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假山工程概述

【新手必读】假山的概念

假山是园林中以造景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构筑的山。人们通常称呼的“假山”实际上包括假山和置石两个部分。

假山是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地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化的提炼和夸张,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统称,如图1-1所示。

图1-1 苏州环秀山庄假山

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做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美,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形态,如图1-2所示。

图1-2 苏州怡园山石景观

假山和置石的区别:一般地说,假山的体量大而集中,可观可游,使人有置身于自然山林之感。置石则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体量较小而分散。

【新手必读】假山的作用

我国园林要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高超艺术境界。园主为了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必然要建造一些体现人工美的园林建筑。但就园林的总体规划而言,在景物外貌的处理上则要求人工美从属于自然美,并把人工美融合到体现自然美的园林景观中去。假山之所以在我国园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在于假山可以满足这种要求和愿望。

假山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方面一:作为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形骨架

一些采用突出主景的布局方式的园林尤其重视假山作为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形骨架作用,或以山为主景,或以山石为驳岸的水池作主景。整个园子的地形骨架、起伏、曲折皆以此为基础来变化,这类园林实际上是假山园。

例如:金代在太液池中用土石相间的手法堆叠的琼华岛(今北京北海白塔山)、明代南京徐达王府的西园(今南京瞻园)、明代所建今上海豫园、清代扬州个园和苏州环秀山庄等,总体布局都是以山为主,以水为辅,其中建筑并不一定占主要的地位,如图1-3、图1-4所示。

图1-3 北京北海白塔山

图1-4 南京瞻园

方面二:作为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

对于集锦式布局的园林,假山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和明显。用假山组织空间还可以结合园林景观作为障景、对景、背景、框景、夹景等手法灵活运用。我国园林善于运用“分景”的手法,根据用地功能和造景特色将园子化整为零,形成丰富多彩的景区,这就需要划分和组织空间。划分空间的手段很多,利用假山划分空间则是从地形骨架的角度来划分,使空间具有自然和灵活的特点。特别是用山水结合相映成趣地来组织空间,使空间更富于性格的变化。

例如:圆明园“武陵春色”为了表现世外桃源的意境,用土山将地块分隔成独立的空间,其中又运用“两山夹水,时收时放”的手法作出“桃花溪”“桃花洞”“渔港”等地形变化,于极狭处见辽阔,似塞又通,由暗窥明,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体验,如图1-5所示。

图1-5 圆明园“桃花洞”遗址

方面三:运用山石小品作为点缀园林空间和陪衬建筑、植物的手段

山石的点缀和陪衬作用在我国南、北方园林中均有所见,以江南私家园林运用最为广泛。

例如:苏州留园东部庭院的空间基本是用山石和植物装点而成,有的园林以山石作花台,或以石峰凌空,或藉以粉墙前散置,或以竹、石结合作为廊间转折的小空间和窗外的对景,如图1-6所示。

方面四:用山石做驳岸、挡土墙、护坡和花台等

在坡度较陡的土山坡地常散置山石以作护坡。这些山石可以阻挡和分散地表径流,降低地表径流的流速,从而减少水土流失。在用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要堆起较高的土山,则需利用山石作山脚的藩篱。这样,由于土易崩而石可壁立,就可以缩小土山所占的底盘面积并使其具有相当的高度和体量,如图1-7所示。

图1-6 苏州留园

方面五:作为室内外自然式的家具或器设

山石可作为室内外自然式的家具或器设,如石屏风、石榻、石桌、石几、石凳、石栏等,既不怕日晒夜露,又可结合造景。此外,山石还可用作室内外楼梯(称为云梯)、园桥、汀石和镶嵌门、窗、墙等,如图1-8所示。

图1-7 山石护坡

假山作用的归纳总结:假山的这些功能都是和造景密切结合的,在园林布局中可以因高就低,随势赋形。山石与园林中其他组成元素诸如建筑、园路、广场、植物等组成各式各样的园景,使人工建筑物和构筑物自然化,减少某些建筑物线条呆板、生硬的缺陷,增加自然、生动的气氛,使人工美通过假山或山石的过渡与自然山水园的环境构成协调的关系。因此,假山则成为我国自然山水园最普遍、最灵活和最具体的一种造景元素。

图1-8 石凳与石屏风

【新手必读】假山分类

假山景观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布置庭院、驳岸、护坡、挡土墙,设置自然式花台等,还可以与园林建筑、园路、场地和园林植物组合成富于变化的景致。

