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丘为

丘为(生卒年不详),字不详,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累举不第,归里苦读。至天宝初始登进士,与王维、刘长卿友善,尝相唱和。官至太子右庶子,致仕归,时年八十馀,继母健在,给俸禄之半,以孝称。年九十六,以寿终。诗擅五言,善摹湖山景色。

寻西山隐者不遇

绝顶一茅茨, 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 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 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 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解析】

诗人丘为所交往者多为田园山水诗派诗人,故而其诗大多为五言,多写田园风物。这首《寻西山隐者不遇》就是这一类诗歌。

山顶之上,有一座茅屋,离山底下有三十里之遥。走到茅屋外面叩门,并无僮仆开门,从门缝窥进去,只有桌案茶几。此中主人,如果不是去山中取樵,那就是去独钓秋水了。因为这样的不凑巧和小差池,而没有见到隐者,有点遗憾。那青草的颜色,在新雨之中,显得格外碧绿。松涛的声音,起伏在晚间的窗棂之中。这里如此幽绝,已经足够涤荡干净一己之心情。虽然没有宾主对面,表达心意,但这番寻觅、静驻,已经能让我颇得清静之道理。因此,觉得已经没必要再等待这位主人,而是兴尽下山了。

这首诗写法朴实,寻人不遇,却因为登高而遇到了隔绝在尘世之外的景致,照样获得了一番方外之理。全诗平淡、舒徐和自然,正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作风。 9JboV5jqIDjKe3s5x1NDTAMTh5H+a+RX/Kc4b4scovhgBlOlTyEJ3RFHCju8RXn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