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中美首战

1950年11月19日,北朝鲜首都平壤失守。也就是这一天,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踏上了朝鲜的土地。刚刚失守了首都平壤的金日成,终于等来了中国援军。

志愿军入朝的当夜,一辆吉普车夹杂在第40军的队伍里开过位于安东的鸭绿江大桥,车里坐着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为了在第一时间见到金日成,这位数十万大军的统帅只带了几名警卫和一部电台,就深入朝鲜北部几十公里。而一支韩国部队的前卫团,竟然和他擦肩而过直奔鸭绿江边而去了,没有人相信战场上的最高统帅,可以走在他的士兵的最前面,并且在敌后建立自己的指挥所。

图7:彭德怀率先进入朝鲜与金日成商谈作战问题。

彭德怀面对的是麦克阿瑟指挥的“联合国军”和韩国军队总兵力44.1万余人,其中地面部队34.9万余人,海军5.5万余人,空军3.6万余人;投入各种作战飞机1100余架、舰艇200余艘。麦克阿瑟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而朝鲜只有3个师的兵力尚可坚持作战,大部分兵力被困在南朝鲜,溃不成军;中国出动陆军6个军,总兵力约29万。然而,中国军队一个军装备的火炮,仅相当于美军半个师装备的火炮,且彭德怀手中没有海军和空军。

根据中央军委确定的第一个时期只打防御战的方针,预定入朝后,首先在朝鲜半岛蜂腰部以北的龟城、泰川、宁边、球场、德川、宁远、五老里一线,利用有利地形组织防御,阻止敌人进攻,稳定朝鲜战局,而后创造条件协同朝鲜人民军举行反攻。同时也估计了几种可能:一是在志愿军到达预定地区之前,美军即已先期赶到;二是志愿军刚刚到达预定地区美军即已到达;三是志愿军在向预定地区开进过程中,即同美军遭遇。这三种情况都将造成志愿军在运动中歼敌的机会,因此,要求部队在开进中必须保持战斗姿态前进,随时准备战斗,包围歼灭北进的敌人。

为保守志愿军入朝参战的秘密,达成战略战役上的突然性,以保证作战的胜利,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并对志愿军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一,毛泽东电告各中央局,“在目前几个月内,只做不说,不将此事在报纸上做任何公开宣传,仅使党内高级领导干部知道此事,以便在工作布置上有所准备,此点请各中央局加以注意”。第二,要求志愿军一律着朝鲜人民军军服,“各部派遣远出之侦察队均要伪装成朝鲜人民军,而不要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借以迷惑敌人”。第三,要求部队在开进中控制无线电台的使用,夜行昼伏,严密伪装,封锁消息,隐蔽行动和企图,规定每日黄昏开始行动,拂晓隐蔽完毕,行军避开大路,只走小路和山路。第四,为防止过早同敌军接触,便于我军歼敌,要求已过江的部队避开定州、博川、军隅里一线及其以北20公里不走,让敌进至上述地区将其歼灭之。

志愿军按上述要求隐蔽行动,因此,麦克阿瑟没有发现一点蛛丝马迹。

就在志愿军开始向朝鲜境内开进的这一天,麦克阿瑟在占领了平壤、元山一线后,继续向北疯狂冒进。10月20日,麦克阿瑟的东线部队已进入五老里和东海岸的洪原地区,到达志愿军预定防御的地区;西线部队攻占平壤,并进至平壤以北肃川、顺川、新仓里一线地区,距离志愿军预定防御地区只有90-130公里。而此时志愿军过江的只有5个师,距预定防御地区尚有120-270公里。战场形势的变化,使志愿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按原计划组织防御了。同时,无论华盛顿的美国军政当局,或是东京的麦克阿瑟的“联合国军”总部,以及朝鲜战场上的“联合国军”部队,对志愿军入朝均没有丝毫察觉,并且麦克阿瑟的东西两线进攻部队之间,纵卧着一条狼林山脉,将其部队东西相隔,两线相距80公里,难以相互照应,这对志愿军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是极好的机会。

