非常重视,并决定对这个奇妙的信号作快速记录。几个月后,他们在记录纸带上看到了一连串的脉冲信号,每两个脉冲的间隔时间是113妙,而且这种信号每天总是提前4分钟出现。这说明,它是按照恒星所运动的。经过科学的观测和分析,休伊什和他的学生排除了其他各种可能性,证明了这种奇特的天体只能是在30我年以前,理论家们预言的中子星。到1978年,人们已经发现了300多个这样的脉冲射电源,中子星被找到了。40年前的不可思议的理论预言成为现实。

我们总是叹息一些好的机会与自己无缘,这其实和我们的观察能力有直接关系,我们必须学会细心观察,它会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大大受益。

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能力,“动手能力”只是能力的一个方面作为21世纪的人,必须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根据国际社会的研究,未来社会每一个人都应具备基本的能力有:

(1)处理信息能力:包括获取、加工、评估、处理、批判各种信息的能力;

(2)思考能力:包括对价值观的思考、逻辑和数学的推理、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选择和思考以及预测和预报的能力;

(3)交流能力:包括语言和文字的交流,例如,在公众场合讲话、掌握声间的语言和非正式的书写,语法的正确应用、各种文体以及风格的掌握、浏览和快速阅读的能力。

(4)认识环境:基本掌握有关人类环境的各种知识,例如生态学、生物学、自然地理、地质学、人口学和天文学等;

(5)知晓人类和社会:基本掌握人类和社会进化和发展的知识,例如蛤类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和语言学等,理解人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问题,诸如不断变化的职业、种族问题、性别问题、战争、犯罪、人类的持续发展等;

(6)个人生存能力:包括个人为生存和自我保护而必须的教育和训练,例如,安全、卫生、营养和性教育、消费教育、健康教育等。

敢于做梦

梦想越大,成就越高

每个清华大学的学生都被告知:个性的蓝图越大越好。他们经常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两兄弟,老大想到北极去,而老二只起走到北爱尔兰。有一天,他们从牛津城出发。结果俩人都没有到达目的地,但老大到达了北爱尔兰,而老二仅仅走到英格兰北端。如此可见,这个故事包含的深意又是:一个梦想大的人,即使实际做起来没有达最终目标,可他实际达到的目标都可能比梦想小的人最终目标还大。所以,梦想不妨大一点。

一个具有崇高生活目的的思想目标的人,毫无疑问会比一个根本没有目标的人更有作为,有句办格兰谚语说:“扯住金制长袍的人,或许可以得到一个金袖子。”那些志存高远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必定远远离开起点。即使你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你为之付出的努力本身也会让你受益终身。

梦想不是务虚的借口。梦想是衡量个性境界的最佳标尺。

著名的王冠酒家,年莎士比亚经常寄宿的地方。年津学子似乎都喜欢到此,端着酒怀,愉快地盘算自己的梦想。这是很好的。但是,一位牛津学生指出:“现在的王冠酒家却充塞了狂饮之徒,人未到中年已经挺起了发福的大肚子。如果你问他们的梦想,他们瞪园满布血丝的眼说:‘梦想?我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梦想,难道人生是梦做出来的?’”

人生真的是梦做出来的。越是卓越的人生越是梦想的产物。可以说,梦想越高,人生的可逆性越差。也就是惯常说的:“期望值越高达成期望的可能性越大。”

古人教导我们说:“志当存高远。”没有高远的志向,怎么会有大的成就呢?没有大志,我们就没有努力拼搏的动力怎么会有成就呢?

把你的梦想提升起来。它不应该退缩在一个不恰当的位置。

可是,你顾虑地说:“梦想和现实的差异如此巨大,我确实不能靠梦想过日子。”是的,我并没说梦想能填饱肚子。但是,你说这句话里包含着更深的意思,即你承认你是有梦想的,你只是觉得追逐梦想的条件不够。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总是要等条件齐备了才开始去做,最终必然一事无成。换句话说,只要没做什么事时,事件所需条件就是猜测的,如果能够立刻利用现有的条件着手去做,你会发现有些条件并没有看起来那么重要。梦想正是在行动中和现实中缩短距离的。

梦想一旦提升起来,个性就会随之拔高,对自我的意识就会变得强烈。确定了目标,缩短了目标之间的距离就有迹可循,就可以一步步地趋近梦想了。

培养实战能力

据1997年6月4日《深圳青年报》报道,有位中学生的父母要到广州出差两天,走之前,给女儿买了很多速冻饺子、速冻馄饨放在冰箱里,告诉女儿自己做饭吃。他们反复教孩子怎样开煤气炉,以为这样孩子就饿不着了。结果,等父母回来一看,孩子直叫饿得发昏。爸妈纳闷之余,打开冰箱一看,发现速冻食品丝毫末动。原来,孩子竟然因为不会开煤气而挨饿!难道这个孩子智力低下吗?不,她的学习成绩优良,但动手能力却太差,即使爸妈已经教了打开煤气炉的方法,她仍然不能很好地运用学知识。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

其实,这个孩子是其他的同龄人的一个代表,在这个群体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做父母的什么活都不让他们干只重视他们的学习成绩。这即是孩子的悲哀也是家长的失误。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正是一个呼唤实践能力的社会。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如果不能学以致用,半是一事无成。新的学习观在谈到人才智商的时候,提出了智力新慨念。这种观点认为,人的智力包括两种形式:聪明Ⅰ和聪明Ⅱ,并由此提出了下列两组公式:

A:(1)书本知识+认识能力=聪明Ⅰ

(2)实践知识+实践能力=聪明Ⅱ

B:(1)书本知识+实践知识=比较完全的知识

(2)认识能力+实践能力=比较完全的能力

从上面的公工中我们可以看出:比论是实践知识还是实践能力,在获得高智商、高能力的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离开了实践能力,书本知识也只能使人获得暂时的小聪明,很难帮助人成就大事业。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知识转化为实践。这一结果正如印证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倡议,学会做事就是:“如何教会学生实践他所学的知识?还有在不能完全预计到未来工作变化的情况下,如何使教育与未来的工作相适应?这就说明,尽管知识十分重要,但离开实践它将失去效用,努力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与努力学习同样重要。

21世纪是一个崇尚能力的社会,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多种才能。而培养多种才能的好方法,又往往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基础。这种能力的具体表现又恰恰是习惯和意识。只有具备了学以致的习惯,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大展身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而只有那些善于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人,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他的生活才会过得快乐、安全,自由。当具备了学以致用的好习惯以后,就会在生活中积极地把实习和实践结合起来,以学习促进实践,以实践带动学习。面临着新世纪的挑战,谁不希望成为时代的强者?既然有这样的美好愿望,不如及早行动起来,尽快把自己锻炼成为既有知识又能够做事的多在面手吧。

找到目标就去做

只说不做,不能把目标制作成计划,不能把计划付诸于行动,永远也不会使你要到达的地方。就像一个人说要去航海,却不去造船。做,只有将你的“船”造好了,再去出海,你的目标才会实现。“行胜于言”,这是梅贻琦信奉做事的原则,也是清华人用来学习、做事的标准。只有行动起来,向你的目标努力,执著于你的目的,你才能走向一条通向成功的路。

年轻人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清华哲学系的王老师给新生讲了一则这样的寓言:

三只青蛙掉进鲜奶桶中。

第一只青蛙说:“这是命。”于是它盘起后腿,一动不动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第二只青蛙说:“这桶看来太深了,任我的跳跃能力,是不可能跳出去了。今天死定了。”于是,它沉入桶底淹死了。

第三只青蛙打量着四周说:“真是不幸!但我的后腿还有劲,我要找到垫脚的东西,跳出这可怕的桶!”

