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经济学、乡村发展

授人以渔

罗煜

(2011年研修班学员,时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11级金融学专业博士生,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

从10月14日第一次上课,到12月9日讨论论文,仅仅9周的时间,感觉还没有过瘾黄老师的研究班课程就结束了,然而就是这9周的课程,让我从黄老师那里得到了沉甸甸的收获,让我受用终身。

在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们每周读一本书,写读书笔记,进行一次讨论。我从来没有像对待这门课一样上过其他的课程,几乎每次都花费了好几天时间在阅读指定的书目上,经常是到了最后一个晚上还在通宵写笔记,在第二天上课之前发到黄老师的邮箱。黄老师说,他已经习惯了我最后交读书笔记,在上课的那天清晨打开邮箱查收我的读书笔记。这个惯例在最后一次提交课程论文的时候被打破了,我知道黄老师要在最后一天时间内集中看十几篇论文很辛苦,于是争分夺秒地提前了一天把文章写好发给了黄老师,这次居然我是全班第一个交论文的,代价就是两个通宵没有合眼。我觉得这么做是值得的,我投入了多少,收获的比这还要多。

还记得第一次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我面对厚厚的一本书,不知道怎么按照黄老师的要求,把它提炼成薄薄几页纸的笔记,一直到了最后一天才连夜写出来。经过了两三次练习,写读书笔记的能力迅速地被训练了出来,写顺了就相对轻松了,关注点也不再放在怎么写笔记,而是怎么理解一本书中的理论,以及怎么把它和自己的研究结合起来。

黄老师在这门课读指定阅读的书都是各领域经典著作,涉及历史、经济、社会学、法学、人类学等学科,涵盖了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的几大主要的流派。俗话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在这门课上,我们学习讨论的不局限于某个领域的某一方面的知识,而是一个学科、一个流派最重要的方法论,这是“授人以渔”的教学。原来我们站在某一个学科的局限内,跟着主流研究走,追随二三流研究者的步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现在,黄老师让我们站在人类智慧最高峰的平台上,去探寻那些大师们的思想,引导我们去思考理论与实践的连接,拨云见日,让人豁然开朗。从这门课上,我获得了学术研究方法的利器。

黄老师对改造中国的教育有着满腔的热情,胸怀奉献精神。他对年轻人充满了期待,他不断鼓励我们不要迷信,要独立思考,要从经验出发,去研究真问题。在最后一次课结束之后,我和黄老师谈了一个小时,他对我给予了学术研究上的极大鼓励,激发了我的信心和志向。在结课后的聚餐上,黄老师很兴奋地和大家碰酒杯,吃饺子,他是如此平易近人,让我们倍感亲切。

黄老师曾经对我说,当初在遴选学员的时候,犹豫过要不要让我加入。他担心我受过比较长时间的主流经济学教育,思维已经成型,可能这门课不会影响到我,不过最终还是让我进来了。事实证明,这门课对我影响很大,而且是全方位的,可能是决定性的。我的专业背景和班上绝大多数学员距离甚大,在阅读某些领域的作品时,确实有难度,但是这种挑战给了我学习新事物的动力,经历一番付出之后,我大开眼界,重塑了我的方法论。在撰写课程论文的时候,我已经或有意或无意地把课程中的方法、思维放到了我的文章中,我对此感到很欣慰。

与黄老师相识的短短两个月,我就获得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对黄老师心中充满着敬仰和感谢。对有一批在一起学习讨论、碰撞交流思想的同班学员们,我也深表荣幸。黄老师在聚餐时说,我们吃饺子的地方有国际声誉,因为不少国外知名学者也在那里吃过饺子。我想,我们对黄老师的最好回报,也是对这门课最好的总结,就是按照黄老师所期望的,做真正的研究,做大学问。或许,这个简陋的饺子馆未来还真会诞生有国际声誉的中国学者。届时我们会再邀黄老师一起庆贺!

