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贝塔朗菲的整体论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上关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争论从未停歇。在16世纪近代科学诞生之后的400多年里,由勒内·笛卡尔(RenéDescartes)倡导的“还原论” 占据主导地位。笛卡尔曾在《方法论》一书中鲜明地提出了具有还原论特色的基本原则:“把我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且适于加以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 传统的科学方法是还原论,其基本逻辑是努力认识和识别各个组成部分,通过对部分的了解不断发展出对整体的认识,即世界是简单的,局部可以反映整体。

在笛卡尔哲学的引领下,整个工业社会获得了改变自然的巨大力量,还原论因此成为默认的科学方法,甚至建构了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到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的一整套知识体系。

相对于以还原论为主的西方哲学而言,东方哲学和科学则一直以整体论为主导。 东方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哲学观认为,复杂的事物(如人体、企业)如果被分割,会丧失掉许多信息,导致失真。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蕴含的整体论思想,可上溯至儒家和道家思想,以及易经“天人合一”的朴素整体观。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思维的方法论认为,用还原论研究得出的结论来处理复杂世界的问题,失败是注定的结局。

整体论的科学发端是1945年路德维希·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创建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确立了一种系统哲学,指出需要用整体的、系统的视角重新审视研究对象,并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关联性和一致性,这是对传统的、机械的还原论的直接否定。

整体论是把对整体的思考放在对局部的思考之前,不会因为想要了解企业而对其进行“分解”,在支离破碎的残骸识别中进行判断。现实问题极少是孤立存在的,通常是与其他问题相伴而来的。处理单个问题会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处理不当,便会陷入“乱题”之中不可自拔。“整体论”主张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从全局出发,将整个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无论是出发点还是落脚点都在于整体。

虽然整体论可以保持研究对象的整体结构,并通过对整体功能的关注将其与周围环境紧密相连,但由于缺少对对象的细节描述,一直是难以打开的“黑箱”。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黑箱”被打开:海量的大数据通过集成和综合,可以将数据碎片聚合成整体,沿着其系统运行的本质去探寻和挖掘规律,即可获得系统的整体画像。

德鲁克曾经明确指出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出一个真正的整体,一个大于各个组成部分总和的整体,一个富有效率的整体,投入其中的各项资源所带来的产出一定要大于投入资源的总和” 。任何没有整体观念的管理方案,在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都会导致整体利益的损害。我们同样坚持组织是一个整体的立场。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今天的组织就是处在无限链接之中,与环境构成一个整体,必须以整体论来理解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否则无法获得组织绩效。 6TMcI+mUWvQB67l5NK3tD6e496zdhfMPeYBbrqHwIVidF9fweaZHgug+Ki50a5g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