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改编,是国共两党谈判的焦点问题之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围绕着红军改编等问题,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和南京,进行了多次谈判,但由于蒋介石国民党企图通过谈判来削弱、限制,甚至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因而使红军改编问题进展缓慢。
中共中央从全民族的利益和抗日大局出发,多次作出重大让步,主动提出“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然而,蒋介石国民党坚持将红军人数限定在 3 万人,并且不能设总指挥部,由他们派人担任师参谋长和政训处主任,甚至荒谬地要求毛泽东和朱德出国留洋。
对此,中共谈判代表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适当作出让步,将红军改编人数先是降至 4个师六七万人,“即以方面军编为师,军编为旅,师编为团”,继而降至 3 个师 4 万余人,遂使双方在改编为 3 个师和人数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但中共坚持红军在 3 个师以上设立总指挥部,国民党不能派人到红军中任职,并增加红军的防地等,以维护对红军的领导权。对此问题,蒋介石迟迟不肯让步。
八一三事变后,全国抗战形势急需红军出师抗战,红军的改编问题始获解决。1937 年 8月 18 日,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同国民党谈判的十项条件。其中,关于红军改编的内容是:须使红军放在合法地位,早日开赴前线杀敌;同意设立总指挥部;发给平等待遇之经费;发给平等待遇之补充器物,一部分在陕西省三原地区补充,另一部分在山西太原补充;红军充任战略游击支队,在总的战略方针下,执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发挥红军之特长;依据游击战争原则,出兵与使用兵力;不分割使用,集中由陕西省韩城渡河前进;红军第一批出动地区,在平汉铁路线以西,平缓铁路线以南地区。同日,蒋介石国民政府基本上同意了中共中央提出的改编原则等问题。8 月 22 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发布命令,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至此,国共两党终于达成了红军改编问题的协议。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共中央军委于 8 月 25 日宣布命令:红军主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将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1938 年 12 月兼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红军总政治部改为第八路军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并逐步配齐了总部机关领导人员。秘书长舒同,参谋处处长彭雪枫,军需处处长叶季壮,兵站部部长杨立三。全军辖3个师和 1 个后方留守处:
第 115 师由红一方面军第 1、第 15 军团第 74 师在陕西省三原县编成,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萧华,作战科科长王秉璋,侦察科科长苏静,宣传部部长萧向荣,保卫部长朱涤新,民运部部长潘振武,供给部部长邝任农,卫生部部长叶青山,辖第 343、344 旅等部。
第 343 旅由第 1 军团第 2、第 4 师在陕西省三原县云阳镇地区改编而成,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辖 2 个团:第 685 团由第 2 师改编,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第 686 团由第 4 师改编,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全旅 6500 人。
无论是旅首长还是团首长,都是赫赫有名的红军将领。陈光,改编前是响当当的红 2师师长。在十年内战中陈光由于身先士卒、勇猛作战多次负伤。1930 年 2 月,林彪的指挥所被敌人突然包围情况十分危急,陈光闻讯带领 1 个排勇猛冲杀,冲破了敌人的包围圈,救出了林彪,但他自己却负了伤。半年后在歼灭戴斗垣的一次战斗中,陈光率 1 个营穷追猛杀,由于他冲在最前面,被子弹击中,第三次负伤。1932 年身为红军第 10 师师长的陈光,参加漳州战役和南雄战役,又两次负伤。1933 年 1 月,陈光调任红 11 师师长,在浒湾战斗中,他第六次负伤,右臂中弹,血流如注,他却咬牙率部追击残敌,一口气追了上百里,俘虏溃兵千余人,为他的师扩编了 1 个团。1934 年 4 月,身为红 2 师师长的陈光,在广昌保卫战中第七次负伤。1935 年 8 月,红军长征过草地遭到骑兵的袭击,陈光为掩护部队再次负伤。
陈光不愧是钢铁红军指挥员,如今率领第 343 旅投入抗战,无疑是非常胜任的。
旅参谋长陈士榘、685 团团长杨得志、686 团团长李天佑均是红军长征时期的师长,副团长杨勇、陈正湘均为红军长征时期的名将,他们后来都是开国上将、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