于是,这第三只青蛙一边划一边跳。慢慢地,鲜奶在它的搅拌下成了奶油块。在奶油块的支撑下,这只青蛙奋力一跃,终于跳出了极桶。

王老师说:

“正是明确的目标——‘要找到垫脚的东西,跳出这可怕的桶’——救了第三只青蛙的命。”

“年轻人应该有目标——而且目标一定要崇高。然后你就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这样你才能成大事,你的人生才了无遗憾。

清华一位教授指出:如果你是一个学生,只为分数而学习,好么你也许能够得到好分数。但是,如果你为知识而学,那么你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分数和更好的知识;如果你为做生意而努力,那么你可能会赚很多钱。但是,如果你想通过做生意来干一番事业,那么你就有可能不仅赚很多钱,而且会干一番大事;如果你只为薪水而工作,你有可能只能得到一笔很少的收入。但是,如果你是为了你所在公司的前途去工作,那么你不仅能够得到可观的收入,而且你还能得到自我满足和同事的尊重。你对公司所做的贡献越大,就意味着你个人所得到的回报就会越多。”其实,清华的每一名同不都知道目标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在高中时,就是因为他们有明确、崇高的目标,才走进清华。

进入清华的某省理科状无说要做一件事情,总须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能力才往一处使,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目标要对主客观条件的分析和心中的理想志向来订,既不可好高鹜无,又不可保守。而且,最好把目标订得稍微高一些。因为有句话说得好:“取乎其上,得乎共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共下,则无所得矣。”这样利于有充分的把握。比如我,我想考上北大或清华,因此把目标订高些,要考个省理科第一。没想到目标真的实现了。同样,如果我想考一般本科,便把目标订为重点本科。填报志愿是高中生必须确立的目标之一。有了目标就有了压力,有了压力就有了动力。

古今中外,成国的人之中,没有一个是没有目标而肓目压力斗的,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闻一多为新的社会而不停奋斗,梁思成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前进;……

制定合适的目标

那么,该怎么制定合适的目标呢?一位指导毕业生就业的清华老师提供了如下建议:

(1)目标应该是明确的。有些人也有自己奋斗的目标,但是他的目标是模糊的、泛泛的、不具体的,因而也是难以把握的,这样的目标同没有差不多。

比如,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确定了要做一个科学家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就不是很明确。因为科学的门类很多,究竟要做哪一个学科的科学家,确定目标的人并不是很清楚,因而也就难以把握。

生活中有不少人,有些甚至是相当出色的人,就是由于确立的目标不明确、不具体而一事无成。

(2)目标应该是实际的。一个人确立奋斗的目标,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要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

如果目标不切实际,与自己的自身条件相去甚远,那就不可能达到。为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而花费精力,同浪费生命没有什么两样。

(3)目标应该是专一的。一个人确定的目标要专一,而不能经常变换不定。

确立目标之前需要作深入细致的思考,要权衡各种利弊,考虑各种内外因素,从众多可供选择的目标中确立一个。

生活中有一些人之所以没有什么成就,原因这一就是经常确立目标,经常变换目标,所谓“常立志”者就是这样一种人。

(4)目标应该是特定的。确定目标不能太宽泛,而应该确定在一个具体的点上。如同用放大镜聚集阳光使一张纸燃烧,要把焦距对准纸片才能点燃。如果不停地移动放大镜,或者对不准焦距,都不能使纸片燃烧。

(5)目标应该是长期的。一个人要取得巨大的成功,就要确立长斯的目标,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和心理准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

有了长期的目标,就不怕暂时的挫折,也不会因为前进中有困难就畏缩不前。许多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必须付出时间和代价,甚至一生的努力。

(6)目标应该是远大的。目标有大小之分,这里讲的主要的重大价值的目标。只有远大的目标,才会有崇高的意义,才能激起一个人心中的渴望。

一个人确定的目标越远大,他取的成就就越大。

远大的目标总是与远大的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那些改变了历史面貌的伟人们,无一不是确立了远大的目标,这样的目标激励着他们时刻都在为理想而奋斗,结果他们成了名垂千古的伟人。

树立起明确的目标吧,并讨诸于实际的行动,专心的去实施,我们一定能成功。

执着于目标,永不放弃

温斯顿·丘吉尔经历了多年的军事失误和政治失败,而这些失败很可能会断送一个普通下政治家的前程,但是他的努力不仅使他成为了英国的首相,而且他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的主要首领。他给我们留下的这样的忠告:“永不放弃。”

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指出:不论是对政治家,还是对企业家来说,坚定不移同样重要;不管是艺术家还是首相,坚定不移始终是成功的关键。

许多成功的人物并不是什么超级英雄;他们也不是天生就具有我们常人不具备的特殊才能和智慧,他们只是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是坚韧品质的普通人。他们在经历了身体、精神和感情的严峻考验后,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因而最终越过了前进途中的种种障碍,实现了他们的梦想。

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目标上

曾经有一位牛津大学的学生问牛顿怎样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回答说:“我一直在想这件事。”

成功者们始终将目光集中在他们的目标上,他们常常在向目标奋进的过程中运用想象提醒自己的目标。

奥林匹克运动会十项全能金牌获得者布鲁斯·詹纳甚至用运动器械装备了整个寓所,以便每天提醒他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将十项全能每个项目的器械放在他不训练时也不得不看到的地方,跨高栏是他最差的一项,他就将一个栏放在起居室的正中央,每天必须跨越30次;他的制门器是个铅球;杜铃就放在室外廊檐下;撑杆放高用的杆子和标枪在沙发后竖立着;壁橱里放着他的运动制服、棉织套服和跑鞋。布鲁斯说这种不寻常的陈设在他准备奥运会夺冠的过程中,帮助他改善了他的竞技状态。

你也要为你的目标创建一种经常提醒自己的方式。比如,将你确定的目标和实施计划写在便笺上或是记事本上,并将它们有计划地放置在你的家中和办公室里,使你能够常常看到他们。这样,你的目标和计划就常常出现在你的眼前,帮助你始终将注意力放在这些最重要的事情上面。

你也可以让你的梦想始终环绕着你,通过多种方法来建立自己的提示途径。采取什么方法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行动!布鲁斯·詹纳的方法非常具有想象力,它的确帮助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如果你像他那样将自己的努力始终集中在你的目标和最重要的事情上面,就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止你了。

