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有“伯乐识千里马”,但是现实中像“伯乐”的人却不很多。所以,一个人不懂得自我推销,一辈子也就别想出人头地,最后只能是落得个一天到晚怨天尤人。我们说,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竞选还是推销,甚至是应征面试,哪一方面不是靠自我推销换取成功的?李宗吾的《厚黑学》讲的就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全力以赴地推销自己。
有一门学问叫自我推销,但它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如果做到自我推销就能够显示一个人的才华。当你学会了推销自己,你几乎也就可以推销其他任何值得拥有的东西。
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向领导推销自己的能力,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只有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领导,让领导发现你的能力,才会有机会被提拔、重用。不要总是以为:是金子就会发出光芒的道理,要知道,深埋泥沙中的一块黄金尽管价值连城,也会“永远”沉默而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一个人要想自我推销获得成功,那就要善于“标新立异”地推销自己。在我国历史上,自我推销最为有名气的就数毛遂了。
战国时期,平原君是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在他的家里就养了很多门客,据说他所养的门客有数千人之多。这些门客都是些有本领和才能的人。其中有一个门客叫毛遂,他的身份非常低微,平日里也不喜欢自吹自擂显示自己的才华,只是默默无闻地埋没于众多的门客之中,所以大家都不知道他。
在那一时期,秦国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为争夺霸主的地位就开始了它的侵略计划。秦兵要围攻赵国。当时的赵惠王面对强大的秦兵,抵挡不住了,就请平原君到楚国搬救兵,一起来抵御秦国的侵略。但是平原君知道,楚国为了自保是不愿意轻易答应出兵救援赵国的,因此这次去楚国搬救兵的困难十分巨大。于是平原君就带了二十个门客去说服动员楚王。平原君心想,万一谈不成功,楚王不肯出兵救援赵国,他就用武力强迫楚王同意。但是,平原君在选择门客的时候,左挑右选只选了十九位合适的门客,正好缺一个人。就在这时,毛遂自告奋勇地说:“我认为自己符合去楚国的条件,请带我去吧。”平原君看了看他说:“我听人家说,有才能的人就像口袋里的锥子一样,很快就会磨破口袋显露出来。但是你在我这儿已经这么久了,大家都不知道你能干什么,可见你的才能很一般。这次的任务重大而又艰巨,我看这次你就别去了。”毛遂却说:“我之所以没有显露出来,是因为我根本没有把自己放在口袋里。”平原君听了他说的话,就觉得他谈吐不凡,而且很有胆量,于是就同意让他跟着去了。
到了楚国,平原君的门客大多还是很看不起毛遂,觉得他是自不量力。但是后来他们又看到毛遂与楚王谈判时,说话很有分寸,于是就渐渐地对毛遂产生了好感。谈判了两三天,却没有谈出什么结果,楚王没有出兵救赵的意思。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毛遂带着剑径直走到楚王跟前,拔出了剑要挟楚王出兵救赵,用武力强迫他跟赵国签了协议。而其他的门客却都无所作为。就这样,毛遂一举成名,成了平原君府上最有名的门客之一,同时赢得大家的尊重。
毛遂的“自我推销”,是很成功的。有很多成功人士用他们的智慧和经验,创造出了“无敌的自我推销术”。推销术方法很多,方式也不一样。在我们现代经济发达的社会,芸芸众生,所以我们就更应该标新立异地把自己推销出去,才能在社会中获得一席之地。
一个人要想成功,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善于自我推销。遇到机会绝对不能放过,没有机会也要为自己争取机会、创造机会,不失时机地推销自己。下面我们看一下善于自我推销的宁戚是怎样推销自己并为自己创造机会的。
在公元前680年,周天子命令齐桓公统率陈、曹、齐三国的兵马来讨伐宋国,就任命管仲做前部先锋。
管仲的队伍来到卫国的一座山脚下,看到一个放牛人,只见他头戴破草帽、身穿短衣短裤、赤着双脚。这个人拍着牛角大声地唱歌。管仲见此人虽衣衫褴褛但相貌不凡,于是派人上前去用酒肉慰劳,并把放牛人叫到跟前和他攀谈。攀谈中,得知此人名叫宁戚,卫国人。管仲问他都学了些什么东西,放牛人应对如流。管仲感叹地说:“豪杰埋没于此,如不引荐,他何时才能显露才华?”于是就写了一封推荐信,让宁戚面交齐桓公。
不久,齐桓公的车仗到了这里,宁戚又拍着牛角唱道:“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骨干。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桓公听了感觉很惊讶,问道:“你这个放牛人,胆敢毁谤朝政?”
