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伤寒论》不同部位汗出机理探析

汗是人体阴阳相互作用的产物。汗的代谢对于维持人体阴阳平衡至关重要。反之,汗出异常,则反映人体内在生理异常,便形成汗证。《伤寒论》中常从不同部位异常汗出,揭示疾病发生机理。因此,总结其发生规律和辨治特点,则有助于临床汗证的辨治,下面就《伤寒论》中不同部位异常汗出规律加以探析。

一、头汗出

头汗出,指汗出部位仅限于头部者。其对头部的汗出描述有“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但头汗出”“头微汗出”“额上微汗出”“额上生汗”五种。因其汗出部位不同,机理不同,分为以下几种。

1.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

(1)火劫热盛津伤

第111条云:“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本条论述太阳中风误以火劫发汗的变证及预后。太阳中风,治疗应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汗,却误用火劫强行发汗以求速愈,风为阳邪,火亦属阳,二阳相并,使其里热亢盛,迫津外出,当周身汗出,而今火邪伤津,津亏液少,不能遍布全身,故“但头汗出,剂颈而还”。

(2)湿热熏蒸

第134条云:“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此条为论下后未成结胸证,热与湿合而蕴郁成发黄的病证。太阳病误下后因热入中焦与湿邪相合,熏灼肝胆形成发黄证。热为阳邪,蒸腾于上,迫津外泄,但因热为湿遏,不能全身汗出 [1] ,故汗出见于纯阳之位,即“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第236条云:“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本条为辨阳明湿热蕴结在里发黄的证治。讲述了阳明病湿热相搏,热性上蒸,但因湿之黏腻纠缠而不得宣泄,湿将热裹,则“但头汗出,剂颈而还,余处无汗”,但头汗出反映了湿热交阻的病机,治宜清热利湿退黄,方用茵陈蒿汤,使胶结的湿热之邪从二便分消,热清湿祛则“但头汗出”自止。

2.但头汗出

(1)枢机不利,水饮内结

第147条云:“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本条为少阳病枢机不利兼水饮内结的证治,少阳胆气不疏,三焦水道不畅,决渎失职,水饮内停相结,阳郁不得外越,上蒸于头,则见头汗出而身无汗。治疗当和解枢机,温化水饮,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使少阳枢机和畅,内停之水饮得以温化,郁阻之阳气不再上蒸津液,“但头汗出”一症自除。

(2)枢机不利,阳郁气滞

第148条云:“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本条论述阳微结的脉证,其病机为阳郁气滞,少阳枢机不利,三焦气血不畅 [2] 。伤寒五六日,表邪逐渐由表入里,在此过程中正邪交争,阳气内郁,内有郁热熏蒸于上,故见头汗出。治疗以小柴胡汤和解枢机,宣通内外,既能透达在外表邪,又能清解在里郁热,则“头汗出”病解。

(3)阳明热盛,血热稽留

第216条云:“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其病机为阳明热盛,热入血室。其血中之热不能透发于外而熏蒸于上,则可见但头汗出。治疗上,行针刺疗法,热则泄之,使邪热随汗而快速散去,则病解。

(4)阳明误下,余邪内扰

第228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 ,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本条为阳明病下后余热留扰胸膈的证治。阳明病下后,余热未尽,郁热留扰胸膈,弥散在体内熏蒸而上,不能全身作汗,故见“但头汗出”。治疗用栀子豉汤,栀子苦寒,清热除烦;豆豉其性轻浮,以宣透解郁。二药配伍,清宣胸中郁热,邪去热解,则病自安也。

3.头微汗出(表邪入里,痰水聚结)

第136条云:“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太阳病表邪化热入里,与痰水结聚于胸膈间,而成为热实结胸证 [3] 。因热在水中被郁遏,不能向外透越,故见但头微汗出,而周身无汗,伴有心下痛、按之石硬、脉沉紧等症。“但头微汗出”是水热结胸证的特征之一。治宜大陷胸汤泻热逐水开结,水热随泻下而去,则既无热邪上蒸,又无水邪上逆,“但头微汗出”可解。

4.额上微汗出(阳明火劫,湿热胶结)

第200条云:“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本条为阳明病被火发黄证。阳明病多里热实证,在治疗上应当以清下为主,如果误用火法治疗,犯了实实之戒,火气虽微,内攻有力,导致邪热更盛,素体有湿邪,湿热相合,胶结不解,热被湿郁,不得外越,而蒸迫于上,则见“额上微汗出”而身无汗。

5.额上生汗(阴液下竭,阳无所依)

第219条云:“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本条为三阳合病邪热偏重于阳明的证治及禁忌。若因腹满被误认为胃实而妄用下法,则津液下竭,阳气无以依附而上越,故额上汗出,手足逆冷。此乃在阳明里热的基础上而见的危象,暂用回阳救逆法治其标,继进甘寒救津法以理其本。

二、手足汗出

手足汗出,指汗出的部位在手和足上。其对手足汗出的描述为“手足濈然汗出”“手足 汗出”。

1.手足 汗出

第220条云:“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 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本条是对二阳并病中,太阳病已罢,阳明里热已经炽盛,将成燥实内结,大便硬的辨证。阳明热盛,热结而津液已损耗,因热势蒸腾,逼津外泄,但汗源匮乏,无津供全身汗出,而仅见阳明所主之手足“ 汗出”。治宜用大承气汤峻下实热,荡涤燥结,热邪去,腑气通,汗出止,津液复 [4]

2.手足濈然汗出

(1)中焦寒湿内盛,阳失固摄

第191条云:“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本条为阳明中寒证。因胃阳不足,复感寒邪,中焦阳虚,寒从内生。阳明主四肢,中焦虚寒,阳不外固,中虚湿盛,外溢四末,故见手足濈然汗出,但其汗出是冷汗津津,伴有手足不温、不能食、小便不利、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脉缓弱或沉迟无力等症,治当温中。

(2)阳明里热炽盛

第208条云:“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其病机为阳明热盛,壅滞于里,腑气不通,气血不畅。因四肢禀气于脾胃,肠胃燥实,邪热蒸迫,津液外泄,四肢为之外应,故可见手足濈然汗出。治宜用大承气汤,以攻下里实使热邪去,腑气通,气血津液运行通畅,则病解。

三、半身汗出(上实热,下虚寒)

半身汗出,是指汗出偏于半身,即半身有汗、半身无汗的状态。第110条云:“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此条中下半身无汗是由于误用火法之后,邪热入里结聚于上,迫津外泄,则见腰以上汗出;阳气虚于下,津液不能下达,则腰以下不得汗 [5]

综上所述,可见汗出部位不同,其机理不同,不同病位汗出,病机有寒热虚实的差异,这要求我们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把握疾病的发展趋势,结合汗出的部位,汗出量的多少,汗出时间及主要兼证,四诊合参,明确把握病因病机,灵活巧妙运用经方,异病同治,同病异治。

(周小平)

参考文献

[1]李赛美,李宇航.伤寒论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98-99.

[2]裴永清.伤寒论临床应用五十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186-187.

[3]赵春江,蔡辉,赵凌杰.《伤寒论》辨汗[J].河北中医,2013,35(6):922-923,937.

[4]陈保红.张仲景《伤寒论》汗证辨析[J].光明中医,2009,24(9):1646-1647.

[5]刘渡舟.伤寒论诠释[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4-55. Svj9Cq/PAnBeq3QuCxaslFPOC9sEFo9yj3fGAu4Ru5gFIpmEUJ2jqEcUNWSYRd4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