把目标化作行动

制订目标是为了达到目标,目标制订好之后,就要付诸行动去实现它。

凡事拖不得。鲁迅的写作经验就是“马上”。鲁迅在一篇题叫做《马上日记》的《豫序》中写道:“……然而既然答应了,总得想点法。想来想去,觉得感想倒偶尔也有一点的,干时接着一懒,便搁下了,忘掉了。如果马上写出,恐怕倒也是杂感一灯的东西,于是乎我就决计:一想到,就马上写下来,马上寄出去,算作我的划到簿。”他还在逝世的前一个月,写过一篇叫《死》的文章,说由于生命产生了“为先想所没有的”对一切事情“要赶快做”的想法,“因为在不知不觉中,记得自己的年龄”。鲁迅经验的可贵,就贵在“马上”和“要赶快做”上。

最大的成功者并不是那些确上说得天花乱坠的人,也不是那些把一切都设想得极其美妙的人,而是那些脚踏实地去干的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巨头之一的丘吉尔,平均每天工作17个小时,还使得10位秘书也整日忙得团团转。为了提高弛缓的政府机构工作效率,丘吉尔还制定了一种体制,他给那些行动迟缓的官员们的手杖上,都贴上一张“即日行动起来”的签条。

今天最有潜力,最有价值。只有今天,才能揭示人生的意义,只有今天,才能描绘意想中“明天”的画卷。“努力请从今天始”,应该成为我们的行动格言,应该用智慧开掘今天的宝藏,用汗水开发今天的生活。

翻阅历史,所有伟大人物的历史,都是一部和时间赛跑的历史。马克思说:“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他的头脑就像停在军港里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列宁在一生中,也处处迸射着和时间竞寒的光芒,他总是十分珍惜时间,把生命的每一分钟都献给革命。

在每个人的生命的长河里,都泛着分分秒秒光阴的波浪,它们稍纵即逝,却又“法力无边”,能把你推向成功的彼岸,也会引你触礁覆没在险滩。时间中惟有“现在”的最宝贵,抓住了“现在”,亦即抓住了时间,成功就会向你招手。而“拖”却是影响你抓住“现在”的最大障碍,就像你成功航线上的礁石。有的人经常为一种不可名状的期待所烦扰,总觉得来日方长,“现在”无足轻重,只有“将来”才会有无限风光。对于这种“现在”只是“赊账”,“将来”决定一切的观念,朱光潜老先生说得好,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别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今天的事就今天做,现在的事就马上做,养成这个好习惯,你会受益无穷。

实际上,相对来说制订目标倒是很容易的,难的是付诸行动。制订目标可以坐下来用脑子去想,实现目标支了需要扎扎实实的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化目标为现实。

许多人都制订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这一点来说每一个人似乎都像一个谋略家。

但是,相当多的人制订了目标之后,便把目标束这高阁,没有投入到实际行动中去,结果到头来仍然是一事无成。

目标已经制订好了,就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犹豫,而要坚决地投入行动。观望、徘徊或者畏缩都会使你延误时间,以至使计划化为泡影。

万事开头难!要干成一件事情,人们总是觉得迈第一步因难重重,总是下不了决心。

于是便迟疑不决,犹豫不定,今日推明日,明日推后天,这样推来推去便延误了时间,也就推迟了成功的到来。

对于一个想干一点事情人的来说,这样迟迟不邮行动是十分有害的,不仅不能实现自己确定的目标,而且消磨意志,使自己逐渐丧失进取心。

一个人要做一件事,常常缺乏开始做的勇气。但是,如果你鼓足勇气开始做了,就会发现做一件事最大的障碍,往往是来自自己的内心,更主要是缺乏行动的勇气,有了勇气下决心开了头,似乎再往下做就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有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这样不断地做下去,你应会发现离目标越来越近,你的目标正在渐渐地化为现实。

朝着你确定的目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做下去,这便是实现任何目标的惟一的办法,除些之外再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不管目标多么远大,理想多么崇高,离开行动都只是空谈,我们不做空想家,而要做实干家,努力的去奋斗这样成功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也许,当你开始行动的时候,你还不能看见你所追求的东西是什么样子,你的目标还是一团模糊的影子,这时你往往会感到困惑,感到目标的遥远,感到跋涉的艰难。但是,只要你毫不停顿地做下去,坚持不懈地干下去,你就会发现你离目标越来越近,目标在你的眼里越来越清晰,最后终于以动人的姿态憎爱分明现在你的眼前。

在清华大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青年画家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大画家徐悲鸿请教。和徐悲鸿指出了几处他不满意的地方。

“谢谢你。”青年画家说:“明天我全部修改。”

徐悲鸿激动地问:“为什么要明天?你想明天才改吗?要是你今晚就死了呢?”

这个事例说明,“努力请从今日开始”不仅是人才成功之道,而且是任何有作为的人在不同的领域有所建树的重要和要件。

许多人也街道时间珍贵可总是抓不住,这是什么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人往往只寄希望于“明天”,这些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喜欢向后“支”时间,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把希望寄托在明天,所以,许多宝贵的学习时间就这样地在自我安慰中悄悄地跑掉了。他们干一番事业的愿望总在设想阶段。正如《唐·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所讲:“取道于‘等一等’之路,走进去的只能是‘永不’之室。”

一位清华大学的教授说:“最好不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纪想什么,而是在旭日初升的时候即投入工作。”

如果你家务忙,挤去了学习时间,好你不妨看看著名小说《呼啸山庄》作者艾蜜莉·勃朗特的故事吧。她承担着洗衣服,烤面包、烹饪等家务,她在厨房干活,带着铅笔和纸,一有空隙就写。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想成功,就“努力请从今日始”吧!

少说多做,抓住机遇

机遇,可遇而不可求。但在它到来之前,我们却可以做好准备,这样,当它的衣袂飘过你的身边时,你一伸手便可以抓住它。抓住了机遇,就抓住了成功的手臂,只要你再继续努力,成功就不会太远了,然而,抓住机遇的及袖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需要你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通过实践,通过努力才会了解到它的行踪,能否抓住机遇,要看你个人的努力程度。

选择时机,把握时机,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清华人非常喜欢的一句外国谚语说:“知道怎样静待时机,是人生成功的最大秘诀。”这就像行船一样,要趁着潮水涨高的那一刹那,非但没有阻力,并且能帮助你迅速成功。善于利用时机,容易取得成功,丧失时机,就会终生贵憾。审时度势,认识时务,把握机遇,是一条处世要诀。

即使是碰上好运气,让你遇到了意外情况,可是由于司空见惯,或者思想没有准备,头脑不敏感,或者粗心大意,或者虽然注意到特殊的现实,但不打算进行进一步研究等等,都会便机遇丧失,错过发现、发明的机会。

人生的命运遭遇决定于客观条件,也决定于主观因素;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客观条件是历史、社会、家庭提供的条件,主观因素是个人的素质和处世态度。主客观因素相结合,构成决定命运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通过各种偶然性表现出来。正确认识必然性,善于把握偶然性,人们便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共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把握机遇,待时而动。

