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1962年6月,一个潮湿的午后,南卡罗来纳州一家纺织厂。夏季本是工厂最忙的季节,每个人都在加班加点,而这一周压力更大,因为有人报告说工厂里出现了一些像螨虫一样的小虫子,可能是一批从水路运来的布料带来的。那个下午,一位年轻女工忽然抱怨说,觉得自己被虫子咬了。不久,她晕倒了。

接下来那一周的周二,另一个觉得遭到虫咬的女工晕倒了。那天下午,第三个女工也晕倒了。不久,又有4名女工向医生报告她们感到头晕恶心。在这所谓“流行病”肆虐的11天内,共有62人报告说遭到“虫咬”,出现各种症状,并就医治疗。他们遭虫咬的描述非常具体详尽。一个纺织工人说:“我感觉有什么东西咬了我的腿,我挠了一下,结果指甲缝里忽然钻出来一只白色的小虫子。我腿部乏力,还想呕吐。”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名工人回忆说是一种白虫,但其他大多数人都说是黑虫。

这家工厂和外部权威机构进行了大量检测,结果只发现了少量的小虫,还有一些螨虫,肯定不会造成纺织工人描述的那些症状。但这些工人确实出现了知觉丧失、呕吐、全身颤抖等症状。审查现有证据之后,医生和其他专家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工人们的这种疾病都是他们的头脑臆想出来的。

回顾历史记录,不难发现这样一些案例:在没有任何具体诱因的情况下,令人担忧的症状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从“萨勒姆巫蛊案”到“本·拉登之痒” ,莫不如此。 这种现象有一个术语,叫“歇斯底里传染”。你可能知道这种现象较为极端的形式,即“集体歇斯底里”。所有这类事件都是通过在一个密切联系、高度封闭的群体中传播一种未知的巨大威胁,从而制造出一种恐惧。比“纺织厂虫害”距今更近的例子是纽约一所高中一群十几岁的女孩先后患上了“抽动秽语综合征”,症状表现为无意识抽搐并发出怪声。受到影响的女孩参加了脱口秀节目,她们的症状被上传到了YouTube(优兔)网站,她们的痛苦挣扎在脸书上被公开讨论。这个案例一时备受瞩目,法律工作者兼环保活动人士埃琳·布罗克维奇也专程坐飞机赶过去协助调查。关于埃琳·布罗克维奇,朱莉娅·罗伯茨曾主演以她的事迹改编、中文译名为《永不妥协》( Erin Brockovich )的电影。但经过详尽的检测,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存在某种类型的毒素,可以解释这些女孩的症状。调查者指出,这些女孩可能普遍存在一种心理疾病,这种疾病可能因社会和全国媒体的关注而加剧。

这些病例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社会群体,他们的物理空间都受到了限制,他们中都出现了“标志性”病例,从而引发了传染。事实上,其中许多症状,比如头晕和无意识的肢体活动,也是严重焦虑造成的状态。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物种,仅仅通过观察别人就能让自己生病,仅仅通过意念的力量,症状就能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

这种“歇斯底里传染”的案例并不多见,而情感和思想从一个身体扩散到另一个身体、从一个头脑扩散到另一个头脑的案例则较为常见。人类的高度社会性是与生俱来的。在本书中,我们将看到这种社会性是多么根深蒂固,我们非常容易受到别人思想和情绪的影响。没错,恐慌很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染开来,如同隆冬季节的感冒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染一样。从某种程度上讲,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情绪和大脑活动具有“同步性”。在本书中,我们将运用心理学、神经科学、历史学、人类学、文学和哲学来探讨这种“同步性”的机制和影响。

当然,我们不会与所有人等概率地实现这种同步性,而是优先与那些在血缘、位置和文化等方面同自己相似的人实现同步。这种文化可能是明显的(就整个社会宏观层面上而言),也可能是不那么明显的(就催生多重身份的微观组织而言,比如种族、政党,甚至体育爱好者组织)。人类存在一种构建和融入圈子的合群倾向,这种倾向可以塑造我们最珍视的传统和时刻,却也可能引发不同群体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为了把关于超社会性、群体性的研究结合起来,我使用了“蜂巢思维”这个暗喻。这不是我发明的。“蜂巢思维”这一概念指一种侧重群体或集体的意识,在学术范畴和大众范畴中被长期讨论。但在进一步讨论之前,我想在本书的框架下阐述一下我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首先,“蜂巢思维”指的是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让自己进入一种更加关注集体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与其他人拥有共同的关注点、目标和情感。有时,我们甚至会拓展自己的意识范畴,以便容纳社会中的其他人。(你是否需要拓展意识范畴,取决于你对“意识”一词的定义。“意识”被心理学界称为“最难的问题”,不是没有道理。)积极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曾经说过:“情绪不以人种为界。这不是说一个人的情绪会影响另一个人……而是说这两个人正在共享这种情绪。”(这句话是我在与她共同出席会议时匆忙记下来的,不是根据录音写下来的,如果引用得不尽准确,我向她道歉。)

