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聚焦大事件,多维更宽广

随着影视剧种类和资源的丰富,年轻人观看网课更加强调伴随性,观看视频已经成为一种年轻的生活方式,吃吃喝喝是网络视频的最佳拍档,点赞和弹幕成为看视频找乐子及互动的最佳方式。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年轻人在网课的类型选择以及角色偏好方面有一定的差异,男性和女性受众对网课的课程类型也有明显的偏好差异。因此,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对症下药,寻找合适的切入点逐个击破,是网课应该在前期做好的准备工作。

创意,让课程卓尔不凡

没有好的包装宣传,再好的网课,也很难推广,很难开拓市场。有创意才会让网课卓尔不凡。所谓创意,是用想象力的刀,划破既定的结构,打破理性的概括,打破理所当然的含义。

每当闲聊时,我们也许会段子横飞,文思泉涌;每当面对命题,开始工作时,灵感或创意却卡壳。创意“卡壳”的罪魁祸首,就是“自我限制”。相较于基础知识,想象力更为可贵。因为知识可以慢慢积累,而一旦失去想象力,就很难恢复。孩子们在蓝天上发现兔子,发现狮子;而成年人眼中只有白云朵朵。孩子们在海滩专注地用沙子创造着梦幻之城,而成年人大多只会耽于享受难得的安逸。孩子们看到的“蛇吞了大象”,在成年人眼中则只有一顶礼帽而已。人类从来不缺乏灵感、不缺乏想象力、不缺乏创意,只不过理性之网框定了“合理”的世界,这就更加凸显出创意的重要性。

有创意的设计,能大大提升网课的内涵,有好的制作技术、好的内容、好的配乐、好的画面,更需要有好的创意设计把这些要素串联起来。 一般来说,好的网课创意设计需要有“五化”, 即课程类型多样化、课程内容情景化、课程重点问题化、课程 活动任务化及传播媒体多样化。

课程类型多样化

所谓网课课程类型多样化,就是可以运用不同类型的网课传播相应的内容,因为不同的网课所能达到的传播效果会有所不同。比如说故事型的网课可以让学习者更加容易进入教授情景,实验型的网课可以让学习者更加直观地观察到实验的过程与操作方法。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育和娱乐化是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学习要求的是专心和严肃,学习时就得踏踏实实,玩乐时就要开开心心。但是,与传统教育有所不同,互联网显然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传统的教育环境对学校和老师有太多的影响和限制,无论是中小学课堂,还是大学课堂,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因此需要一个安静有序的环境,学习者往往需要正襟危坐安静听讲,老师在很多时候也得肩负纪律维护者的责任,久而久之,老师的形象就成为一种符号,提起学校和老师首先联想到的是规矩和约束。互联网教育则不受这方面的限制,可以通过网络的多元活动,推动教育类型的多元化与教育形式的娱乐化和轻松化。

课程内容情景化

所谓网课课程内容情景化,就是在网课中构建学习情景,给受众搭建有效的学习支架。在网课中,传播者可以有目的地、有效地引导或者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题的生动场景,引起课程受众的态度体验和情感共鸣,从而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课程的内容。

想要在网课上成为“不同寻常者”,自然要付出“不同寻常”的代价,所以必须在创意上下功夫。要 让人们注意到那些平时 很少注意的角落,让人们聆听到那些平时不曾感受到的话语, 让人们体验到那些平时不曾体验到的情景, 或许,这也就成了创意本身。

课程重点问题化

“问题,乃是通向理解之门的关键”,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引发课程受众的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因此,所谓课程重点问题化就是可以尝试将传播目标中的难点和重点转化成问题的形式来呈现,以问题来引导传授课程,用释疑解惑的方式来串联课程内容。

“你想吃火锅还是韩国烧烤?”类似这样的问题相信你听过不知道多少次,如果仔细思考一下,会发现 这个问题本身就 是个陷阱。 对你而言,选择应该远远不止火锅和韩国烧烤,正常的问法应该是你想吃什么。但在这个问题里,你的选择被限制为两种,而且在问题开头加上了“你想”两字。这样一来,无论你回答其中的哪一个,看起来都是你个人的意愿。但是这也许根本不是你的意愿,你是被设置好的问题引导了。这就是人类古老的言辞诡计:设定议题,然后牵着别人的鼻子跟着议题走。这样,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超出原来设定的议题范围。这也是网课对于问题的提出方式,正确地在重点层面提出问题,课程主题不会发生偏转与改变。

