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秦风是个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他曾经也在业余时间做过一个小型的蒸汽机,只是那个时候是在现代,很多技术和材料条件都要比现在好很多。
所以制作起来也要方便很多。
现在条件虽然艰苦,但是知识还在那里,秦风还是可以造出来蒸汽机的。
又是半个月的时间,在蒙恬出征匈奴的捷报穿回来的那天,秦风等人征服蒸汽机的捷报也终于露出了端倪。
在半个月高强度的工作下,蒸汽机的基本模样终于出现了,并且已经通过了第一次的实验,证明确实可以使用的,虽然和秦风想象中产生的动力还是差了一些,但是却是把胡璐他们四个人给惊到了。
他们实在无法想象,就这么一个铁铸的大家伙竟然可以一边冒着白气,一边把一个千斤鼎给举起来。
但不管怎么样,蒸汽机已经做了出来,接下里秦风就是对他的各个细节方便进行检查和改进了。
有些零件的强度可能达不到蒸汽机的需求,毕竟这个时代的冶铁技术还是比较差劲的。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面,秦风发明出来了一种非常奇特的材料。
说是奇特,但是制作起来却是非常简单的。
这种材料严格说来应该是一种合金,正是秦风把带着振金元素的泥土把铁包裹起来,等到振金元素自由扩散进入到铁之中,铁和振金元素构成合金。
秦风没有能力把振金元素从泥土里面提炼出来,所以只能采取这样的笨办法。
好在只是搞出来合金,需要的振金元素量并不是非常巨大,在加热的条件下自由扩散进入到铁内的那点就够了。
这种材料虽然和振金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但是要超越一般的钢铁,这种材料在秦风的全力挥动之下打到铁剑上面,可以直接把铁剑给震成碎片。
但是也就仅限于此了,即便是铸成剑,也只是可以斩断三四把铁剑,而没有办法完成天狼剑那么恐怖的试锋仪式。
可是在秦风看来,这样就足够了,因为他又不是铸剑和匈奴肉搏的。
这种材料秦风把他叫做陨星铁,陨星就是指天外陨石了。
现在的蒸汽机只是拿普通的铁制作的,因为陨星铁秦风发明并没有多长时间,而蒸汽机的零件却是提前就让工匠给制作好的。
接下来对蒸汽机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改进,全部换成陨星铁的时候,秦风估计,那个时候这台蒸汽机应该可以提供万斤的力了。
蒸汽机是秦风很多创造的前提,现在蒸汽机已经有了,接下来也就该进行那些项目了。
秦风的脑袋里面已经出现了一张宏伟的蓝图,未来的天下那必定是大秦的天下了。
当然,前提是大秦保持现状,如果胡亥最后还是成为了秦主,那么秦风是万万不会辅助他的,因为无论是胡亥还是赵高,都不是善茬。
蒙恬将军已经五十多岁了,他的名声在大秦当中早已经是家喻户晓,而最近,他的名字再次被传播了起来。
其原因就是,蒙恬大将军成功占领了匈奴的铁鹤城。
铁鹤城是匈奴对大秦作战的重要桥梁,他们想要进攻大秦的话,那么就必须经过铁鹤城,而且军队补给等方面一直都是由物产丰富的铁鹤城提供的。
现在铁鹤城被蒙恬拿下,匈奴的情况已经十分危机了。
就在大秦局势一片好的时候,扶苏却是发现了另外一支不速之客。
一直穿着与大秦和匈奴人铠甲都不一样的骑兵从西方而来,他们冲锋过来,最后停在了长城之下。
扶苏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只是从他们的表情能看出来,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如同长城这样的宏伟建筑。
那些骑兵窃窃私语片刻之后,对长城发动了冲锋,扶苏在看到这支骑兵的时候就已经下令防守了,现在这支骑兵竟然胆敢发动攻击,一时间箭矢如雨。
骑兵左手拿着圆盾,右手是宽刃剑,一路顶着箭矢,他们竟然真的冲到了长城下面,但是冲到长城脚下和攻下长城那完全是两个意思。
而且虽然他们冲了过来,但是损失也是非常大的。
长城守军出动,从长城的暗门出现,立刻就从左右侧翼把那支骑兵给包围在了中间。
骑兵的数量本来就不多,不过百余骑而已,只是他们所骑坐的马奔跑起来要比扶苏预想当中的快很多,以至于错估了他们冲锋的时间。
好在并没有因此而酿成大错。
这支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骑兵最后还是被消灭了个差不多,他们当中最后有着极少数几个人奔逃出去,这还是扶苏特别授意的。
北原之上不会莫名其妙地出现一支只有几百人的军队,他们的后面一定还有着规模更大的军队,扶苏把他们放回去,就是让那些对大秦觊觎的人知道大秦不是好惹的。
这则消息被秦风知道之后,他立刻表现出了巨大的兴趣。他还亲自去前线看了看,当然,他到了的时候战斗已经打完了,只剩下了那些人的尸体。
秦风看到这些尸体之后,立刻就知道他们来自哪里了。
这些士兵的穿着是典型的西方样式,而且无论是他们手中剑还是盾牌其实都挺古老的,他们竟然在大秦的箭矢的射击下被贯穿了。
他们能冲到长城下面都要仰仗他们所骑乘的马了。
西方的马匹不得不说,那其中很多都是宝马良驹,这可能也和西方那里的地理环境以及民风民俗有关。
相比而言,中原这里的马就要稍微差一些,虽然其中也不乏千里马。
判断出来他们来自西方,但是秦风对衣服穿着这些的研究并不深,他并不知道这支来自西方的骑兵具体是哪个国家,但是他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来自于欧洲。
这个时候世界欧洲上正在发生什么事呢?秦风尽力回想,他突然愤恨自己当初对西方的历史不感兴趣,他现在全然不知道西方正在什么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