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6 K12业务运营的新趋势

经过20年的发展,尽管K12教育培训行业整体规模不断增长,龙头企业地位初定,但相对于庞大的市场需求来说,整个行业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市场集中度也有待提高。具体来说,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众多,笔者浅见,未敢对行业的未来走向做出预测。然而,在K12业务运营方面,有两个趋势已经初见端倪,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还将进一步明朗:一个是OMO,另一个是精细化运营。在这里也仅提出一些个人思考,供参考。

1.6.1 K12机构的OMO探索

目前,K12机构特别是传统的线下机构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首先,互联网的普及,对K12教育培训行业和家长/学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客户的社交、学习、接收信息等行为方式正在被互联网改变,K12教育培训行业需要主动拥抱变化,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互联网能够将优质的教学资源方便地输送给更广泛的地区,帮助更多学员提升学习效果、实现教育公平,这对于K12教育培训行业来说也是促进发展的新机遇。

与此同时,K12教育培训行业内部环境也无时不在发生着变化。一个行业的成熟,通常也意味着该行业产品的日趋同质化,行业内所有的企业都开始竞相补短板,按照同一化的标准升级产品,最终结果就是产品在功能和形态上的差异越来越小。当产品的功能越来越接近时,家长/学生在选择时,就开始更加看重产品的便利性、情感价值或价格等因素。

面对这样的内外部环境变化,线下培训机构是否拥抱互联网、是否开展OMO模式探索已经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进行OMO模式的转型。

我们可以以健身行为为例,也许你也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 你在网上看到一个健身案例(例如“健身100天前后的身材对比”那种),其中提到了某健身App,你看得心潮澎湃,立刻下载了该软件。

● 在该软件中,你制订了自己的健身计划,通过教学视频来训练,随时观测自己的健身数据,还找到了很多一起健身的好友。

● 光在家里训练,你感觉有些动作还是掌握得不够好,有时候自己也不能坚持。这时,该健身软件提示你,有一家离你家不到500米的健身房,价格公道,还有专业教练指导。

●你去过之后,感觉训练效果好多了,于是和教练约好,以后每到周末都去健身房练习,工作日就在家里对照教学视频自己练习。每天的健身数据都会上传到App中,以便于教练查看并且指导你在家里训练动作。

●后来,你介绍了你的好友也下载该健身App,并且互加好友,相约互相监督。但是他家附近没有健身房,他很期待健身房能够尽快开起来。

这就是一个健身行业典型的OMO案例,在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OMO模式的三个特点。

一是线上线下优势互补、各取所长。线上侧重便利性,通过线上产品提升使用频率;线下侧重体验感,通过门店(健身房)进一步提升效果、增强黏性。

二是线上线下数据共享。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健身数据,都统一由健身软件记录和管理,健身教练实时查看并提供咨询,从而打破了线上和线下的边界,形成更好的体验。

三是线上线下联动,打通获客场景、健身场景和运营场景,实现完整的流量循环。例如,将线下客户引导至线上社交网络,在线上形成口碑的二次传播和增值,降低获客成本,增强黏性。

在K12领域,OMO转型实际上原理类似,但应结合培训行业的特点将工作重点进一步明确。具体来说,可以在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区域拓展。随着一线城市(包括新一线城市)K12教育培训市场饱和度的提高,下沉市场的价值越来越大。通过OMO模式,把校区开到周边城市或者郊区,使学生可以通过直播/录播课,听到来自中心城市的优秀老师的课程。

二是利用线上优势实现产品增值。前文提到,随着市场和消费者的成熟,K12教育培训行业的产品功能日趋同质化,“课堂教学+课下服务”的模式已经成为各家机构课程的标配。此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加强产品的差异化,提升产品价值,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突破思路。例如,西安Y学校是一家以一对一个性化辅导为主营业务的K12机构。一般来说,个性化业务的利润率相对于班课业务较低,通常在10%左右,但该机构利润率能维持在20%以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增值产品的开发。该机构开发了自有App,内含几千个自制的学习视频,内容涵盖学科重点知识、学习方法、考试技巧、心理疏导、家庭教育等方方面面。凡报名一对一课程的学员,App多交3800元,即可观看全部的视频。这些视频实际上就是增值产品,其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但可以为学员带来价值,学员通常愿意买单;对机构来说,也大大提高了利润率。因此,在线下解决“重体验”的问题,在线上提供有足够价值的“轻体验”产品,如在线讲座、直播课、录播课、知识付费产品等,线上线下打包实现产品的增值,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向。