课程活动任务化

一节网课的效果,不仅仅在于短短几分钟的内容传授,还体现为课程受众在学习后的行为反应。在网课中把所要传播的相关内容讲述清楚、阐述明白固然重要,但如果能够让课程受众看完后,进行主动的学习、模仿和探究,这才是活学活用、深度学习的关键。因此,所谓课程活动任务化就是要求一节好的网课可以搭配课程任务单,让课程受众带着任务去学习,使课程受众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传播媒体多样化

所谓网课传播媒体多样化就是采用不同的媒体表现形式展现网课的内容,比如可以选择真人出镜式、动画式、录屏式或者是混合以上几种形式。

人们大多倾向于在舒适区间(ComfortZone)找答案,捕捉显而易见的论据,论证早已成型的结论;即使没有有趣的答案,也姑且表示满意。如若遇到不符合的现象,干脆予以排除,这就是所谓的路径依赖。 惯性,会让所有漠不关心合理化。 习惯是无意识的,自动运转的,缺少意愿的。犹如一条长期养在鱼缸中的鱼儿,即便撤掉了屏障,它依然习惯按鱼缸的形状在固定范围内折返,这就是所谓的习惯成自然。因此,要想有创意、有突破,就必须投身到大江、大河、大海中去。

番外

对于创意最为常规的理解,就是在已知事物的基础上,再生出一种新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的,而这个过程,就是“创造过程”。网课的创意,大抵是源自生活体验、经历、感悟和看法的积累。有时候,换一种思维方式,新的创意也许就闪现在眼前。

留白,让思考多“飞”一会儿

“于方寸之间成天地,于无画之处生妙境。作品的留白,可以看出设计的好坏,也可以识得胸腔的宽广。越简单,越能感受艺术之美。”留白,本来是指在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了使整个作品的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的恰当的空白,它可以为观者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常常给人留下时间紧凑、节奏快速印象的网课,也需要适当的“留白”,要给受众预留出更多思考的空间。有意留下空白,给人以思索乃至遐想。留白将会成为网课设计的大趋势,使用更少的元素,呈现更开阔的空间意境。

善用倒计时

设计倒计时,就是可以在网课中设计问题或者习题,让课程受众有足够时间的思考和解答。例如,可以在画面中添加倒计时,告诉课程受众思考有时间限定,这样既可以明确学习的思考时长,又能督促学习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恰当地使用倒计时,不仅可以对课程受众的学习、思考起到提醒作用,而且有助于他们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合理地使用倒计时能够让课程受众更好地树立时间意识,在时间要求的范围内完成问题并进行头脑风暴,同时也能够增加网课课程设置的紧迫感与节奏性。

开头问一问,中间停一停,最后留一留

古人说:“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凡物留不尽之意则用裕,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凡兴留不尽之意则趣多,凡才留不尽之意则神满。”在网课开始的时候,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引入内容,让课程的学习者在深入学习前有所思考。在网课的中间阶段,可以适当地停留一段时间,让课程的学习者对刚刚接收到的课程内容进行思考。在网课的最后阶段,也可以留有“悬疑”或者小任务,让课程的学习者能够在课程之后进一步深入思考,如评书中的“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一般,这也是一种“留白”的方式。这在网课的课程设计中是较为常见的“吊胃口”的方式,旨在维持课程受众的好奇心,继而有兴趣了解下去。其实, 课程设计有时候就是 一场揣摩受众心理、利用技巧的“攻心战”。 在网课的课程设计中,可以利用课程受众的好奇心,在课程中留有悬念,以增强吸引力,提高课程本身的被关注度。

