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破”,主题寻求“万剑归宗”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作为时代的新兴事物,网课领域的竞争也是异常激烈。市场仿佛一个存量有限的硬盘,当你不能快速地抢占空间时,你就开始落后,甚至出局。于是,各大网课的策划企业之间开始比拼速度,比拼执行,比拼谁能更快更好地复制和翻版新潮主题或课程模式。但很多企业仍然逃不脱失去受众、失去流量,靠微薄利润度日甚至亏损被淘汰的命运。因此,必须在课程设计上有足够的新意,完成“从0到1”的“破”,寻求“万剑归宗”。

互联网时代推崇的是“从0到1”,或者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智慧。通过主题的创新、运营模式的创新,创造新价值,让整个行业蛋糕变得更大、更可口。

变现溯源:市场需求为基底

网课的需求分析是互联网行业工作中最基本的能力,不只是内容设计经理,包括运营、市场、销售人员等都必须对网课的市场需求有所了解,才能知道怎么去设计课程主题,如何运营用户,怎样推广产品,最后把用户和流量转化成企业的收入。

网课的需求分析也是一项获取比较困难的能力,一门网课是否有人观看,有多少人观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课的设计者对需求的把握是否准确。如果需求把握准确,往往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需求把握不准确,则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白白浪费时间和资源。

网课的需求分析的难点首先在于理解的混乱。很多人把课程受众的痛点、课程受众的需求、课程受众的想法、课程受众的问题、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假设、自己的需求、网课的需求等混为一谈,以至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了解网课的受众需求,人人都能轻易成为内容与产品的设计经理。其实,大部分网课的课程设计通常是一个团队,因为团队成员彼此认定的市场需求有所不同,所以也很容易造成网课主题设置中的争执,但差异和争执并非坏事。

那么网课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怎么做好网课的需求分析?

什么是需求

我们先来看一个卖水的例子:你去爬山,爬到中途口非常渴,非常想喝水。这时候如果有人卖水给你,再贵你也会买;当你喝完后,解渴了,这时候再便宜的水,对你来说也没有什么用了。很显然,喝水时,水对你来说是一个需求;喝水后,水对你来说就不是一个需求了。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情况下产生了特定的问题,并且这种问题是可以被解决的,就可以把它叫作需求,这是根据日常生活而总结的关于需求的定义,在这里特别要注意下面几个关键词: 特定的人、特 定的情况下、特定的问题、可以被解决。

需求从哪里来

需求的来源在表象上看有很多,总结起来无非两点, 一个 来自用户的痛点,另一个来自用户的兴奋点。 由痛点产生的需求,大多数会成为刚性需求,这个痛点的强度越大,人们产生改变这个痛点的想法就越强烈,需求也越旺盛;而由兴奋点产生的需求往往是非刚性需求,它的需求同样可以很旺盛,但是在优先级排序上,往往靠后。比如上面卖水的例子中:你爬山途中口渴了想喝水,身体急需补水,这是刚性需求。如果你在爬山途中看到美景,但手边没有拍照设备,无法将美景拍摄下来,只会在心理有点失落或遗憾,并不会对你的生命造成什么影响,这就是非刚性需求。

所以,不论在创业还是日常的工作中,要优先挖掘用户的刚性需求,这样才能把产品、运营等工作做好。比如你负责的网课现在有两个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是用户注册时收不到验证码,没法完成注册;另一个是需要开发一个让用户邀请用户,注册后能赚钱的功能。开发资源有限,只能选择一个功能来开发,你会怎么排优先级?毫无疑问,自然是先解决收不到验证码的问题,收不到验证码,就无法完成注册,这是用户的痛点,而邀请用户注册赚钱只是一个兴奋点。

痛点与需求的关系

痛点是需求的来源。但是,切记痛点并不等于需求,痛点 约等于需求或者大于需求。 举个极端的例子来说明,很多人都希望医者能治百病,但是,现在还有许多不治之症,这就是人的痛点,这个痛点至今没法解决,这个痛点就是一个待解决的命题,而不是一个需求。

还是拿上面的例子来说明,虽然有一些病症无法治愈,但如果目标是让病人的痛苦少一点,生命更长一点,这个痛点就变成了一个需求,变成了一个可以被解决的问题。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痛点能否变成需求,取决于你是否有能力解决这个痛点。

怎么发现痛点

发现痛点是挖掘需求的第一步,怎么发现痛点,每个人有不同的方法,但是总结起来就一个词“体验”,痛点是一种由体验得出来的结果,也唯有靠体验才能发现痛点。这个体验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体验,另一种是间接的体验。