爱因斯坦曾说过:“机遇可偏有有准备的头脑。”这是主观条件。这里的“准备”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的积累。没有广博而博深的知识,要发现和捕捉机遇是不可能的。二是思维方法的准备,只具备知识,而没有现代思维方式,就看不到机遇,只好任凭它默默地从你身边溜走。直传鲁班被茅草划破手指,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锯;牛顿见到苹果落地触发了灵感,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些人平时都即有知识的积累,又具备灵活的思维方式。

我们必须为机遇的到来做准备,没有准备的人是无法抓住它的,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各种能力,本身就是在为自己创造机遇。

从客观条件讲,机遇的产和和利用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如自由的科研氛围,平等的择业、工业机会,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程度等。例如,改革开放后,中国才涌现出了大批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改革家,而在“十年动乱”中,就没有这样的机遇。又如只有计算机高度发展和普及的现代社会,才使得大批优秀软件开发商,大有用琥之地。再如,东汉末年,群雄纷争,欲把天下者无不求贤若渴。诸葛亮正是顺应了这种时代的需要,才赢得了时代给他的大好机遇。这些都说明了客观条件对机遇的重要性。可见,机遇的产生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机遇只是成功的有利条件,能否成功,取决于人们的主观努力。始何努力?主要是选择行动的方向和目标,制定行动的计划和方法,以及根据情况变化采取应变的措施,等等。

选择行动的方向目标就是立志。立志要立大志,办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情,把个人的行动目标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

《吕氏春秋》认为,个人的荣辱、安危和国家的荣辱安危息息相关。当人臣的应该首先为国家建功立业。国家富强了,个人也就会像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的辅佐之臣那样,获得荣耀的名声和稳定的地位。如果不顾国家安危去追求个人的荣誉和地位,结果反而会更加耻辱和危险。

《吕氏春秋》“务大”的思想对我们颇有启发。今天,每个人的安危祸福也是和国有的安危祸福息息相关的。国家富强了,我们才能在世界上扬眉吐气,国家富裕了,我们才能普遍地过上幸福的生活。每个人都要努力为国家建功立业,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选择人生的道路,确定行动的目标,做一番利国利民的大事业。这也是清华育人的原则,个人的事业要有助于国家发展,民族的振兴。

确定了行动的目标和要干的事业,就要采取行动,争取成功。争取成功的第一步就是事先的周密筹划。“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刘向《说苑·说丛》。意思是:先计划好了再开始行动,就能成功,事业就会兴旺发达;先干了以后开开始计划,就会招致失败。)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有准备,有计划,不能他促上马,鲁莽从事。

知彼知忆,百战不贻,在做谋件事之前,要先做仔细的分析再制定周蜜的计划。

计划要建立在对客观情况的深入了解和科学分析之上。打仗要了解敌情、我情,办企业要了解市场需要和同行的情况。在掌握客观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制订出正确的行动方针和工作计划。

处处留心皆机会

胡适1917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学改良争议》一文,开文学革命之先河,为他赢得了一世盛名。其实,这篇当时轰动的文章竟源于一件微末小事。胡适当年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作为一名庚子赔款生,他每月都要从华盛顿的中国公使馆领取一笔生活津贴。负责邮寄津贴支票的公使馆秘书是一位性情严肃的中国基督徒,每次他都在信封内塞进一些简短的道德宣传单和激励人上进的箴言。例如“不满25岁不娶妻”、“多种树——种树有益”之类。有一次,胡适收到的宣传是劝说人支持用拉丁文字体做民众教育手段。在寄出一篇言辞激烈的反驳信后,胡适又认识到,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由此想到中国语文言与白话之分的现状。胡适由此写出这篇文章,他一和稿两投,一篇发表在他自己主编的《留美学生季报》上,副本寄回国内的《新青年》,谁知,先期发出的原稿竟无人理睬,而后来发表的副本竟一纸风行,全国哄传,从此胡适便文星高照,独占鳌头。

当然,生活中的机会有大有小,不一定每一个都能够促成人生改变。但带给我们一时的灵感或一个好的思路的“机会”却可以说是俯拾即是。

在清华大学的二校门礼堂之间的中心位置矗立着一个纪念石柱,上书:石柱是1920年级同学立的。石柱顶上有一日晷,令人想到“晷度承天运,四时列相承”(张华《杂诗》)。大家在那里照相,觉得这个石柱上的四个字所昭示的那种有条不紊的行健不息,很像是清华人和清华大学的象征。

有一位曾在清华、北大两校都提任过领导工作的同志曾对我说:大凡一件事重要的付诸实施的时候,清华人喜欢研究“怎么做”,而北大人喜欢问“为什么要做”。清会人总是争取把事情办得“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高的成果”。而北大人则进一步论证“可不可以不这样做”?如果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已穷尽,而事情非做不可时,北大人已经筋疲力尽,全无兴趣了。

这种说法有些漫画性。但也多少反映出北大、清华的区别:北大人长于思想,而清华人喜欢行动,北大人是“思想家”,清华人是“行动家”。

如果承认了上述区别,清华就比较惨。因为按照传统的西方概念;只有从事理性思考才配称得上“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不屑于涉及政治、经济等行动的。这些,清华人就把自己排除在“知识分子”行列之外了。一所大学如果不能成为“思想库”不能培养出专事理性思考而不涉及行动的“思想家”,这样的大学也不能成其为大学了。当然,如果我们完全接受了西方的个标准,首先被开除出“知识分子”队列的就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夫子。因为孔子的学说注重伦理,尤其关注政治,显然也是个不及的格的“知识分子”。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建立了自己的文化——令人骄的东方文化我们的一些东西只能用我们的文化来解释,解决,西方文化是无能为力的,凡事我们不必处处向两方看齐,而忽略了自己的优势,我们注重思想,更应注重行动。“事不行则不达”,唯有行动起来,才能步向世功。

理想需用实际行动来实现

人应该有理想。理想是伟大的,它可以让你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变成一个让世人羡慕的成功者;理想是美妙的,它可以改变你平淡无味的生活,使你的生命变得多姿多彩。实现理想,这也是许多人的梦想,而这一切,只有用行动才能实现。而现实是严肃的,它会给你很多的打击和考验。只有认定理想,努力行动。用你顽强的精神战胜一切困难,你才会走向成功。清华的成功者们,在他们的奋斗这中,无时无刻不在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为目标专心工作

清华的一位教授说:“惟有精神的肉体的劳动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奋斗、奋斗,再奋斗,这就是生活,惟有如此,也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我可以自豪地说,还没有什么东西曾使我丧失信心和勇气。一般说来,一个人如果具有强健的体魄和高尚的目标,那么你一定能实现自己的心愿。”

