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民国时期的铁路交通建设

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近代交通运输业是发展最快的产业部门,据巫宝三先生估算,到1933年,近代交通运输业的总所得在整个交通运输业总所得中所占的比重即已达到50%。抗战前,国民党国家资本的产业活动在交通运输业也最为活跃,据统计,1936年国民党政府的产业资本为44000万元,其中54%集中在交通运输部门。抗日战争期间,原有交通运输线路、邮电线路及交通、邮电器材遭受严重损失。为适应战争的需要和后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国民党政府乃大量投资,增修新的线路,补充各类器材,在交通素不发达的后方扩展近代交通运输业。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共修筑铁路干线2326千米,对于后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尽管由于铁路里程和车辆减少,铁路运输量较战前全国水平(不包括东北)相比也大为减少,铁路年平均客运量不及战前年客运量的1/3,年平均货运量只相当于战前年运量的1/10。不过,抗战期间后方铁路的每千米平均运载能力较战前有所提高。下文内容就反映了抗战时期铁路交通的艰难发展状况。

口述者简介:

凌鸿勋(1894~1981),中国土木工程专家、教育家。字竹铭,1894年4月15日生于广州,1981年8月15日卒。一生从事铁路工程的教学和修筑工作,曾负责修建陇海铁路、粤汉铁路等。他的著译较多,主要有:《八十年来之中国铁路》(1944)、《中国铁路概况》(1950)、《中国铁路志》(1954)、《七十年来东清、中东、中长铁路变迁之经过》(1964)、《詹天佑先生年谱》(1961)等。此外,还有其他著作和文章,如早年编著的市政工程学、铁路工程学、桥梁学及工厂设计学等方面的专著。

刘景山(1885~),字竹君,河北沧县人。1903年入北洋大学习矿冶,次年留学美国宾州大学习交通,获经济硕士。返国后执教于天津工业专门学校。1913年,任交通部统一铁路会计委员会委员。1921年赴哈尔滨任中东路会办。后转任中国银行总稽核,再掌路政司,长迄17年,致力于全国交通之发展与经营。1930年任国民政府铁道部顾问。1933年主持经济委员会西北办事处,开发西北。1935年任中国建设银行公司协理,戮力吸收外资兴筑主权。抗战初,促成滇缅等铁路借款合同。1940年与美国工业家订立建立中美树胶公司、中美汽车公司的合同。

王奉瑞(1903~),字仲琳,奉天人。1917年,先生负笈东瀛,初习机械,旋易交通。1926年学成归国,服务于京奉路(北宁路)、正太路,参与路政。抗战胜利后赴东北主持交通事务。自大陆赴台后,历任台电顾问、中纺公司总经理、中煤公司总经理、经济部顾问等职。 Vh0BFftXFFIH8oysWqIr8cM+sAstackAnMhKMjRlI6p2/W7P4nFd04xmLDl7rxw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