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一讲 |

为学之道

今人要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不得不从这个“学”字开始。

“学”的内涵和价值之所以被遮敝,与我们从小对于“学习”二字的严重误解有关。

“学而时习”或者说“学习”的真义不是别的,正是“知行合一”。

“为己”之学,而不是“为人”之学,才是一切学问的根本出发点。

真正的为学,不是向外求知识,而是向内求自信。

知识不等于智慧,如果仅知“道问学”而不知“尊德性”,缺乏基本的“知识诚信”,则知识越多,反而离智慧越远。

本书第一讲,我们要从“为学之道”开始。这既是“逻辑推演”的结果,也符合“生命成长”的真谛。

因为,中国人的一切“正知”“正觉”“正见”和“正信”,无不来自“学”;而中国人的一切“无知”“错觉”“谬见”和“迷信”,无不来自“不学”。

“学”与“不学”,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打开《论语》,开篇便是《学而》篇——《学而》篇第一章,劈头便是一个“学”字!“学”,这一今天看来普通到近乎庸俗的汉字,在其漫长的传播演变过程中,其本身具有的神圣性和价值感,已经日渐稀薄,几近蒸发。尤其是,在伟大纯净的母语被“后现代”语境凌迟和不断羞辱的今天,许多美丽、典雅、厚重、廓大的汉字,早已失去了创始之初的灵性、温度和光泽。

如果你的视听感觉足够灵敏,也许能听见百年以来不断奏响的汉字和汉语的挽歌——仿佛灾难片的背景音乐,如泣如诉,哀婉低回,让人不胜唏嘘,徒唤奈何!

所以,如果我说,“学”这个汉字所能代表和指涉的,是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大厦的基础,是任何一个中国人开辟鸿蒙、灵根自植、成长壮大、安身立命的必由之路;在我们有限的一生中,如果将这个“学”字轻易放过、错过,则损失大矣,遗憾多矣,悔之晚矣!——如果我真这么说,又有谁会相信呢?

我还想说的是,今人如要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也不得不从这个“学”字开始。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文献《礼记·学记》有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又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由此可知,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个人求知修己,安身立命,离开这个“学”字,皆成镜花水月,雾露泡影!

宋人刘敞说得好:“天下之道莫大乎学,莫贵乎学。夫学者,匹夫也而居圣人之业,可不谓大乎?匹夫也而言王者之事,可不谓贵乎?” (《公是先生弟子记》) SbbDYqf0bj2U4FX1HQkDoUcQlkOf+Mxo3YDb8x4U36MzZFjWRaWrCmzvglAs5+v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