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和光同尘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大道至理,均相对而言,所以运用起来才不会走入极端。多么的渊博深广啊!它好似万物根本。

锐则挫损,繁杂解其纷沓,追随光明、美好、高贵,不弃卑微尘埃亦与之同好。多么的精微啊!它好像真实存在。

我不知“大道”本源出自哪里,好像成于“天帝”之先。

提领:

有你“光”的存在,就显不出它“明”英雄,故“同行冤家”势必将你踹下“光”台面。

“弃阴趋阳”人往高处奔,将世界充满斗争,甚至凶残暴戾极恶,血腥杀戮之能事张,使社会公平、公正,以及消除贵贱和消灭穷富差别,全成竹篮子打水……

解读——

《道德经》总体阅览,无宗教神学影子,它是对宇宙本源,物事至理描述探索,伟大之处在于它可超越时空,就是两千年后的今天,仍然存在诸多理论指导现实意义。

“冲” ,意象于对立两物体,取用回旋往复意象。如太极圈内黑白两鱼互推,称谓互冲迂回,其万物阴阳属性,皆因此过程而生,同时,它也是事物“无”与“有”的思辨转化。正因为存在“对冲”现象辨识,所以这样运用起来才不会走偏,才不至于将物事运行规则“阴阳”属性,刻板教条用老。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表象看似简单,实质蕴含道理深刻。

“挫其锐” 即消磨锋芒毕露之刚锐,何要如此?因由事物,若一味刚强尖锐,必当用挫损来保持“刚柔”平衡,以此获取力量双方相对安生。这儿的事体,不自损则他损,没有不损道理情形。

某人在工作单位出类拔萃,原本才华毕露已是遭人嫉妒,不作节制的自我张扬,更是火上浇油引发别人在他背后抹“黑”,俗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说的就是这种情形。所以,一个人要不断挫损锋芒,消磨自己“高大完美”,以此处世做人才会成熟,经典语境“曲成万物”,就是这层道义深涵。纵观历史,凡举大事者,有几人不是将己 “挫其锐” ,而后才是脱颖出来,业绩成就辉煌。

为何 “解其纷”

人们面对错综复杂问题处置,须源头料理,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如法官断案,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考察严谨与逻辑推理并重,最终以法律准绳才秉公断成完美案件。

“和其光,同其尘” 又有着怎样的深刻含意呢?

它是包容,是不厚此薄彼别致情怀。

“光” 象征美好、光明、高贵,积极和强大等意象理解; “尘” 是丑陋、阴暗、卑微,消极与弱小等意象指代。它们如地球上既有水草丰茂绿洲,也有贫瘠干旱沙漠那样,但大地母亲总会以她那厚德载物博大情怀胸襟,一视同仁不分亲疏彼此。

英明的君王,不会只爱能臣贤才,而抛弃黎民百姓;优秀的老师也不会只教天资聪慧的学生,而将智力平平好学上进的孩子拒之门外。

大道如此渊博深广!如此精湛微妙!宇宙万物各尊其道,繁衍生息多姿多彩。它使日月星辰行走有序,春夏秋冬循环往复,万物生生不息,草木岁岁枯荣,生命有始有终。那么“道”到底创生于什么时候呢?老子提醒我们,应该是宇宙诞生之前就已存在。

学问家老子思想境界,以宇宙宏观天地万物,探索深广精微道理,启智世人正确辩识事物。

万物须规则,百事有因果,事物规律虽无法改变,但可以认识,将其所用,使人们更好地工作生活。

我们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明白该怎样不误农时,播种耕耘,收割仓实。

世事皆如此,世人做合格“农民”才对。

人们对于自己的命运规律了解如何,多了去知之甚微。

人生在世,不管你命运承认与否,“命运”始终伴随。

人们在生活、生存、与命运搏斗中,命运规律已被无数次证实,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

诚然,人们又何必执着与命运相悖而撞头破血流呢?

将自己准确定位,适机进取能把人生价值发挥极致。

这就是,后天的人为能动,化消极为神奇,弃被动为积极。

这就是,本章《道德经》给我们的感知启智,对事物的精微说理。

乐安易——

尊贵,名誉,财富,权利……,但凡这等“明光”人皆比比“骛鹜”趋动,从不甘愿与卑贱、庸俗、贫穷、患难……,这样身价卑微“尘土”为伍。

即便它是同“尘”者,也是无时不在寻求机会脱“尘”去。

趋“光”投“阳”乃事物本能,也是物事进展定数,它将和丢“尘”弃“阴”者一样顽固。同患难易,此“阴”状况不会长久;共富贵难,其“阳”更是昙花现象。

有你“光”的存在,就显不出它“明”英雄,故“同行冤家”,势必将你踹下“光”台面。

弃“阴”趋“阳”本能,将世界充满斗争,使社会“消除贵贱”愿望,以及“消灭穷富”理想,全成竹篮打水,空空如也一场。

这个世界不存在“同尘”,至于“和光”,也只能是一厢情愿,因为它被“弃阴”本能属性,及其“趋阳”能动定数掌控。

和“光”熙熙,须利往;同“尘”攘攘,全凭“需求”灵验。

事物妙道,力劲千钧就重在“互求”。

人生把持即此,国事操持亦是。

那么,社会管理程序构思设计,法规制定,符合“互求”套路才行。否则,“阴阳”双重两性,罢斗不能,息争还争,机关算尽皆枉然。

摘自《论易章九·弃阴投阳》 feryqZy6rJVcn+Ut+jDBswfaTiXsug4BPDE+wyuFjFfaH2osiuZ4xY5RKcOmegr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