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一章 |

日本乡村景观演变动因及保护政策体系的发展

在日本,乡村景观保护作为一个政策议题发轫于1955—1973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这与“里山”问题的出现密不可分。“里山(さとやま)”一词最早见于江户时代(1603—1867年)的文书,是指位于村落近旁、与农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山林,有别于人迹罕至的深山。 在现代语境下,“里山”经常与其派生词“里地”一起泛指位于都市和原生自然之间,由村落、农田及周围的次生林地等多种土地利用形式构成的乡村景观。

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中心的都市圈开发极大地改变了日本的人口产业结构和国土空间格局,基础设施建设和外围新城开发促使都市近郊的里山大面积消退。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化石燃料和化肥农药得到广泛应用,里山作为农用薪炭林的功能日渐衰退。 加之农村人口外流和老龄化程度加深,里山因缺乏人为管理而遭荒废的现象与日俱增,引起了日本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章拟从“里山”的概念及其内涵演变入手,分析日本乡村景观保护问题的由来及其面临的挑战,并对相关政策理念与措施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以期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的政策参考和经验借鉴。 0MCPCWuBNFl2FEBTyx4ba0toIS3MneHz3cwd43KGJl5hmMleflVWW0iOMNgPdjl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