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公元1200年

公元1200年在西历中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它标志着一个新世纪的开始。

对南宋和金朝而言,这却不是一个十分特别的年份,是为南宋庆元六年、金承安五年,两国已分别走过了七十三年和八十五年,两国内部没有出现大的变乱,两国之间也未爆发战争。

南宋时值第四代皇帝宁宗赵扩在位,韩侂胄当政。三月,理学宗主朱熹去世,享年七十岁。这算是一年中南宋历史上发生的最大的一件事。

此前,在参知政事京镗的帮助及言官弹劾下,韩侂胄的政敌、与朱熹交厚的当朝丞相赵汝愚被罢相,贬死。韩侂胄继而发起“庆元党禁”,打击理学。朱熹即将下葬时,右正言施康年上书称:为防止他的学生们聚会,妄谈世人之短长,谬议时政之得失,应对葬礼进行监视和限制。宋廷采其议,送葬者寥寥。

作为此事的反弹,九月,婺州进士吕祖泰击登闻鼓上书请斩韩侂胄,驱逐韩党、签书枢密院事陈自强,要退休在家的故相周必大接替。施康年等认为周必大是吕祖泰的幕后指使,对他攻讦了一番,吕祖泰被杖一百,流放。

赵宋皇室流年不利。

六月、八月,太上皇后李氏、太上皇光宗,也就是宁宗的双亲先后去世。

十一月,宁宗韩皇后病死。韩氏系韩侂胄的侄孙女。

另据史料记载,这年出生的宁宗第二子赵坦在八个月大时夭折,而这个赵坦竟是他所有八个儿子中寿命最长的一个。

宁宗心情大坏,诏明年改元嘉泰。

金朝一方,这年最大的事是,在第六代皇帝金章宗完颜璟主持下,修成了壕堑。壕堑又称“界壕”“成吉思汗边墙”,亦即我们俗称的“金长城”。

中外史家公认,13世纪是蒙古人的世纪,蒙古实现了崛起并称雄世界。

凑巧的是,《续资治通鉴》在卷一五五即1200年的纪事中第一次提及蒙古:

先是金有司议于西南、西北路沿边筑壕堑以备蒙古,役未就;御史台言所开旋为风沙所平,无益于御侮而徒劳民。

并继续写道:适逢天旱,金章宗咨问原因,平章政事张万公说是因劳民已久,伤了祥和之气,应按御史台的意见停止修筑。章宗后来以司空完颜襄为枢密使巡视北边,督促军人、民夫将壕堑修成。由于工期急迫,只草草筑了城墙,缺少女墙等设施。章宗于是再令西北路招讨使通吉思忠继续增缮,用工七十五万,不用百姓,只用军人,终于将这个浩大工程完成。章宗下诏对通吉思忠予以嘉奖,厚赐银币。

13世纪是一个刀光剑雨的世纪,但它的开局之年看上去却波澜不惊。

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许多大事往往在若干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回头看时,才会发现当初的端倪。

韩皇后的去世便是一例。

韩皇后去世三年后,宁宗宠信的杨贵妃被册立为新皇后,谁也没有想到,这次册立会对南宋朝堂政治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议定新皇后人选时,韩侂胄主张立性格柔顺的曹美人,反对立杨氏,理由是,她熟读历史,性格警敏,善弄权。但杨氏一通枕头风吹下来,宁宗最终还是立她为后。

杨皇后由此记恨韩侂胄,心底与他结仇。她认一个叫杨次山的大臣为义兄,网罗朝中同党,组成了一个反韩侂胄的集团,南宋朝堂政治由此进入到一段波谲云诡的时期。

金长城的筑成又是一例。

一个征服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竟也筑起了长城,其发出的信号是多么异乎寻常!

金长城长达数千公里,它不只是就地挖沟,而是由壕沟、城墙、边堡构成的多层次防御体系。先要挖一条外壕,然后利用挖出的土在壕沟内侧夯筑一道边墙。在有些重点地段,还要在边墙的内侧再挖内壕、筑内墙。在界壕的一定距离内,通常在五至十里筑起边堡,设马面、烽火台,由军人把守。

自金熙宗时开始,金朝便在西北、西南边境与蒙古诸部的交界处修筑长城。

金世宗时进一步加快修筑进度,在金蒙边界的泰州(今吉林白城子南)、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抚州(今河北张北县)、丰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形成四个中心防御据点,面向西北蒙古高原呈放射状分布。

金长城最初修筑在较平缓的草原地带,后来继续修筑的也多选择在山麓缓坡和平地上,到金章宗时,由于塞北多风沙,金长城大都被埋,不得不多次增缮。

大修长城,给金军将士带来巨大消耗。而正如汉人王朝的历史经验,长城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安全问题。秦始皇大修长城,匈奴照样南侵。明朝大修长城,虽一度阻遏了蒙古诸部、清兵的进攻,但吴三桂不战而降,献出山海关,令长城防线顷刻瓦解。

大修长城,并不意味着金朝国防的加强,恰恰相反,它意味着此时的金朝正面临来自北方蒙古的严重威胁,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老大帝国行将没落。在记述金长城修成这件事后,《续资治通鉴》卷一五五紧接着写道:“论者谓金之国势自兹弱矣。”而就在金长城修成的十余年后,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轻易越过它,对金朝展开凌厉攻势。

韩皇后的去世以及长城的修成,对宋金两国的历史走向均产生了不小影响。而有些影响后世历史的因素甚至于发生得相当早、相当久远,这些因素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并不见得有多么明确、强烈,而是若隐若现。

在《续资治通鉴》公元1200年的纪事中,宋金之间并无半点开战迹象,但战争说来就来。

战争的发动者、主政南宋的韩侂胄对内打击异己、理学,对外力主北伐、恢复。

韩侂胄为什么力主北伐、恢复呢?

有人认为,韩侂胄之所以要北伐,是为继承四十年前孝宗皇帝隆兴北伐的遗志。

有人推得更远,认为韩侂胄的曾祖是北宋中期名臣、长期主持对西夏战争的魏国公韩琦,这个出身,促使他致力于北伐、恢复大业。 hUs/sTXudWTBl7AUutfkrlp5c9HbJ1J+tZxNsuc7EnCKHiT8csa8uuLRS32ED6e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