那些对奋斗目标用心不专、左右摇摆的人,对琐碎的工作总是寻找遁辞,懈怠逃避,他们注定是要失败的。如果我们把所从事的工作当作不可回避的事情来看待,我们就会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迅速地将它完成。和其他习惯的形成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勤勉用功的习惯也很容易养成。困此,即使是一个才华一般的人,只要他在某一和特定时间内,全身心地投入和不屈不挠地从事某一项工作,他也会取得巨大的成就。福韦尔·柏克斯顿认为,成功来自训戒:’无论你做什么,你都要竭尽全力!”他把自己一生的成就归功于“在一定时期不遗余力地做一件事”这一信条的实践。

动物学家哈维就是一个重视实践的人,他经过反复观察,发现冷和因动物的心脏收缩时颜色变浅,而心脏舒张时颜色变得深红。他更进一步部开那些心脏,发现心脏收缩时,血液猛烈喷溅,而舒缓时,只有少量血滴落而出。表明心脏收缩这间正好是血液的进出。心脏像一个水泵,将血压入血管,导致血管膨胀而产生脉博。心脏的四瓣膜使血液不能倒流。毫无疑问,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源。

哈维精心绘制了血液循环的示意图。这样,血液循环理论就被揭示出来。哈维随后的生活就在实验中度过,他以又发现了更多的证据一证明血液循环理论。

哈维是个幸运者,但他的幸运决不是像某人靠一次博彩赢得几百万英镑的幸运。他的幸运是告动手实验而获得的,付出了艰苦的实验的劳动。他的幸运是在他这前还没人发现血液循环系统。

哈维是个崇尚实验的人,他认为解剖学必须建立在实验发明的基础上,而不能仅仅靠前人的经验来推断。他相信实验,甚至对哲学思想也表现出轻视态度。严格地说,也许正是对抽象思想的厌恶,使哈维能够不受一切定论的影响,而成功地总结出血液循环理论。

务虚之后务实的步子须紧紧跟上

清华一位经济学教授认为,普通的中国人要做生意赚钱,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重视务虚。也就是说,在你准备做某件事这前,都必须进行调查和论证。把你要做的事的要行性及市场的各各可能,都非常扎实地研究无数遍,直到确信有100%的可操作性之后,你才可以拿出实施方案,这时你的市场胜算才可能达到60%。

第二,之后就需要务实了。既然是务实,就必须摒弃想象,而发挥经验的力量。首先把办事的总体步以骤准确地确定下来,然后把可能遇到的一切细节及应对的办法列出方案——这就是实施方案,这时候,你也许会发现,你要做的事,在市场上已占有40%到50%的把握了。

不能把现实过于理想化

学生最容易儿了的毛病就是把现实过于理想化,这在实际生少中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挫折。其实,不仅学生如此,个别老师甚至成名的教授也常常在这方面存在不足。

在“五四”学潮这时,在群情激奋、同仇敌忾时,梁漱溟先生在《国民公报》上发表如下看法:

“我的意思很平常。我愿意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愿意检查厅提起公拆,审厅去审理判罪,学生去遵判服罪。”甚至人多检查不尽,学生“尽可一一自首”。理由呢?因为“在道理上讲,打伤人是现行犯”,纵然曹间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那么都去自首,又如何解决呢?”’经过审判之后,可以由司法总长里总统特赦。一方顾全了法律,一方免几个青年受委屈。”

这是一个对理想化生活的追求的乎天真的率直之人。王宗煜著文析说当时梁是基于一种对法制社会的向往才持此率论的。可当时的学生都不想效颦苏格拉底式的伟大。《新潮》的几个成员给梁写匿名信,不逊地和警告他今后小心些。便毕竟不了了之。

早在30年代梁就去实施他的社会改造计划,名声很大,实效很小。所谓“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尽管在新旧政权交替时,他曾深持了一段时间的超脱和觉静,但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不是个书生!”他还是进了政协。很快,他成了当时最勇敢的“净客”。

至今给许多老教授留下深刻印象的也许是“试试雅量”的事件。起因是梁指责过渡时斯总路线在执行中发生了问题。城乡生活差距拉大到“九天九地”的地步。毛主席素来认为自己对农民问题是最了解的,不愿听别人地农民问题说三道四,于是两人分歧便由隐到显。在一次会议上,主席措词激烈地说梁“一贯反动”云云。但梁并不服气,发言时反诘主席有无自我批评的雅量,但最终由于台下大多数举手表决要求梁马上住口(毛主席反而没举手),方才作置。

为理想而奋斗的决心

在对有价值目标的追求中,坚韧不拔的决心则是一切真正伟大品格的基础。充沛的精力会让人有能力克服以艰难险阻,完成单调乏味的工作,忍受其中琐碎而又枯燥的细节,从而使他顺利通过人生的每一驿站。在这个过程中,正是由于各种令人沮丧和危险的磨练,才造就了天才。在每一种追求中,作为成功之保证的与其说是旧越的才能,不如说是追求的目标。目标不仅产生了实现它的能力,而且产生了充满活力、不屈不挠为之奋斗的意志。因此,意志力可以定义为一个人性格特征中的核心力量,概而言之,意志力就是人本身。它是人的行动的驱动器。是人的各种努力的灵魂。真正的希望以它为基础,而且,它就是使现实生活经绚丽多姿的希望。

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他们的必要求不能及时地付诸行动和成为事实,那么就会引起他们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但是,目标的实现,正像许多人所做的那样,不仅需要耐心的等待,而且还必须坚持不懈地奋斗和百折不挠的拼博,就像有滑铁卢击败拿破仑的惠灵顿将军那样,切实可行的目标一旦确立,就必须迅速付诸实施,并且不可发生丝毫动摇。

季羡林在《悼组湘》一文中说:“不管我还能活上多少年,,我现在走的反正是人生最后一段路程。最近若干年来,我以忧患余生,渐渐地成了陶渊明的信徒。他那种形神相赠的诗,我深深服膺。我想努力做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我想努力做到宋人词中所说的“悲欢离合总无情”。我觉得,自己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我对这花花世界确已看透,名缰利索对我的控制已经微乎其微。然而一遇到伤心之事,我不不能“总无情”,而是深深动情,组缃之死就是一个例子。生而为人,孰能无情,一个“情”字不就是人之所异于禽兽者的那一点“几稀”吗?

但是,眼前我并不消极,也不颓唐,我决不会自寻“安乐死”的。看子我还能活上若干年的,我耳不聋,眼稍昏,抬腿就是十里八里。王济夫同志说我是“奇迹”,他的话有点道理。我计划要做的事,共数量和繁重程度,连一些青年或中年人都会望而却步,借用冯友兰先生的话,我是“欲罢不能”。天生是辛劳的命,标之何哉!看一掉念文章我还是要写下去的。我并没有老友藏克家要活到一百二十岁那样的雄心壮志。退而求其次,活到九十多,大概不成问题。我还有多少掉念文章要写呀,恐怕没有人敢说了。

“老伏柄,/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李先生用他的一生来达到一句话“为理想而奋斗的决心不能变”这种精神,我们谁都应认真学习呀!