根据假山主要材料、景观特征、环境取景的不同,可以分成多个类别。

一、按主要材料划分

土山

土山以土壤作为基本堆山材料,在陡坎、陡坡处,可用块石作护坡、挡土墙或作蹬道,但一般不用自然山石在山上造景。这类假山占地面积往往很大,是构成园林基本地形和基本景观的重要构造元素。在实际造园中,常利用建筑垃圾(如废砖瓦、墙土等)堆积成山,外覆土壤而成,如图1-9所示。

石山

石山的堆山材料主要是自然山石,只在石间空隙处填土配植植物。由于这类假山造价较高,故一般规模都比较小,主要用在庭院、水池等空间比较闭合的环境中,或者在挡土墙一侧作为瀑布、滴泉的山体来应用,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景观效果,如图1-10所示。

图1-9 土山

图1-10 石山

带石土山

带石土山的主要堆山材料是泥土,指在土山的山凹、山麓点缀岩石,在陡坎或山顶部分用自然山石堆砌成的悬崖绝壁景观,一般还有山石做成的梯级和磴道。带石土山可以做得比较高,但其用地面积却比较小,多用在较大的庭园中,如图1-11所示。

图1-11 带石土山

带土石山

带土石山从外观看主要是由自然山石筑成的,山石多用在山体的表面,由石山墙体围成假山的基本形状,墙后则用泥土填实。这种土石结合而露石不露土的假山占地面积较小,山体的特征却尤为突出,适宜于营造奇峰、悬崖、深峡、崇山峻岭等多种山地景观,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最为常见,如图1-12所示。

图1-12 带土石山

塑山

FRP塑山、塑石:FRP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简称,俗称玻璃钢。它是由不饱和聚酯树脂与玻璃纤维结合而成的一种质量轻、质地韧的复合材料。FRP工艺成型速度快、质薄而轻、刚度好、耐用、价廉、方便运输,可直接在工地施工,适用于异地安装的塑山工程。但FRP具有对操作者的要求高;劳动条件差,树脂溶剂为易燃品;工厂制作过程中产生有毒气体;玻璃钢在室外强日照下,受紫外线的影响,易导致表面酥化,寿命为20~30年等特性。

GRC假山:GRC是玻璃纤维增强水泥的简称,是将耐碱玻璃纤维加入到低碱水泥砂浆中硬化后产生的高强度的复合物。优点是:石的造型、皴纹逼真,具岩石坚硬润泽的质感,模仿效果好;材料自身质量轻,强度高,抗老化且耐水湿,易进行工厂化生产,施工方法简便、快捷、造价低,可在室内外及屋顶花园等处广泛使用;GRC假山造型设计、施工工艺较好,可塑性大,在造型上需要特殊表现时可满足要求,加工成各种复杂形体,与植物、水景等配合,可使景观更富于变化和表现力;GRC造假山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结束过去假山工程无法做到石块定位设计的历史,使假山不仅在制作技术上有所推进,而且在设计手段上取得了新突破;具有环保特点,可取代真石材,减少对天然矿产及林木的开采。

CFRC塑石:CFRC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20世纪70年代,英国首先制作出聚丙烯腈基碳素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板材,并应用于建筑工程,开创了CFRC应用的先例。

CFRC人工岩:是把碳纤维搅拌在水泥中,制成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并用于造景工程。其抗盐侵蚀、抗水性、抗光照能力等方面均明显优于GRC,并具抗高温、抗冻融及抗干湿变化等优点。其强度长期保持,适合用于河流、港湾等各种自然环境的护岸、护坡。由于其具有电磁屏蔽功能和可塑性,因此可用于隐蔽工程,也适用于园林假山造景、彩色路石、广告牌、浮雕等各种景观的创造。

二、按景观特征划分

仿真型假山

仿真型假山的造型是真实自然山形的模仿或微缩,山景逼真。峰、崖、岭、谷、洞、壑的形象都按照自然山形塑造,能够以假乱真,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如图1-13所示。

写意型假山

写意型假山的山景具有一些自然山形特征,但经过明显的抽象概括和夸张处理。在塑造山形时,特意夸张了山体的动势、山形的变化和山景的寓意,而不再以自然山形作为造景的主要依据,如图1-14所示。

图1-13 仿真型假山

图1-14 写意型假山

透漏型假山

透漏型假山的山景基本没有自然山形的特征,而是由很多穿眼嵌空的奇形怪石堆叠成可游可行可登攀的石山地。山体中洞穴、孔眼密布,透漏特征明显,身在其中也能感到一些山地境界,如图1-15所示。

