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九五~一九五六),亦是绍兴移民。父母家开有地毯厂。为人知书达理,贤淑能干。在婆婆去世后沈珍协助丈夫孙德润料理家务,并商请郑七斤之子郑阿海管理田庄。孙德润去世后沈珍更是一人独挑孙家大梁,不负厚望,将孙家里外打理得井井有条。沈珍笃信佛道,能积德行善,平日督促二女一子课读甚勤。抗战时期,沈珍携全家到嘉兴邵传统家暂避,后又趋避于杭州,乌镇家业由家仆郑阿海看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珍随孙彩霞一家迁居上海高桥,与木心一起租住在沈家大院。一九五六年病逝于上海高桥。
一九二七年仰中诞生,同年孙秀林因病逝世于太平桥居所。不久,秀林妻亦亡故,沈珍襄助孙德润料理里外家务,并商请郑七斤之子阿海主持田庄管理。阿海朴实勤勉,成了孙家的“管家”。
迁入财神湾孙家厅不久,孙德润旧病不治逝世,时在一九三一年,仰中甫五岁。从此沈珍一人独挑孙家大梁,果然不负孙秀林生前厚望,将孙家里里外外处理得井井有条。沈珍一如公姑笃信佛道、积德行善。平日督促二女一子课读,彩霞、飞霞毕业于中市立志小学,又送嘉兴省立二中就读,飞霞在读中学时染病,回家诊治无效而弃世。(邵传统、王松生、徐家堤:《东栅孙家厅:绍帮移民孙秀林和其家人》,《乌镇掌故续编》,徐家堤主编,珠海:珠海出版社,2006年,191页)
抗战胜利后,沈珍曾率全家回乌镇重整家业,时儿子孙仰中崇尚进步,看穿了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常劝导母亲沈珍:“天快亮了,尽快将田地散发,转让给原主或佃户。”沈珍听从儿子的劝导。(邵传统、王松生、徐家堤:《东栅孙家厅:绍帮移民孙秀林和其家人》,《乌镇掌故续编》,徐家堤主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