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道无常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事物发展一般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但它深藏的契机却不易被常人掌握。人们可以说明白事物一般名堂,其深层内涵就很难表达清楚。

天地万物开始是没有名称的,当人类赋予事物以名目,万物就由这里延伸开来。因此要以虚无的心态去认识万物的奇妙,错综复杂常从具体事情入手,去观察精微。“无”和“有”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极其深奥谓之玄。只有由从玄妙处着手研究,才是洞察事物根本入门方法,及其掌握内在契机精妙处。

提领:

道者,“人”各面异,万千姿容。阴阳因质,可名而无名。尊重推崇,至爱亲朋;亵渎冒犯,索命阎罗。善之善为,善举;坏之坏弄,逞凶。事成于此,是因它将自个阴阳属性“制衡,和谐,依存,消长,量化,不灭,互换,共生,弃阴投阳”九种形态契机图案显像;物毁于斯,皆因物无灵犀,不识“君”性,由从坏恶果报。

它作为世间大道,不是人走出来的,原本自然天成固有。认识它,须从足下人生,迈出的第一步就将开始。

解读——

本章乃《道德经》篇首,纵览她,借《阴符经》“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尚不足述尽,因天道其外,世事人道无不囊括,可谓之万物演化契机哲理总纲,是诸章之挈领。它统驭全局,后章阐述,解释,均由此延伸开去,若彻底悟透章首道涵,便把握住了老子系统思想精华,一切疑难势将迎刃而解。

因说理抽象,经文不免深奥,所以,人们往往会以一己之见揣测,出现诸多解释也就不足为怪了。又在于,人们思想认识境界差异,以及看待事物立足点的不同,便有了“失之毫厘,差别千里”现象的发生。

古代文本不作标点,后人理解随自己心性附注。如前两句,还可以这样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或断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样的断法,也不失辩证思考。但凡事物从阴阳、正反、有无,两方面论证,才符合物性常态本真。

人们学习古文,往往偏执于版本选择,其实,在几千年历史文化传承中,不论师徒口传,还是竹简纸版抄刻,细微处失实难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作者思想主旨不会有误。我们学习的既然是古人学术思想精华,又何必舍本求末,为选择版本而苦恼呢?

中华古圣先哲,总孜孜不倦探索宇宙万物本源,老子犹最,他在第一章开宗明义,为世人多作迷津指点。

人们很难把握事物深藏契机,语言也难描述清楚真切。对盲人讲光,向养尊处优的小公主叙说民间疾苦,你就是再说清楚,他(她)也听不明白。何况目前为止,人们对很多事物还没认识透彻充分,就怪不得“盲人公主”听不明白你意思表述究竟讲说什么。

说不清,道不明,我们有无好方法探究?

学问家老子告诉我们: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其道义不难理解,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科学探索得出结论:宇宙产生于多少亿年前大爆炸,物理学家把物质从“分子——原子——中子——夸克——能量”一路追寻下去,最后查找不到一点物质真实影踪,限于仪器,才测得无形能量存在。它显现,有形物质终点是无形能量,并且物质和能量之间可逆反转换。

统言之,任事物都是从“有”到“无”转换,明像可观,暗能量不易把握。万物特质至精至微,有它变与不变运行规律,如此氛围,人当如何?

平常人素,应以进取充实心智;佛者禅修心力;道家丹炼内力;……他们都是先虚无,后生妙有,其体现的就是“致虚极,守静笃”念力修为,将己身与天地合体,以求敏智开慧效果。

唯明白,道,名,无和有的关联,且知道怎样“常无”到“常有”转换,掌握事物演变规律就将入门,由此延伸就会认识更多。

泥土烧制圆形陶瓷杯子,不给它名称,无名器具而已。置笔,就成笔筒;放药,就是药罐;人用其喝水,从而成就水杯器用价值。

问题就这么简单,常行被人转不过弯来。实际上,它就是老子所说 “有之以为利,无之 以为用”,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契机内涵。

可见,学问家老子“有无转换”概念,还真地是人们认识世界,洞察万事万物至精至微之要旨啊!

乐安易——

道可道非,乃事物常道。一切不容置喙道者“真理”是谬误生母,当然也是血统携带生父基因:霸道,魔道,强道……

道者,不分正邪,皆无常名,应适事也,时也,势也,才有它名副其实,名望所归。

但凡事物无非无,有非有,虚虚实实,前因后果两相顾。

道生成,天地始,道与道克不休止,人治人,用作皮影摆弄。它被人掌控,桀骜又不受人控制。冒犯亵渎它者是敌人,总喜好与知己尊崇它者为朋。

道化无常,各正性命;或吉或凶,品物流形。

阴阳被它贯穿物事始终,两者呈现——

制衡;和谐;依存;消长;量化;不灭;互换;共生;弃阴投阳。

其阴阳者诸象,定数是矣!

此定数者久长,天老地荒。

道本非玄,玄者莫明,明者贪婪,以玄遮掩。

道生万物,物灭于道,生灭不息,善恶果报。

摘自《阴阳论易·提挈》 fnDFrlVSWazeIoJ3IqZro5EOBGjIMtu1QXlT9eIg4VIQBa6SpsqbPARiYFsvFzI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