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高手必懂】

园林植物的水分管理

一、园林植物水分管理的原则

植物体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不能离开水分。首先,水是绿色植物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含量约占植物鲜重的70% ~90%,水使细胞和组织处于紧张状态,使植株挺立。其次,水是光合作用的物质来源之一。植物含水量的多少与其生命活动强弱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组织的代谢强度与其含水量成正相关。由此可知,水对植物生理活动起了决定性作用。陆生植物必须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以保持其正常含水量。但另一方面它的地上部分(尤其是叶子)又不可避免地要向外散失水分(蒸腾作用)。吸收到体内的水分除少部分参与代谢外,绝大部分补偿了蒸腾散失。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对于植物生叶长枝、开花结果极为重要。

园林植物缺水时,个体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如水分不足时,萌芽不整齐,新梢生长弱,花芽分化减少,开花不良。当土壤含水量下降到10% ~15%时,地上部分停止生长,低于7%时,根系停止生长。当土壤中水分过多,则土壤中氧气含量减少,根系生理活动减弱,影响到园林植物营养的运转与合成,严重缺氧时,可引起根系死亡。因此,园林植物水分管理的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1. 园林植物不同物候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

园林植物的物候期在各地表现的时间不一致,但同种园林植物在同一物候期内对水分的要求基本是相同的,如图2-1所示。

图2-1 园林植物不同物候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

2. 园林植物不同种类对水分的要求不同

一般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需水量多,这是由于草本植物根系分布较浅,吸收水分的土壤范围小,水分变化快,水分管理时要增加浇水次数,如草坪草的浇水次数多于地被植物,地被植物浇水次数多于灌木类,灌木类多于乔木类。

同一类园林植物不同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也不一致。一般阴性植物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如原产于热带及热带雨林地区的植物,由于长期生活在多雨多湿的环境,形成了对空气和土壤中的水分要求较高的特性。阳性植物对水分要求相应较少。

3. 园林植物不同栽植年限对水分要求不同

新栽植的园林植物一般要灌3~4次水,以保证成活,即定植水、缓苗水和补充水,并根据天气、土壤及植物生长情况,还要浇第4次水。新植乔木需要连续灌水3~5年,灌木最少5年。土质不好或树木缺水而生长不良,以及干旱年份,则应延长年限。对于新栽常绿树,尤其常绿阔叶树,常常在早晨向树上喷水,有利于树木成活。对于一般定植多年,正常生长开花的树木,除非遇上大旱,树木表现迫切需水时才灌水,一般情况则根据条件而定。

4. 园林植物的不同土壤对水分的要求不同

根据园林植物栽植地的不同土壤种类、质地、团粒结构等,水分管理要有所区别。例如:沙地容易漏水,保水力差,灌水次数应当增加,亦可小水勤浇,并施有机肥增加保水保肥性;盐碱地要“明水大浇”“灌耪结合”,最好用河水灌溉;低洼地也要“小水勤浇”,并应注意排水防碱;较黏重的土壤保水力强,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应当减少,并施入有机肥和河沙,增加通透性。

5. 园林植物的水分管理应与土壤管理、施肥等相结合

在全年的栽培养护工作中,灌水应与其他技术措施密切结合,以便在互相影响下更好地发挥每个措施的积极作用。如灌溉与施肥,做到“水肥结合”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施化肥前后,应该浇透水,既可避免肥力过大,影响根系吸收,又可满足园林植物对水分的正常要求。

此外,灌水应与中耕除草、培土、覆盖等土壤管理措施相结合。灌水和保墒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保墒做得好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消耗,满足树木对水分的要求。在园林植物生长季节要做到“有草必锄,雨后必锄,灌水后必锄”。

二、园林植物水分管理的措施

1. 灌水

(1)水源 常用水源有自来水、井水、河、湖、池塘水以及工业用水和生活废水。河水、井水和池塘水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质,是较好的灌溉用水。为了节约用水可用污水进行灌溉,但用前必须经过化验,确实不含有害有毒物质的水才能用,否则不能作灌溉用水。

(2)灌水的时期 灌水时期主要根据园林植物在一年中各个物候期对水分的要求、当地气候特点和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等决定。灌水的具体时期,除了对新栽植的园林植物要浇足定植水,在天气干旱,土壤缺水时及时补充水分,一般按照不同园林植物的物候期进行浇水,大体上可以分为休眠期灌水和生长期灌水两种。

1)休眠期灌水。一般称为灌“冻水”,在秋冬土壤冻融交替时及时进行。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北等地降水量较小,冬春严寒干旱,休眠期灌水可补充水分。在北方地区,冬季水结冻放出潜热可保护园林植物安全越冬,尤其对于以幼年植物、新栽植的植物及越冬困难的植物不可缺少。灌水时应尽量让水温与土温相近,以防因灌水引起土温变化剧烈而影响根系的吸收。春秋季在上午或下午浇水,夏季在早晚凉爽时浇水,冬季应在中午进行。

