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正式成立西北野战军

陇东、三边战役结束后不久,中共中央于7月21日至23日,在陕北靖边小河村召开工作会议,研究人民解放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部署我军转入战略进攻时,各战区的协同作战问题。会议决定,原准备加入陕甘宁战场作战的陈、谢兵团,改为南渡黄河,出豫西,协助刘、邓大军经略中原;改调晋绥军区第3纵队参加陕北作战,其中,司令员许光达、政治委员孙志远,编入西北野战军的序列。

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在“三边”战役的动员大会上讲话

小河村会议之后,中央军委于7月31日致电彭德怀,决定西北野战兵团正式定名为西北人民解放军野战军(简称“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副政治委员习仲勋,副司令员张宗逊(翌年2月,中央军委任命赵寿山为西北野战军第二副司令员),参谋长张文舟,政治部主任徐立清,副参谋长王政柱,后勤司令员刘景范。中央军委还同意彭德怀的建议,成立中国共产党西北野战军前线委员会,前委以彭德怀、习仲勋、张宗逊、王震、刘景范5人组成。西北野战军下辖第1、第2、第3纵队及教导旅、新编第4旅和骑兵第6师,全军共约4.5万人。

中央军委在决定成立西北野战军的同时,为统一领导陕甘宁和晋绥两个解放区的地方武装及后方工作,决定将晋绥军区重新并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1948年2月改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由贺龙任联防军司令员,习仲勋兼任政治委员,王维舟、阎揆要任副司令员,张仲良任副政治委员,张经武任参谋长。下辖晋绥军区及直属关中军分区(警备第1旅兼)、绥德军分区、延属军分区、三边军分区(新编第1旅兼)、陇东军分区、警备第3旅和骑兵第6师。

张宗逊

西北野战军成立后,野战军前委和彭德怀,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率野战军全部人马,共3个纵队2个旅北进,准备攻占陕北要地榆林。以期达到调动胡宗南集团主力北上,策应陈、谢兵团南渡黄河,挺进豫西,巩固解放军的后方,取得兵员、物资补充的战略目的。由于西北野战军缺乏强有力的炮火支援,战役准备较仓促,加之敌军增援迅速,我军未能攻克榆林,但吸引敌人主力北进的战役目的还是达到了,给陈、谢兵团南渡黄河创造了有利的形势。另外,在榆林外围我军歼敌5000余人,给敌一定杀伤。

西北野战军从3月13日至8月12日,经过5个月的内线防御作战,经历大小战役(斗)7次,以8300余人的伤亡代价,歼灭了国民党胡宗南集团3个旅部、11个团,俘敌16856人,毙伤敌人8145人,缴获“六茵”炮以上各种口径火炮146门,轻重机枪800余挺,各种枪8579支。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首创了西北的辉煌战例,扭转了内线防御时期的困难局势,打开了胜利的局面,为最后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陇东、三边战役痛击了胡宗南集团的帮凶——青、宁二马,为尔后我军更多地歼灭敌人,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榆林战役调动与牵制了胡宗南集团,配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创造了陈、谢兵团南渡黄河,解放豫西的有利条件。

经过5个月的斗争,敌我力量已发生相当大的变化,西北野战军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不仅人员数量从2.5万余人增至4.5万余人,而且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技术兵种由野战军司令部直属旅属3个炮兵营另1个炮兵连18门火炮,发展到4个旅属炮兵营另1个炮兵连27门火炮。由完全没有工兵部队到初步建立了旅属工兵连。西北野战军从不大熟悉大兵团运动作战,到不仅能熟练地运用运动战中阻击战、伏击战、追击战的战术与技术,而且还学会了阵地攻坚作战。随着西北野战军战术、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作战的规模与能力也逐渐增大与增强。初战青化砭消灭敌军1个旅部和1个团;再战羊马河即能阻击敌8个旅,而消灭其1个整旅;蟠龙之战更能歼灭固守坚固工事之敌1个旅(欠1个团)等6700余人。而敌军虽不断由其大后方得到兵员补充,但仅胡宗南集团的机动兵力即由战争开始时的15个旅14万余人减少到10个半旅6.3万余人,且士气日益下降,战斗力日益降低。青、宁二马和邓宝珊集团亦遭到沉重打击。

西北野战军内线防御时期取胜的关键是正确地执行和运用了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制定的正确的战略指导方针与军事原则。根据陕甘宁解放区在全国战局中的地位和陕甘宁解放区的人民条件及经济力量等因素,从全国战局着眼,集中可能集中的一切力量,不断削弱敌人的有生力量,全力牵制西北敌军不使其增兵其他战场,逐步改变西北战局的形势,是西北野战军在此一时期作战指挥的中心指导思想。

西北野战军根据西北敌军的特点及其内部矛盾情况,首先选择了把胡宗南集团作为主要打击对象,这是因为胡宗南集团兵力强大,是国民党军在西北的主力,是西北最疯狂的敌人。该敌虽强大,但在深入我根据地后,在地形、民情、社情等各方面都处处受限,由此给我军创造了歼敌的良好战机。我军主动放弃延安,是将胡宗南集团牵制在西北的第一步,使蒋介石不得不背上延安的“包袱”,舍之,则必考虑到“中外影响”与士气的急降;继续占领,则不得不用相当一部分兵力守备延安及维护其交通运输线,即便敌人不寻找我主力决战,也难以抽出大量机动兵力开赴其他战场。

西北野战军则抓住敌人到处分兵的时机,集中运用绝对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军事原则,在各次战役中,以少量兵力钳制住强大之敌,而以绝对优势兵力在运动中歼灭敌军孤立薄弱的一部。青化砭之战,我军以1个旅钳制住敌军5个旅,集中主力歼灭了其翼侧的1个旅部和1个团;羊马河之战以2个旅阻击了敌军8个旅,歼灭了敌军1个整旅;蟠龙攻坚战,用1个多团,引诱敌军9个半旅北上绥德,而取得了蟠龙的胜利。

王震

内线防御时期,西北野战军向大兵团运动作战方向急速前进。

此时,虽然由于环境困难、战斗频繁、部队整训时间短促等一些不利因素,影响了西北野战军各方面提高和进步的速度;但是,由于野战军前委和彭德怀等野战军领导的高度重视,西北野战军仍然利用了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不断以作战中的经验教训教育部队,克服部队的游击习气和散漫作风,加强整体观念和统一行动的纪律性,提高干部战士的阶级觉悟,改造、消化大量俘虏,给我军补充有生力量,并且,进一步加强军队内部团结和军民团结,提高战术、技术水平,向大兵团正规运动作战迈进了一步。而党委制的建立与党委集体领导的形成,对部队军事、政治的全面进步和争取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4rRD5MJqV09EcXMXveWpzTypRDCpxpo0uW18iE965h7G8Lia8SG9qrHmKT9qx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