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转变压力思维模式:强化积极应对能力

心理学家艾丽娅·克拉姆和她的同事开发了压力思维模式测试,以评估人们对压力的看法。花点儿时间看看下列两种思维模式,考虑下你更同意哪组说法——或者,至少,拿起这本书之前,你更同意哪个:

思维模式1:压力有害。

承受压力损害我的健康和活力;

承受压力影响我的表现和效率;

承受压力阻碍我学习和成长;

压力的影响是负面的,应该避免。

思维模式2:压力有促进作用。

承受压力有助于我的健康和活力;

承受压力让我表现更好、效率更高;

承受压力推动我的学习和成长;

压力的影响是积极的,应该加以利用。

这两种模式中,“压力有害”思维更加普遍。克拉姆和她的同事发现,即使大多数人都能够在两种模式中找到事实,然而他们还是认为压力弊大于利。男女老少没有差别。

克拉姆观察到的趋势与其他研究的发现一致。在2014年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与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做的调查中,85%的美国人同意,压力对健康、家庭生活和工作有消极影响。根据美国心理学协会的调查,多数人认为他们承受的压力水平不健康。即使那些说自己压力不大的人,也认为合理的压力水平应该比他们正在承受的要低。几年来,人们认为的理想压力水平实际有所下降。从200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协会开始了年度压力调查,那时人们认为中等压力水平相对合理。现在,被调查者认为,同样的中等压力水平不健康。

然而,也有证据表明人们看到了压力的好处。2013年,我对正在参加斯坦福大学领导力发展项目的首席执行官、副总裁和总经理们做了一个调查,51%的人说自己在压力状况下表现最出色。在2014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做的调查中,67%报告承受着高压的人也说,压力带给了自己至少一方面益处。但是,两个调查的参与者都坚信,他们应该做更多,以减少压力。这个对压力的态度,不单是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我在加拿大人、欧洲人和亚洲人那里得到了相似的观点。即使人们能识别出压力的一些好处,对压力的总体认知,还是相当负面的。

重要的是,负面思维与积极观点伴随着完全不同的产出。克拉姆的研究表明,相信压力有促进作用的人,比那些认为压力有害的人,更少抑郁,对生活更满意。他们更有活力,更少出现健康问题。他们更快乐,工作更高产。他们与压力的关系也有所不同:更乐于视压力状况为挑战,而不是打垮自己的问题。他们对自己搞定挑战的能力更自信,更善于在困难情境中发现意义。

现在,如果你也像我一样,那对这些发现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怀疑。我对这些事情开始的反应是:“对压力保有积极观点的人更幸福和健康,那是因为他们的压力不大。乐观看待压力的唯一解释,就是生活中碰到的压力不够大。再痛苦一点,关于压力的观点就会改变。”

尽管我的怀疑,是受自己的压力思维模式驱动,不太科学,但依然是合理的猜测。克拉姆也考虑到了这点,积极的压力思维,可能是轻松生活的结果。但当研究数据时,她发现人们如何看待压力,与他们承受的压力严重性之间,只有微弱的关系。她也发现,人们在过去一年经历的压力事件数量(诸如离婚、失去亲人或换工作),与他们多消极看待压力之间,关系也非常小。那些乐观看待压力的人,并非一辈子都没遇到过痛苦。克拉姆还发现,无论人们当下承受的压力是小是大、过去一年有没有遇到压力,乐观看待压力对人都是有益的。

那么,既然压力思维模式不能反映你承受了多大压力,有没有可能,它反映了一些特定性格特征?毕竟,有些人倾向于对一切都持乐观态度,包括压力。研究表明,乐观主义者比悲观主义者活得久,没准儿是整体的乐观主义,保护了人们免受压力的负面影响。克拉姆也是这样考虑的。持有压力对人有激发作用观点的人,更可能是乐观主义者,但相关性不大。相较乐观主义,另两个性格特点与积极压力思维伴随得更紧密:正念及忍受不确定性的能力。然而,克拉姆的研究表明,这些性格特点都无法解释压力思维模式对健康、幸福或者工作效率的影响。虽然一个人怎么看待压力,有可能受某些性格或经历的影响,但压力思维对健康和幸福的作用,无法从这个角度得到解释。

克拉姆的研究指向了一个更大的可能:压力思维模式很强大,是因为它们不仅影响你怎么想,还影响你怎么行动。视压力为害,它就是需要规避的东西,感受到压力就变成了企图逃避或减压的信号。确实是,秉持压力有害思维的人,更可能说他们是通过规避来应对压力的。比如说,他们更可能:

·努力使自己逃离压力源,而不是搞定它;

·集中精力摆脱压力感受,而不是采取步骤追根溯源解决压力;

·转向酒精、别的替代品,或其他上瘾的东西以逃避压力;

·从产生压力的关系、角色或目标中撤回精力和注意力。

恰恰相反,认为压力有益的人更可能主动积极地应对压力。举例来说,他们更愿意:

·接受压力事件和发生的事实;

·谋划策略处理压力源;

·搜集信息,寻求帮助或建议;

·采取步骤征服、消除或改变压力源;

·以更积极的方式看待压力,更好地利用情境,把它当作成长的机会。

这些处理压力的方式,导致了非常不同的结果。面对困难迎头而上,而不是企图逃避或否认,你就强化了应对压力的资源。你对处理生活挑战的能力更自信,你就建立了更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能管理的问题得到处理,而不是恶性循环失去控制,不能掌控的情境就变成了成长机会。这样,如同其他思维模式一样,压力有益的信念成了自我实现预言。 e2l0zkRZi3i11dF84kiH2OTu9pyvBja7B3XaWDHo+QnfPR7fAbsQCGkHjAkaCLa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