实用型假山

实用型假山既可以有自然山形特征,又可以没有山形特征,其造型多数是一些庭院实用品的形象,如庭院山石门、山石屏风、山石楼梯、山石墙等。在现代公园中,也常把工具房、配电房、厕所等附属小型建筑掩藏在假山内部,如图1-16所示。

图1-15 透漏型假山

图1-16 实用型假山

盆景型假山

盆景型假山指在一些园林庭园中,将山石布置成大型的山水盆景。盆景中的山水景观大多数都是按照真山真水形象塑造的,有着显著的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能够让人领会到咫尺千里的山水意境,如图1-17所示。

图1-17 盆景型假山

三、按环境取景划分

以楼面做山

以楼面做山指以楼房建筑为主,用假山叠石做陪衬,强化周围的环境气氛。这种类型在园林建筑中应用普遍,如图1-18所示。

依坡岩叠山

依坡岩叠山指假山营造多与山亭建筑相结合,利用土坡山丘的边岩叠石成山。将石块半嵌在土中,显得厚重有根。土壤自然潮湿,使得林木芳草丛生,在山上建一小亭,更显得幽雅自然,如图1-19所示。

图1-18 以楼面做山

图1-19 依坡岩叠山

水中叠岛成山

水中叠岛成山指在水中用山石堆叠成岛山,在山上配以建筑。这种假山工程庞大,但具有非常高的观赏性,如图1-20所示。

点缀型小假山

点缀型小假山指在庭院中、房屋旁、水池边,用几块山石堆叠的小假山,作为环境布局的点缀。高不过屋檐,径不过五尺 [1] ,规模不大,小巧玲珑,如图1-21所示。

图1-20 水中叠岛成山

图1-21 点缀型小假山

【高手必懂】山石造景应用

园林假山石以大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源泉和依据,以山石为材料,做独立性或依附性的造景布置,表现出山石的个体美。假山与园林建筑相结合,打破了建筑物呆板的风格,使其趋于自然、曲折,如花架、回廊转折处的廊间山石小品、漏窗、门洞透景石、云梯等。此外,山石还可作为园林建筑的台基、支墩、护栏和镶嵌门窗,装点建筑物入口。

一、置石

置石是将石材或仿石材布置成自然露岩景观的造景手法,如图1-22所示。置石还可结合挡土、护坡以发挥种植床或器设等实用功能,并可点缀园林空间。置石能够用简单的形式,体现较深的意境,达到“寸石生情”的艺术效果。置石的配置方式又可分为特置、对置、散置、群置和山石器设。

图1-22 苏州留园石林小院

二、山石与园林建筑相结合

这是用山石来陪衬建筑的做法,即用少量的山石在适宜的部位装点建筑,营造出将建筑置于自然的山岩上的效果。所置山石模拟自然裸露的山岩,建筑则依岩而建。因此,山石在这里所表现的实际是大山之一隅,可以适当运用局部夸张的手法。其目的仍然是减少人工的气氛,增添自然的气氛。常见的结合形式有以下6种:

形式一:山石踏跺和蹲配

踏跺是用于丰富建筑立面、强调建筑出入口的手段。中国传统的建筑多建于台基之上,出入口的部位需要有台阶作为室内外上下的衔接部分。园林建筑常将自然山石作为踏跺,它不仅有台阶的功能,而且有助于从人工建筑到自然环境的过渡,如图1-23所示。石材多选择扁平状的长方形,间以各种角度的梯形甚至是不等边的三角形。每级高在10~30cm,甚至可以更高一些,每级的高度不一。由台明出来的头一级可与台基地面同高,使人在下台阶前有个准备。山石每一级都向下坡方向设置2%的倾斜坡度以便排水。石级断面要上挑下收,以免人们上台阶时脚尖碰到石级上沿。用小块山石拼合的石级,拼缝要上下交错,以上石压下缝。

图1-23 山石踏跺

蹲配是常和踏跺配合使用的一种置石方式。蹲配以体量大而高者为“蹲”,体量小而低者为配。蹲配可兼备垂带和门口对置的石狮、石鼓之类装饰品的作用,但从外形上又不像垂带和石鼓那样呆板。既可作为石级两端支撑的梯形基座,也可以由踏跺本身层层迭上而用蹲配遮挡两端不易处理的侧面。在保证这些实用功能的前提下,蹲配在空间造型上则可利用山石的形态极尽自然变化。蹲配也可“立”、可“卧”,以求组合上的变化。但务必使蹲配在建筑轴线两旁有均衡的构图关系。