其次,“蜂巢思维”还暗含这样一个原则,即我们所感知的内容并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独立的经历和决策,还取决于我们所处的集体。人类思维的“同步性”意味着某些阐释世界的思想和风尚独立于它们的出发者,有其自身的生命力,18—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称之为“时代精神”。我们将讨论“评估”这一心理学概念,它是我们对这个世界做出的解读或叙事。我们将看到“蜂巢思维”如何影响我们对外界事物做出的评估,我们选择的评估方式如何塑造我们的现实。“蜂巢思维”从集体的角度出发,判断何为真实、何为适当、何为正常、何为酷、何为重要。它不仅塑造了个体的积极或消极判断,还在塑造个体对世界的感知及构建共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社会性根深蒂固,而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出现可能会大幅提升我们的“同步性”。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因为这些新技术不仅使我们能够进入一个信息和通信极为便捷的世界,而且还带来了社交领域的变革。我们突然能够随时随地地了解别人的想法和情绪,实时看到别人的生活状态,即使他们生活在世界的另一端。虽然大多数评论文章促使你觉得这些变革会给我们注意力的持久度和最深刻的关系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但实际情况却比这微妙得多。虽然这些新的社交技术伴随着令人担忧的问题,比如,可能出现“回音室效应” ,也可能出现激进化和社会分裂趋势,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其他方面,它们正在把我们拉得更近,帮我们引入了新的联系方式,并拓展了我们的认知边界。

将不快乐归咎于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是当代“蜂巢思维”的主流观点。尽管现代社会的疏离感确实与社交技术同时出现,但后者与前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正如约翰·哈里在《失去的联系》( Lost Connections )一书中所写的那样,“互联网诞生在一个许多人已经失去彼此联系的世界……我们对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是在试图填补一个空洞,一个巨大的空洞,但它出现在人们拥有智能手机之前”。我在本书中提出,人与人疏离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智能手机,而在于我们过于强调个体而非集体,过于强调个人野心而非利他主义,过于强调个人快乐而非人类进步。我还想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对社交技术的不良影响做出了过度的评估,这或许正为我们自己和孩子创造一个自我应验的预言,从而引发焦虑和苦恼。

此外,我认为使用社交技术的方式至关重要,它可能对你的幸福感产生有益或有害的影响。我们会通过大量的证据来构建这个模式,但现在我们可以总结如下:如果使用社交媒体去加强现有的人际关系或社会支持网络,则会带来积极影响;但如果使用社交技术取代你和亲朋好友面对面的交流,或者挤占了睡眠、运动时间,则可能导致负面影响(尤其当你只是被动地“潜水”时)。正如一篇重要的文献综述所指出的那样,“社交网站上的行为使幸福感提升还是降低,取决于这种行为是促进还是阻碍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寻求归属感的欲望” 。换句话说,我们应该使用社交媒体来加强和深化社交联系,而不是掩盖和削弱它们。

写作本书有三个目的:第一,探索我们的想法和情感在多大程度上像蜂巢里的蜜蜂一样,寻求集体协调,而非停留在孤单、分离的状态;第二,评估最近的科技进步——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在多大程度上放大了这些有利和不利的集体倾向;第三,尝试回答“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也就是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蜂巢思维”带来可怕的风险,让群体行为和强大的新工具发挥出奇妙的、共生的力量。

早在2015年初秋时分,我就撰写了关于本书的第一个策划案,那时候,英国还没有提出脱欧,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还没举行,脸书还没有沦为虚假信息的传播平台和对立情绪严重的评论雷区(很多发表评论的人之前似乎关系不错,但现在已经因为观点相斥而趋于对立)。那时候,我已经获得终身教职,正在享受休假年,参加半程马拉松训练,也研究村上春树小说中的食谱。我想写一本很有趣的书,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讲述一些我最喜欢的关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用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社交技术的力量和前景,而不是一直对这些分散注意力的东西束手无策。

