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毛泽东钦点9兵团

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半岛的三八线上,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朝鲜人民军大炮和迫击炮构成的射击网。7个装甲师,在一个拥有苏制T-34坦克的装甲旅协助下,实施从战略到战术的全面突袭。南朝鲜在边界只部署有不足三分之一的部队,军事补给也不足六天。200架苏制雅克-9战斗机和地面炮火,对南方的目标进行狂轰滥炸。由于没有装备战斗机、坦克和重型武器,李承晚95000人的部队,在朝鲜人民军的攻击下,很快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在无坚不摧的坦克的带领下,朝鲜人民军的四支先头部队翻山越岭,向南方挺进。各师在1600门大炮的掩护下,沿着古老的路线,向议政府走廊推进。南朝鲜的城镇纷纷陷落,朝鲜人民军部队眼看就要占领南朝鲜的首都汉城了。

从珍珠港事件以来,美国从未遭受过这样的慌乱,因此显得措手不及。进攻进行9小时后,杜鲁门总统才知道,而此前媒体就已做了相关报道。美国领导人在忙乱中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应对北朝鲜的进攻。美国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要求美国人在不使用武力的前提下,支持他国反对共产主义。但是这个脾气暴躁的美国总统,可以按他自己的需要来解释这个政策,因为这是由他自己制定的。

战争爆发当天,当李承晚向美国寻求帮助的时候,美国转而要求联合国安理会采取行动。苏联并没有投反对票,因为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雅科夫·马利克已经于这一年的1月13日离开安理会,以抗议联合国拒绝中华人民共和国替代中华民国成为联合国的合法成员,苏联代表在6月25日的表决中缺席了。6月25日下午安理会顺利通过了美国的决议案。该议案谴责“北朝鲜对大韩民国发动的武装进攻”,要求立即停止战争行动,北方军队撤回三八线以北,还要求联合国所有成员国支持联合国组织实施这一决议。

图1: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随即出兵。图为1950年7月,美国步兵第24师一部到达朝鲜大田车站。

根据这一决议,美国决定对战争进行军事干预。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美国决议案的第二天,美军太平洋部队奉命全力支持韩国李承晚政权,第七舰队也进人台湾海峡防止中国大陆攻击台湾。

6月27日安理会再次通过决议,责成联合国向韩国提供可能需要的援助,以击退武装进攻并恢复这一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7月7日,通过了向朝鲜半岛派遣“联合国军”的决议案,同意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军队使用联合国的旗帜,并组织“‘联合国军’司令部”,由美国将军出任最高指挥官。8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命美军远东总司令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所谓“‘联合国军'”实则主要为美国军队,另外,还有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加拿大、法国、菲律宾、土耳其、泰国、南非、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等国,也派出了少量军队,其中有些国家只是象征性地派出。

面对邻国朝鲜的战局和美国出兵的形势,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中央军委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提议,于7月7日和10日,由周恩来主持先后召开会议,讨论保卫国防问题。13日,作出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决定抽调第13兵团第38、第39、第40和第42军,炮兵第1、第2第8师及高射炮兵、工兵运输兵(汽车)等各一部,共2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保卫东北边防安全和必要时援助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上述部队于8月中旬在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完成集结。之后又将第50军编人东北边防军,加强东北边防力量。时隔6年后,毛泽东在与苏共中央代表团谈话讲起这件事时说:“战争开始后,我们先调去3个军,后来又增加了2个军,总共有5个军,摆在鸭绿江边。所以,到后来当帝国主义过三八线后,我们才有可能出兵。否则,毫无准备,敌人很快就要过来了。”20年后的1970年10月10日,毛泽东与来访的金日成谈话时又提到这件事,他说:“可惜那时候只有5个军,那5个军火力也不强,应该有7个军就好了。”

图2: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8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如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对朝鲜不能不帮,必须帮助,用志愿军的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适当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8月5日,毛泽东即致电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要求东北边防军在月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准备9月上旬能作战。

8月18日,又电高岗,要边防军务必在9月30日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同时,毛泽东亲自点将,将第9兵团和第19兵团调至津浦、陇海铁路沿线地区,以策应东北边防军。

第9兵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精锐之师,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的1纵、8纵、9纵,从抗日战线到解放战争,这支部队曾经在鲁南战役歼灭国民党军队的快速纵队,在豫皖苏边区横扫国民党军保安部队,在孟良崮战役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在淮海战役当中围追堵截让杜聿明的部队成为瓮中之鳖。

此后,9兵团又解放上海,成为被国人传颂的“霓虹灯下的哨兵”。

9兵团时任司令员兼政委宋时轮,是黄埔军校第五期的学生,这个辈分在国军中排起来也是不低的。可黄埔五期在蒋介石眼中是捣乱分子最多的一期,共党分子最多又最让人头痛,所以“清党”的时候杀得也很多。后来中共方面的许多名头很响亮的人物都出自这一期,像许光达、杨至成、赵尚志、张宗逊、陶铸等等。来自湖南醴陵的宋时轮也是其中一位活跃分子,1926年一进黄埔是国民党,次年即转成了共产党,成了校长蒋介石的死对头。后来又在战场上把蒋校长手下那些黄埔学友打得头破血流,让校长大人很是难堪。后来中央军委解放台湾也是准备动用宋时轮的这支部队,让学生领着兵马去把校长给“请”回来。

宋时轮的副手是兵团副司令陶勇将军,那也是个呱呱叫的战将,胆大包天的人物,指挥作战英勇顽强,身先士卒,所向无敌,曾被誉为“拼命三郎”,与叶飞、王必成并称第三野战军的三员“虎将”。1949年渡江战役期间指挥了炮击英国皇家海军紫石英号事件。

第9兵团的部队都是第三野战军的主力。

第20军,前身一部分是由坚持三年闽东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抗日战争时期又先后属于战斗在苏南、苏中、浙东等地区的新四军第1师和第6师部队,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粟裕就曾经是第1师师长,后来的儒雅战将叶飞也担任过第1师和第6师合编的第1纵队司令员。打过的漂亮仗不计其数,以擅长野战尤其是纵深穿插著称。入朝前又编入了第30军的第89师,阵容更显精壮。张翼翔将军时任该军军长兼政治委员。

第26军,前身是由抗战时期鲁中军区部队整编而成的华野第八纵队,在华野部队中素以防御见长。第26军资格虽然不太老,但名头却很响亮,以擅长打阻击闻名。据说当年与之交过手的国军中都流传着一句话:“八纵八纵,排炮不动”,意思是他们最善于防御型的战斗。入朝时第30军的第88师列入了该军建制。张仁初将军和李耀文将军时任该军军长和政治委员。

第27军,前身是抗战时期胶东军区部队整编而成的华野第九纵队,而第九纵队的前身则是胶东军区的八路军。刚成立的时候,与那些主力部队比起来,没什么太可以值得夸耀的历史。但少林将军许世友把这支部队带成了一支劲旅,是华野首屈一指的头等主力,作风硬朗,敢于正面拼杀,擅打攻坚战。在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中,屡建奇功。其第81师第241团和第79师第235团分别被授予“潍县团”和“济南第一团”的称号,渡长江,战上海,很是出了些风头。后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和国防部长的迟浩田当年就在第235团担任营教导员。入朝时,第32军第94师列入该军建制。彭德清和刘浩天时任该军军长和政治委员。

历经战火洗礼、作风顽强、敢打能胜、战功赫赫,这些无疑成为毛泽东看好9兵团并钦点其赴朝作战的原因。 QjIH1+XRkeTmKiYXL+KVL234HD+VvLxJSd/AqrnXngplHlJup2ejVkES7YakwBB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