宁戚说:“小人怎敢毁谤朝政。我听说尧舜做皇帝的时候,百官正直诸侯臣服,消灭了四凶,从而天下安定,不说话就能让人信服,不发怒就威严慑人。而现在呢,北杏开会,宋国君臣半夜逃跑;柯地会盟,曹沫又来行刺。现在您借助上天给予的使命,召令诸侯,欺侮弱小的国家,如此以往,何时天下才得太平。”
桓公听了勃然大怒,大声喝道:“小小一个百姓竟然出言不逊!”就下令要将他斩首。
宁戚面不改色仰天长叹:“梁王杀了关龙逢,纣王杀了比干,今天您杀了我,我就是与关龙逢、比干齐名的第三条好汉了。”
齐桓公只见这个人胆识过人,怒气反倒顿消,命人给他松绑。这时,宁戚才将管仲留下的书信交给桓公。桓公看后大喜,说道:“既有仲父的书信,为什么不早些呈给寡人?”
宁戚答日:“我听说贤德的君主择人而用,贤良的臣子亦择主而仕,您如果不喜欢直言敢谏而喜欢阿谀奉承,那么我宁死也不会交出管相国的书信。”
齐桓公立即就任命宁戚为大夫,让他和管仲一同参与国政。后来宁戚为齐桓公游说宋国,宋国不战而降,加入盟约。后来,宁戚为齐国立了汗马功劳,成为齐国有名的贤臣。
在现实生活中,机会是时时存在的,那就要看你是怎样对待的了?然而机遇往往只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机遇又是可以创造的,它需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宁戚就是这样的人,在机遇来临时,不仅能够抓住它,并且能够善于为自己推销,才使自己成为一代大功臣。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谦虚的民族。一般来说,人们大都不善于自我表现的。每讲到自己,特别是提到自己的优点时,为了不会在别人眼中留下骄傲自大的不良印象,就会缄口不言,或转移话题,总是在借自己的缺点来讲自己的优点,这就成为我们求人办事的最大障碍。其实在社会上,每个人都有自我满足的欲望,都希望别人能承认、尊重、赏识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所以,每个人都应想方设法在他人面前表现或推销自己,才能使自己在社会上有用武之地。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进”,常常会不顾一切地拼命向前冲。因为他们认为只有风雨兼程、永不停息地往前赶才是一种“进”,才能达到目标、取得胜利。然而,要知道有时我们要“停下来”或“退几步”,好让自己更好地“进”。这也是厚黑学的精髓之一。
在通常情况下,很多人不知道,适时放弃,或作一些退让,反而能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机会,从而轻而易举地拥有自己曾拼命去争取而没有得到的那一切。所以,有时候退让,其实就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前进。
春秋时期,由于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流亡在外十几年。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所以,在某些时候,退后并非纯粹的退后,退后其实是另一种前进,是为了积蓄更多的力量前进而做的准备,有时候从退后中收获到另一种境界的美丽,这难道不是一种进步?
在生活中,并不是事事如人所愿。适时地退后可以使人们冷静下来思考问题,暂时地休养生息。如果一味地向前横冲直撞,不仅事情办不成,还会导致不堪的后果。所以在遇到困难时,以退为进是最好的方法,退后的人也同样会收获到前进的美丽,等到时机成熟了,再勇往直前,将会有更多的收获!
春秋战国时期,正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期,最为激烈的就是七国争雄了,其中“魏”、“齐”是当时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
一年,魏、齐缔结了同盟条约,而且相约军事联合。两个国家互不侵犯,但是过了几年。齐国弃约,攻打魏国。魏惠王恼怒非常,想着派杀手刺杀齐王。
于是,惠王召集重臣开会。结果,赞成与反对两种意见一时难以决下。结论没有马上得出。
这时,宰相惠子向惠王推荐了一位名气比较大的人——戴晋人。戴晋人被邀入座后,就对惠王说道:
“大王可知蜗牛这种小动物吗?”
“当然知道!”惠王答。
“这个蜗牛的左角上有一叫触氏的国家,右角上有个叫蛮氏的国家,两国为领土问题,不断刀兵相见。有一次,双方激战了15天,直到死伤数万方才息兵。”
“哦,不是开玩笑吧?”惠王不解。
“这绝非玩笑,大王,您是否想过宇宙上下四方可有尽头?”
