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伤寒论》证候药后汗出机理探析

《伤寒论》作为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是一部最为切合临床实践,并且能最为有效地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著,其精密而逻辑严密的辨证思维与方式,是本书特点之一。本文对各证候药后汗出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列述于下,并加以浅谈中医对汗的认识及仲景提倡药后汗出的原则。

一、中医对汗的认识

1.汗为阴阳作用产生

《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阳”讲阳气,“加于”讲蒸腾气化,“阴”讲的是阴气、阴液,在阳气蒸腾气化阴气、阴液的作用下,出于体表的物质叫作汗。所以说汗是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物质。汗的生理作用有,通过阴阳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调节体温,促进新陈代谢,保持机体阴阳平衡。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寒衣薄则腠理闭,天炅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说明随着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阴阳变化,人体通过调节汗液的多少,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及阴阳平衡。汗的病理有,如果人体的阴阳平衡被打破,导致阴阳失调,营卫失和,就会出现汗出异常,即是汗的病理状态。其表现有无汗、少汗、汗出过多、盗汗、自汗等。

2.汗受营卫作用调节

营气是脾胃化生水谷精气中精专柔和,具有荣养作用的精华部分;行于脉中,为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具有营养全身、充盛经脉和化生血液的生理功能。卫气同样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是水谷精气中剽悍滑利,活力强盛,流动迅速的部分。卫气行于脉外,具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节腠理汗孔开阖的生理功能。故《灵枢·本脏》中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另一方面,卫气功能的发挥,必赖营气为基础,故《灵枢·营卫生会》曰:“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如环无端。”表明营中有卫,卫中有营;营与卫在脉道中相互渗透,相伴相随,相互转化,维持着营卫调和的状态。而腠理是营卫流通交会的场所之一,也是汗出的通道 [1] 。因此,营卫的运行正常与否影响腠理的开阖,调节着汗液的排泄。若营卫运行异常可使腠理开阖失司造成汗出异常。

二、仲景提倡药后汗出的原则

张仲景辨证论治谨守古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治病必求于本”。《伤寒论》中论述疾病的经文大多涉及阴阳的角度,故以阴阳调和为治病目的,而以“微汗”作为起效的标准。如桂枝汤“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大青龙汤“取微似汗”,甘草附子汤“初服得微汗则解”。可见微汗出为用药求其阴阳相合的标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用药原则。

三、药后汗出的机理

仲景在治疗中特别善用汗法,尤以取微汗为用药法度,那么取微汗的目的和作用何在。兹就其作用机理,分别举例加以阐释。

1.解肌祛风,发汗止汗腠理固

第12条桂枝汤证,外感风邪,风性疏泄致卫气但开不合而营阴外出以汗自出,属营卫不和证,用桂枝通卫阳以解肌,芍药敛营阴、调和营卫。方后又言服法“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由此可知,饮热稀粥,意在阳气不足者,温之以气,食入于阴,气长于阳之举。阳气得复,卫外固密,汗不复出而病愈。

2.调和营卫,退热止汗阴阳和

第53、54条桂枝汤证,从营卫关系而论自汗之病机及其治法。营卫二气,卫在脉外,而敷布于表,司固外开阖之权;营在脉中,调和于五脏,洒陈于六腑。营卫运行不休,密切配合,功能协调,即为营卫调和。今卫气不能正常司行其开阖之权,而致营阴不能内宁,故曰“卫气不共营气谐和”,以致自汗出。而桂枝汤独擅调和营卫之功,通过发汗手段达到止汗的目的。“复发其汗”,指本有“自汗出”,又与桂枝汤,如方后言其服法以缓发其汗,使遍身 微似有汗,这是在药效作用下,使营卫重新协调,荣卫相合而自汗止,热随汗解而营卫和,营卫和则阴阳相合。

3.解表祛邪,汗出表和津液升

第14条桂枝加葛根汤证、第31条葛根汤证为太阳经气不利证治,项背强属津液不能升达,筋脉失养所致,都有“覆取微似汗”这种药后汗出病解的表现。不仅发汗解表散邪,调和营卫,而且也反映葛根生津液且能升达以滋养筋脉。第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承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而来,此为太阳与阳明合病呕逆证治,表闭较重,使胃中津液不能正常宣泄,或下迫为利,或上逆为呕,以葛根汤解散外感风寒,则胃肠不受其累,覆取微似汗,汗出而解,汗出不仅表明表闭得开,而且亦说明津液已升达。

4.发汗解表,促汗达表以退邪

第35条麻黄汤证,寒邪伤于太阳,寒性凝敛故汗孔闭塞,卫阳郁滞肤表,卫阳郁则经气不利,内迫于肺则肺气不宣而喘,属太阳伤寒表实证,因此开表是泻卫阳之关键,表闭得开,卫阳得汗出而泻,故以麻黄汤“覆取微似汗”,促其汗出则表闭得开,卫阳得泻,外寒消散而愈,因其发汗之力甚峻,不须啜粥,以防汗出太过。第38条大青龙汤证 [2] ,其“不汗出而烦躁”属表闭太重,阳气郁而不得宣泄,扰于胸中所致,因此加重麻黄开表之力,佐以石膏制约麻黄之热,用辛透之力助麻黄达表,故以大青龙汤开表,方后注言“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粉之”,意在解邪而不伤正,表闭得开,汗出卫伸,诸证得消。由此可见,药后取汗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促其汗出以使在表之邪解除。

