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路桥制图标准

一、比例

(1)为了清晰地表示图样,根据地形起伏情况的不同,地形图可采用不同的比例。《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规定:在山岭区采用1∶2000比例,丘陵和平原区采用1∶5000比例。

(2)由于路线的高差与其长度相比要小得多,为了能清楚地表示其高度方向上的变化,规定断面图中的距离与高程宜按不同的比例绘制。一般在山岭区横向采用1∶2000,纵向采用1∶200;在丘陵区和平原区因地形起伏变化较小,所以横向采用1∶1000,纵向采用1∶500。

(3)桥位平面图常用的比例有1∶5000,1∶2000,1∶1000等。

(4)桥位地质纵断面图,为了表明地质和河床深度的变化情况,一般把地形高度的比例较水平方向的比例放大数倍,常用水平方向的比例为1∶100~1∶500。

(5)桥梁总体布置图常用的比例为1∶50~1∶500。

(6)桥梁构件图常用的比例为1∶10~1∶50。当构件的某一局部在构件中不能清晰完整地表达时,则需采用更大的比例来绘制局部放大图,常用的比例为1∶3~1∶5。

(7)涵洞工程图一般采用的比例为1∶50~1∶100。

二、坐标网和指北针

为了表示地区的方位和路线的走向,地形图上需要画出坐标网和指北针。

1.坐标网

坐标网采用细实线绘制,南北方向轴线代号为 X ,东西方向轴线代号为 Y ,坐标值的标注靠近被标注点,书写方向平行于网格或在网格延长线上,数值前标注坐标轴线代号。图1-7所示为两垂直线的交点坐标距坐标网原点北3000、东2000个单位(m)。

2.指北针

指北针采用细实线绘制,如图1-8所示。圆的直径为24mm,指针尾部的宽度为3mm,并且在指针的端部处注有“北”字。

图1-7 坐标网

图1-8 指北针

三、坐标网和指北针里程桩号

路线的长度是用里程表示的。在平面图中里程桩号标注在公路中线上,从路线起点至终点按从小到大、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公里桩号标注在路线前进方向的左侧,用符号“ ”表示;百米桩标注在路线前进方向的右侧,用垂直于路线的短线“ |”表示,也可标注在路线的同一侧。公里桩和百米桩均采用垂直于路线的短细线表示,数字写在短细线端部,字头朝上。

四、平曲线和竖曲线

公路的线形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在平面上有转折、纵面上有起伏,为了满足车辆行驶的要求,必须用一定半径的曲线连接,因此路线在平面和纵面上都是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平面上的曲线称为平曲线,而纵面上的曲线称为竖曲线。

1.平曲线

平曲线包括缓和曲线和圆曲线。公路路线平面图中应列表标注平曲线要素:交点编号(JD)、交点位置、圆曲线半径( R )、缓和曲线长度( l )、切线长度( T )、曲线总长度( L )、外距( E )等。

如图1-9a所示(无缓和曲线),JD1表示第一号交角点,由左向右为路线前进方向,ZY(直圆点)表示圆曲线的起点,即由直线段进入圆曲线段;QZ(曲中点)表示圆曲线的中点;YZ(圆直点)表示圆曲线的终点,即由圆曲线转入直线段。

图1-9 平曲线

a)无缓和曲线 b)有缓和曲线

如图1-9b所示(有缓和曲线),JD3表示第三号交角点,由左向右为路线前进方向,ZH(直缓点)表示缓和曲线的起点,即由直线进入到缓和曲线;HY(缓圆点)表示圆曲线的起点,即由缓和曲线进入到圆曲线;QZ(曲中点)表示曲线的中点;YH(圆缓点)表示圆曲线的终点,即由圆曲线转入缓和曲线;HZ(缓直点)表示缓和曲线的终点,即由缓和曲线进入到直线段。

2.竖曲线

当路线坡度发生变化时,为保证车辆顺利行驶,需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分为凸曲线和凹曲线两种,在路线纵断面图中分别用“ ”和“ ”符号表示,并标注有竖曲线的半径( R )、切线长( T )和外距( E )。竖曲线符号一般画在图样的上方。

五、三角点和水准点

公路路线施工图中还标注了用三角网测量的三角点△和控制高程的水准点 编号及位置。如“△ c 1 ”表示1号三角点;“ ”表示2号水准点,其高程为53.712m。

六、路线纵断面图资料表部分

在路线纵断面图中有资料表格,表格内容可根据不同设计阶段和不同道路等级的要求而增减。设计高程、地面高程、填方高度、挖方高度的数值应对准其桩号,单位以米计。桩号数值的字底应与所表示桩号位置对齐,整公里桩应标注“K”,其余桩号的公里数可省略。

表中“平曲线”一栏表示路线的平面线形,不设缓和曲线时用“ ”表示左转弯的圆曲线,“ ”表示右转弯的圆曲线;设缓和曲线时用折线“ ”表示左转弯的曲线,“ ”表示右转弯的曲线。在曲线的一侧标注交点(JD)编号、桩号、偏角( α )、半径( R )、曲线长。

七、断链及其他

1.断链

在测量过程中,有时因局部改线或事后发现量距计算有错误,以及在分段测量中,由于假定起始里程不准确,而造成全线或全段接线里程不连续,导致影响路线的实际长度,这种里程不连续的现象称为“断链”。断链有长链和短链之分。当原路线记录桩号的里程长于地面实际里程时称为短链,反之则称之为长链。

在路线平面图中断链的标注如图1-10a所示。在纵断面图中,当路线发生短链时,道路设计线在相应桩号处断开,断链如图1-10b所示。如路线局部改线而发生长链,为了利用已绘制的纵断面图,当高差较大时,断链如图1-10c所示;当高差较小时,断链如图1-10d所示。

图1-10 断链的标注

a)平面图中断链 b)纵断面图中断链 c)高差较大时断链 d)高差较小时断链

2.其他

(1)在路基横断面图的下方标注有地面中心桩处的挖土或填土深度 H ,填、挖方面积 A ,里程桩号等。填土高度用 H T (m)表示,挖方高度用 H w (m)表示;填土面积用 A T (m 2 )表示,挖方面积用 A w (m 2 )表示。

(2)当路线较长,一张图不能完整表述清楚而需要绘制多张图时,在每张图样的右上角应绘制角标,用以注明图样的序号及总张数。

(3)路线平面图上绘制的指北针,除用以指出路线所在地区的方位外,还能在拼接图样时作为核对之用。

(4)断开的图样两端均绘有垂直于路线的接图线,用点画线表示。看图时,应以相邻两张图样的道路中心线为准,并将接图线重合在一起,如图1-11所示。

图1-11 路线图幅拼接示意图 xFLeeAjoM0iZ77HPACoJvUPRJ13GmB+uHOTRR/VmHdexkVzjYHDGfhj9T/DGQ5g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