“应该没有尽头吧!”惠王回答。
“那么,让一位可以以内心悠游于无穷世界的人来看地上的诸国,是不是都很微小?”
“就是在这些国家里,有个魏,魏里有个梁都,梁都里住着大王,以此来看,您与触氏、蛮氏相比,没有多大差距吧?”
“哦,是没有什么差别!”戴晋子的一席话,听得惠王一副怅然若失的样子。
就是因为戴晋人的一席话,刺杀行动也就不了了之了。
在看问题时,我们应该有宽阔的视野。晋文公的退避三舍,表面上是“退”,实际上是为了“进”,也就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是一种非常高明的策略,是对忍的一次非常合理地运用;梁王听了戴晋人的一席话,就以忍为安,使国家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当你为了一件小事心灵变得郁郁寡欢、汹涌澎湃的时候,或因一小小的矛盾心灵变得动荡不能自己的时候,你不妨忍一忍,往后退几步,就像农民插秧,边退边插,退步就是进步,退步就是成功,退步也就会有收获。
自然界的发展必然规律即“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然而能够真正懂得其深刻含义的人却未必很多,人人都向往着高官厚禄,幸福荣华。自古以来,人的进退,原来就不是件容易处理的事,但是不管个人的主观愿望如何,只知进不知退,在“退”上欠缺火候,往往会使自己的一生功绩毁于一旦,身败名裂,遗恨终生!
在海洋深处,有一种鱼叫马嘉鱼。平时它们就栖息在大海深处,直到适合的季节才逆江水而上找适当的地方产卵。人们就利用马嘉鱼产卵成群逆江而上时,在它们经过的水域撒上鱼网拦截鱼群。马嘉鱼外表很是漂亮,但是头脑却十分简单,只知道一股劲地逆江水而上,即使半道上碰到鱼网也不后退一点。钻进鱼网的马嘉鱼还是继续游,这样一来,网就越收越紧,直到最后被网套得牢牢的不能脱身。
其实,有时放弃比争取更有意义,适当的放弃其实就是为了争取成功。在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的想法,或是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利益时,反而能得到更多更美好的东西。有目的、有计划地放弃,追求创新、富有远见,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我觉得:放弃是一种超脱,一种风度,更是一种大境界。
每个人几乎都明白,有时退让也是一种前进。因此,我们必须要懂得以退为进。利用后退的力量,而引发更大的动能;所以,当空气越经压缩,反而更具爆破的威力;军人作战,有时候要迂回绕道,转弯前进,才能胜利。同样,在职场中也是如此,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在必要时适时地退让,就会使我们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孙子兵法·虚实篇》有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意思是,凡是先到达战场去等待敌人的就安逸,后到达战场来不及休息整顿就仓促应战的就疲劳。乘“需”而入,方能赢得先机,而取得胜利。
古语有云“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说的就是在战争中一定要掌握先机,掌握主动权。这样具备了强大的实力,才会有“若决积水于千仞之奚”、“以镒称铢”的优势,才有出战制胜的主动权。因此,乘“需”而入,是成败的先决条件。
辛弃疾,北宋时期爱国志士。他在21岁时投奔了农民领袖耿京领导的抗金起义军。为了与南宋朝廷取得联系,耿京派辛弃疾带一支队伍南下去建康朝见宋高宗。宋高宗接见了辛弃疾,让辛弃疾转告耿京把队伍带到南方来,可是,当辛弃疾回到海州(今江苏海连)时,忽然得知一个噩耗:耿京已被叛徒张安国杀死,张安国率义军投降了金军!
辛弃疾悲愤地说:“我们与耿大哥生死与共共同抗金,如今耿大哥被贼人杀害,不为耿大哥报仇,还有何颜面活在人世间!”
同辛弃疾同行的统制王世隆和义军领袖马全福说:“我们是奉皇上诏令见耿元帅,请耿元帅把队伍带到南方的,如今队伍已散,只有擒住张安国,方可向皇上复命。”
但是,张安国已随金国大军北撤。辛弃疾身边不过千余人马,要想从金国的千军万马中活活擒住张安国,再带出金营,谈何容易!
