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主持人如何把握事实

主持人总是把渺小的自我投入到漫漫的世界中去。面对纷繁的大千世界,面对眼前不断跃动的众多新事物、新事实、新问题、新经验,以“公众代表”的身份,率先对它们进行体验,并迅速地作出反映,而且要将这种反映的结果,传递给赋予他权力的公众。但是,主持人的这种反映不是被动无奈的,而是带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主持人必须有极强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并以此为媒介去推导反映对象的内部规律、特征的过程。

人的思维是一个系统化的反映过程,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中最基本的思维程序,而其他各种思维程序都是由这一基本程序派生出来的。分析是把事物或对象划分成各个部分或属性;而综合则是把事物或对象的个别部分和属性联合为一个整体。分析与综合在人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不同的作用。其中,分析可以使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基本结构、属性和特征,区分出事物的表面特征和本质特征,使认识深化,便于思维点的突破。但仅有分析是不够的,综合则可完整、全面地认识事物,认识一事物同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从整体上去把握环境、事物存在条件与自身任务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与综合作为人思维工程中的关键程序,贯穿于人的整个认知活动中,在感性认识阶段,有表层的分析与综合,而在理性认识阶段,则有深层的分析与综合。

事物的特征是在比较之中产生的。思维过程中的比较程序是人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进行对比,以明确其间的异同点与相互联系。分析是为了便于比较,人认识事物决不满足于对表象的把握,更强调事物的属性、特征和相互联系,而这都是通过比较来进行的。因为鉴别来自于比较。所谓比较,是对事物的各个层面、各种属性与特征的鉴别与区分,没有分析也就无所谓比较,分析是比较的前提;而比较的目的是确定事物之间的异同关系,这自然同综合又发生了联系。

主持人对于事实的把握,首先是要确定事实本身的新闻价值,而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正在于对所发生的事实中蕴含的新信息的发现与鉴别。这一过程虽然十分复杂,但发现“新”,正是以了解“旧”为基础,为前提的。“新”生长在“旧”的土壤上,却比“旧”更具有生命力。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主持人在对自己进行“新”的定位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栏目进行了定位,这种定位是具有个性特色的。

对于主持人来说,正确判断新闻事实的价值含量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方法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进行比较。纵向比较是通过事物自身发展过程中及发展的不同阶段产生的不同情况、不同问题之间的比较,即事物自身的比较,目的是显露出事物发展中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通常情况下,变化程度越激烈,价值也就越大。横向比较则指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以发现其间的异同,显露出事物的个性特点。一般说来,个性特点越显著,新闻价值就越大。对此,主持人只有主动地、有意识地不断地将身边事物的变化同横向面上其他同类事物进行比较,才能发现事实本身的新闻价值。

抽象与概括也是思维过程中的重要程序。其中抽象是将各种对象或现象之间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提取出来,并单独加以考证。媒体在进行新闻信息的传递时,必须对主题进行提炼,而提炼主题又同人思维系统中的抽象与概括是分不开的,主题正是对事实中的意义抽象概括后的结果。新闻主题就其本意来说,是回答新闻事实的意义何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抽象,而概括则是在抽象、综合的基础上实现的。所以,科学的抽象与概括才是思维过程最主要的特征。这也是人本能的表现,因为人总是要寻觅事物变异的原因,总要探求事物变异的意义。概括也存在着浅层与深层之别,浅层概括是对事物一般特征的概括;而深层概括为逻辑思维水平的概括,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

人的思维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系统化是人思维的最高形式。所谓思维的系统化,即在概括的基础上进行再概括,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再分析,对事物进行归纳分类,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的事物,分类归纳到不同的系统中去。这对于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主持人对于新闻事实的选择与把握,不是随意单一的,而是要对各种各样的事实,分析再分析,综合再综合,宏观意识同微观意识相互渗透后,把事实归纳到最基本的系统中去,真正做到从总体上把握事实。这种思维带有全面性、预见性及特有的深刻性,同时,也显现出主持人思维的成熟程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思维的系统化,既有助于人掌握知识、巩固知识。也有助于人对已有知识的提取和运用,并使人能够较深地认识世界。如果主持人只是就事论事,没有思维的系统化,就无法对事实进行比较鉴定,对于受众来说,往往使人感到事实的展示缺乏应有的背景意识。