这是一个有别于以往的时代,这也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你会在这本书里读到非人性化、阴谋论和政治极化的内容。

当然,本书并没有弥漫绝望和沮丧的情绪。我们得知世界各地实验室正在进行着一些令人惊叹的科学实验,我们与那些在社会行动主义和数字教育方面努力开展基层工作的人交谈,这些人正在试图扭转这一局面。

本书讲述了我的研究历程。我投入大部分时间从事的研究可能会为我们目前所处的两极分化困境提供一个解决方案。此外,本书讲述的内容也包括我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所能获取的所有相关信息。我向能找到的每一位相关专家访谈取经,希望为我们了解“集体自我”(collective self)的本质以及社交技术对人性的影响提供一丝启发。我开车游历了整个新英格兰地区,沿着大西洋海岸来来回回,与很多人交流想法。我在盐湖城的峡谷里和塔拉哈西的榕树下与人们交谈,在餐厅、屋顶酒吧和咖啡馆与人对话。你会看到很多我们共享美酒佳肴的故事,我写作小组的同伴不禁惊讶地问我:“你这是在写什么呢?《权力的游戏》吗?”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我努力说服你相信这样一个事实:尽管你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由于个人独特的人生经历、世界观和动机而有别于他人,但你这些感觉不过是错误的假设。事实上,这样的“你”,也就是你眼中的“我”,是由与你处于同一个文化蜂巢的其他个体共同塑造的,你和其他人的思维是相互交织的。如果没有与社交对象的互动,没有人给你反馈意见,没有人让你意识到自己同他人的区别,你甚至可能连“自我意识”都形成不了。20世纪初的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认为,“来自社会中其他人的影响必然进入我们的思想体系,并影响我们的行为,如同水影响植物的生长一样”。他把这种社会形成的特性称为“镜像自我”。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身份来源于他人对我们的反映。据他观察,“我们的大脑生活在无休止的对话之中,我们醒着的每一个小时中,至少会花费一部分时间要么与社交对象对话,要么在脑海中想象着未来的对话”。

我们还将努力回答以下问题:我的思想是如何变成你的思想的呢?我们如何学会利用由知识、信仰和偏见构成的文化蜂巢,即如何利用开发我们共同的知识宝库呢?我们了解很多关于这个世界的事实,比如,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汽油能够转化为汽车使用的能量,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病原体入侵血液后会导致我们生病,等等。但对于绝大多数的事实,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曾有过直接经验,而是从我们的老师、电视节目、书本以及与他人交谈中汲取到的经验而已。我们将与一位进化生物学家讨论进化领域和虚构领域的交集,评估一下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正如历史学家凯莉·贝克所写的那样:“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如此模糊,而我们希望这个界限变得稳定、牢固、不可渗透,但相反,总有一些事情会突破这个界限……幻想也会潜入我们清醒的时刻。”

我们并非平等地对待所有人,与某些人相比,我们感到另一些人更亲切;我们热情地欢迎某些人进入我们的心灵,而将另一些人冷冰冰地拒于门外。我们会和一位生物人类学家讨论为什么会这样;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我们为何喜欢与某些人交朋友并且爱上他们,却不喜欢其他人;我们如何将某些民族、某些性格和某些政治信仰的人纳入自己的圈子里,却将其他人排斥在外。在纽约的一个屋顶酒吧里,我们将探讨社交技术对我们健康的影响,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如何既增强我们现有的社交联系,又促使我们堕落(通过网络上的羞辱和骚扰)。

然后,我们还去了2017年美国夏洛茨维尔暴力事件的现场,见了社会神经学家吉姆·科恩(Jim Coan)。吉姆认为,从神经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依赖于那些距离我们较近的人。来自我们身边人的抚慰行为,比如拥抱、牵手和让人安心的微笑,能让我们在生理上平静下来,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应激激素、缓和身体内部的“报警”反应等。如果没有这些互动,不仅我们的精神健康,就连我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正如吉姆所言:“在生命的任何阶段和任何时间,无论出于任何原因的死亡,都可能因为孤独而变得更有可能。”吉姆认为他的研究大致解释了这一惊人的发现。我们还会看到吉姆对人类一些糟糕的社交倾向的看法,这些倾向包括以非人性化甚至妖魔化的方式去对待自己圈子以外的人。