辛弃疾道:“兵贵勇,不贵多。我们挑选一支精兵,千里奔袭,追上张安国。张安国在金军大营中肯定不会有任何戒备,金军也绝对不会料到竟会有人深入他们的腹地发起奇袭。这样,定能一举成功!”
王世隆、马全福及义军将领齐声赞同。
辛弃疾立刻挑选轻骑五百,备足干粮,日夜兼程,终于在济州(今山东巨野县)赶上了金军大队。时值夜幕降临,金军营中一派安宁景象,张安国与金军主将正在大帐中饮酒作乐。辛弃疾带领五百轻骑疾风般地冲入金军大营,杀入大帐中,金军主将见势不妙,慌忙扔下张安国,溜出大帐,张安国则吓得浑身发抖,不知所措,被辛弃疾一脚踢翻在地。轻骑队员们迅速把张安国捆绑上马。
辛弃疾一马当先,杀开一条血路,率领五百轻骑,追云逐月般地冲出金军大营,消失在茫茫原野中。待金军主将集合好人马,气势汹汹地冲出大营时,连辛弃疾等人的影子也看不到了。
辛弃疾与五百轻骑押着张安国,回到建康,将张安国交给朝廷,并向宋高宗禀报了耿京遇害经过。宋高宗下诏将叛徒张安国斩首示众,为耿京报了仇,又下诏封辛弃疾等大小义军将领为朝廷官员。从此,辛弃疾便在南宋朝廷为将。
攻其无备,是指在战场上采取大胆而坚决的机动,巧妙地利用天时、地利和空间,以创新的战术使用现有的兵力、兵器,也就是要乘虚而入,抓住战机,取得胜利。
在战争方面,是要讲究战略。不管是战争,还是日常生活中,应该乘“需”而入,方能赢得先机,取得主动权。
对于三国时期诸葛亮的空城计,几乎无人不晓,他利用空城计为自己挽回一丝希望,所奉行的正是厚黑之道,乘“需”而入,争取时间,来抢占先机。
由于诸葛亮错用了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于是魏将司马懿就乘势带领十五万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两千五百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此时,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若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教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就悠然弹起琴来。
当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看到这种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将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司马懿带领各路兵马又退了回去。
这是《三国演义》中最为精彩的一幕。诸葛亮的空城计就能令大军后撤,确实是高超。空城计就是一种“虚而虚之”的心理战术,是在战争的紧急关头和力量虚弱的情况下所运用的战术,所以,这一战术更看出了诸葛亮的军事家的胆略,就一空城计来蒙骗聪明的司马懿,而正是空城计的及时实施才给他再一次作战创造了机会,赢得了胜利。
很多人常常怨天尤人,抱怨上天不给自己机会,感慨命运。其实机会就在自己身边,关键在于自己怎样对待?只会害怕困难而不主动想办法,试想,这正是某些人经常无法成功的原因,真正的富人在每个机遇来临的时候,总是积极主动地迎接,全身心地投入去开拓,去完美;在多数人还不认可的时候已经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心血,甚至是在多数人鄙夷的眼光里成功的。这就要看,一个人是否能够乘“需”而入,赢得先机了。
“以和为贵”一直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和商家的“和气生财”等至理名言,在我们做人处世的时候,一定要谨记。只有这样才能让你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一定的人缘,而不至于孤军奋战。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以和为贵”的,对内讲“和气生财”,对外讲“和平友好”,这是众所周知的中华文化传统。我们在说到“以和为贵”的时候,就不得不向大家介绍一下,历史上很著名的将相和的故事了。
战国时期,蔺相如本来地位低下,是赵国宦官的一门客。因为偶然的机会才被赵王所用,赵王派他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他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从此以后,他接连被提拔,最后官拜上卿,名字排在廉颇之前。这下廉颇很不服气了,说:“我身为赵国大将,有攻城之功,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官居我之上,况且蔺相如出身卑贱,我感到羞耻,不愿官居其下。”廉颇扬言,如果碰见了蔺相如,必定要当面污辱他一番。
但蔺相如却装作什么也没听说一样。几次驾车出门,远远地看见廉颇,就早早地躲开了。时间一久,就连蔺相如的门客下人都觉得太窝囊,忍受不了。一天,他们对蔺相如说:“我们背井离乡,不远千里投到您的门下,是因为仰慕您的为人。如今,您的官位比廉颇要高,反倒这样惧怕他,不知是什么原因?您这样胆小懦弱,连我们都感到羞耻,还是让我们回家算了。”
“各位看廉将军与秦王比起来,哪个更可怕?”蔺相如不慌不忙地问众人。众人都奇怪地说:“廉将军当然没有秦王可怕!”蔺相如又说:“这就对了。试想秦王那么强大,各国诸侯都畏之如虎,我却敢在秦廷当众责骂他。我虽然没有什么大本领,还不至于如此惧怕廉将军。只是我考虑到,强横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来侵犯我们赵国,其原因就在于我们两人能够同心协力地对付秦国。如果我们两人争斗起来,那就必定给秦国造成可乘之机。我之所以这样对待廉将军,是因为以国家的安危为重,不计较个人的私仇啊!”