仅有思维的系统化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思维的具体化将抽象、概括后的一般事物或现象的特征与规律整理出来,然后将其同某一具体事物或现象相联系。对于主持人来说,就是要用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去认识新近发生的事实,经过思维的具体化,来深化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此外,思维的具体化又是人变革和改造现实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能够检验人对于事物的规律及有关知识是否已经掌握。

主持人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不仅影响范围极广,而且政治性、思维性极强。主持人要在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中将信息有序化,并向受众沟通情况。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是难以胜任这一工作的。所以,主持人必须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对于自己所接触到的每一件事,都应该去想一下,作为一种积累存储在自己的大脑里,相关的事情积累多了,就会构成一种认识网络,在做节目的时候,就不会觉得自己空了,而且能够真正做到用事实去说话。

主持人同一般人相比,其思维首先应该具有开放性与深刻性。主持人的工作不是面向某一个体,而是担负着整个社会信息中介的使命。一方面,他要向整个社会搜集题材;另一方面,他又将其有用的信息反馈给广大受众。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要有开放的思维。他不但要了解社会各层面的情况变化,多角度地获取新闻素材,还必须了解自己的受众,以满足受众的广泛需要。对此,主持人要善于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与关系,善于变换角度分析问题。把握事实是主持人的重要工作内容,而把握的程度,则与主持人思维的深刻性有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善于对新闻事实作出深刻的思考与分析,由表层认识延伸到深层认识,要善于将事实中的本质问题与非本质问题区别开来,在准确把握事实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揭示出事物运动的规律,并由此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与后果。只有这样,主持人才能实现对于事实的最佳信息组合,提高受众的认识深度,满足受众的需要。

作为节目的支点,主持人在工作上应该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也同样表现在主持人的思维过程中。面对各种新闻素材,主持人不但要独立地去发现问题,还要独立地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依赖、不盲从、不武断、不一意孤行,正是主持人思维独立性的基本要求。

主持人的思维要求具有独立性的同时,还要求以其批判性对客观事实作出鉴别。它要求主持人在客观事实面前,必须周密而冷静地思考问题,不轻信、不迷信所谓“权威”的意见,更不能以“权威”的意见代替自己的思考,也不能为客观环境所左右,而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去有见地地评价事物。

主持人的思维还应该有严密的逻辑性,它要求主持人根据新闻事实明确提出问题,推理严谨,层次分明,论证充分有力,结论的得出有确凿的论据。对此,主持人在考虑问题时,要思路新,条理清楚,严格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