接下来我们将与历史学家凯莉·贝克交谈。她曾经写过一本关于三K党与美国主流文化关系的著作,还写过一本关于我们为何会迷恋丧尸文化的书。我将提出,阴谋论、群众运动和异教都有一些共同的原则,而这些原则都体现出了“蜂巢思维”的特征。更糟糕的是,我们会看到,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已经让这些偏执群体的追随者及其思维方式呈现出融合趋势,这着实令人担忧。

在了解这一切之后,你肯定会感到不安。接下来,我们将见一见那些坚定地为人类集体灵魂召唤美好天使的人。在一场暴风雨中,我们对临床心理学家纳姆迪·波尔(Nnamdi Pole)进行了访谈。波尔提示我们要考虑到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脆弱性,我们会从这个角度出发,向其请教是否有些人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并思考我们能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这些脆弱者。

在盐湖城的高大山影之下,我们将讨论围绕社交媒体带来的恐惧和焦虑叙事会如何削弱我们的幸福感,以及我们如何才能冷静下来,与孩子一道养成使用社交技术的健康习惯,以便给孩子提供最大的好处。

然后,我们将探索我在过去一二十年中研究的领域:情绪调节、叙事和意义建构。我们在前文提到,集体环境塑造了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也塑造了我们对于“我是谁”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研究叙事的改变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现实,尤其在涉及整个蜂巢的时候。然后,我们将通过一个测试来检验一下关于情绪调节和叙事的发现。我们将会见到两位心理学家基思·马多克斯(Keith Maddox)和希瑟·厄里(Heather Urry),他们正在帮助大学生调节在跨种族背景下讨论种族问题时的焦虑。

在本书末尾,我会和一家世界级服务犬培训机构的首席培训师凯西·福尔曼(Kathy Foreman)谈一谈如何训练服务犬与主人形成默契,抢在主人之前判断主人的需求,成为主人的眼睛、耳朵或手。我们将从这次采访中总结经验,来评估一下人类的幸福感究竟更多地取决于我们的集体性与社会性,还是更多地取决于实现我们的个人目标和欲望。

通过以上论证,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要学会超越自己所在的狭隘群体,减少对圈子倾向的关注,增强对蜂巢理念的接纳,这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书不是什么

本书不是辩论。在读完本书掩卷沉思时,你发现本书并没有告诉你社交技术对人类而言究竟是好还是坏。作家、社会学家特雷西·麦克米伦·科托姆(Tressie McMillan Cottom)等人认为,人类同技术的关系以及技术同人类的集体属性存在哪些交叉之处,堪称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可能通过一篇评论文章或一边倒的辩论就能找到解决方案。科托姆在书中写道:“如果说我在研究复杂问题的过程中,以及在阅读伟大作家关于世界存在状态的作品中学到了一件事,那就是聪明人都不敢在任何事情上抱有确定无疑的观点。” 本书传递的核心信息之一:我们过于关注虚假的两分法、简单的非善即恶论调以及寻求快速解决之道,这是我们最危险的一些思维。我拒绝陷入这些思维误区。我将向你们展示来自世界各地(包括我自己的实验室)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实验室的研究证据,我们将与一些最优秀的思想家和作家进行交流。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是一个人、一本书或一个观点就能解决的。

本书也不是一本媒体科学或技术方面的书,更不是一本社会学的书,因此无法从这些层面上解决社交技术带来的诸多问题。目前存在的社交媒体平台构成了切切实实的危险,需要内部(科技公司)和外部(政府监管)来共同解决。这些危险很多,简单列举几个:数据垄断、威胁个人隐私、算法操纵、加剧社会不平等问题、威胁民主治理、网络水军、传播虚假信息以及有组织的骚扰活动。

有很多了不起的人在报道这些问题以及它们的后果,试图探索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我在这里仅列举出三位相关人物:第一位是希瓦·瓦德亚纳森,他的一本相关著作名为《反社交媒体:脸书如何断绝我们的联系及破坏民主》( Anti-Social Media How Facebook Disconnects Us and Undermines Democracy );第二位是克里斯·吉尔兰德,他围绕个人隐私和现代技术如何加剧固有的不平等和制造新的不平等做了研究工作;第三位是泽伊内普·图菲科西,主要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社会影响,她做过一篇题为《我们重新建立一个反乌托邦只是为了让人们点击广告》的TED演讲。

在《反社交媒体》一书中,有一章名为《脸书的问题就在于脸书自身》。在这一章,希瓦·瓦德亚纳森简明扼要地总结了脸书带来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系统,联结着来自数百个国家的22亿人,却允许每个用户随意发布内容,开发有利于高收费内容的算法,并依赖一个动用大规模监视和详细查阅个人档案的自助广告系统来精准推送广告,这是无法通过边缘性质的改革就能解决的。”我强烈建议你阅读这些学者以及其他人的相关作品,并支持那些愿意推动变革以保护我们数据和人权的立法(和立法者),因为这些平台正在迅速蔓延,而且越来越多地掌控在少数人手中。