于是,这些话很快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听后恍然大悟,既感动又惭愧。廉颇是一个正直坦诚的人,一旦悔悟,就真诚地改过。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就按照古人最隆重的仪式,光着脊梁,背着荆条,到蔺相如的门上“负荆请罪”。他跪在蔺相如的门前说:“我是个没有见识而又气量狭小的粗人,没想到您能宽恕我,请您责打我吧!”蔺相如也很感动,亲自把他扶起来。从此两人更加相互理解尊重,结成生死之交。也是赵国后来能成为强国的原因所在。
“将相和”的故事千古传颂,不仅对文武官员,对经商人士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俗话说:和气生财。“和”逐渐成为人们长期以来追求的理想生活境界。和气,会使人精气顺、身体壮,从而能使做事的成功率增高。研究表明:性格温和的人和经常面带笑容的人,更容易拉近与人的距离,从而更容易赢得财富。
以和为贵,求财有道,是每个商人必须谨守的商业道德。
古时候就有这么一个故事:宋国有个卖酒的人,酿制的酒香味醇厚,人也和气、公道,待客殷勤周到,但是生意却很清淡。店外酒旗高高飘扬,可酒就是卖不出去,很多酒都变酸了,这个人很苦恼,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于是他请教了邻里的一位长者。这位长者说:你人很和气,可是你养的那条大狗太凶猛,大家很怕它,谁还敢来买你的酒?
“狗恶酒酸”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和气生财更深层次的道理。和气的老板还要有和气的员工,甚至连狗都得“教育”好。
很多商家都想挣大钱,只知道让手下拼死拼活地为自己干活,却不知道用“和”、“善”两大原则,去教育和激发员工们挣钱热情。以至于你所雇用的人如看门恶狗挡住了财路、挡住了言路都不知道,实在是可悲!
在现实的社会中,竞争日趋激烈,不公平竞争杂于其中,使得商人之间多了些剑拔弩张,少了些和颜悦色。但是,商人们要明白卫星之所以可以升空,是因为有火箭作助推。一个人若是想成功,就必须要有人帮助。以和为贵,处好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一座金矿,看你是不是发现它,能不能挖掘它。同时,要眼睛向外,面向社会,广交朋友,众人扶持。谁能做到内和外联这一点,谁就能胜人一筹,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提倡人和,并非淡化竞争。没有竞争,满腹才华如何展示,人生豪情如何挥洒,胸中大志又何以实现?竞争必不可少。“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世界是个大舞台,要想活出名堂,活出尊严,就要主动请缨,争做名角。竞争正是你飞越新高的踏板!然而,也有不正当的竞争,它使竞争者饱受其害。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不正当竞争主要还得依靠法律建立秩序。同时大力宣传“和为贵”的古老真理。和衷共济,和气生财,正是“和”使竞争值得人去竞争。“和”使人互信互重,使生活真实温馨,使竞争精彩而富有意义。
以和为贵,是商人的立身之本;而和气生财则是经商取胜的秘诀。经商者要坚持以和为贵的原则,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要以“和气生财”的经营之道求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以和为贵”的立身之本、“和气生财”的经营之道二者不可偏废。尽管商业或企业的经营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然而,在指导思想上则以追求买卖双方达到双赢为最高境界。
《老子》曰:“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欲取先予,是我国古代军事上一种暂作让步、待机索取的兵战策略。这一策略也是对厚黑学的最高境界“厚而无形,黑而无色”的灵活运用,对今日的人们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欲取先予”首先是经营中的一大厚黑谋略。经营中只取不予,同抢劫行诈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是涸泽而渔的愚笨并不道德的做法。对于做人也应本着欲取先予的态度,我们先辈们早就说过“吃亏是福”,或者说“吃亏就是占便宜”,也是颇有哲理。
