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刘月辉
残障人出路在就业

刘月辉,1965年生,幼时因小儿麻痹症右腿致残。曾在北京料器厂做财务工作,2004年考取天坛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在岗位上十数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帮助了一大批残障朋友。连续3年获得北京市残疾人技能大赛插花比赛第一名。北京市第五届残疾人自强模范。

东城区天坛街道残联位于天坛南门西侧那排商铺的三层楼上,进门是一间偌大的活动教室,左手边是一间设施齐备的烘焙厨房,再往里走还有棋牌室、插花教室、咖啡茶艺室等,办公室在最里面,刘月辉笑声朗朗地走出来,热情地介绍街道残联举办的各项活动。

“我们周一到周五早9点到晚5点,每天都安排活动,面塑、咖啡、插花、唱歌、网红糕点烘焙……每天都有残障人来参加。有的智力障碍者早上父母给送来,在我们这儿活动一天,下午再给接回去,这样父母有了喘息的时间,能干点别的事儿,孩子也学到了技能,走出家门接触到社会……”

作为天坛街道残联最早一批残疾人专职委员,刘月辉已经在这儿工作了15个年头,从最早宣传收缴残保金、发放残疾人补助等到陆续开办温馨家园、技能培训、康复训练、就业等多项举措,刘月辉见证了扶残助残事业的发展,对基层残联工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些年干下来,我觉得解决残障人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就业。”她说,“残障人如果学会了谋生技能并且有了工作,不光能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自己的心情、生活、内外压力等各方面也会随之改观。我自己就是例子,我通过实现就业做到自立,这一路走来还是比较顺利的,家庭幸福,工作也很有满足感。”

1965年,刘月辉出生在北京南城一个普通家庭。两岁那年,她在幼儿园感染了小儿麻痹症,右下肢致残,从此拐杖一生相伴。

“当时吃没吃糖丸不知道。反正得病之后父母急疯了,带着我到处投医。”刘月辉说,“听我姥姥说,当时找到一个中医扎针灸,扎得右腿有点感觉了,赶上‘文化大革命’,治疗就中断了。如果能接着扎,说不定右腿能好点……”

孩子因病致残,家长都是很内疚的。爸爸妈妈、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一家人把刘月辉宠成了“小公主”,在吃穿用度各个方面尽量满足她。灌热水壶这种那个年代家家户户小孩都干的小事,刘月辉从没干过,妈妈怕她烫着,后来爸爸坚持要锻炼她的独立性,妈妈才让她学着干点简单的家务活。

上学比较顺利。从小学到高中,刘月辉没上过体育课,同学们跳皮筋、打沙包不带她,开始心里有点不舒服,后来习惯了就无所谓了。一直到高中毕业找工作,刘月辉才经历了第一次比较大的人生挫折。

“到哪儿找工作都没人要,心情挺沮丧的。”她说。

不过,这段时间很短暂,很快她就被安排到福利厂上班,在北京料器厂干手艺活,组装一些用于出口的料器花。料器,又叫琉璃器,现在的年轻人知道得很少了,这是一种用彩色玻璃原料制成的传统手工艺品,盛行于清代,包括日用品、装饰品和首饰等近千种,制作极为精美,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

刘月辉一边在料器厂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会计资格证和图书馆学大专文凭。她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售票员,觉得这个工作可以坐着不用动,手里拿个票夹子,上来一个乘客收一份钱;后来发现图书管理员也不错,能安安静静坐着上班,就去念了图书馆学。刘月辉最后在料器厂做了一名会计,负责财务工作,也算实现了坐着上班的理想。她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干了十几年,直到厂子改制搬迁,她因来回坐车不方便,选择了下岗待业。

“我在家里待了一段时间,心情很颓废,父母看着有压力,三十好几的人了没事干在家待着;孩子看着也有压力,妈妈怎么不上班了?后来听说区残联招收协管员,我报名经过考试录取了,来到天坛街道工作,那时候我38岁,一直在这儿工作到今天。”刘月辉说,“所以这是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我感受到一份工作对残障人来说多么重要,就业保障了生活的尊严。”

天坛街道下辖3100多名残障人。这些年随着残联工作的细化,职业推荐成了刘月辉的工作重点。她推荐的主要是智力和精神残障这两类人,他们是残障人就业的难中之难。

“刚开始很困难,推荐不出去,社会上对残障人也不太了解,怕找麻烦,后来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加上残障人自身技能的提高,现在的推荐成功率比以前高多了。”刘月辉说。

