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主持人要有自我意识

对于一位优秀的主持人来说,怎样认识自己,对自身怀有怎样的情感,是十分重要的。而这种对自己个人身心活动的自知能力,就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对于提高主持人的采访知觉、环境控制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行为都会产生出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主持人个人协调同集体与社会各界的关系,也有一定影响。在许多情况下,它又是主持人检验、评价与鞭策自己的一种动力。事实上,每个人的思维活动中都少不了自我意识,每个主持人的实践经历中也都会有这方面的体验。

白岩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有一个准则,就是只能做我自己,不可能去模仿别人或做别人,所以做节目时也只能按照生活中与人交流的状态自然地流露。而且,《东方时空》是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本身是严肃的,当然我在节目中就更多地展现出自己严肃的一面。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最终会了解主持人面孔背后的真实情感,情感只要是关切的,表情严肃又有什么呢?

当然,新闻单位的影响将促使个体发展其自我意识。一个人只有到了新闻单位,在规定环境的影响下,才会真正意识到“我”是个主持人了。一方面,主持人会用“我”去同周围的其他个体进行比较,以形成内向的自我把握;另一方面,在群体的比较过程中,又总是希望获得外向的自我展示。特殊的工作环境,决定了主持人的行为规范,使其不断地受到主持人荣誉和职业道德的影响。这种情境氛围,会使个体的职业心理意识迅速发展起来。

倪萍曾就主持《综艺大观》深有感慨地说:“收看我们这个节目的观众达 4 亿~5 亿。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我。万一出点错,我会懊悔一辈子。我身后还有编导和工作人员。他们辛勤的劳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通过我来体现。为了做到万无一失,我一是抓紧时间学习,提高我的素质。二是必须精心准备好每一台节目,同编导和演员一起精心筹划,认真准备,反复排练,不敢有半点马虎,不能有一丝侥幸心理。”

总而言之,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主持人,就应当有良好的自我意识。 ntGaJEQsNJPC6tpZDPAh4WIPauh3SrMrp5eYudJPkYs0n9r2OrAnpCRMs4mwD5H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