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心想事成的秘密

佛陀曾说,生命只存在于此时此刻。

过去已成为往事,未来尚未发生。

我们只活在一个时刻,那就是当下。

从表面上看,当下只是无数片刻中的一个,人生中的每一天都由无数个片刻组成,每个时刻都发生了不同的事情。然而,如果你能观察得更深入一些,难道不是只有一个片刻吗?难道生命不总是此刻吗?

当下这一刻,是你唯一无法逃离的现实,是人生的不变因素。不论任何事情发生,不论你的人生有多少变故,有一件事是确定不变的,那就是当下。

既然无法逃离,为何不迎接它,善待它呢。

和当下成为朋友,无论到哪儿都觉得自在。在当下感觉不到的自在,从他处也无法觅得。

当下就是当下,一直如此,你能如其所是地接受它吗?

大脑把人生划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些终是虚无缥缈的。

过去和未来只是思维模式,是精神概念。过去只能在当下被记起,你所记起的事情也是在当下发生。至于未来,当它到来时,就变成了当下。所以,唯一真实存在的就是当下。

专注于当下并不意味着否定生命中的其他需求,而是认识到什么是主要的,这样你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处理其他次要的事情了。专注于当下也不是说“我不需要做其他任何事了,因为只有当下是唯一的存在”。不是这样。先认清什么是最主要的事,进而和当下成为朋友而非仇敌,承认并尊重它。如果当下能够成为你生命的根基、重中之重,你的人生就会在轻松惬意中展开。

对于收拾整理餐具,拟定经营策略,或者规划一次旅行这样的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是做这些事的过程,还是这些事所带来的结果?是此刻,还是未来的某个时刻?

你是否把当下看作是需要克服的障碍?你是否觉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未来时刻需要到达?

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样度过他们的大部分人生的。然而,除非未来成为现在,否则它永远都是水月镜花。这是一个运转不良的生活方式,它引起了内心无休止的紧张与不安。这也是不尊重生命的表现,生命即是当下,且永远是。

感受你身体里的生命活力,让它带你到当下。

从根本上来说,你只有对此刻、对当下负责,才能对你的生命负责。因为生命只存在于此。

对此刻负责指的是从内心深处接受当下的“如是本性”,不与它争辩,并与生命和谐一致。

当下就是当下,一如既往,因为它无法成为其他。没有任何事物是独立存在的,这早已被佛教徒所知晓,现在也被物理学家所证实。表象之下,作为宇宙整体的一部分,所有的事物都相互联系。在当下这一刻,宇宙衍生出万事万物。

当你对这一切说“是”,你就和生命本身的力量与智慧紧密结合,唯其如此,你才能成为使世界向积极方向转变的力量。

这里有一个简单却有效的方法:由内而外地接受当下发生的一切。

当你把注意力转移到当下时,你仿佛从思想的梦境中觉醒,从过去和未来的梦境中觉醒。如此澄澈,如此简单,不给问题和矛盾留一丝空间,只有如其所是的当下。

专注于当下,你会发现生命的神圣。当你临在,你所观察到的一切都是如此地神圣。你越融入当下,就越能感受到“存在”简单而深远的愉悦,以及一切生命的神圣。

很多人混淆了当下与当下发生的事情,二者绝非同一回事。前者是后者发生的空间,比后者更为深刻。

所以,不要把当下发生的事情和当下混为一谈,当下比在它的空间里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要深刻得多。

当你步入当下,你也就走出了大脑所能承载的内容。思想的流动逐渐放缓,它们不再吸引你所有的注意力,不再完全占有你,思想与思想之间出现裂痕,如此宽广,如此宁静。你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浩瀚与深远是思想难以比拟的。

思想、情绪、感知和你的一切经历组成了你的生命内容。这就意味着,你的自我感是来自于“我的生命”,于是“我的生命”深感满意,至少你是这么认为的。

你一直在忽视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你内在的“我是”与你的生活里发生的事情毫不相关,和内容毫不相关。“我是”只和当下有关。它始终如一,无论老幼、强弱和胜负,“我是”即当下存在的空间,本质上从未改变。它通常被混淆成生活内容,所以,你只能微弱且间接地从生活的内容里体验到“我是”和当下。换句话来说,你的存在感被这个世界上很多的东西,如境遇、思想等掩盖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下也逐渐变得模糊了。

所以,你忘记了自己植根于存在,忘记了自己的神圣,迷失在这个世界里。当人类忘记了自己是谁,困惑、愤怒、绝望、暴力和冲突便蜂拥而至。

然而,想要铭记这个真理并找到回归的路异常容易:

我不是我的思想、情感、感知或经历,也不是我生活的内容。我是生命本身,是一切事物发生的空间,我是意识,是当下,是“我是”。 qaz9dWylKRXYk75aKk5Y+8eXudJbHQFFxDV9CC81l/c8QS4E1VDYGG0HbWXdBIQ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