留白,不是挖坑是启智

在网课课程设计中,可以为课程制造一些悬念,吸引课程受众持续关注,详细询问课程的有关信息,然后耐心地听取课程的介绍。在设计悬念、吊受众胃口时,应该尽量做到巧妙安排和构思,不要给课程受众留下生搬硬套或故弄玄虚的印象,否则会弄巧成拙。同时,一定要避免设定了一个吊人胃口的梗,最后给出的是一个很普通的结局,这个结局一定要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留白”之后,还需要注意“呼应”。不可以抛出问题之后“弃而不顾”,置之不理,若是如此,就相当于给网课挖下了一个大坑。网课的留白,是给学习者的思想宫殿打开一扇窗,给思考留下更多的空间。在一节网课中,应该做到开头问一问,寻一寻;中间答一答,想一想;最后留一留,解一解。如果在网课的最后留下“悬念性”的问题,要记得在系列后续课程中给予解答,以免让受众失去兴趣。

番外

留白,中国美学的精粹,艺术创作中为使作品更加协调、有意境而留下相应的空白,也留下无尽的奇思遐想。留白之于书画、文学、戏剧、建筑、摄影……以无胜有,化虚为实,尽显美的韵味;留白之于网课,简约而不简单,启智又启心。

视觉,给内容增光添彩

人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同样的内容用视频或是文字的形式分别呈现,人们更愿意看到视频的形式;同样的内容用图文并茂的文章和纯文本呈现,人们则更愿意选择前者。这是因为 人脑处理图片的速度,是处理文字的60000 倍, 所以,常人更加愿意接受色彩丰富、可视化的画面。因此,视觉设计效果在网课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在众多的设计领域和商业服务中,不论是观者还是设计者本身,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在意最为直观的视觉感受,同时视觉设计在越来越多的商业服务中受到重视。很多网课的设计者往往会觉得课程的内容比较重要,对于视觉设计的认知还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更不要说如何去做好视觉设计或者对网课的形式进行良好的“装饰”了,这是极其错误的想法。

视觉设计是针对眼睛功能主观形式的表现手段和结果。简单地说就是对文字信息、版式编排、色彩搭配以及最终结果所呈现出的视觉形式,以受众人群为出发点对画面中包含的元素、信息进行合理有序的整合,使其具有强烈目的性和主观性。它服务于人的视觉感官,也就是说一切可以用静态以及动态方式呈现的画面设计,均可以称为视觉设计,大部分网课都是视觉设计的服务结果。一门网课,即使课程内容设置上大同小异,但不同的视觉设计,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呈现出更多的看点。

整体效果

从整体效果来说,在设计网课画面时,要结合课程的内容和学习者的特征来选择合适的色调。色彩是最有力的视觉表现,能激发最直观的视觉感知。在视觉设计当中,色彩通常用于强调需要突出的主体,能够更加快速地吸引眼球。需要注意的是,色彩是通过相互搭配而形成视觉感知的,并不是色彩越多越好或者越亮越好;同时也要注意画面整体的视觉效果,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背景色与背景色上面的颜色。对于色彩,不同人的眼睛看到的是不一样的,虽然整体上差别不大,但是会有细微的不同。不同的显示器显示的颜色也有偏差,其中有显示器本身的问题,也有使用者习惯的问题,有人喜欢将显示器调暗一点,也有人喜欢对比度高一点,种种的不一样叠加起来,导致了同一个图片被不同显示器后的客户看到,产生不同的感官。所以在色彩设计上一定要从整体效果出发,进行多方面考虑,做到既有主色,又有色彩之间的有效搭配。

一般来说,明亮的、鲜艳的、纯真的色彩是儿童喜欢的;而中等明度、或比较柔和的色彩更能吸引年纪稍长的学习者。

细节处理

从细节处理上来看,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利用符号、画线、标注、关键词变色或者放大缩小等技巧,吸引课程学习者的注意力。在网课的关键内容处,可以适当地加入标识符号,这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能够强化学习者的视觉认知,提醒学习者关注重点信息。

另外,字体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也会对课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字体不仅要具备展示性,还要拥有可读性。展示性意味着它需要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创造出特定的效果,通过屏幕上的展示,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向着屏幕另一端的用户传达出特定的信息和感受。所以合理地运用展示性的字体不仅能够强化品牌形象,增强文本内容的可理解性,还能够创造视觉层次,给课程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近年来,展示性字体的需求越来越大,其对视觉设计的影响除了字库字体选择、字体的编排,还包含字体设计等,可以说是细节比较多的一项,同时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项。很多情况下不是字体本身的问题,而是网课的设计者没有能够很好地把字体的气质与画面的气质结合起来。有时即使是细微的差别也会对最终的视觉感知造成较大的影响。