10月21日,毛泽东连续致电彭德怀和邓华,指出:“现在是争取战机问题,是在几天之内完成战役部署以便几天之后开始作战的问题,而不是先有一个时期部署防御然后再谈攻击的问题。”“此次是歼灭伪军(指韩国军队)三几个师,争取出国第一个胜仗,开始转变朝鲜战局的极好机会。如何部署,望彭邓精心计划实施之。”据此,志愿军放弃预定防御的作战计划,彭德怀决定,集中第38、39、40军和第42军125师于西线歼灭越过清川江北进之敌,而以第42军主力进至东线长津湖以南地区阻击美第10军部队的北进,保证西线主力作战安全。

23日,西线美第8集团军的部队越过清川江,以英军1个旅和美军1个师分向新义州和朔州进犯,以韩国军队4个师沿宁边至楚山公路和价川至满浦铁路北进。

麦克阿瑟的部队从平壤、元山一线北进以来,仅遇到过朝鲜人民军的几次零星抵抗。在麦克阿瑟看来,似乎在北朝鲜,已没有什么人敢同他的部队较量一下了,剩下的问题,只是迅速进到鸭绿江边庆祝胜利了。于是在越过清川江以后,麦克阿瑟将他的部队以团或营为单位乘卡车分头沿公路大摇大摆地向鸭绿江边开进。他和他的部队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厄运即将临头。

25日凌晨,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在平壤的集团军司令部会见记者时说:“现在一切进展顺利”,确实在今晨之前未发生过任何异常的变化。

但在当日,南朝鲜第6师刚进至云山就受到中国军队的阻击。

24、25日夜,韩国军队步兵第6师第2团在温井休息,25日凌晨,该团第3营作为先遣队向北镇开进,最终目标是碧潼。去北镇的道路是第7团昨晚安全走过的,因而该营没有采取特别警戒措施也不无道理。前进的道路是朝温井川河口敞开的宽约1000米的细长谷地,两侧有高150-300米左右的多岩肌和杂木林的险峻山峦。

3营的车辆纵队浩浩荡荡地进入两水洞的隘路,完全出乎意料地立即受到前方和左右高地的猛烈射击。

攻击韩国军队步兵第6师第2团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

志愿军第118师作为首批作战部队,秘密入朝后奉命向温井推进,师长邓岳、政治委员张玉华根据上级指示和当时情况,判断敌已占温井,也可能继续推进,遂令部队抢占温井西北216高地至北镇一线高地做好战斗准备。25日9时许,当韩国军队第6师第2团第3营乘车由温井向北镇疾进至温井以西13公里两水洞时,118师迅速出击。

韩国军队第6师第2团第3营判断对方兵力并不多,马上发起进攻,可是越前进敌火力越猛烈,情况好像跟原来一直战斗的北朝鲜军队不一样。不久,觉察到后方被切断,该营在没有任何依托的河谷中被包围了。

不一会儿,对方开始夹击。每人胸前挂着十几个手榴弹的突击兵,在两侧高地的火力掩护下向前接近,他们以哨音为号一齐投掷手榴弹,随着弹幕逼近过来。其口令分明是中国话。

图8: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一部在温井西北两水洞追歼韩国军队。

3营的指挥机构瞬间遭到破坏,官兵们丢掉装备、四处逃散。当时营实有人员750人,下午撤到温井的官兵不足400人,这一瞬间的战斗就丧失了除美军顾问C·约翰中校以外的350名官兵和全部装备。

在温井整装待发的第2营,知道前面情况有变赶快出发,这时发现两侧高地上有敌人移动。部队停下向四方派出侦察兵,不久知道退路被切断了,急忙占领环形阵地。入夜,该营看到打通退路困难,便丢掉装备跑到南侧的山里,深夜才得以回到温井。

