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现今《伤寒论》教材 [1] 记述的伤寒条文为基础,对其中出现的热字及其相关语词(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有些条文中热字可作为独立的字来解释,而大多条文中热只能与其他词语结合来解释,并需要结合当时的语言环境来解读)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发现热字及其语词共出现211次之多(实际为216次,其中除去了条文176条后面林亿校正语中引用其他条文的5个热字及相关语词)。这些热字及其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相当丰富。只有正确理解其含义,才能正确领会条文含义,正确理解作者意图。下面就其含义分析总结如下。
具有这一意义的词语如发热(共出现75次),出现的频率较高,也是热字基本含义。不过,还有一些相同意义的词,它们不用发热一词表达,而用其他语词表达。如以下一些:身灼热(6)、热自发(12)、热多寒少(分别见于23、27)、微热[9条条文中出现10次,分别为30、71、96(出现2次)、242、252、360、361、366、371]、但热者(70)、身热(分别见于78、80、99、182)、往来寒热(分别见于7条条文,96、97、130、144、136、147、266)、潮热[11条条文中出现12次,分别见于104(出现2次)、137、201、208、209、212、214、215、220、229、231]、热甚(115)、热除而脉迟身凉(143)、表里俱热(168)、伤寒有热(126)、其热不潮(208)、表热里寒(225)、其外有热(228)、烦热(见于77、240)、蒸蒸发热(248)、一身手足尽热(293)、其热(332、333条文中各出现2次)、热[在5条条文中出现7次,分别见于335、336(出现2次)、341(出现2次)、342、353]、厥少热多(341)、寒多热少(342)、表有热(176)。
这也是热的基本含义之一。如在以下条文语词中当作此义解:热在骨髓也(11)、大热入胃(110)、邪风被火热(111)、瘀热在里(124、236、262)、数为热(122)、数则为热(134)、热结在里(分别见于136、168)、热结膀胱(106)、热在下焦(124)、胸中有热(173)、热越(236)、合热(257)、热在膀胱(293)、里有热(350)、此非结热(158)、热入血室(见于216条,此热入血室,为阳明病邪热与瘀血相结,非表邪内陷,故其热当为邪热)、热[在下列4条条文中具有此义,分别见于335(出现2次)、339(出现2次)、367、373]。
身大热(11)、热在皮肤(11)、如两足当热(30)、足心必热(见于110条,此处指病人感觉足心发热,而体温未必升高,与阴虚生热同义)、翕翕如有热状(192)、腹中未热(386)。
比如恶热(见于182、183、221)、热粥(见于12、141、386)、热汤(166)、当热时急作(233)。
如23条“面色反有热色者”,指的是患者面色发红。
如122条“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此处客热指假热,为胃阳虚所生虚热。194条“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的“攻其热必哕”的“热”字与122条的“热”字同义。另外,317条、370条和389条的“里寒外热”“内寒外热”皆为阴盛阳虚所致的真寒假热。
131条的“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指的是表邪未解,误用攻下,导致表邪化热入里,与痰水结于胸胁,导致结胸病。143、144、145三条的“热入血室”,均为表邪化热入里结于血室所致的病证。如143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145条“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它们都有共同的发病特征,即外感时(或中风或伤寒)适逢经水来潮或经水来潮时恰得外感,既而因“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形成“热入血室证”。
如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此处的“协热而利”指挟有表邪的下利,故有后文的“表里不解”。139条、140条的“协热利”,258条的“协热便脓血”,热皆指表邪。又如141条“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另外,386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则以“热多”和“寒多”指病偏于表和病偏于里,以示对举,表邪多用五苓散,里寒重则用理中汤或丸治疗。
如105条“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从条文及所给方剂分析,本证中的“热”病机是适用于调胃承气汤治疗的,故其“热”当指邪传阳明所致燥热内结。246条“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的“胃气生热”为阳盛阴虚、胃生燥热所致。
如135条“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其中的“结胸热实”指出了结胸证具有热性病的特征。同样,371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中的“热利下重”,“热”字既指出了病性属热,也指出了病邪有热。
如141条“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其中的“无热证”指证候无热象,以示与热实结胸证候鉴别。
如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心中疼热”指的是患者自我感觉心中灼热疼痛或即后世所称的嘈杂,这是由于肝木化火犯胃所致。
如392条“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其中“热上冲胸”指有热感或热气上冲心胸部位。
如332条“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本条主要讲厥热胜复过程中的除中疑似证、阳复太过证及除中证。其中的“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中的“热”指的是阳气,意为“恐阳气暴出而亡脱”。“此为热气有余”的“热气”亦指阳气。
《伤寒论》条文中对“无大热”一词的解释诸家见仁见智。有的学者把其统一解释为“无痞满燥坚之大热” [2] ,此有失偏颇。分析语义,必须坚持在其语境下分析,不同语境,其词含义不同,揭示的病机不同。如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本条中的“无大热”指的是“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的真寒假热。因为用干姜附子汤而不用四逆汤或通脉四逆汤治疗,示肾阳虚损而未甚。若身大热,则为阴盛格阳,则非本方所胜任,需要四逆汤或通脉四逆汤治疗。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和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两条的病机相同,其“无大热”,当指表邪不甚。若表邪盛,则当解表为主,兼以治里;若表邪不甚,则清里为主,兼以解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石膏倍麻黄,以示里重于表。“无大热”,即指表邪不甚。136条“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本条中的“无大热”指的是热势不高。其意义在于与大柴胡汤证的鉴别,本证因热与水结,故热势不高,与柴胡汤证的寒热往来相比较,揭示本病的发热特点。169条“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本条中“无大热”,指身热不高,因为热随汗泄,故热势不高,不但热势不高,甚至出现热随汗泄而“恶寒”。269条“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本条中的“无大热”,具两层含义。其一,指表热。从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的传变条件来看,则多指由太阳(为表,为阳)传入阳明(为里,为阴),亦即“阳去入阴”。其二,指代“三阳”。因为病在三阳,多热实证,发热为三阳病的特征之一,现“无大热”,暗示病将离三阳而入三阴,亦即“阳去入阴”。
综上所述,《伤寒论》中的“热”字及其相关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充分理解其含义是掌握条文精神的关键,是理解张仲景学术思想的“钥匙”。
(周小平)
[1]王庆国.伤寒论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2]盛钦业,宋子云.《伤寒论》“无大热”症辨析[J].国医论坛,2007,2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