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爱国青年奔赴延安

七七事变后,眼看着蒋介石片面抗战、消极防御,日军长驱直入;眼看着国土沦丧,山河破碎,人民备受荼毒。泰州的爱国青年们对国民党渐渐失去了信心。中国共产党高举团结抗战的大旗,主张建立最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后,连续取得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等对日作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民众抗日救国的信心,使爱国青年看到了拯救民族危亡的希望。为了寻找共产党,他们有的投笔从戎,历经艰险,千里迢迢,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有的克服重重险阻,跋山涉水去了皖南;他们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两座大学校里努力学习军事,学习政治,成长为优秀的抗日干部。

泰县时敏中学抗日宣传队队长、高中部学生孙红等,在宣传抗日救亡的活动中结识了从延安学习归来的学生,从中了解到朱德、毛泽东及其领导的八路军的艰苦抗战,了解了延安、了解了抗日军政大学,受到很大的振奋和鼓舞,他们也决心到延安去,到抗战前线去为祖国尽个人绵薄之力。

爱国青年在寻找、联络同行者的过程中,一部分人因为西北路途遥远,延安生活艰苦,参加抗战要流血牺牲等而打退堂鼓。孙红鼓励想去的人:“就是沿途讨饭,我们也要到延安去”“愿将一掬英雄泪,洒向沙场见血痕”。他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深深感染了身边的同学,将一群志同道合的爱国青年会聚在了一起。1938年2月,时敏中学学生孙红、郭祥、蔡志白、程心一、陈宛如、谢郎夫等一行6人离开家乡,告别亲人,踏上了征途。他们先到武汉,取得了大石洋行中央办事处的介绍信,然后继续北上,历经5个月的跋涉,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当掉自己的衣服、行李做盘缠,终于在7月先后抵达陕北,进了陕北公学院。年底,孙红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知识青年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是他们奔赴延安的内在动因。这些爱国青年都先后成了光荣的共产主义战士。找到中国共产党,他们便找到了中国的光明,找到了民族的希望,找到了抗日救国的道路。 ZSFFmE0/uNdARrdmeEg6/AKlVe0ONFF/+v5CnVmtvd1V2Oq93zNjiWe6nbD8fix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