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企业组织新方式

西方机械论的范式造成了全球危机,此时人类唯一的希望也许是需要一次彻底的内在转变,并上升到一个新的意识水平。

——斯坦尼斯拉夫·格罗夫(Stanislav Grof)

2020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在这一年里,新型冠状病毒遍及全球,不仅导致很多人失去了生命,还使得世界进入了罕见的“大封锁”状态。正如《经济学人》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的:“疫情暴露出全球治理的无政府状态。法国和英国在隔离检疫规则上争论不休,美国则继续为贸易战磨刀霍霍。尽管在疫情期间有一些合作的例子——比如美联储贷款给他国央行,但美国并不愿意担当领导世界的角色……世界各地的民意正在抛弃全球化。”正是因为各国之间的不协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世界依然被动,全球依然处于“大封锁”状态,全球经济依然处在衰退之中。

令人敬重的是2020年封在城中的武汉人,他们以极大的牺牲精神,协同了全国,成就了所有人的共生。令人欣慰的是全球科学家与医学工作者之间的协同共生,正如世界卫生组织(简称世卫组织)向全球发出的呼吁:“我们需要事实,不需要恐慌;我们需要科学,不需要谎言;我们需要团结,不需要污名。”正是世界各地科学家与医学工作者的合作与协同作战,使得全球极快地了解了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信息,并快速研制出疫苗,让人类拥有了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希望。

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我们深深感觉到,传统的、竞争的、只关注自身利益的生存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放大问题的因素,并不能带来解决问题的方案。那些行之有效的、让我们看到希望的方案,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我们应该做出哪些改变。

爱因斯坦曾表示:“如果一直保持当初产生问题时的意识水平不变,那么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假如说,工业时代采用的是以流水线、分工为核心特征的模式来解决问题,那么数字化时代一定会采用一种新的、不同于流水线与分工的模式。这种新的模式已经伴随着数字技术而来,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意识、新的世界观以及新的方式来重构组织及其运行模式。

随着数据、协同、智能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彼此碰撞,全新的商业范式诞生了,它动摇了今天许多商业组织的根基。传统行业边界不断被打破,行业间的界限正在消失,任何一家企业以及任何一位企业管理者再也不能为自己拥有成功的经验而沾沾自喜了。正如伊恩·斯图尔特(Ian Stewart)在《生命之数》一书结尾处所写的那样:“科学正在使一个个村庄转变为一个个全球化的社区。数学与生物学的融合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团结就是力量。”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这股团结的力量更加强大,也更加容易形成。大量的实践证明:协同共生已成为一种基本的生存状态。

从数字企业的崛起,到新型冠状病毒按下数字化的快进键,再到今天产业数字化的加速发展,这些根本性的变化,推动着我们去探寻协同共生的本质,寻求协同共生效应的价值,以及明确实现协同共生价值的相关管理要素,包括始终贯穿其中的利他共生。

我们清楚地知道,要解决在令人应接不暇的变化中所产生的问题,不仅需要我们自己做出彻底的改变,更需要创造出新的组织形式——更有意义的协同、更有价值的合作、更具责任的创造以及更具灵魂的机构。这种新的组织形式,其定义如何?管理模式与架构如何?有什么样的关键影响因素?我们将如何去创造和实现?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本书的焦点。

虽然本书仅限于探讨企业组织的新方式,但是我们确信,从商业活动开始的改变,势必会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从商业企业的协同共生开始,社会将整体步入新的意识水平。 2zBs5IWrOln4vO6c1oirq/WycmZARgmhPooQWlC3r2EznWs2M/OQZv106N4Kixo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