本书是什么

这是一本心理学的书,更多地聚焦个人层面的一个问题:一个格外爱好社交的人,强烈倾向于融入某个群体,深度渴望与别人建立关系,那么当你递给他一部手机,手机屏幕日日夜夜地向这个人传递着来自社交伙伴的思想和情绪,那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还记得曾经很火的社交网站“聚友网”(MySpace)吗?社交媒体平台兴也勃焉,亡也忽焉,当前这些巨头可能会因为侵犯隐私和操纵数据的丑闻而轰然倒下。此外,从较为外向的公共社交分享(如脸书)到较为内向的私人社交分享(如群发文本信息)的转变趋势似乎也越来越明显。但我认为,无论是借助文本信息还是借助照片分享软件Instagram,无论借助视频聊天软件FaceTime还是借助虚拟现实,数字技术在加强人际联系方面都不会无所不能,至少近期内不会。

本书将探讨这些社交技术对人类体验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对于你的体验意味着什么。本书以我个人的方式来理解一个国家、一个西方社会以及一个物种,现在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撰写本书给我提供了一些希望和慰藉,也希望本书能对你起到同样的作用,同时为我们实现更大的集体利益照亮前行之路。

在我们开始探讨之前,请先对我的研究方法有一个粗浅的了解。我是研究情绪调节的,研究重点是人们为了实现目标能够使用哪些控制情绪的策略。为了研究这些策略,我使用计算机程序来评估人们的行为和体验,通过心理、生理反应记录来评估他们的身体反应(如皮肤出汗情况和心率变化情况),通过神经成像技术来检测他们的大脑功能。我还探索了情绪调节是否有助于我们了解大学生如何在教室里学习新东西,为什么有些反复发作的抑郁症患者能够完全恢复而有些人却不能,为什么经历过自然灾害的人会在之后的日子里体验到不同程度的痛苦。

但我不仅仅是一名研究人员,还是一名教师。从学术生涯伊始,我就试图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课堂上,而不是课外。在我教书的时候,我和学生不仅仅从心理学研究文献里面获取新发现,还广泛涉猎任何可能给我们带来启发的知识领域。我采用了这种方法来撰写本书。我们将运用相当多的心理学知识,除此之外,我们还将钻研历史学、人类学、进化生物学、哲学和文学。对于任何无意的误解或过度简化,我向这些学科的同辈道歉,如有问题,欢迎你们在推特(Twitter)上联系我。

我的第三个领域与第二个相关。在过去的几年里,我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游历全国各地,与我的教师同行探讨如何改进我们的教学技能。作为这项工作的一部分,我投入了大量精力去思考一群人(教育工作者)如何影响其他人(学生)的思想和情绪,以及我们作为教师如何能够影响整个社会。这项工作无疑塑造了我对人类社会性的看法。与社会科学以外的众多学科的教师一起工作,也让我见识到了人们了解这个世界的不同方式。

本书是一部有创造性的非虚构类叙事性作品。根据体裁的惯例,我稍微调整了材料展示的方式,以增加清晰度,提高可读性,并以更加深思熟虑的方式凸显本书的意义。书中的访谈并不是按照行文的顺序进行的(虽然只有少数被打乱了顺序)。我将所有的访谈录音并转录成了文字,修改了个别不连贯的地方,偶尔也会改变话题的顺序,以便显得更连贯、更符合逻辑。过去的一些逸事是我用对话的方式重新还原起来的,因为当时没有录音机,即使有,当时也没有想到要用。

因为本书是写给一般读者的,不是写给专业研究人士的,所以没有过多的引用和数字。我引用了一些具体的研究和我在撰写本书过程中发现的新信息,你可以在本书最后的注释中找到这些信息。

我是一个生活在美国的美国人,访谈的对象也是美国人,所以,本书显然体现了美国人的视角。科技与社交体验的问题在全球各地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由于每本书都会有页数限制,我只能关注我所看到的最接近本国的东西。

不再啰唆了,欢迎品读《蜂巢思维》。 MjrnX9KYys0wZc6GOzIbsTYSTZSm8s3kHX+/x/Ce8t3ZBU0lIer4FSmGgiFgV/+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