2)生长期灌水。不同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不同,园林观赏栽培应用也不相同,生长期灌水时间、次数也就不一致。一般生长期灌水可分为:萌芽水、花前水、新梢旺盛生长水、果实膨大水和休眠前期水等。不同园林植物可根据各自的栽培特点,选择不同的灌水时期。例如:灌萌芽水,早春萌芽前进行,有利于园林植物萌芽,新梢和叶片的生长;灌花前水,在萌芽后结合花前追肥进行,有利于开花与坐果,具体时间因地、因植物种类而异;新梢旺盛生长,在花谢后半个月左右,新梢旺盛生长前进行,促进新梢健壮生长,此时是园林植物的需水临界期,如果水分不足,新梢生长会受到抑制。

3)灌水的方法。正确的灌水方法可节约用水,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减少土壤冲刷。灌水的方法主要有3种,具体内容,如图2-2所示。

4)灌水次数。灌水次数与园林植物种类、不同的气候条件、土质、植株大小及生长状况等密切相关。灌水次数在雨量较充沛的地区,每年灌溉2~3次,在植物旺盛生长及秋季干旱时进行。雨量较少的地区,要增加灌水次数,一旦发现土壤缺水要立即灌水。如北京养护管理要求高,一般年份在园林植物生长期内,每月灌水1次,全年需要6~8次。

图2-2 灌水的方法

5)灌水量。灌水量也与园林植物种类、不同的气候条件、土质、植株大小及生长状况有关。耐旱树种要少些,如松类。不耐旱的树种灌水量要多,如水杉、马褂木、柏类等。在盐碱土地区,灌水量每次不宜过多,灌水浸润土壤深度不要与地下水位相接,以防返碱和返盐。土壤质地轻、保水保肥力差的也不宜大水灌溉,否则会造成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随重力水流失,使土壤逐渐贫瘠。园林植物的灌水量,以能使水分浸润根系分布层为宜,水量一般以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 ~80%为标准。坚持小水灌透的原则,谨防只灌湿浅层土壤,引起植物根系分布于土壤浅层,造成浅根。

6)灌水的顺序。灌水的顺序一般要掌握新栽的园林植物、草本园林植物、小苗、灌木、阔叶树要优先灌水。长期定植的树木园林植物、大树、针叶树可后灌。因为新植园林植物、草本园林植物、小苗、灌木的树根相对较浅,抗旱能力较差,阔叶树蒸发量大,其需水多,所以要优先。水渗透后及时中耕保墒,通过中耕可切断土壤的毛细管,否则水分会很快蒸发掉。夏季早晚进行灌溉,冬季可于中午前后进行,防止水温与土壤温度的温差较大而引起植物生长不良。园林植物在整形修剪前后要注意及时灌水,否则容易造成园林植物生长不良。

2. 排水

园林绿地的排水,则主要是在施工时平整园地,栽植不宜过深,雨季注意植穴底是否积水,并及时引排。一般采用明沟排水和地表排水,有条件也可暗沟排水。

(1)地表径流法 开建绿地时将地面修整成一个平缓的坡度(0. 1% ~0. 3%),使雨水能顺畅地排入河、湖。此法节省费用又不留痕迹,是绿地常用的排水方法。采用地表径流法应注意:坡度要严格掌握,过陡会引起水土流失,过平则易积水。

(2)明沟排水 在地面挖沟将水引导到出水口,也是最常用的方法。采用明沟排水必须全面规划,做好全园的排水系统,尤其要根据总的集水面积和可能的暴雨量,设置足够大的总排水出口和足够的排水坡度,一般明沟的排水坡度以0. 2% ~0. 5%为宜。

(3)暗沟排水 在地下埋设管道或用砖石砌筑暗沟,引导积水排出。此法有保持地面原貌,节约用地,便于交通的优点,但工程量较大,造价较高。在近期新建的公园和旅游景点中常采用明沟与地下管道相结合的排水系统。

三、灌溉中应注意的事项

1. 要适时适量灌溉

灌溉一旦开始,要经常注意土壤水分的适宜状态,争取灌饱灌透。如果该灌不灌,则会使树木处于干旱环境中,不利于吸收根的发育,也影响地上部分的生长,甚至造成旱害;如果小水浅灌,次数频繁,则易诱导根系向浅层发展,降低树木的抗旱性和抗风性。当然,也不能长时间超量灌溉,否则会造成根系的窒息。

2. 干旱时追肥应结合灌水

在土壤水分不足的情况下,追肥以后应立即灌溉,否则会加重旱情。

3. 生长后期适时停止灌水

除特殊情况外,9月中旬以后应停止灌水,以防树木徒长,降低树木的抗寒性,但在干旱寒冷的地区,冬灌有利于越冬。

4. 灌溉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因为早晨或傍晚蒸发量小,而且水温与地温差异不大,有利于根系的吸收。不要在气温最高的中午前后进行土壤灌溉,更不能用温度低的水源(如井水、自来水等)灌溉,否则树木地上部分蒸腾强烈,土壤温度降低,影响根系的吸收能力,导致树体水分代谢失常而受害。

5. 重视水质分析

利用污水灌溉需要进行水质分析,如果含有有害盐类和有毒元素及其他化合物,应处理后使用,否则不能用于灌溉。

此外,用于喷灌、滴灌的水源,不应含有泥沙和藻类植物,以免堵塞喷头或滴头。 s2KKryOwghtoHgAYfGakoUyL7wvIMv2AvA+wf3bVCxhalpgOha/CL2a2PlHFWT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