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位置

1

处境不同,无法感同身受

古代某日,长安城天降大雪,寒冷至极,一个吃饱了饭出来消食的文人见雪花飘飘,诗兴大发,脱口道:“大雪纷纷落地。”刚念了一句,恰逢有个升迁的官员经过听到了,感念皇恩浩荡,他拱手接口道:“正是皇家瑞气。”旁边一个卖棉衣棉裤发了大财的商人心花怒放,也凑过来说了一句:“再下三年何妨?”然而这一语激怒了路边一冻饿欲死的乞丐,他哆哆嗦嗦地大骂:“放你娘的狗屁!”

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的立场不同,也很难感同身受。

你的乐,别人没尝过,很难体会到你的喜悦和欢愉。你的苦,别人也没吃过,也很难去照顾你的情绪和委屈。

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

“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说:“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也许我们可以判断出晋惠帝是个不称职的君王,但我们很难断定,他就是一个不善良的人。

有一句话说,并不是每个人,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每个人的境遇不同,对待事情的看法和观点,亦不相同。

所以,有时你不必去评判别人的对与错,因为你不是别人,也没经历别人的人生。有时,你也不必去责备没人了解你的苦和难,因为别人也根本没办法体会你的心酸和苦痛。

2

角度不同,不可以偏概全

在小学的语文教科书里,有这样一篇文章。

作者读小学二年级时,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他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他,因此他看到的杨桃像是五角状的东西,于是就老老实实照着画了。

当其他同学发现后,都在笑他。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他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他的画问大家:“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他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个。”

后来几个同学看完后,老师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苏轼曾写过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其实每个人的角度不同,自然所见即不同。有时你看到的,未必别人能看到;别人看到的,你又未必能观察到。

所以,凡事多换换角度,就会看到更多事情的全貌和真相。切不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片面地去看问题。

3

站位不同,难分对与错

每个人在这个世上,都有各自所处的位置。其实角色不同,出发点就不同。对象不同,侧重点也不同。

有时,对待同一件事,哪怕是同一个人,也会因站位不同,对相同的事,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季布曾是项羽帐下的大将,他有几次围困刘邦,差点要了刘邦的命。后来项羽失败后,刘邦花重金收买季布的人头。有人劝刘邦说,季布当年为项羽服役,围困你是他的职责,他忠于职守,有什么不对。刘邦听后,不再计较,甚至拜季布为郎中。

相反,季布的舅舅丁公,也是和刘邦打仗,有一次困住刘邦后,刘邦求饶说:“我们两个都是好汉,怎么能互相残害呢!”于是丁公撤退,刘邦得以逃脱。

再后来丁公去拜访刘邦,刘邦当场让人将他捆了起来,说:“丁公作为项羽的大臣却不忠诚,使项王失去天下的,就是你这样的人。”于是杀了丁公,并警告其他人说不要向他学习。

刘邦的做法看似矛盾,实则也在情理之中。虽然他曾被“敌人”害过,但毕竟作为君王,他对忠诚之士有一份天然的欣赏和担待。虽然他曾被“恩人”厚待,但也是作为君王,他鄙视,甚至瞧不起那些因一时心软出卖自己主人的臣子。

其实,在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有时,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隔阂,其实皆因站位不同,才有了所谓的偏见和成见。

也许当你是老板时,总觉得员工偷懒;但当你是员工时,就会埋怨老板抠门。

也许当你是婆婆时,总觉得儿媳怎么做也不对;但当你是母亲时,就会处处心疼自己的女儿。

4

高度不同,不必去争辩

在网上,曾经流传一张照片。

一个人站在地上,看到的是一堵墙,一个人站在一堆书上,看到的是乌云密布,还有一个人站在更高的书堆上,看到的则是晴空万里。

其实,不同的高度,每个人看到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

有时,你看到的上限,也许是别人的下限。有时,你以为的终点,却是别人的起点。

有两个人一起去爬山,一个人到了山顶,另一个人还在山腰。到了山顶的那个人大喊道:“快看,是大海。”还在山腰的人则很生气地说:“明明前面是一棵树。”

其实这两个人的观点都对,原本不同的高度,所见就会千差万别。

看过一则笑话。

冬天,三个老汉一起蹲在墙角,一边晒太阳,一边大谈理想。拾粪的老汉说:“如果我当了皇帝,我就下令这条街东面的粪全部归我,谁去拾就派公差去抓他。”砍柴的老汉瞪了拾粪老汉一眼说:“你就知道拾粪,如果我当了皇帝,我就打一把金斧头,天天用金斧头去砍柴。”讨饭的老汉听完后哈哈大笑,他说:“你们两个层次真低!都当皇帝了,还用得着干活儿吗?要是我当了皇帝,我就什么也不干,天天坐在火炉边吃烤红薯。”

其实每个人的起点不同,眼界的高度也会不同。

所以有时人与人之间,在一些底线和原则外,没必要过多地去争所谓的输赢和伯仲。因为每个人都因在认知、思维和格局上的差异,而有各自不同的局限和极限。所以,我们不必为难别人,也没必要抬高自己。 nCDo4voT96RcPssmIn6Q//m2NixnwVrJ4q0AyJMT88hMTLzC3/CCH8JpUk99C1M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