三是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实现运营效率的提升。高效率运营的含义有两个:一是降低运营成本,包括获客成本、人力成本等;二是通过快速的运营拉动收入提升。具体来说,OMO模式可以融合线上线下的资源,通过运营“流量池”实现获客成本的降低;或进行潜在客户资源流转的精细化设计,提高收入;或通过作业批改系统、自适应刷题系统等的建立,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等。

举个例子,特价班是不少K12机构实现入口年级招生的重要手段。但是近年来,传统的线下获客手段效果甚微,流量渠道价格水涨船高,导致特价班的定价面临两难问题——价格太低会导致成本过高、入不敷出;价格过高又失去了特价班的意义。此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流量池”,将线上线下获取的资源放到流量池中进行多次裂变、多次招生,一方面降低流量获取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转化率,增加收入。

综上所述,OMO转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可以在战略、产品、运营等多方面帮助K12机构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谋求长远发展。同时,在具体的OMO转型探索中,建议K12机构成立独立的团队,专门开展工作。无论是区域拓展,还是增值产品的开发,抑或是运作流量池等,都最好由专门的团队执行,如果以旧有团队和组织架构为基础,单纯累加工作,会有利益的纠缠,也会有思路的限制,最终效果受到影响。

1.6.2 K12业务运营的精细化

在商业畅销著作《卖轮子》一书中,作者大致描述了一门生意发展所历经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技术驱动”的初创期。在这一阶段,同业者寥寥,企业只需掌握核心技术,或生产出开创性的产品,即可坐拥收利;

第二个阶段是“关系驱动”的发展期。在这一阶段,随着竞争者的增加,市场上“卖轮子”的供应商越来越多,维护好客户关系,拉拢“回头客”,说服其不断复购,就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第三个阶段可以称为“营销驱动”的竞争期。如果说上一阶段的重点在于维护老客户,在这一阶段,老客户已经不足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企业必须大力开拓新客户;

第四个阶段,我们可将其称为“运营驱动”的成熟期。此时,技术、营销等都已经拼得差不多了,产品、渠道都相差无几,同业者之间的比拼开始集中到精细化运营上。谁做得细,运营效率高,定价空间越大,从而越有机会在白热化竞争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K12教育培训行业基本上也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历程。从最初创建“名师团”打造优质课堂,到老客户关系维护,再到“招新大战”,如今已经到了决胜精细化的阶段。

精细化运营,是企业在成熟市场上为自己筑起的一条宽宽的“护城河”。K12业务运营包括招生、设班、扩科、续班、产品设计、定价等一系列环节,每一个环节又涉及研发、教学、教务、市场、技术、后台等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工作具体而又琐碎。在这样的情况下,精细化运营就更要求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执行,都有一套严密到位的工作节奏和保障措施。

与此同时,精细化运营还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将运营心法制度化、经验化,大量方法技巧的总结和分享,有利于机构内部迅速组建团队、复制经验,进一步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精细化运营并不代表流程的固化,更不意味着限制创新。企业可以组建相关团队,前瞻性地探索方向、设计路线;同时,也应该通过一系列机制的建立,打造学习型组织,使内部员工的认知水平保持同步,迭代更新。

在K12教育培训行业步入成熟期的当下,精细化运营应该成为每个机构着力发展的方向之一。本书的后面章节,也会试图从K12业务运营的各个环节,拆解精细化之道。 ZIsfk05raoOPsUhevf3aGJGLT6ThNaRo6TEsrusjK4otwGWI9uZgBYYj4PmO/pG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