在厚黑学中所说的“黑”而无色,就是要欲取先予,做到“黑”而无色的境界,才算是高明的。三国时的诸葛亮为我们做了表率。
诸葛亮受刘备在世之托,要辅佐刘禅治理蜀国,诸葛亮能得到刘备的信任,当然是鞠躬尽瘁、兢兢业业,把蜀国治理得有条不紊,没有辜负刘备的嘱托。
当时,蜀国的边远地区有叛乱发生,这场叛乱严重威胁着蜀国应对三足鼎立局面的整体战略。因此,诸葛亮决定点兵征讨,平定叛乱。
这次的叛乱是由一个叫孟获的人领导的。本来诸葛亮平定这次叛乱在军事上并没有什么难度,可要是能让孟获真心地归附却还有些困难,所以诸葛亮采用的是攻心政策。
于是,在公元225年3月,蜀军大规模地向南进军,向叛乱部队的营地不断逼近。孟获勇猛有余,智谋不足,被诸葛亮利用了弱点,第一次被生擒了。
诸葛亮把孟获押到面前,叫人把捆绑他的绳子松开,好言劝孟获归降蜀国。可孟获却说这次是由于自己太大意了,才会中了蜀军的圈套,并不肯认输。为了让孟获彻底地归降,诸葛亮下令放走了孟获。
回去之后的孟获,重新发兵,与蜀军再次作战。但是孟获怎么能比得上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呢?诸葛亮再一次把他活捉了。可是面对诸葛亮的劝降,孟获仍然不肯归顺蜀国。于是,诸葛亮再一次放了他。
就这样,孟获前后有七次不停地被捉,又不停地被放。最后诸葛亮准备把第七次被捉的孟获放回去时,孟获已经彻底佩服了诸葛亮,愿意向蜀国投降。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令其心服,从此,该地区社会安定,各个民族更加团结,更是对经济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可见,诸葛亮耗用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财力与孟获力战、智战,目的只有一个——使其心服。因为要平定叛乱,必须先得孟获,欲得孟获,必须先纵孟获,只有屡纵孟获,孟获才会心服。在这里,纵是为了擒,予是为了取,这是辩证法。在第七次中,诸葛亮败让十五阵是为了最终赢他一阵。败十五阵不是真败,而赢他一阵却是决定最终谁胜谁负的关键一阵——赢得了西南地区的安定与发展。
“厚而无形,黑而无色”。做人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确实是很不容易,只好在古代大圣大贤中去寻求。有人问:“这种学问,哪有这样精深”?而儒家的中庸,要讲到“无声无臭”方能终止;学佛的人,要讲到“菩提无树,明镜非台”,才算正果;何况厚黑学是千古不传之秘,当然要做到:无形无色,才算止境。
战国时期,赵惠文王有一块叫做“和氏璧”的宝玉。而这一宝贝让秦国的昭王知道了,昭王便派了位使臣到赵国来跟惠文王商量:“惠文王,我们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池,和赵国换取这块‘楚和氏璧’的宝玉。”
“这该如何是好呀?秦国这么强大,如果把宝玉交给秦昭王,他要是耍赖,一定不把十五个城池给我们;如果不给,秦昭王会不会一气之下派兵来打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大家看到惠文王这么烦恼,就有人提议:“我们去请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来,他一定会想到好办法的。”
蔺相如来了之后,惠文王第一句话就问他:“秦国要用十五个城来交换我的和氏璧,你看我应不应该答应他呢?”蔺相如毫不迟疑地说:“秦国强,赵国弱,我认为您不答应也不行呀!”“可是,假如秦国拿了我的璧玉,却不把城池给我,那我该怎么办?”惠文王忧心地问。蔺相如马上接口说:“秦国要拿十五个城池来交换赵国的和氏璧,假如赵国不答应,那当然是赵国的错;反过来,若秦国得到了璧玉,却不把城池给赵国,那错就在于秦国了。因此,照我的看法,还是派人将璧玉送到秦国去比较好。”
赵惠文王觉得蔺相如说得很有道理:“依你看,派什么人去好呢?”蔺相如自告奋勇地说:“假如大王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臣倒愿意前往一试。秦国如果守信把城给我们赵国,我就把璧玉留在秦国;如果秦国食言,不把城给赵国,我一定负责将原璧归还赵国。”
蔺相如到了秦国以后,见到了秦昭王,便把璧玉奉上。秦昭王一见到璧玉后,高兴得不得了。不断地把璧玉捧在手上仔细欣赏,又把它传给左右的侍臣和嫔妃们看,却都不提起拿十五个城池交换的事。蔺相如一看情形不对,马上向前对秦王说:“大王,这块璧玉虽然是稀世珍宝,但仍有些微的瑕疵,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看!”