在温井的第1营,也因情况急转直下而不知所措,紧急构筑阵地。

14时30分,志愿军第118师令第353团第1、第3营出击,配合第354团第3营将进至两水洞、仓洞的韩国军队尖兵连和炮兵中队歼灭。韩国军队第2团主力为解救被围的第3营,以一个营的兵力,向扼守216高地和490.5高地的第354团第2营冲击10余次,均被击退。战斗至15时30分结束。

此战志愿军第118师采取前堵后截、拦腰斩断的战法,歼灭韩国军队一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中队,毙伤俘484人,另俘美军顾问1人,缴获各种枪163支、火炮12门、汽车38辆。当夜,第118师与第120师一起,乘胜攻占温井。

10月28日,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致电志愿军领导人:“庆祝你们的初战胜利。”

温井之战打响了中国军队进入朝鲜战争的第一枪。一年以后,1950年10月25日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进入25日,美第8集团军司令部纷纷收到关于第一线情况突变和中国军队介入的电报。

5日凌晨,南朝鲜第1师在美第6坦克营主力和美第9野炮营及第6迫击炮营、第10高炮群(由155榴、90毫米高炮营组成)等的有力支援下,从龙山湖—宁边一线出发,以水丰坝为目标急速前进。虽然师长白善烨受飞来平壤的李承晚总统的召见离开战斗行列,但开战以来以英勇善战而著称的这个师的士气却依然很高。

以帕顿坦克连为先导的韩第15团,途中抓到一些三五成群败退的北朝鲜兵。当他们进至云山时,并没有发现敌人。从云山北上是狄逾山脉,如果再越过江南山脉,便是滔滔鸭绿江了。

不停顿地匆匆北进的坦克队刚到达架设在三滩川上的朝阳桥,即遭到了突如其来的榴弹炮的集中射击。

于是韩第15团立即散开发起攻击,约半小时后,报告说:“北面高地约有敌人300名,像是中国部队。”不一会儿,抓来一名穿着不常见服装且语言不通的俘虏,是中国兵!他是这次战争中最初被抓到的中国兵,后来被命名为第一号,他供出了令人吃惊的情况。他用中国话说:“在云山北面和西北面的山地,埋伏着约一万人的中国军队。在东北方的熙川方向,也有大约一万人在行动。”

他的级别很低,怎么会知道全局性的情况呢?值得怀疑。而且这些情况又同以往的情报估计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所以他的供词很不可信。然而,因为事关重大,师里的美国顾问决定赶快报告。

从云山紧急送到美第8集团军司令部的俘虏一号,刚一到达就开始受审。

他是中国兵,这是确凿的事实,下午送来的俘虏二、三、四号也都是只会说中国话,朝鲜话和日本话一点也不懂。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被强制当的‘志愿兵’。志愿军没有军衔也没有部队证章。”“属于临时编成的第54、55、56小部队,受北朝鲜军队的指挥。从东北出发时,已宣布‘脱离了中国军队军籍’。”“各部队分别从中国第38、39、40军各抽出约3000人临时编成的,编制相当于步兵团。”“入朝的总兵力约9000人,10月13-14日成数个纵队渡过鸭绿江。”

他们像是一枪未打自动投降的,据说是地道的农民出身,看来很正直。所以当时,没有人怀疑他们“是不是特务”。精心安排携带假作战计划的军官,故意迫降到敌人中,把假情报交到敌人手里,这样的诡计并不罕见,可是当时,却无人表示有任何怀疑。现在,很多人怀疑那是中国军队精心安排的欺骗行为。

