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本书读法

一、所谓“读法”,不过借古人“话头”,提请读者注意,大体相当于对本书内容的简单说明。

二、本书主要梳理并诠释《四书》义理,发掘蕴藏在古代文献尤其是儒学典籍中的“日用常行之道”。如果说本书有所谓“关键词”,大抵不外乎“四书”和“道”二端。

三、本书提炼归纳出为学、修身、孝悌、忠恕、仁爱、义权、诚敬、正直、中庸、治平、齐家、教育、交友等,共十三“道”;又可细分为学道、修道、孝道、悌道、忠道、恕道、仁道、义道、权道、诚道、敬道、正道、直道、中道、治道、家道、师道、友道,凡十八个子目。此诸道,既可独立支持,又能相互勾连,彼此贯通,同时也有一个逻辑上的先后次第和首尾呼应的内在联系,恰如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

四、本书所讲诸道,若登高俯瞰,好比一座园子,回环往复,义脉相通,可瞻前顾后,可左右顾盼。其结构略如下图所示:

故读本书不妨当作游园,此门入,彼门出,讲题如亭台招引,义理如长廊迎送,假山隔断,漏窗通透,曲径幽深,移步换景。又,每讲之前,摘引该讲要点若干,以为“导游”之需。

五、本书所引《四书》经文,均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一般不做白话今译,以免徒占篇幅;不易理解的章句,会在讲述中予以解析,俾使读者了其大意,又不至为今译所泥。

六、阅读本书,不妨佐以朱子《四书章句集注》,及近人如钱穆、蒋伯潜、杨伯峻、陈立夫诸家关于“四书”之论著。不唯有裨于读懂“四书”原著,亦可借此向先贤及前辈致敬。

七、本书所引古代文献,多据通行整理本,一般随文注明出处,不出脚注;所引中外论著,则以脚注出之。为免繁重,注释一律移至每一讲之后。

八、卷末附录《大学》《中庸》全文及与《四书》相关的古代名文,凡十一篇,以便读者参酌取资。

九、本书又有《尾声》一篇,梳理道统承传之脉络,与《自序》前后呼应,以为全书收官。至于本书写作之原委,则在《后记》中有所交代,读者其详之。

2020年9月25日 2bFFkPtmlz6/f+mgUdlmBDxYZoAJOs0RDJ9mTQEBTDo7UwAM4j/W9HmDeKwSMcv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