直接体验,就是自己的体验,自己去现身说法,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痛点。比如要做一款旅游的产品,要找到好的切入点,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在旅游的过程中,发现有哪些不足,哪些是可以改进的,把这些痛点找到,成为产品的切入点。间接的体验,就是通过别人的体验结果来挖掘痛点,别人的体验结果有多种呈现方式,比如周围人的吐槽、网上的体验报告、平台的评价、用户的留言、异常的数据等,这些都是别人体验结果的展示形式;关注别人的体验结果,尤其关注体验结果中那些负面的反馈,因为按照一般人的心理, “痛”了肯定要找地方 说出来。

就网课而言,因为课程是自己设计的,所以设计者往往发现不了问题,甚至还很容易产生自恋情绪。因此,要想发现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看网页、弹幕或者平台的相关评论,然后把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如果在收集到的100条评论中,有30条反馈课程设计速度过快,那么这个网课使用的痛点自然就出来了。

网课的需求有哪些

2016年,在教育界最为吸睛的新闻事件之一是在线教育老师一小时能挣1.8万元。首先,网课的模式优势太多,这是线下授课所不能比拟的。通过网课,老师和学生双方都会感觉更加方便。其次,网课的受众突破地域的限制,在数量上也要大很多。加之网课的内容种类丰富,选择更为自由,受众需求更易得到满足。

网课的内容其实已经不再局限于学校的科目。写作课、读书课、时间管理课、知识管理课、恋爱技巧课、职场规划课、求职面试课、绘画课、书法练习课、PS课、视频编辑课、烹饪课、收纳课、演讲课、个人形象设计课、化妆课等,都很有市场,很有需求。网课的设计者们只需要根据自身条件,挖掘出自己的优势,有定位、有针对性地输出干货,流量、关注自然而然就来了。

番外

2018年,知识付费红利席卷互联网,这一年,无论讲师还是小白,都可以在互联网里捞金,当然,只要你能看见,就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破题:鲜明主题做特色

破,就是遵循着知识体系和学习逻辑,将其中能够碎片化的内容拆解出来,而“破”出来的网课,虽然组合起来不一定就是一幅完整的学习地图,但一定延续了清晰的主线与脉络,如同树主干上衍生出来的枝干,承担着各自的职责而又与主题密不可分。

从哪里“破”

破的主要来源有三个:课程、体系与手册。

课程:从原有的课程中破,是最为常见的形式。对于大多数企业和网课的讲师而言,已花费时间、精力积累了大量优质的课程资源,从原有的课程出发,能够达到降低内容开发的难度,快速批量地完成网课。课程中的破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综合考虑了课程受众和内容的特点之后,将原有的课程资源全面更改为网课的形式进行授课;二是在基本保留原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衍生出与之相匹配的网课作为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巩固的内容,与课程组合学习,一方面减少了集中培训的时间,另一方面使学习和工作更加紧密地结合;三是从原有的课程体系中抽取部分内容开发成网课,供特定的人群学习或解决特定的问题,如提供给有一定基础的新人、频繁出现某类问题的员工,或者作为相关岗位的职业拓展。

体系:从体系中破,包含原有的学习地图、任职资格、素质模型、应知应会等体系,这些体系也许不一定像成型的网课一样,有能拿来即用的素材,但其系统性的规划,为网课的主题选择提供了便捷的路径和指引。尤其是学习地图、任职资格等体系,做得好的不仅对应了具体的岗位,而且划分出了不同的层级和任务,可以从这些任务中切分出基于流程步骤或方法要点的网课主题。

手册:从手册中破,包括各种产品手册、知识手册、销售手册和制度规范、操作指南等,这些手册编制时往往经过了很多次的修订和层层审核,内容严谨、完整,为网课提供了很好的内容素材。

怎么“破”

对于大多数网课的开发者来说,接受的第一个网课开发任务,往往并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将原有的课程化整为零。面对原来时长3小时、6小时甚至两天的课程,该怎么下手?看上去似乎很容易,按目录划分成节即可,其实不然。网课不是一集集未完待续的连续剧,而是一部部独立的微电影。大课拆分也不是简单地按时间和目录分解, 要做到“拆解”而非“肢解”, 需要通过两个步骤重新梳理和选择: 选取两入口,破用三板斧。

拆课程,有两入口。一端是从学习内容进入,包括拆知识和拆技能;另一端是从应用情境进入,拆问题。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学习的内容都是按知识体系一级一级分下来的课程,不同学科都有层层渐进、有机组合的学习架构。这些知识和技能一点点累积起来,形成了每个人的学习积累,进入职场之后,仍然不乏有人使用这种学习方式。如一位优秀的服装销售人员,需要系统学习产品知识、销售流程、职业礼仪、沟通技巧、商务谈判、服饰时尚、色彩搭配甚至顾客心理学等诸多内容,然后在工作中灵活运用。这就是从“学”入,由“用”出。而另一种情况,则是从“用”入,由“学”出。直接针对典型的问题,给出需要的答案,同样是服装销售人员,需要学习的网课可能就是“如何快速判断顾客着装偏好”“三句话留住‘再看看’”“夏季衬衣适配的下装与外套”等。