然而,他们的供词,当时是一般性的,而且从总的方面分析,中国军队介入的战机已经过去了。如果是在釜山防御圈阵地苦战的时候,或者是在仁川登陆兵力分散的时候进行有效的军事介入将可能成功,但是,在北朝鲜军队覆灭、转眼之间就到鸭绿江的这个时候介入,在政治上自不消说,在军事上也是毫无意义的。这种判断大错而特错了。所以,在美第8集团军司令部的军官中无人相信中国军队介入,也不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中国兵参加战斗是事实。这究竟是按中国政府的意志派出的正规军,还是个人参战的志愿兵,尚不能肯定。美第8集团军作出了如下结论:

“温井和云山周围出现的中国兵,表明中国为阻止“联合国军”向国境推进,以一部兵力对北朝鲜军队进行了增援。然而,这些中国兵是以个人身份参战的,没有证据证明中国军队已正式参战。因为不管怎样,丝毫没有中国公然介入的征候”(第8集团军定期情报记录206号,美第1军作命第158号附件)。

这是第8集团军在发现中国介入时的最初判断,在其语句中明显地流露出一种“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情绪。

从结果看,嘲笑这种判断的人不少。然而,就俘虏而言,他们既不是高级军官,也不是担任熟悉全局情况职务的人,而且,对第一线的报告作出错误判断,只责怪现地军队也过于苛刻,因为以往也常常收到不能全部相信的报告。这里的问题是,需要站在更高的立场上作出高度的政治判断。

时任合众新闻社日本分社社长的R·M·波特在《在朝鲜的决心》一文中这样描述了当时的气氛:“韩国第2军军长刘载兴将军在报告战况时说,林彪的第四野战军中有4个师以上在作战……但是,第8集团军和第1军都忽略了这个报告。情报军官则怀疑‘可能是把回中国的朝鲜兵误认为是中国兵了’,便胡乱猜测,本来是由于不慎而遭到伏击吃了败仗,却‘无根据地说因中国的介入所致’。而且只注意了报告中的‘北朝鲜兵和中国兵在并肩战斗’一节……”

26日,南朝鲜第6师第7团先头营进占鸭绿江边的楚山镇,并向中国境内开炮,团主力随后跟进。这是韩国军队到达鸭绿江边唯一的一支部队。为歼灭这股敌军,彭德怀命令第118师从温井地区调头北向,第50军第148师从辑安南进,会歼该敌。由于该敌孤军深入,担心被歼而后撤。29日晚第118师不等第148师赶到,即乘敌动摇之际,将其大部歼灭在柳良洞、古场洞地区。28日晚至29日晨,第40军主力在温井以东龟头洞地区歼灭南朝鲜第6、第8两师前来增援的4个营大部。对于志愿军取得的胜利,毛泽东在10月28日和30日致彭德怀和邓华的电报中,两次表示祝贺。

11月1日是星期日。从云山北进的南朝鲜第1师遭到志愿军的阻击后,沃克命令美第1骑兵师接替南朝鲜第1师向鸭绿江进攻。师长盖伊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骑兵第1师进至云山。

美国陆军第1骑兵师,是美军历史上最悠久的王牌部队,是华盛顿开国时组建的精锐部队。据说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55年创建的第2骑兵团,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第一次海湾战争、第二次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1950年以前的160年的战史上从无败绩,享有“开国元勋师”、“先驱师”、“常胜师”等一系列美誉。虽然早已改装为机械化步兵师,但该师一直保留着“骑兵师”的番号,臂章也仍然采用令所有美国军人羡慕的符号“马头徽记”臂章,被称为美国陆军中的“天之骄子”。

1日晚19时30分是39军预定发起云山战役的时刻。依照志愿军总部部署,39军首长决定,由116师担任主攻,115师和117师协同,围歼云山地区的韩第1师。

这天白天,116师师长汪洋抓紧进行最后的战前准备。然而,这天下午,有值班参谋来报,敌人阵地上活动异常频繁,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新情况。他马上赶过去观察,发现对方阵地车辆士兵来来往往,一片混乱。他认为云山城的南朝鲜守军在往后撤。中国共产党军队的将领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战术原则,就是抓住敌人决不能让他跑了,跑了就算这仗就没打,打击溃战是挨批评的。为了防止敌人跑掉,汪洋遂向39军首长建议,立即发起进攻,39军军长吴信泉很快批准了汪洋的建议。云山战役提前两个多小时打响了。