山石踏跺有石级平列的,也有互相错列的;有径直而入的,也有偏径斜上的。当台基不高时,可以采用前坡式踏跺;当游人出入量较大时,可采用分道而上的办法。总之,踏跺虽小,但可以发挥匠心的处理却不少。一些现代园林布置常在台阶两旁设花池,并把山石和植物结合在一起用以装饰建筑出入口。

形式二:抱角与镶隅

以山石成环抱之势紧包基脚墙面称为抱角(图1-24);以山石填镶墙内角称为镶隅。在建筑外面包一些山石使得建筑似坐落在自然的山岩上。山石抱角和镶隅的体量均须与墙体所在空间取得协调,也可以用以小衬大的手法,用小巧的山石衬托宏伟、精致的园林建筑。

图1-24 抱角

江南园林多用山石作小花台来镶填墙隅。花台内点植体量不大却又灵动、轻盈的观赏植物。由于花台两面靠墙,植物的枝叶必然向外斜伸,从而使本来比较呆板、平直的墙隅变得生动活泼而富于光影、风动的变化。

形式三:粉壁置石

粉壁置石一般指以墙作为背景,在面对建筑的墙面、山墙或建筑墙面前基础种植的部位作石景或山景布置,因此也称“壁山”,如图1-25所示。在江南园林中,这种布置随处可见。有的结合花台、特置和各种植物布置,式样多变。

图1-25 壁山

形式四:回廊转折处的廊间山石小品

园林中的回廊为了营造空间的变化或使游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赏景物,在平面上往往做成曲折回环的半壁廊。这样便会在廊与墙之间形成一些大小不一、形体各异的小天井空隙地,使园林中很小的空间也富于层次和景致的变化。同时可以诱导游人按设计的游览序列入园,丰富沿途的景致,使建筑空间小中见大,活泼无拘,如图1-26所示。

图1-26 廊间山石小品

形式五:“尺幅窗”和“无心画”

园林景色为了使室内外互相渗透常用漏窗透石景,如图1-27所示。以“尺幅窗”透取“无心画”是从暗处看明处的取景手法,窗花有剪影的效果,加以石景以粉墙为背景,从早到晚,窗景因时而变。苏州留园东部“揖峰轩”北窗三叶均以竹石为画。微风拂来,竹叶翩洒,阳光投入,修篁弄影。些许小空间却十分精美、雅致,居室内而得室外风景之美。此外,山石还可作为园林建筑的台基,支墩和镶嵌门窗,变化之多,不胜枚举。

形式六:云梯

云梯指以山石叠成的室外楼梯,如图1-28所示。既可节约使用室内建筑面积,又可形成自然山石景。如果只能在功能上作为楼梯而不能成景则不是上品。云梯的建造最忌山石楼梯暴露无遗,和周围的景物缺乏联系和呼应。而做得好的云梯往往是组合丰富,变化自如。

图1-27“尺幅窗”透取“无心画”

图1-28 云梯

三、山石与植物相结合

山石花台在江南园林中运用极为普遍,如图1-29所示。主要原因是这一带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排水不良,一些名花如牡丹、芍药之类却要求土壤排水良好。为此,用花台提高种植地面的高程,可以相对地降低地下水位,为这些观赏植物的生长创造合适的生态条件,同时又可以将花卉提高到合适的高度,以免躬下身去观赏;花台之间的铺装地面是自然式的路面,庭院中的游览路线可以运用山石花台来组合;山石花台的形体可随机应变,小可占角,大可成山,特别适合与壁山结合随心变化。

图1-29 山石花台

四、叠山

叠山较之置石就复杂得多了,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更多一些,要求把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统筹考虑。历代的假山匠师多由画师而来,因此我国传统的山水画论也就成为指导叠山实践的艺术理论基础,故有“画家以笔墨为丘壑,掇山以土石为皴擦。虚实虽殊,理致则一”之说。

假山最根本的法则就是“有真为假,做假成真”。这是中国园林所遵循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总则在叠山方面的具体化。假山必须合乎自然山水地貌景观形成和演变的科学规律,在外观上注重整体感,在结构方面注意稳定性,假山营造手法可归纳为以下7点:

