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会
四个梦想

王会,1968年生,18岁意外致残,骶骨粉碎性骨折。28岁离职创业,先后开办高级月嫂公司、保洁公司等,解决了上万名下岗女工的再就业问题,服务人群超过20多万人次。目前转型健康产业二次创业。北京市第三届残疾人自强模范。

创业20多年,王会刚过了知天命的岁数,但一点也没有歇下来的意思。2018年,她暂别北京,在气候宜人的苏州定居,和五个创业伙伴一起,用了1年多时间把新转型的健康产业项目做到年收入上千万,事业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2019年,她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报考清华EMBA总裁班,重回校园读书,一圆封存在心里30多年的“清华梦”。

上清华曾是王会触手可即的目标。出身于教师家庭,从小是“学霸”级人物,却因一场意外改写了命运。那是1984年春节过后,高中最后一个学期刚开学,王会在二楼教室擦玻璃时不慎飞出窗外,再醒来已是3天后了,骶骨粉碎性骨折。她在医院整整躺了两个月,高考当天是坐着轮椅去的,最后以5分之差与清华擦肩而过。

王会上了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化学专业,毕业后进入一家焦化厂做技术员,也算是学以致用。几年后婚姻解体,她带着6个月大的孩子,“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实在太需要钱了,于是辞职卖保险,在工作中认识了一家母婴护理机构的老板,这是她人生中的一个贵人。

王会从“贵人”那里学习到行业核心机密,于2002年4月16日这一天注册了自己的月嫂公司。公司定位高收入、高知、高干“三高”人群,秉承“科学护理、科学喂养、科学教育”三大原则,口碑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发展到七八十人的规模。

然而第二年,王会还没来得及从创业的喜悦中回过味来,就遭遇了一场天灾——非典。

“非典一来,上户的月嫂下不来,下户的月嫂上不去,大家都怕感染,人心惶惶……我当时把能借的钱都借完了,熬了三个多月终于挺过去了……”她说。

第二场天灾是2008年金融危机,王会此时已开了三家月嫂公司,手下员工600多名。危机一来,资金链断裂,房租、水电、广告费、固定人员工资每个月都得几十万,王会不堪重负。关键时刻,政府出手,她在残联的帮助下拿到银行小额贷款,才算渡过难关。今天提起这件事,王会还很感恩。

两场危机过后,王会的月嫂公司大踏步地发展了。在北京这种国际化大都市,女性产后雇请育儿嫂渐成一股潮流,月嫂消费也出现攀比之势。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王会手下的月嫂总能脱颖而出,薪酬维持在一个高点,这与她精准的选人眼光和高标准的培训体系分不开。

“做好一件事,老板的心胸与格局很重要。”王会常把这句话挂在口头上。

在一般人印象中,月嫂这个工作无非是伺候产妇、照顾新生儿,洗洗涮涮、做做家务什么的,其实里面大有学问,对产妇的科学护理、对婴儿的科学喂养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内外兼修的素养。为了遴选高素质员工,王会经常跑去外地招工,东北几大重工业基地,河北、内蒙古等周边城市,她都去过,去了之后和当地工会、妇联、优生优育协会等单位对接,从下岗女工中择优录取。

之所以这么做,有几个原因:一是下岗女工有过正规企业工作经验,容易管理,有责任心;二是文化素质普遍比农村妇女高;三是顺便解决了女工再就业问题,于公于私都是善举。

挑选的女工王会要亲自给她们讲课,进行育儿培训,手把手地教导,合格后才能上岗。月嫂下户后,王会还要跟着走访客户,听取产妇意见,记录在案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就这样,每一个环节亲力亲为,王会的公司一步步壮大,利润也越来越多。她不光自己买车买房,实现了财务自由,手下的十几位月嫂也靠着勤奋工作在北京落户安家。

“这些年我培训过1万多名女工,我手下的月嫂服务过20多万个家庭。”王会估算说。做这个行业助人达己、互惠共赢是她最引以为豪的事。

有一次,门店来了两位大学生,都是名校高才生,家境贫困,父母是残障人,她们想在家政公司当钟点工挣点学费。王会让她们回去了,以后3年的学费、生活费她无偿资助,差不多花了20万。两人毕业后都进了名企,攒了钱要偿还她,她一口回绝;过年过节发红包,她一概不收。

“做好事图回报,那算什么?她们有这份心,我就很知足了。”她说,“以前别人也帮过我,我有缘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也是在给自己积福。”

2009年王会又成立了一家保洁公司,手下员工近2000人,为北京机场、地铁、商场、医院、银行、高校等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事业越做越大,健康亮了红灯。2015年,王会骶骨旧伤复发,瘫痪在床,出入要靠轮椅,她萌生了轻生之念。

“18岁那次意外是‘少年不知愁滋味’,48岁坐轮椅不能行走想到了自杀。”王会说,“我是个有洁癖的人,不能接受后半辈子是这种生活品质……”

所幸家里保姆发现及时,把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死过一次之后,王会想开了。她把辛苦创办的两家公司或卖或转让,腾出工夫专门调理自己的身心问题。经过近一年的摸索、治疗、尝试,终于扭转了亚健康状态,不仅从轮椅上站了起来,而且信心百倍地二次创业,转型健康产业。

她说:“我是健康产业的受益者,我也从中发现了商机,既对身心有益又能挣钱,何乐而不为呢?”

王会现在的工作基本是休闲式的,用她的话说,赶上了互联网分享经济的浪潮,赚钱比以前容易了。她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创业目标,3个月达到什么样业绩,3年后做出什么样的成绩……她计划实现四个梦想,除了上清华,还要捐建两所希望小学或敬老院,写一本自传总结前半生,开一场演唱会为众人献歌。

“我最喜欢的歌是《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虽然瘫痪的时候用激素把嗓子毁了不少,但我仍然是金嗓子啊……”王会笑吟吟地说。

她的声音真的很好听。

(文/麦楠) CWrjLAqLx9oQHej+h6D+Bc10D+xT2koWDzhda15UtYlQhY3cF+8Gd5frqB9BZqm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