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的基因本就带有“杂交优势”。他们有农耕民族的血统遗存,受戎狄的风俗影响,与羌人搞联姻,现在又得到了商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输入。
周国将这些东西融会贯通,自此华丽转身,羽化成蝶。
亶父模仿商的政治体制,在周国设立“五官有司”,分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五个部门,分管土地户口、军政、土木工程、爵禄、治安保全。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周人试着从各个角度向天国上邦靠拢,力求仿出风格,仿出水平。没有人指责他们抄袭,在强弱分明的世界中,模仿和借鉴是弯道超车的最优选择。
光是当小弟还不够,为了实现“全盘东化”的战略目标,亶父还祭出了撒手锏——求和亲。
出于对亲商积极分子的鼓励,商国同意了和亲请求,派了一位“公主”下嫁周国,当了亶父的儿媳妇,季历的正妃。季历这下不仅“子凭母贵”,还“夫凭妻贵”,身兼双重血统加持,头上的主角光环从白炽灯换成了二极管,越发耀眼。
纵观史上最著名的几次中央民族与四方民族的和亲,王昭君是宫女,文成公主是远支宗女,可见娶到一个正牌公主并不容易。这位商国“公主”也有点水分,她其实是商国贵族挚任氏家的二女儿,史称太任。亶父对这位大邑商的媳妇很满意,贵族之女还是王女对他来说并不重要,政治影响打出来就够了。
季历和太任的婚姻生活和谐美满,不久之后,他们的儿子在岐阳平原上降生了。亶父对这个孙子赞叹不已,给他取名为“昌”。
昌者,明亮之相,其道大光,诗云:“东方昌矣。”亶父和季历希望这个孩子能茁壮成长,像太阳神般照亮周人前进的道路。
太任是个好媳妇,史称其“端一诚庄,惟德能行”。她还是胎教的创始人,《列女传·母仪传·周室三母》说她怀孕后“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
会胎教的人幼教自然也不会落下,“文王生而明圣,大(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无怪乎姬昌能长成一个圣人苗子,实在是他妈妈太有本事了。
在拥抱商国所获得的诸多好处里,最重要的还是青铜。
青铜,大国之命脉,社稷之所依。一个造不出青铜礼器的国家,不可称文明之邦;一支配不起青铜兵器的军队,不可称威武之师。商人掌控了青铜器具的最高制造技术,并武力垄断了国际金属市场的大半供给,这是其执天下牛耳的力量之源。
商周的青铜器分为食器、兵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器等诸多门类,其中多个门类又与礼器有所交叉,如食器中的鼎、酒器中的觚、武器中的钺,都作为礼器使用。得益于商人对酒的疯狂热爱,酒器的种类最多,在礼器中的占比也最高。
青铜品类虽繁,却并非民间生活的主要用物,因为实在太贵了。百姓家里仍是以陶器为主,只有贵族可称“钟鸣鼎食之家”。
青铜的拥有量直接体现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有钱人对于青铜的嗜好极大,如同当代贵妇们热衷于奢侈品。妇好墓中发掘出的各类青铜器达468件之多,这还只是王的老婆,料想正牌王墓的排场必然更加惊人。可惜商王之墓多遭盗掘,少有惊人发现。
商国的青铜产业十分发达,形成了专以青铜工业为营生的一批家族,称“百工”。他们世代传承及打磨青铜制造技艺,豢养大批专业奴隶,进行精细化的分工协作,积累了丰富的专利技术。
百工执掌的青铜产业已经实现了规模化运作,殷墟遗址中有多处一万平方米以上规模的青铜坊现世,在其中可以生产数百公斤级的青铜重器。这种大型物件的铸造需要两百名以上工匠的密切配合。在数千年前,此等规模的青铜坊无异于一座超级工厂。
混沌重器,文雕却细。百工在美学上亦颇有造诣,猛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殷人的铜器讲究纹饰繁缛,风格神秘,既有极简风的几何纹理,又有凹凸层叠的浮雕走线。人神鸟兽皆可化用,充满了凝固的怪力乱神范儿。造型和雕饰是青铜器制造中最吃功夫、最显技术的地方,故纹饰越富丽雄奇,器物就越是贵重。
存世青铜器中,造诣最高者当属十大传世国宝之一的“四羊方尊”,其复杂的纹理组合张力十足,圆雕、浮雕、线雕集于一器的工艺堪称鬼斧神工。
四羊方尊
那么,作为殷商时代的先民,如何获得一尊心仪的青铜器呢?主要有两个办法。
第一种叫嘴炮法。首先,投胎到一个有钱有势的贵族家里;第二步,把想要的器具样子想好;第三步,告诉你爹;第四步,等着收快递。
第二种就难一些了,叫陶范法,也称块范法、模铸法。主要过程分五步。
1.作胎(最考验艺术创作力的一步):做一个泥塑的模型,也就是器具的“胎”,在表面框画出纹饰的轮廓,注意分清阴刻(凹陷)和阳刻(外凸)。
2.翻范:用细陶泥贴满泥胎表面,将形状和花纹印在泥片上。然后将泥壳划成几块,取下后烧成陶质,成为“陶范”。
3.合范(最重要的一步):将烧好的陶范拼接起来,组成外范,这是塑形完美与否的关键;而后将泥胎削去一层,做成内范,准备铸在铜器内壁上的铭文要反着刻在内范上。最后将内外范合成一体,范间空腔的尺寸就是青铜器的壁厚。
4.浇注:把铜锡等原料按比例配好,烧熔,倒进陶范,待其冷却后破范取器。由于泥胎是纯手工制作,陶范又是一次性用品,故每一件青铜器都是世间孤品,无法量产。一说到青铜冶铸,大家都会首先想到铜液熔流的画面,其实浇注环节比较简单,如果一件青铜器的制作周期要一个月,这个环节也就一天。
5.打磨:打开美颜功能,将粗糙的新铸铜体打磨抛光,变成泥胎的样子。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腰疼。工业生产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既吃功夫,也讲天赋。一个熟练技工的经济价值可能胜过一支军队,一尊巨大的铜鼎可能等同一位神灵。
一个拥有打击西部蛮族实力的周国,才是武乙需要的周国,于是他大手一挥,将周人带进了青铜时代的大门。某种程度上,他比亶父更配得起“周国新石器时代终结者”这个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