首先,简约的字体和动感的排版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事实上,简单的字体同样可以轻松创造出有强烈冲击力的排版。只需要选择一款足够简约的字体,然后按照下面的方法来处理即可:第一,使用超大的字体尺寸(大字体能够传达出足够有力的信息,尤其是和高清的视频资料配合使用时);第二,文字色彩和背景构成对比(文本色彩通常会使用黑色或者白色,而背景图片足够鲜艳就能构成对比)。其次,字体大小是控制视觉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有些网课的设计者采用了更为极端的方式,使用超大的字体来承载主要的课程内容,并借助留白将文本孤立出来,以达到有效传递信息的目的。这样的设计足够简约,但是充满了强烈的冲突感,辅之以清晰直白的设计,让人印象深刻。即使是最基础、最简单的字体也可以创造出令人难忘的体验,前提是要采用实验性的、富有创造性的排版。

呈现方式

从呈现方式上来看,网课的课程在设计中大多数都是基于形式的创新。表现形式也是创意的最佳载体,对于视觉设计而言,表现形式是促进视觉效果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简单来说就是换一种样式以满足最佳的视觉体验。因此,可以将文字内容转化为学习者更加容易接受的图片、表格、动画,甚至是真人出演的视频。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文字信息远远小于图形的传播能力。在视觉设计中,有效传达信息是最根本的任务,尤其是画面中必要的文字信息,则需要设计者通过一定的视觉表现手段完成信息的有效传播,对文字进行图形化的视觉符号表现便是很好的表达方式;同时,在突出目的并保证有效的传递信息时,还要让观者有欣赏的愉悦,尤其是在进行创意添加时,一定要注意文字信息的识别度,在保证信息能够清楚传达的同时,可以适当地弱化,尽量不要造成视觉障碍,引起观者的反感。视觉设计就是通过创意的表现手法,有目的地对画面中的信息进行简洁而优雅地传递,使观者对设计者想要表达的信息在视觉感知上产生共鸣。总的来说,在保证有效传递信息的同时,以突出视觉效果为目的,对画面使用不同设计方法进行表现,从而使元素达到和谐统一,让观者对整个画面的视觉感知力更强,进而产生愉悦感。

视觉画面设计虽然很重要,但是形式最终还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在强调网课设计视觉感的时候,要注重风格尽量统一,避免形成无关紧要的视觉干扰。

番外

在商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的今天,每个商家都希望能够通过设计来迅速抓住消费者的眼球,这时,出色的视觉包装就成了营销之道。优秀的设计可以吸引关注,让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设计在工作和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高质量的PPT、一个有特色的个人主页都有可能脱颖而出。有创意、有设计的网课才会具有感染力,才会“不同寻常”。

互动,令大众成为“主演”

最近两年,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知识付费越来越火,想要入局的团体和个人也越来越多。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能让学生感受到“一对一课程传播”的网课更吸引人。这说明了如何把课程做得有趣、如何增强与课程受众之间的互动,是至关重要的。交互,能让网络课程教学变得更加精彩。

互动式的网课,指的就是在网课的使用者和网课的课程内容之间、在受众和授课者之间进行互动的一类网课。它囊括了一般网课的内容呈现功能,同时更加注重让互动贯穿课程的始终,使学习变成一个双向过程。参与互动式网课时, 程受众需要不断地“输入”与“输出”信心, 它不仅仅让课程受众能够“看”到网课,也让课程受众在操作、反馈、反思的过程之中“懂”得了网课。大部分的网课,都是一个视频或者音频,有的会加上文字稿,但是课程受众只是被动地听课和接受知识,不会和授课者产生互动。即使布置了作业或者思考题,也无法知道学员是不是真的去思考、去完成了。也许有人会问,现实授课需要互动,网络课程如何互动?难道是和显示屏互动吗?

