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什么是《启示录》

《启示录》又名《默示录》,是《新约圣经》中的最后一章,据说是耶稣的门徒约翰所写,主要是对世界未来的预警,包括对世界末日的预言及新耶路撒冷的降临等。

◎耶稣的启示

自中世纪以来,《启示录》便已成为基督教传道士在布道时的重要依据,其中的许多神话和比喻,都成为基督教世界艺术中经久不衰的灵感源泉。

《启示录》的意思是“耶稣基督的启示”(《启示录》1:1)。罗马皇帝多米田(Domitian)迫害教会期间,使徒约翰被放逐到拔摩海岛上,耶稣便在那里向他显现,把“现在的事和将来必成的事”指示他;约翰即把所看见、所听见的真道和见证——记录下来,成为《启示录》一书。时间约在耶稣升天后的公元 94~96 年之间。

人们普遍认为,《启示录》是《圣经》各卷中最晦涩难懂的一卷,解经家使用各种不同的解释方法来获取其真意。解读《启示录》的方法大致可归为四类:

过去式解释法此说认为本书诸表征是指当时发生的事,所以已成过去,与现时代没有关系。

历史式解释法此说认为本书是用预言的手法,写下自当时至主再来时的人类历史。各表征是显示在这段历史中陆续发生的事件。

未来式解释法此说认为本书第四章以下皆为对未来的预言,它们将应验于教会被提名之后,即七年大灾与千年王国的时代。

灵意解释法此说认为本书的一切表征是指示真神支配人类历史的原理与原则,不是预言特定的事实,所以当以原理或灵意进行解释。

《启示录》作为《新约》的最后一章,也是整部《圣经》的完结篇,被归类为“启示书”,主要记录的是门徒约翰在海岛上所目睹的异象。它将《旧约圣经》与《新约圣经》中的主题思想完美结合,又突出了基督教“末日审判”的概念,具有重要的地位。

◎为什么是本预言书

《启示录》是一卷以先知预言为主体的书。使徒约翰以先知的身份,描述天堂与末世的景象,同时预言将来要发生的事情。但这书的表达手法却表现了天启文体的特色,就如一般天启文学,《启示录》的作者渴望在不久的将来,地上邪恶的现况会被一个完美的国度所取替;上帝将与撒旦争战。并会得到最终的胜利;结局是一个荣耀的国度来临。作者又用了许多象征性用语,而原读者也明白这些用语的含义。对于当时正面对逼迫的教会,这书毫无疑问为他们带来无比的盼望。但另一方面,这个盼望亦是一个警告,因为主再来亦意味着审判的来临。

《启示录》全书以书信形式表达。第一章描述约翰被放逐到拔摩海岛上(现今的土耳其附近),在那里领受上帝的启示,并记录下来,写信给在“亚细亚的七个教会”。在这七封信中,作者分别提及个别教会的具体问题。“7”在《圣经》中是代表完全的数值,所以作者描述七个教会的具体情况,同时亦适用于历代普世教会。

作者从第四章起展开了一幕幕奇异、壮观和惊心动魄的景象。这些景象并非顺序发生,而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同一事件,描绘主再来前将会涌现的邪恶,以及敌基督的再现。之后,约翰详细叙述万王之王的胜利、羔羊的婚筵、大审判和新耶路撒冷的来临。最后,作者以基督再来的应许作为结束,并发出历代信徒的呼求:“阿门!主耶稣啊,我愿你来!”

《创世记》中记载上帝创造了这个天地,但人的罪却逐渐摧毁了这个天地;而《启示录》中则记述上帝借着新的天地,完全落实他对人类的救赎。基督教《圣经》以《启示录》作结是要说明,人们应确信耶稣的再来,以及上帝的得胜。对于那些在信仰历程中偶有失脚或遇上不如意事的信徒,这书的信息给予他们莫大的安慰。 ZDqj9JIY8L0TLQ07NtilrS/VoXpPqsUEtCxPr1LKZ/nZXy569M1PrlTgdjZG7FI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