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鲜电商,阿里巴巴显示出宏大的格局和完整的规划。
相对京东的布局,天猫的体系性更强,被认为是“天猫生鲜系”的企业多达10多家,包括天猫生鲜超市、喵鲜生、易果生鲜、淘乡甜、苏鲜生、盒马鲜生、大润发、欧尚、飞牛网、甫田网、飞牛急速达、大润发优鲜。
消费者其实也一度为天猫生鲜的多入口而迷惑,但天猫自己有相对清晰的划分——天猫生鲜超市定位为大众日常生鲜食材市场,价格适中,以小包装为主,注重购物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喵鲜生主打生鲜爆款,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突出品质,以进口生鲜为主;淘乡甜主打国内原产地直供优质农产品,为国内众多中小农户服务。这3个板块涵盖了生鲜电商市场的主流需求,也享受着这个市场最大的流量。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易果生鲜,这家企业在接受阿里巴巴投资后承接了天猫生鲜超市的运营,同时其旗下的安鲜达增强了阿里巴巴在生鲜物流上的实力。
作为阿里巴巴的生态级盟友,易果生鲜也提出了自己在新零售领域的主张,即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为行业提供多样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对平台持开放性的态度,支持把更多合作者引进来。
但这些主张并未完全落到实处,所谓的开放其实是向天猫体系内的生鲜电商开放。易果生鲜后期的主要做法是,淡化易果生鲜自营平台和App的存在感,为天猫生鲜让出大路。退身半步,虽然让出前端的市场机会,但消融了彼此间的竞争意味。
易果生鲜配合的背后,是天猫的投资。根据投资界网站的资讯,易果生鲜接受过天猫3次以上的投资,其中D轮高达3亿美元。
这被理解为,易果生鲜将类似高德,降低营收单元的作用,主要承担内部职能部门的角色。这个角色的重点就是建立安鲜达——当时国内投资最大、最先进的冷链。
资料显示,生鲜电商兴起后,国内冷链物流行业每年保持20%左右的高增长,而且形态从传统B2B的冷链物流服务大规模转向B2C。不过,国内冷链的技术水平并不高。数据显示,国内果蔬冷链损耗率高达25%,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耗率在5%左右,美国部分生鲜电商甚至能将果蔬损耗率控制在1%。
冷链物流问题是生鲜电商的重大瓶颈,特别是目前基于冷链的快物流,可谓生鲜电商的“生死线”。
易果生鲜也毫不犹豫。当年决定重注投入安鲜达物流的时候,业内曾有很多不同的声音,认为自建成本如此之高的渠道是“烧钱”找死。
易果生鲜不惜数亿美元打造的生鲜物流体系,其实很像京东的模式,由城市大仓和前置小仓组成,覆盖范围很广,它的价值在于强悍的物流运输能力和为生鲜行业定制的冷链体系,其在部分城市已经具备1小时送达的能力。
易果生鲜的金光磊说,生鲜电商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行业,其特点和其他行业不太一样。生鲜产品非常难“伺候”而且耗损率极高,需要匹配形态各异的终端销售方式,且管理维度非常之多。而易果安鲜达和通用物流的区别在于,它就是为生鲜而设计的,就是专门“伺候”生鲜的。比如,它有很多个温区,支持各种形态的存储,有的水果要混放催熟,有的水果则不能催熟……一言以蔽之,专业到了极致,自然就形成了竞争力。
和安鲜达匹配的,是更上游的云象供应链。
黑龙江有个地方的鱼特别好,但渔民赚不到钱,因为每次一旦开始打捞,所有的鱼必须在一周内卖完,卖不完的都会坏掉。所以,采购者可以任意压价,以至于渔民甚至要赔本卖鱼。
金光磊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中国农业的写照:大、散、乱。生产者和销售商之间严重脱节,没有一个好的调节机制,生产者的劳动被低价卖出,缺乏支撑产业升级的资金和动力。
而云象供应链则是易果生鲜对农业的反哺。它会通过各种形式来组织和协调生产,保证生产者得到足够的市场信息,更容易获得各种生产资料和资金,以有组织和标准化的形态进行生产。
易果生鲜的创始人张晔有个非常形象的说法:在发达国家,农产品等于生鲜商品,因为农产品已经标准化;但在中国,农产品不等于生鲜商品,因为远远没有实现标准化。
“生产+供应链+物流”,以及相对后端的管理模块,形成了生鲜云的主体。
可以说,天猫的设计可圈可点。天猫生鲜超市和喵鲜生是前端销售,易果生鲜的生鲜云负责“生产+供应链+物流”,生鲜云的供应链还可以复用,向其他阿里系的生鲜电商供货。
因此,易果生鲜供应的范畴不仅包括天猫、苏宁两大电商平台的生鲜板块,还包括易果生鲜自有的2B端的直通各种餐饮分销渠道的产品链路,如易果生鲜第二大股东联华超市,以及由天猫把控的大润发和大量的阿里系生鲜出口。
易果生鲜对天猫是很“痴心”的,仅仅为了应对某年的“双11”,易果生鲜就将冷链仓库储存面积由原来的12个基地10万平方米直接扩至24个基地28万平方米,配送队伍在几个月内急速扩至万余人。这意味着“生鲜云”的庞大计划加速实施后,这列负载着诸多模块的列车一旦启动,就无法停下。
但是,易果生鲜和天猫并没有走到终局。一种说法是盒马鲜生的迅速崛起让易果生鲜失宠,但更接近事实的原因是,每日优鲜在2015年的迅速崛起,让易果生鲜的这种模式进入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