秦王一听:“有瑕疵?快指给我看!”蔺相如从秦王手中把璧玉接过来以后,马上向后退了好几步,背靠着大柱子,瞪着秦王大声说:“这块璧玉根本没有瑕疵,是我看到大王拿了宝玉以后,根本就没有把十五个城池给赵国的意思,所以我说了个谎话把璧玉骗回来,如果大王要强迫我交出璧玉的话,我就把和氏璧和我自己的头,一起去撞柱子,砸个粉碎。”蔺相如说完,就摆出一副要撞墙的样子。秦昭王害怕蔺相如真的会把璧玉撞破,连忙笑着说:“你先别生气,来人呀!去把地图拿过来,划出十五个城市给赵国。现在你可以放心把璧玉给我了吧!”
蔺相如知道秦王不安好心,就骗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稀世珍宝,赵王在交给我送到秦国来之前,曾经香汤沐浴,斋戒了五天,所以大王在接取的时候,也同样应该斋戒五天,然后举行大礼,以示慎重呀!”秦王为了得到璧玉,只得按照蔺相如所说的去做。蔺相如趁着秦王斋戒沐浴的这五天内,叫人将那块璧玉从小路送回赵国。
五天过去了,秦王果真以很隆重的礼节接待蔺相如。蔺相如一见秦王便说:“大王,秦国自秦穆公以来,二十多位君王,很少有遵守信约的人,所以我害怕受骗,已差人将璧玉送回赵国!如果大王真的要用城池来交换和氏璧,就请先割让十五个城池给赵国,赵王一定遵守誓约将玉璧奉上。现在,就请大王处置我吧!”这样一来,秦王也无法,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由此看来,蔺相如正是运用了欲取先予的策略,而面对那么强大的对手还不得不防范上当受骗,进而把厚黑学的“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不得不佩服蔺相如的聪明才智。
厚黑学所追求之最高境界,乃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宗吾先生本意原是在行厚黑之道时托之以仁义道德,“厚而无形”,乃是“厚”之中亦有真诚,“黑而无色”乃是“黑”之中亦存公道,“厚”乃为心中抱负而厚,“黑”乃为天下正道而“黑”。做人就应做到欲取先予,黑而无色,则算得上高明之人。
俗话说:“风平而后浪静,浪静而后水清,水清而后游鱼可数。”在“怒发冲冠”之后,要以一颗平静的心去处理问题,往往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展现在面前的便是一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景色。因此,将帅不可“怒而兴师”,素民不可怒而行事,在生活中,则是一种化险为夷的高招。所以,我们时刻保持头脑冷静,从容应对,才是厚黑学的高境界。
每个人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激动的时候不要作出什么决定,等待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再想一些相应的对策去应对。这样在作决定的时候,才可以避免受情绪牵制,感情用事,才能做到孙子所说“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在权衡利害得失之后再行动。这也是在考验一个人的性格和修养。因此,保持头脑冷静方有对策。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有一次,韩信率领1500名将士与楚王大将李锋交战。苦战一场,楚军不敌,败退回营,汉军也死伤四五百人,于是,韩信整顿兵马也返回大本营。当行至一山坡,忽有后军来报,说有楚军骑兵追来。只见远方尘土飞扬,杀声震天。汉军本来已十分疲惫,这时队伍大哗。韩信兵马到坡顶,见来敌不足五百骑,便急速点兵迎敌。他命令士兵3人一排,结果多出2名;接着命令士兵5人一排,结果多出3名;他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结果又多出2名。韩信马上向将士们宣布:我军有1073名勇士,敌人不足五百,我们居高临下,以众击寡,一定能打败敌人。汉军本来就信服自己的统帅,这一来更相信韩信是“神仙下凡”、“神机妙算”。于是士气大振。一时间旌旗摇动,鼓声喧天,汉军步步进逼,楚军乱作一团。交战不久,楚军便大败而逃。
韩信是汉朝的四大功臣之一,具有超强的军事才能,当他遇到楚军突然尾追时,表现得十分沉着、冷静。而且边察看敌情,边想对策。最后取得了胜利!这就是韩信的过人之处,在面临危机时,能够保持头脑冷静、从容应对。
