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企业生存环境再认识

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和数字生活,形成了与工业时代完全不同的特征,并由此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商业环境,所以,我们不得不重新理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数字技术背景下的环境。我们把这个新环境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三个:数字孪生、无限链接与价值共生。

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思想,最初由密歇根大学的迈克尔·格里夫斯(Michael Grieves)教授提出。数字孪生也被称为“数字双胞胎”或“数字化映射”,是数字世界对物理世界形成的映射。2011年,格里夫斯在《几乎完美:通过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驱动创新和精益产品》 一书中,引用其合著者约翰·威克斯描述概念模型采用的名字,首次提出“数字孪生体”并沿用至今。

数字孪生体,即将孪生体的概念数字化,并利用数字化的方式建立与实体产品的外在形象、内容及性质相一致的虚拟产品。功能是将“孪生体”引入虚拟空间,并建立和实体空间的关联;直观、形象地实现虚实结合,以虚控实。同时还可以对“孪生体”进行拓展,如对工厂、车间、生产线、制造资源等建立计算机的虚拟空间内与物理实体完全等价的一系列信息模型。

数字孪生通过融合产品数字孪生体和数字纽带(见图2-1),对物理产品的全程进行数字化呈现,实现“全生命周期”自动化和透明化的管理。借助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够实现新的盈利模式和潜在的商业价值。

图2-1 融合了产品数字孪生体和数字纽带的应用实例

资料来源:庄存波,刘检华,熊辉,等.产品数字孪生体的内涵,体系结构及其发展趋势[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7,23(4):753-768.

我们关注数字孪生,是因为其呈现的数字化特征,即 通过数字技术把现实世界重构为数字世界,并使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共生

无限链接

数字技术带来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世界处在“无限链接”之中。在这个无限链接的空间里,企业内部呈现开放的、社区化的组织形态,企业外部则表现为以顾客为核心的、相互链接的价值共同体。在价值共同体中,企业内部多元分工,顾客与企业之间多向互动。价值网里的每一家企业,都能响应顾客的需求,并在不同价值网里扮演多样化的角色。各角色之间不再是管控与命令式的关系,而是“链接”与松散耦合的关系,组织与组织之间因链接而形成价值网。价值网内部必须是开放的、社区化的状态,这样才能有效利用机会进行资源的高效传递,进而实现组织外高效协同。如果企业想在“跨界”和“连接”上寻求突破,则它可以选择扮演更多资源混搭者的角色,即“连接器”

马化腾认为互联网将连接更多的用户需求,因而,腾讯旗下的微信、QQ都是在做“连接器”,致力于构建人、智能设备和服务之间的智能连接。腾讯要成为一个互联网连接器,一端连接合作伙伴,一端连接海量用户,共同打造一个健康、多元的互联网生态。马化腾甚至说,合作伙伴自主生长的策略是没有疆界的。2020年12月,腾讯出品了年度企业文化特刊《三观》,并在序言中写道:“六年前,我们提出,腾讯要做连接器,不仅要把人连接起来,也要把服务与设备连接起来。疫情期间的特殊经历让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连接的价值,一切的技术最终都要服务于人。继续深化人与人的连接、服务与服务的连接,让连接创造价值,这是我们不断进化的方向。”

在淘宝、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等平台上,消费者已经是积极能动、有能力、有判断、有选择地“链接”价值共创者,他们的需求不断地被激发出来,他们的参与能力也不断被释放出来。通过连接——撬动外部商业生态中的资源,企业完全能突破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极限,提供超越自身能力的产品和服务。

价值共生

数字技术带来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价值共生。苹果公司的崛起过程就是用无限链接来实现价值共生的过程。

早在2001年,苹果公司就在年报里陈述了名为“数字中枢”的商业战略,它认为个人数码设备的发展将会迎来新纪元。苹果公司当时判断个人电脑会成为数字中枢设备,因为个人电脑满足数字中枢设备的特点,如在运行复杂程序的同时保障用户界面的友好。更重要的是,它的存储成本较低,而且能保持与外部设备及互联网的连接性,为接入设备提供高附加值应用。

由于苹果公司预判手机将成为“数字中枢”,人们会因此进入“数字生活”。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的第一款手机iPhone就成了便携式明星级产品,经过多次软硬件升级,iPhone成了数字生活的核心产品。App Store不设置任何接入限制,任何个人或者软件开发商都可以在App Store上销售软件。同时,为了给顾客带来良好的体验,苹果公司保留了App Store上销售软件的唯一质量裁定权。

苹果公司打造出无限链接的生态圈方式,纵向上连接供应商、产品用户,横向上连接附件生产商和内容供应商。附件生产商和内容供应商可以分享盈利,而在整个共生空间中处于最核心地位的则是iPhone顾客的用户体验。

苹果公司的实践表明,每一次连接的突破,都伴随着人们生活模式和工作模式的改变,都是开发者、供应商与顾客之间的价值共生。通过突破物理世界的连接、突破设备的连接、突破系统的连接,一次次实现一体化的消费体验模式,苹果公司实现了以顾客为中心的“数字中枢”战略,并获得了成功。

数字技术为企业生存环境带来的三个新基本特征——数字孪生、无限链接与价值共生,已经深刻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方式。为了适应这种具有新特征的环境,“寻求竞争优势”的概念已经被“协同共生”的思想所替代——既能够发展出企业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同时又能够与产业伙伴一起随着顾客的变化、新的价值空间的出现而不断适应和协作。组织内外成员被看作重要的价值共创成员,而不再是各自独立的工作成员。连接、互动和协同能力被视为获得价值和绩效的基本途径与方式。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与迭代的背景下,曾经被视为至关重要的战略与经营条件的“企业边界”与“行业边界”,在许多情况下已经成为明显的障碍;曾经被视为获取企业竞争优势法宝的“独占资源”,在今天也已显然成为企业衰退的影响因素;曾被视为大型组织最擅长的手段的控制和官僚制度,亦被证明抑制了组织的发展,并成为妨碍组织适应新环境的根本要素。

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富有弹性,随着数字技术渗透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建立起来的价值网络,推动组织向协同共生的方向发展。层出不穷的新商业模式、新物种、新战略联盟与组合,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现在是由伙伴思维,而不是由竞争思维来构建组织、同行、产业伙伴、经营环境、公众和员工之间的关系。

这些变化促使我们理解协同共生的相关经典理论,并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数字技术环境下的“序参量”是什么?其关系范畴如何?协同要素之间的合作方式如何?共生与整体效应如何呈现?涵盖这些内容的定义与框架,被我们定义为“协同共生论”,也就是本书的核心概念。 CiBBVXi4o/WxVBFcqyCIAV4WPPAsebYWDpka1tZ6jTpD4ecjKrJjypV4vLgZZPN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