营造手法一:山水结合,相映成趣

中国园林把自然风景看成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环境景观,山水是自然景观的主要组成。如果片面地强调堆山叠石却忽略了其他的因素,其结果必然是“枯山”“童山”而缺乏自然的活力。苏州环秀山庄山峦起伏构成主体,弯月形水池环抱山体西、南两面,一条幽谷山涧穿贯山体再入池,如图1-30所示。苏州拙政园中部以水为主,池中却又造山作为对景,山体又被水池的支脉分割为主次分明而又密切联系的两座岛山,这为拙政园的地形奠定了关键性的基础,如图1-31所示。南京瞻园因用地南北狭长而使假山各居两端,池在两山麓又以长溪相沟通。此类都是山水结合的成功之作。

图1-30 苏州环秀山庄

图1-31 苏州拙政园

营造手法二: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自然山水景物丰富多样。在一个具体的园址上究竟要在什么位置造山,造什么样的山,采用哪些山水地貌组合单元,都必须结合相地、选址,因地制宜地把主观要求和客观条件相结合,把所有的园林组成元素作统筹的安排。如避暑山庄在澄湖中设“青莲岛”,岛上建烟雨楼以仿嘉兴的烟雨楼,而在澄湖东部则辟小金山以仿镇江金山寺,如图1-32所示。这两处假山总体布局摹拟名景,但具体处理又必须立足于客观条件。只有因地制宜地确定山水地貌才能达到“构园得体”和“有若自然”。

图1-32 承德避暑山庄青莲岛

营造手法三:巧于因借,混假于真

“巧于因借,混假于真”也是因地制宜的一个方面,即利用环境条件造山。如果园之远近有自然山水相因,那就要灵活地加以利用。在“真山”附近造假山是用“混假于真”的手段取得“真假难辨”的造景效果。例如,位于无锡惠山东麓的寄畅园借九龙山、惠山于园内作为远景;承德避暑山庄借远处的馨锤峰为远景,将美丽的外景收于园内,别有一番景色耐人寻味,如图1-33所示。

图1-33 无锡寄畅园借景惠山

“混假于真”的手法不仅用于布局取势,也用于细部处理。颐和园的“桃花沟”和“画中游”等都是用本山裸露的岩石为材料,把人工堆叠的山石和自然露岩相混布置,也都收到了“作假成真”的成效。

营造手法四:独立端严,次相辅弼

“独立端严,次相辅弼”即要主景突出,先立主体,再考虑如何搭配次要景物以突出主体景物。布局时应先从园的功能和意境出发并结合用地特征来确定宾主之位。假山必须根据其在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安排,最忌不顾大局和喧宾夺主。例如:瞻园(图1-34)、个园、静心斋以山为主景,以水体和建筑辅助山景;留园东部庭院则以建筑为主体,以山、水陪衬建筑;北海画舫斋中的“古柯庭”就以古槐为主体,庭院的建筑和置石都围绕这株古槐布置。

图1-34 南京瞻园

营造手法五:三远变化,移步换景

假山在处理主次关系的同时还必须结合“三远”的理论来布局。宋代郭熙《林泉高致》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山正面如此,侧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假山在处理三远变化时,要做到高远、平远和深远。例如,苏州环秀山庄内由造园大师戈裕良设计建造的假山,其均达到了高远、平远、深远,是古典园林假山之最,如图1-35所示。

图1-35 苏州环秀山庄

营造手法六:远观山势,近看石质

“势”指山水形势,即山水轮廓、组合与所体现的动势和性格。远观山势,近看石质是说假山营造既要强调布局和结构的合理性,又要重视细部处理,如图1-36所示。

图1-36 远观山势,近看石质

营造手法七:寓情于石,情景交融

假山很重视内涵与外观的统一,常运用象形、比拟和激发联想的手法造景。所谓“片山有致,寸石生情”也是要求无论置石或叠山都讲究“弦外之音”的营造,如图1-37所示。这包括长期相为因循的“一池三山”“仙山琼阁”等寓为神仙境界的意境;“峰虚五老”“狮子上楼台”“金鸡叫天门”等地方性传统程式;“十二生肖”及其他各种象形手法;“武陵春色”“濠濮涧想”等寓意隐逸或典故的追索;寓名山大川和名园的手法,如艮岳仿杭州凤凰山、苏州恰隐园水洞仿小林屋涧等;寓自然山水性情的手法和寓四时景色的手法等。

图1-37 仁寿殿峰虚五老(仿庐山五老峰) OdzSUKco+Zv+RLHlvC6yjBMR/g0qhgYdvWU4SGdb6VPJRM5dLC+MgbZNXyKXG0B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