开战之初,志愿军没料到要直面美国最精锐的部队;骄矜的美军也没有料到,他们碰到的是中国军队中一个以善打硬仗、恶仗闻名的主力步兵军。

下午16时40分,心急如火的中国第39军的炮火准备。

五颜六色的信号弹在黄昏的天色中腾空而起,各种火器发出的声音震荡着云山山谷。紧跟在炮火之后,志愿军步兵开始向云山发起冲击。

中国军队与美国军队的第一次交锋就这样开始了。

按照汪洋战前的部署,116师347团和348团分别从右翼和左翼发起进攻,战斗进行得十分残酷,美军利用飞机、坦克和火炮的绝对优势拼死抵抗,116师发挥近战、夜战和小分队灵活包围的长处,终于攻入云山市内。

首先冲入城内的志愿军第39军116师346团的先头部队4连到达公路大桥,守桥的是美骑兵第1师8团3营M连。“一个连的士兵纵队沿着通往龙山洞的干道严肃而整齐地接近南桥面。警戒该桥的美军士兵可能认为他们是韩国军队,没有查问就让其通过了,因为他们是堂堂正正、十分肃静地走过来的。”美军战史记述道。据中国第39军史料记载,中国士兵通过桥梁的时候甚至“还和美军握了一下手”。纵队通过桥以后一直在干道上北进,不久接近营部,他们突然吹起军号,一齐向第1师8团3营营部袭击。4连的军事行动如同是在舞台上演出,中国士兵的机智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美军第8团3营营部立即混乱起来,中国士兵成扇面队形展开,营部周围是一片白刃战的格斗声。

云山城的美军开始向南逃跑,但是他们的后路已经被截断。美骑兵第1师5团急速增援而来,但是当他们行至云山以南龙城洞至龙头洞之间的公路附近时,受到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美军动用坦克和重炮向中国阻击阵地猛烈轰击,美军的飞机在阻击阵地上洒下倾盆大雨一样的汽油,然后发射燃烧弹,但还是无济于事。

图9:志愿军第39军在云山战斗中痛歼美军。图为被俘获的美军。

中国军队的猛攻不仅显示出他们有完美的计划,还表明他们有能力突袭任何一个地方。

为了取得战斗的胜利,他们不惜承受重大的伤亡,那么在这里歼灭处于骚乱中的美军和南韩军队是可以肯定的了。

11月3日,战斗结束。志愿军公布的战果是云山共歼敌2000余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0余辆、各种炮119门。

云山战斗是中国军队首次以劣势装备打败美军的战例。据美军战史记载,中国军队善于在夜色的掩护下,把数量庞大的部队渗透到敌人的阵地中去,并敢于实施近距离的肉搏战。在这件事情上,身穿打着补丁的棉军装的中国士兵胜过任何国家的士兵。

云山战役的同时,志愿军第38军从清川江上游,沿江两岸已迂回到美第8集团军的侧后,第50军主力和第66军在距鸭绿江边十几公里的地方挡住了英第27旅和美第24师的北进之路。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沃尔顿·沃克感到形势不妙,遂令所部向清川江以南收缩,至11月5日,全部撤至清川江一线及以南地区。志愿军的西线作战结束。

在东线,志愿军第42军两个师苦战13昼夜,顽强阻击美军和韩国军队3个师的北进,有力地配合了西线主力的作战。

至此,志愿军入朝第一次战役胜利结束,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共歼灭美军、英军、韩国军队1.5万余人,把“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退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麦克阿瑟“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gxTp4/+Azgqml0bCQMv5Fv4E6wmQdeuYVtV9DVNgOPz+3n5HZ8PfwMZg8HqTxqT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