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取得顺昌大捷的同时,南宋发动一系列反攻。韩世忠部收复淮东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张俊部收复淮西宿州(今安徽宿州市)、亳州(今安徽亳州市)。岳飞再次由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挥师北进,这是他发动的第四次北伐。
绍兴十年(1140)六月下旬,岳飞到达德安府,赵构派李若虚赶至岳飞军中,晓谕“兵不可轻动,宜且班师”。岳飞不同意班师,说服李若虚支持,继续北进。
岳飞部将张宪原本率军去救顺昌,因顺昌围解,即率军折向西北攻占蔡州(今河南汝南县),击败韩常所部后占领颍昌府(今河南许昌市),岳飞将帅府移驻郾城(今河南漯河市郾城区)。
数日后,张宪、牛皋率军再次打败金军并占领淮宁府(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区)。岳飞的另一支部队在王贵率领下继续北上攻占郑州,向东袭取中牟县(今河南中牟县),距离开封仅百里之遥。接着,王贵部将西进攻下洛阳。
这是南宋军队取得的前所未有的胜利。
金兀术得知岳飞已将大部分军队派往前线,亲率一万五千精骑偷袭岳飞驻扎地郾城,以铁浮屠居中,左右分列“拐子马”(即侧翼骑兵)。岳飞派岳云率精锐的背嵬军和游奕马军在郾城北十里处迎战。岳云率士兵下马,手持麻扎刀、大斧冲入敌阵,上砍敌兵,下砍马足,大败铁浮屠和拐子马。战斗自下午战到天黑,金军不支败走,岳家军乘胜追击,前锋部队进至距离开封仅四十五里的朱仙镇。
金兀术集兵三万转攻颍昌府,欲截断岳飞与前线郑州、洛阳等地联系。王贵、岳云率主力三万迎战,杀敌五千,俘敌二千、马三千,夺金印七颗。郾城、颍昌两战后,铁浮屠大伤元气,基本就在史籍中消失了。金兀术慨叹:“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屡见挫衄。”准备率军北返。
但就在这时,赵构发出金牌令岳飞班师,岳飞急上《乞止班师诏奏》力谏:
契勘金虏重兵尽聚东京,屡经败衄,锐气沮丧,内外震骇。闻之谍者,虏欲弃其辎重,疾走渡河。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
奏章发出后,岳飞又连续收到班师金牌,他悲愤流泪,叹息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听说他要班师,中原百姓都在他马前恸哭、哀留。然君命难违,且友军已奉旨后撤,岳飞考虑再三,最后还是决定撤离。岳飞回撤时,金军未追击,但岳飞“所得州县,旋复失之”。
金兀术不甘失败,1141年初又率十万金军渡淮攻淮西,在柘皋之战中再次被刘锜、杨沂中击败。
南宋军力达到鼎盛。
金兀术转而主和,加紧与南宋谈判。为排除议和的障碍,防止武将坐大难制,赵构解除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兵权。十一月,南宋与金朝达成绍兴和议,对金称臣,将淮河以北全部划归金朝,以淮河、秦岭、大散关为界,每年向金贡奉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除夕夜,赵构将岳飞及张宪、岳云赐死。
绍兴和议后的二十年,宋金双方无大的战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完颜亮发兵四十万攻宋,在采石之战中被南宋虞允文所败,他本人被叛将所杀,金军退走。金朝东京留守完颜雍,也就是后来的金世宗在辽阳拥兵称帝,夺取全国政权。经采石一战,南宋算是彻底稳定了下来,第二年,赵构主动退位,让养子孝宗赵眘继位。
孝宗即位后想改变现状,改元隆兴,为岳飞平反,授意老将张浚筹划北伐。隆兴元年(1163)四月,为防主和派干预,他绕过三省和枢密院,直接向张浚等诸将下达北伐诏令。张浚调军八万进兵,号称二十万,由李显忠、邵宏渊分领。李显忠很快攻克重镇宿州。金军反攻时,邵宏渊擅自领军跑路,致全军溃败,死伤惨重。宿州旧名“符离”,史称南宋此败为“符离之溃”。
在此前的陕西之战中,孝宗不听虞允文死守陕西的谏言,令攻入甘陕的吴璘撤回四川,在西线也丧失了战略优势。南宋被迫再次与金朝签订隆兴和议,放弃采石之战后占领的唐、邓、海、泗、商、秦六州,与金朝的疆界恢复至绍兴和议时。但金宋由君臣之国改为叔侄之国,改岁供为岁币,银、绢各减五万匹两,南宋国家地位有所改善。
当初绍兴和议时,担任陕西勘定边界的南宋使臣郑刚中对金使说:“若论实情,上国于江南土地,恨不能尽取而有之,今所不取者,非是留作人情,力不足也。本朝自白沟以南,皆祖宗土地,旦旦有恢复之心,今所未复者,亦不是忘了,势未可也。”
这道出了宋金相战相生、达成和议的根本所在——双方军力大体相当,达至均势。金朝想尽取江南,南宋想恢复中原,但均心有余而力不足。绍兴时期如此,隆兴时期亦如此。
金宋双方军事实力虽大体相当,但,两军相争的态势不尽相同。二十三年前,岳飞北伐一路凯歌高奏,隆兴北伐前后不过二十天便铩羽。岳飞所称的“功及垂成,时不再来”,竟一语成谶,令人无限感慨。