例如有一个叫王淼(化名)的年轻人,智力上有障碍,不爱说话,也没什么技能,父母把他领到温馨家园参加活动是想腾出时间喘息一下。刚好温馨家园那会儿在组织技能培训,教大家做过滤中药的药篦子。这是简单的手工活,王淼学得很快,慢慢地也锻炼得爱说话了,能跟陌生人打招呼,进行简单交流,后来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来招人,刘月辉把他推荐去了,王淼顺利实现了就业,全家都很高兴。

“父母的心情就别提了,从来没想到孩子能找工作,甭管挣钱多少,起码锻炼了自己,家里负担也减轻了。”刘月辉说,“残障人实现就业,全家都跟着改观。我跟残障人家庭打交道这么多年下来,这一点感受最深。”

这些年凡是上门请残联帮忙推荐工作的残障人和家长,刘月辉来者不拒,尽己所能帮人解决困难。她说自己本身是残障人,经历过找工作艰难、就业、失业、再就业的过程,对残障人渴望自食其力、获得社会认同的心情感同身受。几年前,她成功推荐了三名智力残障人去京东商城做打包工作,每年合同到期的时候,京东都会通知她来续签。

“去年合同到期,单位直接跟他们签了,没通过我们。”刘月辉说。这说明他们的表现不错,工作已经稳定下来了。

最近还有个听力障碍的男孩母亲找到街道,说孩子以前有工作,后来单位搬迁到天津去了,他去不了,失业在家,请残联帮忙找个离家近点的工作,刘月辉一口应承下来。她说:“每帮助一个残障人推荐工作或实现就业,我都特别有成就感。我很理解残障人就业不光为挣钱,也是为实现自身价值。如果光为挣钱的话,我也不会有今天。”

2004年刘月辉刚上岗的时候,一个月工资只有700多元,她没有嫌少,而是想着残障人做残联工作服务残障人很有意义。她至今记得第一次下户接触到一个精神残障家庭,妈妈有精神障碍,儿子也有,爸爸来残联办证,那脸色没法看。再到家里一看,满屋子没一样像样家具,到处堆着纸盒子。妈妈一犯病就离家出走,儿子一犯病,爸爸只能把他绑到床上,整个家庭凄惨得无法形容。

“我们当时把符合政策的救助全给他办了,剩下的只能是助残日、节假日提点米面油去慰问,家里缺被子给送床被子过去。”刘月辉说。

苦难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

刘月辉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一直坚持干下来,待遇不断提高,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也获得了成就感。也许是靠着制作料器花的老底子,她连续3年在北京市残疾人技能大赛中获得插花比赛第一名。

家庭生活方面,刘月辉很幸运。丈夫是她以前的同事,后来也做残疾人专职委员,在东城区另一个街道服务。夫妇俩感情很好,女儿乖巧懂事,刘月辉马上要升级做姥姥了。

她说:“结婚前,父母宠;结婚后,老公宠,平时做饭这些家务事老公都包圆了,我只负责打扫卫生、整理屋子……这些年经历了这么多,很多事都看开了,我觉得老天爷挺公平的,也许身体得了病,其他方面弥补点。”

2015年,刘月辉到了退休年龄,却退而不休,继续在岗位上发挥余热。一方面工作上很多事离不开她,另一方面她觉得自己身体还不错,能再干几年。刘月辉说,工作中也免不了一些烦心事,除了社会对残障人就业的偏见外,残障人自身的心态也有问题,“有些人对就业期望值太高,希望工资达到多少,单位给什么样的待遇……期望和现实不匹配,最终也会影响到就业。总之,能够走出家庭面对社会、找到一份工作自食其力的残障朋友,一般心态都是比较好的。心态好,我们的工作也比较容易做。”

刘月辉计划过两年真正退休后,要和家人出去游山玩水,把祖国的壮丽山河好好看看。她对自己的生活很知足,她说:“我就是残联和残障人之间的一个桥梁,日常做了一些工作可以帮到一些人,内心很快乐,仅此而已。”

(文/麦楠) f2hlrGZ3lYdS/wYoFZPJFr346wMQ0iAOxdRBkq+okDwG66T2qNpl0vZGOphHWJi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