很多人认为,职场学习、职业培训就应该从“用”入,直接针对一个个问题。这种观点看上去很有道理,其实失之偏颇。目标定位和包装设计需要从“用”入,把准课程受众的需求并吸引他们学习,但在主题拆解和内容开发时,仅仅从“用”入是不够的。试想一下,既然是课程受众,那么他们在一个领域的修为应该是有限的,不了解本领域的整个体系是什么、各层次的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是什么,如此,他们提出的问题,也一定是局限于自己目前的层次和角度。

如果说从“学”出发是让课程受众活学活用,那么,从“用”出发,就是让课程受众自己架构体系。所以,并不能因为从“用”出发看起来会更受课程受众的欢迎,就弱化从“学”出发的科学合理性。事实上,“学”与“用”这两个入口是相辅相成的,不应有孰强孰弱之分。在实际的网络课程拆解当中,两者都应该统筹兼顾。 “用”得精准能直击问题、审视必要性,“学”得 到位能查漏补缺、整合凌乱点。

理解了两个入口的互补,再来看看具体的拆解三板斧。其一,是拆知识。这一斧容易理解,我们从小到大的课程目录,都是拆知识。知识的拆法有两种:按类别拆和按要素拆。比如,《了解润滑油》这样一门课,可以按类别分为发动机油、工业齿轮油、汽轮机油、液压油、冷却液、燃油复合剂等分别学习;而《认知多元智能》这门课,则可以按智力构成的要素分为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等要素,从不同维度学习理解。其二,便是拆技能。在企业课程中,技能类的课程显然是主流。技能的拆法有两种:按流程步骤拆和按方法工具拆。比如,《现场导购技巧》这门课可以按流程拆分为主动迎接、了解需求、介绍产品、异议处理、促单巩固等环节;《预算编制方法》这门课则可以分为固定预算、零基预算、增量预算等方法分别学习。其三,就是拆问题,包括拆典型问题或情境和拆实用招数或窍门。拆问题还是拆解法,需要视实际情况而定。在网课中,有一些课程就是直接基于问题或招数的集合。比如,某公司的《时间管理》课程就是由两个问题构成:如何让事情由多变少?如何让速度由慢到快?更多的时候,拆问题指的是,先放下原来课程的结构,从课程受众端发掘并列举所有与这一课程主题相关的问题。比如,关于涉及职业生涯时,可能会有一系列问题:如何快速加薪?什么时候跳槽合适?转行要考虑什么?兴趣能发展成职业吗?和上司合不来怎么办?家庭与事业冲突时该怎么办?该不该辞职去创业?……这些问题,有一些可能在原课程框架之中,在原课程的内容中就能找到答案;有一些则可能超出原课程的范畴,在原课程的单个章节未必能做出解答。

这三板斧,很多时候不是单独使用,而是需要组合使用,尤其是对一些大的课程而言。举例说明,假设“感冒”是一个大的学习主题,我们可以用第一斧“拆知识”,拆解与感冒相关的知识:感冒的起因、临床表现、危害,这是按要素拆;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或者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这是按类别拆。可以用第二斧“拆技能”,拆解与感冒相关的技能:感冒怎么预防、怎么治疗、怎么恢复,这是按步骤流程来拆;在治疗中有中医治疗、西医治疗等,这是按方法工具来拆。可以用第三斧“拆问题”,拆解与感冒相关的问题:孕妇感冒能不能吃药,这是典型问题;缓解感冒鼻塞的按摩手法,这是实用招数……

那么,到底如何选择三板斧呢?可以从两个入口同时使用,一方面从“学”出发,判断其主要内容是知识还是技能,并按照原来的课程框架选择对应的斧进行拆解;另一方面从“用”出发,如果是体系成熟、实际应用已久或并无明显突破的内容就选择探究目标课程受众的主要问题,如果是应用时日尚短、非结构性或近期有所创新的内容则选择发掘明星员工的实用招数。“学”与“用”,两头拆解,两相对应。

番外

庖丁解牛时说:“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网课一样有结构、有层次拆解方法,也如同利刃,能够帮助大家从中解剖出问题。然而,正如庖丁所说,道,进乎技。握刀的人永远比刀重要,对于课程拆解来说,比拆解方法更重要的,是授课人在行业中多年浸润捶打出的经验,无论是两个入口的确立,还是三板斧的破题,背后的判断依据,都是专业人士对于专业和课程受众的理解。 tc3IahveSgi9LDq4/HO99sMEhowjRF098IJVQlRkKX074aUWMNlpW9BnmbPj8Vh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