学以致用

学习是为了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工作之中去。这就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

清华人坚持把“如何做人”和“如何做事”两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并把“如何做人”放在第一位,坚持在获取知识、掌握能力的同时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同时,在这市场经济建设的新时期,清华学生也注意加强各项实用知识与技术的学习。

“学以致用”是清华的光荣传统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提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学以致用”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梅贻琦是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者。他明确提出废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教育宗旨。倡导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度的教育方针,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体制。梅贻琦的教育实践多在高等教育方面,他任清华大学校长时,提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将“学年制”改为“学分制”,实行“选科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简课程,力主自学,校内实行学生自治,教授治校。他的这些主张和措施,在清华大学推行之后,影响全国,以至有人称他为自由主义教育家。

“学以致用”的思想在清华的学生身上有较好的体现。工作在各行各业的清华人,都是以实际行动来贡献国家、社会。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誉。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句话只说对了一半!知识社会,其实是有许多“知识”是不能成为“知识产品”的,它们只能成为被关在知识社会之门外的“活化石”。因此,如何在市场需求面前,鉴别自己的知识,并将最有用的知识市场化,这是知本家要做的事。可以这样说,发何为知识选择方向,是决定知本家成就大小的关于“知识的知识”。

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

一个人不能为读书而读书,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

生活中有不少人也经常在读书,甚至有的人读书还很多。但是,有的人能做到活学活用,有的人则读了同没有读差不多,甚至还带来了害处。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已,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孔乙已深受封建思想和科举制度的毒害,年轻时一心要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谁料运气实在不佳,直到垂垂老年时仍未能如愿,自己反倒落了个贫穷潦倒,最后在饥寒交迫、羞辱无奈中死去。

孔乙已的经历深刻地揭示了读死书、死读书、书读死的悲剧。

五代时有一个书生,一生读了很多书,并且背诵得滚瓜烂熟,人称“两脚书橱”,但是不能活学活用,因而即使饱学终究也没有用处。

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可以看见一些人,虽然爱读书却不能很好地利用,尤其是在商品经济大潮卷过来时,有些平时不注意接近现实,对书本之外的事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的读书人,几乎要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是好。

有些读书人,肚子里的学问或者理论水平很不错,却拙于实际操作,不能把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结果,读书不如不读,什么事都干不了,这是读书人最大的悲哀,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知识做一,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白怎样利用知识。使这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作用。

不做无用的书生

清华大学的张教授撰文指出“百无一用是书生”,文中说:

很多功课很好的学生,成了深度的近视眼镜,除了读书之外,一无用外。据我发现是如此,至于说对或不对,能干的人,将来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并不一定在学校里就是书读得很好的人。

前天在×大考一个研究生,拿硕士学位,很惭愧的,我忝为指导老师。还好最后以八十五分的高分通过了。这个孩子读书得非常好,但是我看他做事,一点也不行,书读得好的,一定能救国吗?能救国救世的人,不一定书读得很好。假定一个人书读得好,学问好,才具好,品德也好,那才叫做“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算是一个人才。试看清华中叶以来,中西文化交流以后,有几个第一句的状元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宋朝有一个文天祥,唐朝有一个琥进士出身的郭子仪。只有一两个比较有名的而已。一个人知识虽高,但才具不一定相当,而才具又不一定与品德相当。才具、学识、品德三者兼备,这就是孔子所讲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要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就必须找到造就读书人不能学以致用的原因,并在实践中努力克服。造成读书人不能以致用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点:

一是读书人常常埋头读书而疏于与实际结合,只顾沉浸在书中所描绘的神奇世界而不愿知道屋外都发生了什么,久而久之便脱离了实际生活,而把自己紧紧地包裹了起来。

二是读书人自古有一种清高自傲的毛病,喜欢孤芝自赏、顾影自怜,总以精神贵族自居,而不愿与更多的普通人接近,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孤陋寡闻,自心为是。

三是读书人往往热衷清谈,却不善动手,所谓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就是说这样一种情况。

作为读书人,要避免与实际脱离、不能致用的读书倾向,就要把学以致用作为必须遵守的一条原则。

与鲁迅先生一样,清华人早就认识到了“读书致用”的重要性。

儒家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以及无神论的传统,造成了一种务实精神。故事《国语·晋语第十》说:“而不实,耻也。”“大人不等,君子务实。”中国传统上讲求入世,不重出世;重视德育,轻视宗教;崇尚经验,无视神异;尊重正权,压抑神权。中国民族的务实精神,推动中国封建文化达到了古代世界文化的顶峰。

秉承“君子务实”的思想,中国知识界是有学以致用的传统的。但现代大学生给社会的印象一度曾经是“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

其实,做到学以致用并不难,如果能够从下列几方面去做,就会大致避免读书与实际脱节的倾向。

(1)在广泛涉猎的同时,要经常注意读报,收看电视和收听广播新闻,养成关心时事的良好习惯。

(2)要在读书的同时注意思考,尤其是重视联系实际问题,把书本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3)要经常走出书斋,同广大的普通人接触,同他们打成一片。

(4)要在掌握理论的同时,注意养成经常动手的习惯,使理论知识化为实际工作效果。

(5)要经常检查、复省自己的读书学习,是否紧扣实际需要,是否真正增加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总之,读书人要防止成为只会读书不会运用的书呆子,只有这样才能使读书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才能在实践中很好地运用从书本中得来的知识应用自己的知识开辟新开地常常听刚刚走向社会的同学抱怨,说自己没有分到理想的单位,学的知识根本用不上。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即使没有分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仍然有机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自己开辟一片全新的天地,这样的榜样是非常多的。

小陈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从清华经济学系毕业后,小陈就在一个广告分司工作,学非所用,且收入低廉,仕途黯淡。眼看同班同学一个个出国的出国,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小陈并不眼热。他坚持非常深入地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并默默地等待着时机。

1990年春。从我国深圳股市开始,在新中国的历史上现出了第一次股市大爆炸。几个月前还被视为废纸的股票,忽然变得无比昂贵。股价疯狂上升。转手之间,多少百万富翁骤然出世。

小陈知道,机会来了,他几年来悉心学习所获得的知识终于派上了用场。1991年他亦不甘寂寞,加入了妙股者的行列。他起先只拥有3000元资金,小吃小吐,小心谨慎。不到1年功夫,竟赚了18万元。当然,这个数字在妙股家族连条虾米也算不上,但对他来说已经够得上天文数学了。小陈利用这笔资金开始创业,开办了一家小公司,经过不断努力,现在的公司资产已有上千万了。

王小姐是清华经济学学士,毕业后在一家国营小杂志社会工作。工作单调、乏味。大部分时间归自已支配。别人在看电视、读小说时,她却对期货理论情有独钟,经常学习、研究。1992年5月上海金属交易所成立后,她立即“下海”,专做铜、锌期货生意。于由理论纯熟,又能活学活用,仅用3天时间,就神话般地赚了4万多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如今她拥有多少资本,我们更是无从得知。