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冷静从容地处理,无论是工作和事业,还是家庭和社交,碰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总是难免的。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应当采取冷处理的办法,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经过自己的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再作决定,这样做往往会使你转祸为福,转忧为喜,转危为安。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每个人也都会有七情六欲的,因此,生活中总免不了会有喜怒哀乐。同时,人在生活中,对人、对事并非冷漠无情,无动于衷,而是有一定态度的,或感到满意,或感到不满意;或感到失望,或感到高兴;或感到愤怒,或感到兴奋。像愤怒、恐惧、狂喜、悲哀等这类突然发生的、短暂而强烈的情感称之为情绪。
在人类众多种情绪中,愤怒是一种最强烈的情绪。一个缺乏修养的人在愤怒的时候往往会失去理智,以致做出一些傻事来。因为人在气头上往往对事物缺乏冷静的分析和判断,对事物的反应也比较迟钝,所以,因为一时的冲动而作出的决定,以后也会为自己当时的行为而后悔的。
从容是指性格稳重,举止沉着镇静,不慌不忙。其实,从容不仅仅是一种性格,它还可以是一种品质、一种风范、一种气度、一种成熟,一种素质。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这个例子:
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郭林宗的大名士,他博学多才,性明善识人,常从日常生活细节中,观察一个人的品性和气质。有一次,他在街上赶集,他的前面有一个年轻的农民,这个农民买了个瓦罐系在扁担上,在肩上背着。由于人多拥挤,一个人扛着钉耙不慎碰在瓦罐上,把瓦罐下半截打破掉落在地上。背钉耙的人急忙挤进人群中溜掉了,背瓦罐子的那个农民却连回头看一眼也没有看,背着半截的瓦罐子向前走着。郭林宗在后边看得清楚,紧追几步走上前拍那个青年农民肩膀说:“喂,你的瓦罐子打破了!”那个青年却冷静地说:“我知道破了。”郭林宗大为惊奇,他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去找那个把你瓦罐打破的人!”那个青年不动声色地说:“瓦罐已经破了,找他有什么用,无非是吵一架,叫人看热闹,他又不是故意把我的瓦罐弄破。”郭林宗听了,对他的气度更为佩服,就拉着他的手问:“你叫什么名字?”青年回答:“我叫孟敏,巨鹿人。”郭林宗热情地劝他说:“你应该读书游学,日后必有成就。”后来,在郭林宗的帮助下,孟敏终于成了一个大学问家。
现代社会中,我们还真缺乏像孟敏那样从容的素质。遇事往往不冷静,总是犯急性病,争强好胜。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好死拼硬抢,到头来往往把事情弄得更糟糕。
奥赛罗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他的人生悲剧就在于他在情绪冲动时作出了错误的决定,中了小人的奸计,从而导致了他的莽撞行为。奥赛罗前后的杀妻和自杀行为,是人在情绪激动时最容易作出的极端决定,都是情绪冲动所为。如果他稍微冷静一些,或者容许妻子解释,再做一些必要的调查研究,就不会产生这样悲惨的结局了。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作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随时保持冷静的头脑,遇到意外变故时学会冷静下来想想。如同一个人在荒山里迷了路,四下又无人烟,这时候就应该停下来冷静地辨别方向,思考下一步该怎样走下去,然后再继续赶路。否则,不仅会白白地消耗体力,而且有可能背道而驰。
当然,要做到处变不惊,冷静从容处事,对一个生性易冲动、脾气暴躁的人来说并不容易。当一个人受到意外伤害或被别人误解、侮辱,严重地伤害了自尊心的时候,很容易失去理智,而在一瞬间做出失常的举动,导致的后果是很可怕的。等到头脑冷静之后方发觉原来的决定是多么的荒唐,行为是多么的愚蠢。
从容是一种“事缓则圆”的工作态度,也是一种内在心灵的真正放松,是一种大度恢弘的气宇,是一种尽其在自身的人生观。其实有时候仔细想来,人生在世几十年,多者不过百年,最终恐怕还是离不开“平静”二字。人可以这样活,也可以那样活,活得明白不容易,活得悠然自得,能从容面对人生就更难得。因此,在我们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就要冷静下来,从容地去思考,作出合理的、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