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夏森:初心使命写人生

高莹

2021年2月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这里举行。在雄壮的《向祖国英雄致敬》乐曲声中,一位身材瘦弱、白发苍苍的98岁高龄老人坐着轮椅上台领奖。习近平总书记俯下身,郑重地为她佩戴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奖章,并同她亲切交谈。老人颤巍巍地尝试起身,习近平总书记微笑着轻抚老人肩头,示意她安心坐好,并将鲜红的荣誉证书送到老人手中。这温暖的一幕引发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并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被不断转发、“刷屏”,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这位老人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夏森。多年来,她过着简朴的生活,离休后仍然心系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累计捐出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202.3万元,用于资助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两个定点扶贫县——陕西省丹凤县、江西省上犹县贫困家庭学生上学、改善贫困乡村学校教学条件。她设立的“夏森助学金”,已资助182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

夏森出生于1923年9月,14岁投身革命,1938年奔赴延安,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离休。这位与中国共产党共成长的老人,在少年时期就立下了一生跟党走的誓言,从此一路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深深镌刻进自己的生命轨迹。

“让孩子们都有学上”

夏森在民族灾难最为深重的年代度过了童年时期。她的叔叔是中共地下党员,父亲是拥护和支持共产党的进步人士。受他们的影响,夏森心中很早就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抗战时期的延安,是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也是无数青年心之所向的圣地。1938年,夏森来到了她朝思暮想的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当时,抗大办学条件十分简陋,师生们以窑洞为教室,以石头砖块为桌椅,以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搜集一切能使用的纸张油印讲义。条件虽苦,人的精神却是昂扬的。“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唱着这首《抗大校歌》,年轻的夏森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孜孜以求,接触了马克思主义,读到了《共产党宣言》,聆听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共领导人的演讲,经过锻造淬炼,最终成长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

在抗日战争时期,夏森先后在延安抗大、延安中央党校等单位学习和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曾在我军东北总司令部等部门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理论教育处、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等单位工作。

无论是身处硝烟四起的革命年代、激情燃烧的建设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无论是做学员、研究员、政治指导员,还是教务主任、系党总支书记、顾问,夏森始终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铭记在心,始终胸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她说:“我对百姓饥寒交加、惨遭欺凌的旧社会深恶痛绝,立志要让穷人都过上好日子,让孩子们都有学上。14岁参加革命,15岁加入共产党,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这个目标。”

2006年,83岁的夏森专程到陕西省丹凤县实地考察。丹凤地处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这里拥有奇特的山形地貌和壮丽的自然景观,但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秦巴山区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县、深度贫困县。

夏森亲眼看到了龙驹寨镇西街小学艰苦的教学环境:教室低矮、昏暗,桌椅残缺不全,贫困家庭孩子辍学情况突出。这让她揪心不已。她说:“我是经历过苦日子的,知道那种苦。所以看到还有孩子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学习,就很心疼。”她当即拿出2万元,为西街小学购买了桌椅、字典等学习用具,两年后又为该校捐资2万元,奖励优秀少先队员和“三好学生”各165名。由此,她和丈夫汝信同志一起走上了漫长的捐资助学之路。

“人离休了,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不能休”

“今天努力学习,明日大有希望。”丹凤县龙驹寨镇赵沟小学教学楼上的这十二个大字,由汝信同志所题。这幢南北走向的两层八级抗震楼房,也是由夏森、汝信夫妇捐资兴建的。

赵沟小学位于县城郊区,原来的校舍是年代已久的土木结构,木门木窗,室内光线昏暗、冬冷夏热。了解到该校情况后,夏森心疼在此读书的100多名孩子,便于2008年9月捐资20万元,建起了新的教学楼,让孩子们能够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也不断加大定点扶贫工作投入力度,为定点县如期脱贫摘帽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定点县发展基础教育事业。夏森自觉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主动按照院党组工作要求去做。她说:“不能让孩子们在教育上吃苦。”“孩子们要是好了,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好。”

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2013年下半年,夏森拿出她和丈夫汝信同志的多年积蓄,捐献100万元设立了“夏森助学金”,随后不断追加,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上学。她特别强调:“资助的学生不光要看他考入的是几类、几本大学,还要重点看他的思想道德表现。资助的学生必须热爱祖国!”

从2015年起,夏森每年从“夏森助学金”中支出11.8万元,资助20名当年录取的家庭贫困学生上大学,直至这些受助学生大学毕业。2016年9月,夏森又拿出6.4万元,资助32名环卫工人家庭贫困大学生上学,同年还拿出6.3万元为上犹县社溪中学安装、配置了教学广播设备。2017年,在助学金之外,夏森又捐出了2万元,资助丹凤县和上犹县的4名贫困大学生上学。

在长期捐资助学的同时,夏森还多次响应党组织号召,通过交纳特殊党费等形式奉献爱心。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她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2万元捐助灾区;2020年,又捐款10万元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她说:“人离休了,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不能休。”

“延安精神一直影响着她”

2月25日,赵沟小学的老师们通过电视直播,看到了夏森老人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领奖的感人一幕。他们一眼认出,老人上台领奖时所穿的灰色毛衣外套,就是2006年她到丹凤考察时所穿的那一件。“夏奶奶捐资助学200多万,自己这一件外套却穿了15年。”说到这里,老师们都红了眼眶。

中国社会科学院扶贫办干部崔静是陪同夏森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工作人员。会前,她曾嘱托平日照顾老人的保姆协助挑选合适的领奖服装,但保姆证实,这件灰色毛衣外套,就是两位老人认为最满意的衣服。

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有关方面同意夏森在表彰大会上全程坐轮椅。尽管如此,当大会主持人宣布全体起立、奏唱国歌时,崔静注意到,夏森自行从轮椅座位上起立,神情肃穆地唱起国歌,庄重表达一位老党员对党和国家的无限深情。

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曹启璋是与夏森共事30多年的老同事。她提到,夏森老人在95岁之前,坚持不肯请保姆,买菜做饭、日常家务都是亲力亲为,剩饭剩菜总是舍不得倒掉。“她在延安生活过,接受过艰苦生活的洗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一直影响着她。所以她更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热爱自己的国家,希望国家强大、人民幸福。”

个人生活极尽简朴的夏森,也有属于自己的“珍宝”,那就是丹凤、上犹的学生们写给她的信。她将受资助的贫困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惦记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从踏入大学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半时间了。在这一年半时间里,我通过努力,取得了较优异的学习成绩,在2017年11月的综合素质测评中排名专业第一,本学期期末考试排名专业第二,还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等奖励。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做学校的勤工助学工作,生活费上可以自理,不用向家里要钱。与此同时,我也会在课余时间做一些志愿活动,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夏森助学金”资助的湖南科技大学学生余汶芳写来的这封信,被夏森珍藏着。她不止一次托人向受助学生转达,自己的生活好起来不是目标,帮助更多人摆脱贫困才是人生的崇高追求,希望你们爱党、爱国、爱人民,坚定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贡献的理想。

表彰大会结束后,全国各地媒体纷纷要求对夏森进行采访。夏森一再婉谢:“我没有做什么,这只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夏森同志践行初心使命、无私忘我奉献的先进事迹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干部职工中也引起了广泛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夏森同志与我们党共成长,她的事迹就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要以夏森同志为榜样,学习她的高尚品格和无私奉献精神,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真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全身心投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03月12日 第2124期) ECTrMsL6bDpDrgkkT3l8UPbIrdQMM/XQHZ5f3LPLd+zCIZvgJKnervExi1S1HCB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