1992年,中国房地产热得发烫,各家炒手炒得不可开交,其中有一些人嫌了大钱。

毕业于清华经济系后,王亚当了一名中学教师,每月收入却仅够吃饭,只好开始大动脑和筋。凭借专业知识和对港澳经济走势的了解和预测。他很快发现。刚刚发展起来的房地产业很有赚头。由于在学校里开课不多,使他能够有充足的精力研究房地产。很快,他对市郊一片低矮的平记小区发生了兴趣。这小区的居民正急于搬迁,而根据可靠消息,此外要建一家合资加工厂。于是他拿出自己平时所有的积蓄,又四处向亲友筹措,终于凑足5万余元,买下了两间平房。不出所料。因这家工三要用这块地皮,以每间8万元的价格买下该片小区的平房。这样,王亚在短短的两个月之内就净赚11万元。打那以后,他就把妙房地产当成了第二职业,炒来炒去,如今早已腰缠万贯。

王来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的时候说:“读书人应该用脑子赚钱。把赚钱和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发挥自己的优势。”

当然,赚钱不是生活的全部,也不应该作为人生的主题,但在市场经济下,它至少是成功的一项重要批标,用自己的专来知识走出一片新天地就是一种成功。那么该如何运用自己的知识开拓新天地呢?根据自己的不同专业,不妨作以下考虑:

边学习,边实践

清华的学生思想不是很活跃,这是他们自己也承认的,但这并不代表着清华人没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在今天这个崇尚现实的社会里,清华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实了清华人的精神。他们边学习、边实践,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1992年以来,清华大学的大学生期社会实践团带着“奉献知识、服务社会、完善自我”的愿望,走向祖国各地。这些学生有的服务贫困地区,有的到基层挂职锻炼,有的前往经济发在地区投身改革洪流,有的进行工程调查。1996年清华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为“志愿者扫盲与科技文化服务”。487名清华学子组成的42团队,累计一年多的时间内足迹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体现了当代清华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民利益的时代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1997年,清华“自行车协会”会员骑车几千公里到达深圳,途经众多省市,对沿途进行了调查和服务活动,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应。另外还有“文教扫盲团”、“国企服务团”及“爱心万里行”等。

学会致用,直接投入社会经济之运行中服务社会还仅仅是知识分子回报社会“显”的方面。在一个技术化、市场化的时代,人们往往只是看到这一方面,对学校也主要要求这一方面。但人们忽视了或说忘记了知识分子从来不能被简单地等同于专家、科学家或技术人员,教授也从来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依中国古代“士”的传统,知识分子是一个社会灵魂,是一个社会的良心。

他们从一个超越的层面保持着对社会的反省,对存在的问题的考察,和对前进的方向与道路的探索。这是知识分子回报社会“隐”的方面,却又是更根本的方面。但人们忽视了,或说忘记了知识分子从来不能被简单地等同于专家、科学家或技术人员,教授也从来不仅是一个职业,依中国古代“士”的传统,知识分子是一个社会的灵魂,是一个社会的良心。

他们从一个超越的层面保持着对社会的反省,对存在的问题的考察,和对前进的方面与道路的探索。这是知识分子回报社会“隐”的方面,却又是更根本的方面。清华之为清华,更因为后者,而不仅是前者。

清华社会学系三年级学生小萍课途时间当家教已经有两年了。她深深地认识到大学生兼职赚钱的优点。她指出,大学生兼职赚钱,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缓解经济紧张。

既然大学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又的确需要“外快”来补充日益见涨瓣学费和书费,在实践中又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又何乐而不为呢?

一天24小时,一般大学生分配方法,是8小时睡眠,10小时娱乐,6小时学习。其实,我们实在用不着那么多时间娱乐,因此,在10小时之中抽出5小时来干点兼职,即可达到赚钱的目的,又可发挥个人才能。

一般人的心理,是在娱乐消遣花费时,想着“反正是兼职的收入,不是从父母的伙食费中挤出来的,可以用一满足享受,花点钱无妨。”因此,往往玩得较尽兴。如果多购买两件衣服,也许必须连午餐也少吃两顿,如此紧缩开支,似乎是虐待自己。至于旅游,太过计较支出,又给人“寒酸”的印象。人际关系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有兼职的收入可就不同了,单是用这份额外收入去满足特质生活,所得到的享受足以抵消那份辛劳。

(2)有助实现你的人生目的。

人生中的许多事,像交学费,投资生意,出国旅游、求学等,没有钱都是不行的,仅仅靠父母的资助,要达到目标,似乎有些困难,而兼职则有助于你很快地实现你的目标。

(3)发挥个人潜能。

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可以肯定地说,并非人人都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感到满意,但又无可奈何。在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去找一份能发挥你个人潜能的兼职工作,一方面赚得额外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你的成就感。

主了发展个人才能。积极投身兼职行列,是一举两得的办法。

(4)满足深层创业欲。

做生意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除了需要一大笔资金之外,还必须具有过人的精神和魄力。在你从事本职工作时,抽点时间学习创业之道,你会更容易走上成功之路。

(5)拓展生活领域。

长期在一个单位工作,总是与同一圈子的人相处,就不可能进一步了解其他的行业。

利用工作时间兼职,不但能赚取更多金钱,也借机认识其他圈子的朋友,有助拓展眼界。

近年来,社会实践成为学生们参与社会和改革的有效方式。

清华是知识密集的地方。在改革的今天,为社会发展贡献思想和方法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经济系学生常常结合自己的专业或带着中央有关单位的课题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为中央提供决策依据。1985年夏,由经济系研究生平新乔等写作的《大多数经济现象是新生命诞生时的阵痛》一文发表在《世界经济导报》上,受到国务院的重视。

学生们还在沙龙讨论有关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这些热门话题都是中央和地方领导十分重视的。每到节假日,他们还走到街头,为群众提供咨询。如经济、法律、无线电系常常会向群众解释物价与生活水平的关系,解释民事诉论应该注意的问题,修理无线电、电视机等,受到群众的欢迎。

“走出校门,开辟第二课堂”,已经成为今日清华学生最时髦的口号。一种永远充满新鲜思想的活力在学生们头脑中形成无穷尽的动力。改革开放对他们来说总是象征着开拓与创新。正因为这样,他们才努力站在社会发展的潮头,为社会的进步呐喊。

在大学校园里“自立”已成为一种时尚

中国大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差的缺点,清华学生也不例外。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形成的距离,需要他们的建功意识必须更加切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最好的方式便是社会实践活动。只有这样,建功意识才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往往在一进校门的时候,学生们便将荣誉感和优越感和校徽别在了一起。进入最高学府的这种“天子骄子”的感觉,似乎注定了他们要在今后的事业中大展宏图或有所作为,尽管由此时到彼时尚需经过一段时日。这种优越感使得学生们对自己要求严格,变得越来越有自信。