主持人所面对的环境是大千世界,事态的发展也是瞬息万变的。因此,主持人应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表现在思维上则要求具有灵活性和敏捷性。灵活性要求主持人在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要思路灵活,不固执成见和习惯于程序,既足智多谋,又能随时应变。而敏捷性则要求主持人思路快,能当机立断,并迅速解决问题。这种思维的灵活性同发散思维有密切联系。发散思维指由一个目标中心,把思路向四面扩展,从各个方面展开同中心目标相关的联想(又称魔球效应),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以在其中选择出最佳方案。发散思维有三大特点——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流畅性指在围绕中心目标展开联想时,左右逢源。而当人的思维由某一点延扩到各终端,由单一方向转向多向外射时,其思维就具有变通性了。主持人如能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下去,或逆向思维,对于打开思路、对新闻事实在深层次上进行把握是极有益处的。而要培养自己发散思维的能力,就必须熟悉社会、开拓自己的知识面,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信息,去开辟新的知识领域。扩展相关联想的目的,正是为了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问题,以对事实进行深层次的报道。同主持人的应变能力相关,其思维的敏捷性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由其工作性质所决定的。主持人当机立断的能力同思路敏捷,虽与先天的敏悟性有关,但更多的是后天的努力培养。新闻敏感不是凭空而发,而是源于对原有事实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去领悟极富意义的新闻内涵。而思维敏捷是对事实充分了解后,对现存事实的状况、内在联系有意识地把握,并搜寻出其中的变异性,对其变异性作出规律性的探索。主持人在其活动过程中,只有掌握了事实的变异性规律,才能从容自若地应付变异。主持人对于事实的把握,还应该具有创新意识,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于寻求一事物与他事物的不同点,在深入了解事物的基础上,由原型启发而参与创造性想像,并将新知识、新概念引入原有的概念和知识系统中去,改造与深化旧知识、旧概念,以求多角度、多方位地解决问题。对于主持人来说,不仅是对现成表象或有关条件的描述,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展开想像,精心构思,形成具有创造性的新形象,挖掘出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引发人们的沉思。这种创造性思维,通常表现为顿悟,带突然性,又称为灵感,它能够帮助主持人发现那些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主持人决不能机械地去描述事实,而是应该能动地寻觅事实的真谛。这就意味着,没有创造性思维,就出不了好新闻。主持人在报道新闻时,也要反对“八股”风,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主持人必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形成自己的风格。有风格的东西,才是真正有生命的东西,而风格正是以创新为基础的。靠模仿是永远不会形成风格的。

创造性思维的另一特点是对事物发展趋势的预见性。预见性不是随心所欲的想像,它必须是用已有知识去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作出一种科学的推理,从中探索出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走向。这种以已知去推导未知的能力,同样是主持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主持人要提供出有创意的深度报道,仅有思维的深刻性和逻辑性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预见性。这种思维能力同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关系,它能使主持人多角度、多层次对事实进行透视,判断事实的真相,准确把握事实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以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思维的角度看,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主持人应该怎样去构思节目。就目前的情况看,栏目与主持人的设置已非常普遍,但各种节目类型的发展并不平衡,其中新闻性主持人节目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而这正同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要主持好新闻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采编能力、表达能力和个性品质,同时,主持人是否具有灵活多样的思维能力也是办好新闻评论节目的重要条件。主持人对于新闻素材,有一个结构材料和构思的过程,而构思在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之所以受到欢迎,重要的一点就是其构思巧妙,在事实的切入点和观测角度上,让人感到有新意,主持人也因此而表现出了对于材料极强的驾驭能力。

主持人在构思节目时,其基本原则是从对象出发,从大处着眼。这里所说的对象,就是受众所感、所思、所关心的问题,在多层次反映现实生活的同时,强调内容的针对性和对象感,要从受众的需要出发,谈同大家利益相关的问题,内容具体生动,缩短和受众的生活距离,提高节目的可信度。对象明确了,就能有效地组织相关的材料,使相关信息网络化,而中心事实正是人们关注的共鸣点,引发受众的兴趣,进而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这里的大处,是指各信息的关系明确,微观与宏观相统一,节目有极强的逻辑性,不因小失大。

主持人构思节目的基本思维方式为:发散思维、连动思维和收束思考。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化、多角度获得答案的思维方式,思维结构新颖独特,信息量大,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对问题作出意想不到的解释。连动思维是一种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节目的深度和广度往往得力于精思理至,层层推进,在扩散开思维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分析问题的单一性、目的性和方向性,使节目内容丰富的同时,有一条线将相关信息“串”起来。收束思考是将问题集中在一起进行严格筛选、归纳,确定内容,决定材料的取舍,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完成细部的设计。经过这一构思过程,主持人对整体内容已经了然于胸,整个节目的力度也会因此而产生。 iFxwwZhGVzq8ziBxC2PXwQXVU/EAelTCWQycZviAiPw+AFpLNJ8eGdsP2uybgOd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