读书的拐点、学术的起点
——2012年秋季研修班总结

程瑶瑶

(2012年研修班学员,时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2012级博士研究生,现供职于北京化工大学公共管理系)

研修班已经结束一个多月了,至今仍记得暑假收到老师邮件时的兴奋,也记得每周三、周四凌晨完成读书笔记时的喜悦,以及结课聚餐时的不舍。三个月,十本书,从研修班习得养成的读书习惯、思维方式将是我未来学术生涯中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三个月,十九个人,课堂课后跨学科、跨院校的交流、讨论乃至思想的激烈碰撞和争锋,极大地拓展了视野,培植了我们深厚的友谊。

仍记得开讲的第一次课,黄老师就有意识地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读书和写笔记的习惯:先读首尾,掌握作者的主要论点后再逐章阅读,并在阅读中不断问自己有没有被作者说服,并可进一步来想若是自己的话会怎么写。老师对每个人的读书笔记都一一做了精细的点评,指出哪些地方存在问题,并对比了总结精确的和不精确的笔记,让学生自己体会之间的差距并作出针对性的改善。这个方法对我非常适用。开课前我在写第一篇读书笔记时虽然也有意识地用黄老师提倡的方法来读书和写笔记,却不得要领。第一次课后我把自己写的笔记与“范本”笔记进行对比时就能清楚地发现,自己远没有把准书的核心论点,所梳理的论据也没有“直接有力”。读第二本书时,我尝试作出调整——读完后把书放到一边,然后尽可能用精简的语言概括书的核心论点、各个分论点,以及作者是用什么经验材料来支撑证明其观点的。这样下来,对全书的掌握效果明显好于第一本。就这样,我在不断摸索中琢磨学术专著是如何写成的,在反复研读中增进对读书方法的理解,也就越能体会老师提倡的读书方法的妙处。如今每每翻看那些用该方法读过的书,就像遇到老朋友般亲切,核心观点、逻辑框架跃然纸上。

这十本书,让我领略了实体主义、形式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四个不同流派的主要观点及其论证思路,也让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以往接受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科班教育只是广阔深邃的学术领域中一个小小的分支,更让我深刻认识到问题的思考不是只有一种路径,农村的经济发展不仅受经济规律的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社会、法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理论是核武器”,学习和掌握好的理论是让人兴奋的,但归根结底理论也只是一种工具,要避免陷入理论学说争辩的“空中楼阁”,更不能堕入知识崇拜的窠臼。所以黄老师一直强调读理论时要吸收其符合实际的部分、对自己有用的部分,不要试图找一个全能的、万能的理论,而是要把各种理论当作“超市”货架上的“商品”,活学活用,把这些理论当作跳板,重新构造,形成对自己有用的概念或分析框架,要利用它、超越它。正是老师的这些警醒,让我在初学这么多理论的时候,不去迷恋它们的高深晦涩,不去扎进理论的争辩,而是从外部更加客观地窥见每个理论观点的异同、论证范式的差异以及它们各自背后的意识形态、现实关照和具体情境,将他们解构、重组,再去找寻解释现实困惑的答案。黄老师提倡的这种从经验出发到概念再回到经验的学术思维方式,帮助我更好地扎根实践,寻求“真问题”。

读书方法的习得和对理论的掌握学习都让我受益良多,但对我影响更深的是老师一直力行和提倡的“关心大多数人利益”的学术立场。老师的每本书都饱含着他对中国小农的深切关怀,他解读他们的生活,剖析现状背后的原因,希望农民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我想,这也正是做学术最具魅力所在。

此外,研修班上同学们的“学霸”精神也让我感触颇多。不论是几位外地同学不定期地在北京和学校、工作单位之间的奔波往返,还是每周五早上五点半起床赶来人大上课的求学精神,都让我深深感佩;每周五课后聚餐的时候,学霸们抛出的各种概念、理论、观点总让人眼前一亮,备受启发;秋游时大家在地铁上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论的都是在读的某本书或者自己感兴趣的某个学术问题,下车时大家意犹未尽地笑称“这或许是史上最学术的一节地铁车厢了吧”……这段特别学术且充满欢声笑语的时光让人无比怀念,每个人将对知识的向往、理论的拷问、现实的关切迸发为对学术的执着、笃定与热情。有这样一群可爱可敬的人相伴,我们组就了一个小的学术共同体,未来的学术道路上我们将不再寂寞。 VJPUdUuLZiJjSbr6XDbacfWAaXB2bTcM+YZaHN9b/FZT0G9NlIw3ugMJ8Y5Wxbg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