自立,可以说是学生开始在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那种完全依靠父母的生活方式已遭到大多数学生的唾弃。不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经济上,他们都希望尽量减少对家庭的依赖,不愿一切依靠父母。勤工俭学热潮的出现,与社会变革极有关系,但学生们自立意识的增强,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学生通过勤工俭学,也培养和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调查比较表明,平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的学生,其生活和工作能力,特别是毕业后适应工作的能力比其他学生要强。供需见面的分配制度试行以来,有不少单位以能力强为条件选择大学生。学生们已经意识到,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

当代大学生被授予“思考的一代”的桂冠。他们是“文革”之后产生的特殊的一代。经过深深的思考,他们明白需要做什么,他们强迫自己自立,以适应现代社会。

实践出真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之中去,才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清华人深深地理解这一点。

在他们的生活中,到外都是实践的行动。

依靠工作而不是靠读书来完善自己

在学校热爱良好的教育尽管有益,但也不过是启迪心智的人多方法之一,比起实践经历或榜样对塑造个人性格的影响来要逊色得多。远在文化普及大众之前英国就孕育出了许多智慧、勇敢而诚实的志士仁人。大宪章就是由一群不熟以文字表达原则之道,他们却懂得如何理解、尊重并勇敢地捍卫这些原则。就是这一群没有文化却具有着无比高尚的人格的人们为英国的自由奠定了基础。必须承认的是,教育的首要目的并非仅仅是灌输他人的思想,成为他人思想的奴录和接收器,而是要拓殿个人的才智,便自己能够在任何生活境遇中坦然自若、应付裕如。

塞缪尔指出:日常生活的经验表明,正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个人主义对别人的生活和行为产生了最强有力的影响,并真正成为对人们最好的实效教育。同这种实效教育相比,学校、学院和大学所给予人们的教育仅能算作最简单的文化启蒙而已。更加具有影响力的是来自日常生活的教育,这种生活的教育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着,它是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最后的指导,被席勒称之为“人生历程的教育”,它表现在人的行为、品行、自我教养、自我驾驭之中,所有这一切都倾向于正确地引导人们,使他适合于正确地履行人生的职责和干好自己的事业。这是一种无法从书本,也无法从任何大量的学术训练中获得教育。

行动是通往成功的惟一途径

强调行动,而不是强调学识

让我们看看血液循环的发现者思维是怎样行动的吧!

哈维是怎样发现血液循环的?这跟牛津城有点关系。可以说,牛津城的成名校友中,甚至最了不起的人物应该算是弗兰西斯·培根,他甚至可以和造物主齐名,是他的思维方法开创了科学的最初道路,人类才到达到今天。哈维正是在牛津城的思维之光照耀下,懂得了实验的重要性。他说:’无论是教解剖还是学解剖,都应当做实践,不要去书中找答案。人们应当以自然为师,而不是以书本为师。”

血液是人类的秘密。远古的人就晓得血流干之后人就会死,人们相信血就是人的灵气。公元2世纪,古罗马皇帝马可·奥里略的私人医生盖伦认为血液是灵气,血液流经心脏时,从心脏获得灵气之后才能让生少命活动。这个理论沿袭了一千多年。进入了中世纪,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令所有科学家着迷,解剖尸体成为一种古怪时尚而在有学问的人中间流行。

威廉·哈维是英国人。正因为是英国人,他当色可以深受弗兰西斯·培概括思想的影响,并接受牛津城的思维方法。现在,他在作为向内探索的代表被放在图形和策划的正中央的。我们生活中有个奇怪的现象,谁要是在众多平庸者的夸赞声中度过早年的学习生活,他的早年基本上就被平庸所淹没,不会表现出令人瞠目结舌的个性来。哈维的早年正是这样,循规蹈矩,循序渐进,学识渐渐地增长,温文尔雅而又默默无闻。当我们试图从他的早年用图形策划提炼出非凡的东西时,能够在周边环绕的特质竟然和平庸者一样,没有值得特别称道的品质,其图形和策划跟几位三流工匠的学徒期图形策划没有什么两样。

在他投身解剖学研究时,他仅仅是个希望此为养家糊口的职业的学徒而已。在他之前,他的老师H·法布里克发现了静脉瓣,并证明血液只能在血管中沿着一方向移动。这也是哈维幸运之一,他碰巧投身于对血液循环倍感兴趣的解剖学家H·法布里克门下。这样,研究血液循环的目标就自然地呈现在他眼前。

然而,正是在确立了研究血液特循环为目标之后,哈维发生了质变,一下子把他的潜能发挥出来,表现出杰出的个性。因为解剖学是必须实验动手的一门科学,哈维就顺顺当当地创建了实验思维方法,强调行动,而不是强调学识。

哈维经过反复观察,发现冷血动物的心脏收缩时颜色变浅,而心脏舒张时颜色变得深红。他更进一步剖开那些心脏,发现心脏收缩时,血液猛烈喷溅,而舒缓时,只有少量血滴落而出。表明心脏收缩之间正好是血液的进出。心脏像一个水泵,将血压入血管,导致血管膨胀而产生脉博。心脏的四瓣膜使血液不能倒流。毫无疑问,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源。

哈维精心绘制血液循环的示意图。这样,血液循环理论就被揭示出来。哈维随后的生活就是实验中度过,他又发现了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血液循环理论。

哈维是个幸运者,但他的幸运决不是像某人靠一次博彩赢得几百万英镑的幸运。他的幸运是告动手实验而获得的,付出了艰苦的实验的劳动。他的幸运是在他之前还没人发现血液循环系统。

哈维是个崇尚实验的人,他认为解剖学必须建立在实验发现的基础上,而不能仅仅靠前人的经验来推断。他相信实验,甚至对哲学思想也表现出轻视态度。严格地说,也许正是对抽象思想的厌恶,使哈维能够不受一切定论的影响,而成功地总结出血液循环理论。

或许,在当今时代,我们夸大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已习惯地认为,因为有了众多的图书馆、科研机构和体育馆,我们就在不断地发展进步着。但是这些设施在辅助自学的同时地也往往阻碍个人达到自学自育的最高境界。无疑我们拥有伟大超凡的设备,但同样无疑的是,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的观察、注意、坚韧和勤勉才能更加明智通达。纯粹的占有知识与明智通达的大相径庭的,后者遵循一种更高的原测,而不仅仅是阅读一种往往沦为对他人想法的消极接受的方式,其中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这样的阅读只能像慢斟细饮一样使人日渐沉溺,只能激发一时之情感,对思想的充实和性格的塑造没有丝毫效果。

大思想家培根以他那常常颇具分量、掷地有声地语评论道:“学习并没有教会人们知识的用途,那是一个属于学习之外并超越于学习的智慧,它只能通过亲自观察体验才能获得。”这句话既适用于实际生活,也适用于才智本身的培养。因为所有的经验部表明了这个道理并增强了这个道理的说力,即人们更多的是依靠工作而不是靠读书来完善他自己的处境——也就是说,是生活而不是文学、是行动而不是研究、是性格而不是传记,在永久不断改造完善我们人类的状态。 XRpkW3wEk0QYOU5K47/UI4V8jDpl4LB5SSYDV7qjm5Q+ML7sBO/7tQaW+Oz7jz8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