课程内容呈现的角度

从网络课程内容呈现的角度来看,一般的网络课程多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进行讲述,互动式网课则使用引导性或者互动对话的方式讲解课程内容,或者在网课的页面当中,设置好合适的折叠栏和Tab页。

所谓折叠栏,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把文字内容折叠起来,仅仅显示标题部分,这样一来可以缩短文字的篇幅,使界面更加简洁明了,还能引起学习者的好奇心,很想点开看看,里面的文字到底是什么。这一类型的折叠栏比较适合有递进关系的文字内容。

所谓Tab页的功能和折叠栏类似,也是把文字隐藏起来,只显示标题,节省页面空间。但是Tab页是横向显示,课程受众只需要点击标题,就可以切换到对应的内容,更加适合有并列关系的文字内容。

课程的传授方式

从网络课程传授方式的角度来看,一般的网课多采用单纯的讲授者“输出”,使用者“输入”的方式进行;互动式网课则是通过不断的启发、问答、反馈来进行双向交流,利用互动逐步推进课程内容的传播。这里也有一个小技巧,就是 设置合适的翻页格,翻页格适合做揭晓类的文字内容。 例如,在翻页格正面显示一幅数据图,课程受众在翻转之前,就会思考这幅图所带来的信息,点击翻转后,翻页格背面显示的就是对数据图的文字解读。千万别小看这个小小的点击翻页动作,这个动作代表了课程受众在认真听课、在反复思考、在努力消化课程里的内容。

课程的互动方式

从网课课程互动方式的角度来看,一般的网课是配合面对面课堂或者线下交流平台进行互动交流,互动式网课除了以上的交流方式外,视频本身就包含了互动式的联系、超链接探究等互动方式。听完一堂课程,课程受众学习效果如何?课程内容的传播者可以通过课后题进行检测。题型一般包括单选、多选和判断题三种,课程受众回答完毕,点击提交就能够实时看到答题结果和解析,听课效果也就有了反馈。合理地设置互动,还能有效地避免听过就忘的尴尬。

互动带给学习者的好处,首先是允许其自定流程步调,决定是否参与和花费多少时间来参与某一个主题,并根据自己的学习级层来阅读和回答问题。其次是建立关联和联想力,即帮助学习者就某个主题做关联和比较,提示其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体验课程的精髓。最后便是促使其有效地整合信息,将随时获得或零散或纲要式的信息,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环境,从而在其间动态地互动,并更深入地理解主题。积极的互动首先是要有内容的,要摒弃空洞无物的技术交互,其中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至关重要;其次是学习者具有良好的问题反应能力,对提问有积极和及时的回复;最后是平等的意见表达及促进使用者之间的沟通联络的能力。当然,有效的互动还应传递给课程学习者以坚持和成功的信心。

网络时代,“互动”被认定是新媒体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人人皆可成为信息源,互动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许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已经注意到,仅仅依靠网络资源不足以解决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许多在实行和推广之中的教育、教学模式亦不可能全依赖于网络资源本身得到深度呈现;更何况网络课程资源并不能保证学习行为一定会发生。互动,在这个时候就成为网络教育存在的重要理由之一,更有甚者,认为网络教育的特色不在于教学资源本身,而在于其内容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教者与学者对话越多,学习者的回应越多,课程的丰富程度也就越高,这就是对于“互动”的最好诠释。

当然,互动不是最终目的,通过互动,形成一个不断交流和不断改进的过程,使互动双方均有收获。最终,有效地促使学习者构建起基于网络的个人学习信息系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使学习者各抒己见,相互评价,相互分享,共同向学习的最佳境界迈进。网络课程的品质和魅力也会因良好的互动而得到提升。

番外

教与学分离的本质性特征,决定了网络教育实践的关键是如何实现教与学的再度融合,而以媒体为中介的交互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门课程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高质量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实践经验与研究数据表明,并不是所有的网络教学都能够取得成功,也不是有了先进的互联网双向交互技术,就能实现所期望的高质量互动。互动式网络教学中的实现形式丰富多彩,需要网课的设计者精心准备和全方位努力。 eB46iAjMdFAiZbY8ctEZlcZr1FxsYjaZVkgk0xYOM2TbV2yLORZUO+HF6+tG/RM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