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章
隋大业六年开的江南运河

[《资治通鉴》卷一八一《隋纪》] 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冬十二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编者按:今江苏镇江)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并置驿宫草顿,欲东巡会稽。

编者按:隋开江南运河,是一件大事,但此事不见《隋书·炀帝纪》及《食货志》,亦不见《北史·本纪》。不过一般江南地方志(如清乾隆《镇江府志》、嘉庆《丹徒县志》),都转引《通鉴》记载。

[清乾隆《镇江府志》卷二《漕渠》] 隋大业六年,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注:按旧志引唐孙处悬所撰《图经》云:云阳西城有水道,至东城而止。《建康实录》:“吴大帝赤乌八年,使校尉陈勋作屯田,发屯兵三万,凿句容中道,至云阳西城,以通吴、会船舰,号破岗渎,上下一十四埭,上七埭入延陵界,下七埭入江宁界。于是东郡船舰,不复行京江矣。晋、宋、齐因之。……”则知六朝都建康,吴、会漕输,自云阳西城水道,径至都下。故梁朝四时遣公卿行陵,乘舴舰自方山至云阳。到隋大业中,炀帝幸江都,遂欲东游吴、会,始自京江开河至余杭,此说不然。京口有渠,肇自始皇,非始于隋也。盖六朝漕输,由京口泛江以达金陵,则有风涛之险,故开云阳之渎以达句容,而京口固未尝无漕渠也,详诸《实录》所谓东郡船舰不复行京江之语可见。《舆地志》:晋元帝子裒镇广陵,运粮出京口,为水涸,奏请于丁卯港立埭。又《齐志》:丹徒水道,入通吴、会,皆六朝时事,尤为明验。是则炀帝初非创置,不过开使宽广耳。

编者按:《镇江府志》认为江南运河在六朝时已有端倪,不始于隋,引《建康实录》及《舆地志》作证,颇有见地;特以为肇自始皇,则尚少积极证明。

[清乾隆《淮安府志》卷六《运河》] 按炀帝开通济渠,自东都西苑,引谷、洛之水达于河;又自板渚引河水达于汴;又自大梁东引汴水入泗达于淮;又自山阳至扬子达于江。于是江、淮、河、汴之水,相属而为一矣。又开永济渠,因沁水南连于河,北通涿郡。又穿江南河,自京口至杭州八百里。元、明以来所用者,皆其旧迹也。夫会通河自济、汶以下,江、河、淮、泗,通流为一,则通济之遗也;滹沱、豫章,则永济之遗也。

[明嘉靖《浙江通志》卷三] 运河在府城(编者按:指嘉兴府)西。旧志:隋大业中开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拟通龙舟。唐白居易有“平湖七百里,沃壤两三洲”之句,盖谓此也。

[清乾隆《浙江通志》卷五十四《秀水县运河》] 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敕开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里,而阔一十余丈。 uz+nRhfPYbE8wjfDt0qjB06pJV83zk2WvIZbXPZb6lLT7FAH3vH2IRvkCEcmZNO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