5.助阳化气,表通汗出津液布

第71条云:“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发汗伤及三焦通调水道之功,致使水邪蓄于三焦腠理之间,形成太阳蓄水证。若水蓄于内则从小便而走,若水蓄于腠理,应从汗出,用五苓散化气行水,兼以解表。又言:“多饮暖水,汗出则愈。”其意在于助药力,祛邪散水而行津液,以为药之后继。服药后若水道通调,则下窍得利,外窍得通,病邪内外分消,故曰“汗出愈”。而汗出则是阳气通达、三焦水行、小便得利的临床指征。这里的汗出助膀胱三焦的津液通达,以化气行水、通阳达表、通达内外为主,解除在表余邪为辅。此方开鬼门,洁净府,复气化,开上窍以利下窍,临床也多用于水肿的论治 [3]

6.解少阳,汗出邪解枢机利

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第一方,服小柴胡汤发汗分别见于《伤寒论》第101条和第230条。第101条所载 [4] ,为“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这种病解的机转,称“战汗”,产生战汗的原因在于误下之后,证虽未变,但正气受挫,抗邪乏力,当此之时,服药后正气借药力之助,奋起抗邪,邪正交争剧烈则作战,正胜邪却则作汗而解。第230条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服汤后,枢机运转,三焦宣畅,上焦气机得通,经气畅达,则胁下硬满可除;津液布达而下,胃气因而和调,则大便自下;胃气和降,则呕逆自除;里气通畅,表气亦顺,营卫津液,运行无阻,则身濈然汗出而解。

7.和解化饮,汗出结开三焦畅

第147条柴胡桂枝干姜汤是据小柴胡汤加减化裁而来,属于柴胡汤类方。此方和解少阳,温化水饮。方后注言“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初服微烦”并非药不对证,而是痰饮郁结未消散之时,正邪相争的反应,姜桂反助其热。续服药后,少阳火郁得清,痰化饮消,郁散结开,三焦宣通,表里畅达,阳气透出于体外,濈然汗出而病解,此汗出是痰已化、结已开、郁已散、阳已通之征。

8.温阳除湿,汗出腠密风湿去

第175条云:“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其方后注曰“初服得微汗而解”,这是风寒湿流注关节证,风寒湿相搏于关节则骨节疼烦较甚,因此以术、附走表胜湿,正如去桂加白术汤方后注所云 [4] “以附子、白术并走皮内,逐水气……”又加桂枝通阳达外,卫气得固,使周身微微得汗,故湿邪得化而病解,腠理致密而邪不存。

9.清上温下,汗出阳越表里通

第357条云:“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此为上热下寒,正虚阳郁证治。伤寒大下后,寒热错杂,虚实并见,表里不和,仲景以麻黄升麻汤清上温下,使里之阴阳恢复,气能由里达外,表里气和。故方后注曰:“相去如饮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强调短时间内将药全部服完,意在药力集中,以达汗出而发越郁阳之目的。此汗出就是气相和、相通于表里而病愈之兆。

10.清宣郁热,汗出热解余邪清

第393条云:“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本证系差后劳复,余热复集,郁于胸膈,气滞于脘腹,病位偏中。故方后注曰:“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栀、豉上焦药也,复以枳实宣通中焦,因清浆水性凉善走,生津止渴,调中宣气,开胃化滞,故再用清浆水空煮,减三升,以水性熟而沉,栀、豉轻而清,不吐不下,气机舒展,三焦得畅,营卫得和,而劳复愈。可见,枳实栀子豉汤取微汗以清余热、祛余邪为目的,进而调中焦、和营卫、理气血 [5]

综上所述,《伤寒论》中提到的服药后取微汗是药物起效的外在表现,是“病解”的指征。药后微汗出,并不是简单的表证消除,而是正气恢复、邪气排泄、气机畅通、阴阳合和的复杂过程的外在表现。因此,可知《伤寒论》在服用中药后有汗出,是达到机体的阴平阳秘、营卫调和、气机调畅等状态以逐邪外出的,药后汗出是其邪去正安,阴阳调和的反应。

(焦翠琴,周小平)

参考文献

[1]吕志平,董尚朴.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63-64.

[2]蔡志敏,田苑,秦玉龙.《伤寒论》药后汗出规律初探[J].四川中医,2015,33(9):13-14.

[3]赵春江,蔡辉,赵凌杰.《伤寒论》辨汗[J].河北中医,2013,35(6):922-923.

[4]李赛美,李宇航.伤寒论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24-125.

[5]程贤文,倪伟,施维群.《黄帝内经》及《伤寒论》辨治难治性失眠方证探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38(6):127-129. 4d91ukWVHTwOYTUhiw5h7rwM6con95rSHLw/d+1AW1/toYIQQXyII35QqA5NCL/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